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式进行总结与阐述。偏头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在中医当中属于“头风”范畴,通过中医对偏头痛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在治疗当中发挥较大的优势。中医对偏头痛治疗方式分为内治与外用两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价值。中医治疗偏头痛可以将偏头痛症候特征与病情变化作为治疗依据,准确辨证分型,从而对症下药,通过中医治疗偏头痛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偏头痛;治疗效果;研究进展;综述

头痛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类型较多,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偏头痛的特点为迁延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在发作后呈现搏动样、中重度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着一些胃肠道反应。报道显示:偏头痛的发生率约为15%,在发作时会对工作与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不能只是单纯缓解临床症状,而是要尽量减少发作次数与发作疼痛程度,采取西医治疗方法无法祛除根本,且可能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欠佳,治疗费用较高。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减少发作次数与发作疼痛程度,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已经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文旨在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1偏头痛的病机

在中医领域当中,偏头痛属于“头风”范畴,中医认为产生偏头痛的原因在于湿热风邪上犯巅顶,从而引起头脉经络疼痛,甚至疼痛难忍,多数属于肝阳上亢型。一些患者在发病之后通常会表现出气血亏虚的症状,继而脑髓失去气血的养护,导致头痛剧烈[1]。通过对一些古籍记载进行分析,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感,另一种则是内伤。前者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因素或者由于六淫邪气上犯巅顶,导致邪毒侵入脑髓,从而发生头痛;后者则主要是由于瘀血、虚而不荣、气郁等因素,导致脑部失去濡养,从而发生剧烈头痛症状。例如长时间情绪不宁,出现气机失调,由于情绪的缘故导致郁火上犯巅顶,促使发病[2]。“不通则痛”是发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出现偏头痛的原因也是如此,瘀血造成头痛较为常见,临床中医在治疗偏头痛过程中,通常会采取活血化瘀的中药方,从而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因此,从瘀论治的偏头痛是现代临床中医学者较为关注的治疗方式之一。

2中医内治偏头痛方法

2.1中药汤剂治疗方法

以中医作为理论指导,根据偏头痛的病因与病机,许多中医学者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均会采用中药汤剂,获得较好效果。有学者采用通窍活血汤对偏头痛进行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应用西医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有中医学者采用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进行治疗,有效率90%以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3]。有学者指出:风乃百病之长,风可携带寒邪之气进入机体,对机体造成影响,阻碍机体血气运行,上扰清窍,引起机体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导致机体发病;同时,情志不舒、气郁结心,对肝脏造成影响,肝风上扰,导致头痛。对这两类患者,治疗方式应当以疏风通络为主,可自拟疏风通络方,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自拟疏风通络方的药方组成:当归、川芎各20g,白芍、白芷、葛根各12g,全蝎、桃仁各10g[4]。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偏头痛的病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均与肝功能具有紧密的关联,长期处于情志不舒或紧张、忧虑的状态,郁气结于心,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就会导致头痛;或者平素性情暴躁,过于恼怒,气郁则化为火,长久下来,肝阴被损耗,导致头痛[5]。针对由于情志引发的头痛,可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效果[6]。

2.2中成药治疗方法

通过中成药对偏头痛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7]。有学者采用熄风止痛颗粒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有效率可高达80%以上,治疗效果确切[8]。也有学者应用天舒胶囊对偏头痛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应用氟桂利嗪胶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高于应用安慰剂,且每月头痛的频率、疼痛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9]。

2.3中药注射剂治疗方法

近年来,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当中,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有学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偏头痛进行治疗,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率高达90%以上,经过研究结果证明: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偏头痛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10]。有学者将偏头痛进行对照治疗,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谷维素口服治疗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1]。也有学者对疏血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等治疗方法对偏头痛进行治疗,均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2]。

3中医外治偏头痛方法

3.1针灸治疗方法

对偏头痛应用矩阵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穴位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选择头部的针刺部位也不同,尽量选择能够共同构成对称的三维立体包围病损部位,从而能够让针刺多角度针对脑部病变,最大限度改善血管运动中枢功能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缓解脑部血管痉挛,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改善疼痛程度与疼痛发作频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目的[13]。有研究学者对少阴证偏头痛应用通元法进行治疗,当阳气不足,病邪入体出现少阴寒化证时采用通督养神针,取百会穴、命门穴、神道穴、肾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当少阴阴虚阳亢,出现少阴热化证时采用引气归元针,取气海穴、天枢穴、关元穴、归来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14];如采用寒化证体针,则取太溪穴、列缺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如采用少阴热化证体针,则取地机穴、阴陵泉穴、曲泉穴、列缺穴、太溪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有学者针对肝火上炎型偏头痛应用针灸治疗,选择患侧太阳穴以及双侧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中渚穴、率谷穴等穴位,获得较好效果。另外,有研究人员对偏头痛进行针灸治疗,选择阳陵泉穴、风池穴、外关穴、曲鬓穴、率谷穴、太阳穴、百会穴、完骨穴等穴位,在针刺风池穴时针尖微微朝下,向鼻尖或下颌位置刺入0.5~0.8寸,或者平刺透风府穴,其中与头痛同侧的外关穴、阳陵泉穴等穴位需要采取直刺治疗方法,后续治疗则应该采取低频率大幅度的捻转泻法,针对风池穴、曲鬓穴、太阳穴以及完骨穴等穴位,采用连续波治疗,从而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15]。

3.2刺络放血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三棱针、毫针等针具将浅表血络或腧穴刺破,放出少量的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刺络放血治疗方法的理论在于《内经》当中的“血实者决之”“菀陈者除之”,将针灸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就能够达到行气化瘀止痛、疏通经络的效果[16]。近年来,临床在偏头痛的治疗当中,刺络放血治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对偏头痛的治疗中,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的基础上施加刺络放血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单独应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17]。有研究人员对偏头痛应用刺络放血治疗方法,选取患侧的耳背静脉作为主穴,配穴则选取委中穴、天井穴、阳陵泉穴或其周围暴怒曲张的毛细血管,能够获得较好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同时能够有效改善VAS评分,说明应用刺络放血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等优势,同时成本较低,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8]。

3.3推拿治疗方法

使用单手拇指指腹对患侧疼痛区域-太阳穴的竖线区进行按压,并从前往后缓慢进行压推移动,移动方向是沿着足少阳胆经的头侧区域,推拿至耳后,耳后推至风池穴,推拿操作者需将两手十指交叉,手心朝外,使用拇指按压双侧的风池穴,由上至下压推,直到大椎穴的平行线,并在双侧的太阳穴、悬钟穴、风池穴以及合谷穴等穴位进行揉、点、按、压等操作,对偏头痛治疗效果较为显著[19]。有学者对偏头痛应用推拿进行治疗,采用扫散法对阳白穴至风池穴推拿5min,对天冲穴、翳风穴、率谷穴、角孙穴等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1min,每天1次,这一操作方法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推拿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积分、MINAS评分[20]。综上所述,对偏头痛应用中医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效果,说明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大的优势,发展前景良好。已经有较多研究结果显示: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对偏头痛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头痛程度与头痛发作次数,部分中医药治疗方法可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减轻头痛症状,治疗效果确切。另外,应用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更高的应用优势,能够提升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水平。

作者:罗彩文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