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田作物大豆种植技术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田作物大豆种植技术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田作物大豆种植技术探讨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食物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大豆由于富含丰富的抗癌元素已经成为人们追捧的主要食物。但是由于大豆的产地有限,导致大豆生长效率不高。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确保大豆的快速推广。通过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大豆的需求。

关键词:大田作物大豆种植技术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饮食结构更加的精细,这样就导致各种潜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显著提高,其中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如何有效的抗癌防癌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硒作为抗癌的重要元素可以保证人体健康,大豆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我国GB13105.1991的标准情况来看,大豆的规定预期含量应该为0.2~0.3mg/kg,也就是说每天食用250~500g的大豆可以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

1大豆种植技术

1.1基地的选择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大豆的营养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硒元素的需求,同时要保证大豆能够实现高产、生态、环保、安全,在大豆种植期间必须要选择土壤、水、空气等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在设立大豆种植生产基地时,必须确保土壤重金属的砷含量满足GB156181995的标准体系,农田灌溉水资源选择也必须符合GB50841992的二级标准。

1.2品种选择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大豆的品质,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保证富硒能力更强、抗病虫害效果更高。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选用合适的抗虫、抗逆性强的冀豆17、沧豆10等品种作为大豆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富硒含量。在种植期间必须实行全管理,保证大豆的生长到中后期实现,叶面喷施肥提高大豆中的硒含量。

1.3包衣晒种处理

为了保证包衣的效果可以直接将铁锅或大盆进行固定,并且将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和种衣剂量倒入到锅中,同时利用双手对种子进行快速翻瓣、处理均匀之后,必须在阴凉干燥处应该备用。另外,还可以利用机械薄膜包衣的方式将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和种衣剂,按照相应的比例倒入到机械内部,确保种子表皮均匀沾药,然后将种子取出平均摊放在薄膜处,等到3~4h以后快速收起,保存备用。在包衣完毕之后,应该选择日均温超过8℃以上的天气进行适时播种,并且应该在5月10日之前全部播种完毕。在播种的过程中应按照60~75cm/垄的规格进行双条精量播种,而且垄间距应该在35~50cm,要确保严格按照规定的种植密度进行播种,不能够超过4%的误差。在大豆播种完毕之后,保证苗株达到26万~32万株/hm2。行间距开沟器的误差应该小于1.5cm,往复综合拢的播种误差应该低于5.5cm,如果出现漏播重播的情况,则必须进行重新调整。

1.4播种环节

在大豆生产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栽种环节的水肥处理,提高不同环节的综合控制效果。在播种开始之前必须要覆盖相应的系统,保证土层厚度为0.5~1.2cm,而且要适当的喷水提高苗床土的湿润性。在大豆秧苗快速生长的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追肥,利用25g尿素、45g过磷酸钙、10g钾肥兑水3kg/m2进行喷洒,促进大豆秧苗的快速生长。在大豆种植期间,最主要的就是加强中耕管理,不仅可以快速的灭草松土,增温促早熟,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铲地趟地打下良好基础。在中耕管理完毕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趟地,确保铲地趟地相结合,尤其是在麦收期间,一定要确保趟梨相结合,在铲地之后如果出现胃趟或者草荒严重的地块,则必须要抢趟。垄沟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土壤的疏松程度和保温性能,所以在深耕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陇沟的疏松深度超过25cm以上,并且在封楼之前结束,避免出现草荒土壤板结化的情况,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保证作物早熟。在三类苗地块施肥管理之前必须要及时的追肥,在第二遍产趟之前要利用112.5kg/hm2的尿素进行追肥,在追肥时要做到谁追谁覆盖,否则很容易导致肥力丧失,也可以在大豆的开花期间对尿素进行施肥。在玉米追肥时应该利用75kg/hm2的尿素进行追肥。在大豆出苗之前,必须利用禾耐撕1500mL/hm2联合速收150g/hm2面零750mL/hm2在3~4天内均匀喷洒完毕。在出苗之后,如果杂草过多可以利用草虎威1500~2000mL/hm2和高效盖草能750mL/hm2,进行快速喷洒,也可以直接利用扑净进行除草。

1.5强化管理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秧苗能够有充分的营养物质,还要适当的增加肥料,保证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使用合理,配方施肥。对食用的富硒黄豆在花蕾期、果角乳期2次喷药的同时,渗入富硒叶面肥。因为病虫害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合理控制病虫害的情况,积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投放效果,做好田间杂草除草工作,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如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合理控制化肥农药的释放,也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之前,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灰斑病食心虫等病虫害进行治理,要想有效防治大豆灰斑病,必须在大豆开花以及出结痂期间,利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按照500.5kg/hm2对水400~500kg/hm2进行叶面喷洒,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可以在7日之后再次喷洒。还可以直接利用4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施,按照750kg/hm2的剂量,如果发病较重则可以在鼓励期间进行二次喷施,有效的减轻灰斑病的发病率,提高大豆生长的品质。对于食心虫的防治,必须要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可以用22.5%溴氰菊酯在食心虫爆发之前按照2450mL/hm2的剂量进行喷雾喷施。还可以利用20%杀灭菊脂乳油进行喷施。三是在7月末或者8月初,利用800~1000倍液敌敌畏进行喷施,按照300kg/hm2的剂量喷洒。利用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药物熏蒸,用药量应该保持在1.5~2.25kg/hm2。在熏蒸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高量秸秆或者玉米秸秆1节牛皮插在垄台之上,横向间隔5垄插1垄,纵向每隔5m插1根。在大豆生长到开花末期或者结痂初期之后,则必须将植株生长点掐去,从而有效缩短大豆的生长时效,避免大豆快速生长而造成养分流失。尤其是对晚熟品种、高肥地块、低洼地块和晚熟品种,一定要积极的掐去顶尖,提前大豆成熟期,避免因为贪青晚熟而导致产量下降。对田间大量的杂草要及时拔除,根据大豆生长的具体情况判断,将花色、毛色、株高、成熟度、叶型等不符合标准的植株进行拔除,提高种子的纯度。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大豆的正常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生长不良的大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处理,通过化学药物的防治,能够针对病虫害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通过提高大豆种子的抗病性能,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县乡两级农业技术部门对病虫害的预测监管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病虫害的监督防控工作同时要安装凭证是杀虫灯,尽量选择质量优良的农药品牌,有效控制药量的释放次数避免出现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加强大豆种植的生态管控,有效避免出现农业污染的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大豆的生产与种植,最主要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一定要选择优良的种植品种,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提高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水肥管理的整体生态效果,同时要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保证大豆的产量得到全面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娜,王鑫,贾妍,等.辛集市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复种轮作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28-29.

[2]尹阳阳,徐彩龙,宋雯雯,等.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J].土壤与作物,2019,8(4):361-367.

[3]任小俊,吕新云,马俊奎.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山西早熟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9,38(6):921-927.

作者:刘洪亮 单位:东光县农业农村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