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医疗方式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医疗方式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医疗方式研讨

本文作者:陈奇志、韩新民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症。亦称便闭、秘结、大便不通。便秘既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本病在儿科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属于中医学便秘的范畴[1]。

1中医诊断

1.1中医诊断标准: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诊断依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②有大量粪便滞留史;③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④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⑤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厕所下水道。符合以上5项中的2项并持续1个月即可确诊。有研究者采用《实用中医儿科学》[3]所提出的儿童便秘诊断标准:经常性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如羊屎,大便次数减少,2~5d1次。也有研究者采用各地颁布的地方性中医诊疗常规,如《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医儿科处方手册》[1]提出儿童便秘的诊断要点: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排便间隔大于2天,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为其临床特征。

1.2中医辨证分型:小儿便秘协作组牵头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1年7月制订的《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诊疗方案》提出便秘的中医辨证标准。

实证:(1)肠道实热证(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即可诊断)主证:①大便干结;②口干口臭次证:①腹中胀满或痛;②五心烦热;③小便短赤;④脉滑数;⑤舌红苔黄厚。(2)肠道气滞证(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即可诊断)主证:①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②腹满胀痛。次证:①肠鸣矢气;②嗳气或口苦;③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④舌苔白厚。虚证:(1)脾胃虚弱证(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即可诊断)主证:①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②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次证:①便后乏力;②面色萎黄;③神疲懒言;④舌淡苔薄白。(2)阴虚肠燥证(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即可诊断)主证:①大便干结,便如羊粪。②口干少津。次证:①形体消瘦;②心悸怔忡;③两颧红;④脉细数;⑤舌红少苔。(3)脾肾阳虚证(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即可诊断)主证:①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②腹中冷痛,得热则减。次证:①小便清长;②四肢不温;③眩晕耳鸣;④舌淡苔白厚。

2中医治疗

2.1内服法

(1)实秘———王鹏飞经验方

李歆等[4]选取60例符合实秘型的食积便秘、燥热便秘两型患儿,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老中医王鹏飞经验方,药物组成:大腹皮、陈皮、香附、砂仁、苦楝子、厚朴、莱菔子、藿香、枳实、木香、槟榔、大黄,以中药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汤剂治疗,疗程2周。将患儿用药前后,餐前、餐后胃体及胃窦导联的胃电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药后主频率、主功率的正常百分百和平均值的绝对值均较用药前有所增高,经配对t检验,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脾虚气弱证———益气润肠煎剂

王建敏[5]将300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便秘”诊断标准属于脾虚气弱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王氏保赤丸(江苏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组给予其自拟的益气润肠煎剂,药物组成:生白术、生白芍、炒火麻仁、杏仁、瓜蒌仁、炒枳壳、丝瓜络、炒鸡内金、炙甘草。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相隔3~5d。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3)阴虚肠燥证

①养胃糖浆。马元君[6]将9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口服金双歧(内蒙古双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予其自制的养胃糖浆口服,药物组成:沙参、玉竹、乌梅、白芍、谷芽、麦芽、枳实、陈皮、火麻仁、甘草,均每日3次,7d为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两组疗效比较,P<0.05。

②通幽合剂(泻黄散加味)。张雪荣等[7]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包括婴儿强调用母乳喂养,年长儿避免长期吃精细粮和高蛋白质食物,适量补充水分,每日适当活动,训练按时排便习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的通幽合剂口服,药物组成:藿香、山栀、石膏、熟军、枳实、佛手、刺蒺藜、青陈皮、火麻仁、甘草。由该院药剂科代为加工成膏剂,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清胃散。王丛礼等[8]将6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口服麻仁丸(北京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次;观察组予服用清胃散,药物组成:生大黄5g,白术、黄芪、火麻仁各10g,杏仁5g,当归、麦冬、生地、玄参各8g,枳壳、厚朴各10g,白芍8g,甘草5g。由该院制剂室制成超细可溶颗粒,每袋10g,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1~3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脾肾阳虚证———锁阳口服液

赵文远等[9]将6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溶液(北京维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予口服复方锁阳口服液(陕西关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药物组成:锁阳、枸杞子、五味子、蜂蜜等,均治疗10d。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81.6%,对照组显效率58.3%,P<0.05。

2.2外治法

(1)通便脐贴贴脐

李传秀[10]将68例儿童慢传输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麻仁滋脾丸(河南开封天大制药厂生产);治疗组采用其自制的通便脐贴贴脐,药物组成:大黄、厚朴、冰片、芒硝、枳实、牵牛子、皂角各20g,西沙比利0.2g。取适量药膏敷在脐部,用丝绵纸敷垫覆盖固定后再用热水袋热敷,隔日换药1次。连续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除率的情况。结果显示,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出率(%),治疗组治疗前48h、72h分别为10.1±3.2、46.2±3.9,治疗后48h、72h分别为59.9±4.1、73.6±3.6,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刺四缝穴及推拿

严伟等[11]将11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主要通过调整饮食,多食膳食纤维、蜂蜜,辅以药物,如麻仁丸、液体石蜡、开塞露等治疗15d;治疗组采用点刺单手四缝穴,4d刺1次,双手交替针刺,共治疗4次;推拿手法有: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清天河水200次,摩腹(即医者用手掌或四指紧贴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的环旋抚摩,并逐渐增大范围)5min,推下七节骨200次,补脾经200次,揉肾俞100次。2d推1次,15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1.38%,对照组治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个月~1年,治疗组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内外同治法:

丁丽凤[12]运用麻子仁丸加减内服配合耳穴敷贴治疗便秘。将80例符合2003年12月第2版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所规定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肠道实热型的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米雅(日本国米雅利桑株式会社生产),规格:1g×6包/盒;用法:2次/d,1包/次。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内服配合耳穴敷贴。中药汤剂以清热润肠为治则,用麻子仁丸加减。基本方:麻子仁10g,生白芍10g,枳实6g,厚朴6g,杏仁6g。随证加减:兼有食少纳呆者加鸡内金10g,莱菔子15g;兼有口干者加玄参6g,麦冬10g;兼有腹痛者加玄胡10g;兼有腹胀者加全栝蒌10g,佛手10g;大便秘结较甚者加大黄10g。每天1剂,7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耳穴敷贴:

(1)取穴:直肠、大肠、小肠、便秘点、脾胃、神门、交感、枕、肾上腺、内分泌。

(2)操作:耳廓常规消毒后,在5mm×5mm大小的胶布中央放一粒王不留行籽,将其贴于双侧耳穴上,用手指按压籽粒,使局部有明显胀、热、痛感,每天2~3次,每次2~3min,以手压有稍痛感为宜,保留5d取下,休息2d后再换帖,7d为一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1)。

3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学武等[13]运用四磨汤口服液加培菲康胶囊治疗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主要通过调整饮食,多食膳食纤维、蜂蜜,辅以药物,如麻仁丸、液体石蜡、开塞露等治疗2周;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药物组成:木香、乌药、枳壳、槟榔;同时口服培菲康胶囊,疗程均为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个月~1年,治疗组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26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语纵观近五年来,国内中医研究人员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

(1)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上着重于辨证论治,首先辨清虚实、寒热,然后分证治之。这与中医一贯提倡的“治病求本”和中医的“整体观”是相应的。临床研究方面,无论是实秘还是虚秘,都有研究者作出了有益的临床观察。

(2)在中医治疗方面,历代医家留下了很多治疗该病的名方,比如王氏保赤丸、麻仁丸、枳实导滞丸等,这些专方专药在临床运用较普遍。同时,一些研究者也将自己的经验方运用于临床观察,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外,在内外同治、中医特色疗法,如耳贴、脐贴、推拿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临床进展。

(3)不足之处:尽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已了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相关诊断标准,近年来有些研究者也在辨证分型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尚未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有待进一步探讨。且报道的临床研究存在观察样本过小、观察期后无回访或回访次数有限等不足,使得疗效的确定性、停药后的复发率尚有疑问。

总之,儿童功能性便秘作为一种儿科常见病,在当下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模式的背景下,随着儿童饮食结构的日益精细化和运动量的日益减少,其发生率居高不下,值得临床医务人员继续加大对该病的研究探索,并形成一个指导性的中医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