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政治生态下的廉能政治建设加法法则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腐败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疾病,廉而失能作为一种变相腐败也客观存在却不能药到病除。因此,加强廉能政治建设已成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紧要课题。要按照加法法则推进廉能政治建设,加法法则包括:“加”强学习,做好廉能文化建设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政治生态;廉能政治;廉能文化
一、廉能政治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惩治贪污腐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方面屡发新招、出重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力度打虎、拍蝇、猎狐,一系列举措诠释出反腐新常态的到来,使民心为之一振、政治生态为之一新。但是,伴随着高压反腐新常态的到来,一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廉而不为、廉而失能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既不贪腐,也不办事,怕担责、怕犯事、怕犯错;明哲保身、好人主义、尸位素餐;一无立场、二无原则、三无底线,严重侵蚀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作为十八大以来第一位因玩忽职守而锒铛入狱的高级官员,他在庭审上辩称自己是“清官”“没贪一分钱”,但是正是由于他的“不听、不管、不查”,致使湖南衡阳破坏选举的行为愈演愈烈,400余名涉案人员被立案调查。童名谦也成为仅仅因为玩忽职守一项罪名而受到刑事追责的官员。总理曾指出的“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①现如今,这种“廉而不为,廉而失能”的现象仍然颇有市场,他们大致的表现是:平时工作失明失聪;出现问题遮着盖着;面对矛盾躲着绕着;想方设法邀功讨好。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严重阻碍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危害丝毫不亚于腐败,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背景下,这种行为必将成为零容忍的行为。中国古代的廉能思想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周礼(天官冢宰》详细记载了周朝对于官吏的考核标准,“以听官府之方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②“六廉”思想既强调“廉洁”,又在此基础上从善、能、敬、正、法、辩六个方面考察官员的治理绩效。其中,“廉善”和“廉能”是要求官员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求为官者要善于治事、能行政令;“廉敬”和“廉正”是向官员明确提出道德标准,要求为官者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品行端正、秉公办事;“廉法”和“廉辩”则包含了依法行政、惩贪保廉,要求为官者要明辨是非、守法不失。以“六廉”思想作为起源,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终极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廉”,而更应该是“廉洁+效能”,推动廉洁政治走向廉能政治。相比较而言,廉能政治是比廉洁政治站位更高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议题,是廉洁政治的拓展和深化。归纳起来,廉能政治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德行修养方面坚持廉字为先。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对“六廉”的评价是“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③为政者,廉洁是第一位的,是底线。二是在工作态度上坚持勤字为本。“莅官之要,曰廉与勤。”为政者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力戒空谈,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三是工作成效上坚持能字为要。孟子强调“贤者在位,能者在职。”④为政者除了“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有所作为”,只有具有与自己职位相应的能力和本领,才能执政为民,在工作中作出做出更大的实绩。廉政、勤政、能政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廉政是前提,勤政是保证,能政是关键。为政者如果只廉政、勤政而不能政,就是事倍功半;只有既廉政、又勤政、进而能政,才能事半功倍,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的领导干部。
二、建设廉能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以春秋时期的“六廉”思想作为起源,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终极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廉”,而更应该是“廉洁+效能”,推动廉洁政治走向廉能政治。当前,我国在廉能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决策随意、执行不力、社会互动性差等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有效治理腐败,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反之,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建构法治秩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加强廉能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腐败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疾病,廉而失能作为一种变相腐败也客观存在却不能药到病除。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充分挖掘腐败的根源,加强廉能政治建设,找到治理良方,是一项重大工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廉能政治建设源头治理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处理的领导干部,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插手微观经济领域;二是买官卖官;三是生活作风问题。这与权力运作高度集中,监督体系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腐败处于高发期的情况下,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廉能政治建设具有决定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基本要素和廉能政治的基本价值和要素高度结合。例如,依法治理、公开透明、民主参与、高效廉洁,这些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象征,也是廉能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加强廉能政治建设的过程。廉能政治建设的好,也意味着国家治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样,国家治理水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廉能政治建设就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三、按照加法法则推进廉能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工作效能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廉而不为”“廉而失能”等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这一点。面对新情况,以春秋时期的“六廉”思想作为起源,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终极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廉”,而更应该是“廉洁+效能”,推动廉洁政治走向廉能政治。
(一)“加”强学习,做好廉能文化建设工作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建设廉能政治要从文化入手,从根源上解决廉能政治建设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夯实文化根基。首先,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自身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学习培训既可以是集中理论学习,也可以是外出实地考察;既可以是专题辅导,也可以是互动交流。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培训能够厚植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使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廉能文化氛围。其次,树立标杆,明确底线,破立并举,引领廉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塑造廉能文化的大致轮廓。有鲜明的“立”才能树起标杆,我们倡导和弘扬清正廉洁、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敢于担当等价值观,这是我们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深刻结论,是中华民族悠久发展史中积淀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必须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同时,我们也要坚持有重点的“破”才能划出底线,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老好人、潜规则等腐朽落后的文化,为先进纯洁的廉能文化腾出“心灵空间”。破与立要同步进行,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充实心智,腐朽落后的东西就会死灰复燃。因此,必须坚持破立并举,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正确的价值标杆为准则,加强廉能文化建设,确保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再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把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借鉴人类文明有益的文明成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风清气正的廉能政治文化。这几个廉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融会贯通,有机统一于廉能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廉能政治、实现廉洁和有为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制度建设。它是将法治和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具有客观性和长期性,是对人治反腐的一种超越。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发挥制度引导、激励、惩戒、约束等功能,能够最大可能压缩腐败分子的生存空间,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建设廉能政治,要坚持把廉能制度建设作为立足点,要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制度,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适用有效的廉能工作制度,切实堵塞制度上的漏洞。提高操作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度要从严执行,严格考核,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全面落实各项制度,严格督查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还以划定“红线”和推进“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干部作风建设规范防御机制和干部作风建设考核问责机制。对执行制度不理的要及时督查并坚决追究责任。建设廉能政治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惩治腐败保廉洁,对腐败分子真打、狠打、善打,努力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一手抓激励机制促干事,为想干事、办实事的党员干部创造条件、提供机遇,让他们人尽其才,干事创业。
(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权力的监督实质是民主监督。我国现阶段的监督体制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监督不到位或“漏监”“空监”等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应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民主。充分发扬民主是提高监督实效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设定监督方式和程序时,要尽最大可能发扬民主,确保群众参与的有效性和监督的权威性。要不断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确保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把这一制度列入廉能政治建设要求中,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必将释放出更加有力高效的制度优势。二是实行公开。公开是最好的监督形式。政府要把公开作为制止权力滥用的主要手段,确保权利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行使的“暗箱”操作,减少腐败滋生的可能。三是规范程序。权力运行如果没有严密的程序约束,掌权者必然为所欲为。现实生活中,很多掌权者就是通过减少或者跳过程序来逃避监督,实现自己不正当利益的。规范权力的运行程序,必然能强化对权力的监督。
作者:关丽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