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学生政治教学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
一、接地气,摸准学生的“脉搏”,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当我们对高中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教学才能更深入地贴近学生,才能更多去理解高中学生。如在教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时,笔者没有直接去灌输答案,而是从“断言在20世纪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来切入文本,然后,让他们结合对美韩文化的理解,说说美韩的发展过程以及对美韩制度的认同度,然后,结合当今群众路线对资本、对市场的整顿,让他们分析国内主要矛盾,说说对社会主义的态度。最后,让学生去辩论,在辩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观点,更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浸润在高中一线课堂,笔者发现我们的政治教师常常一边讲“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边却只肯定“风景这边独好”。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反对形而上学,这是中学政治教师都知道的常识,但一到实践中,往往大多数说好就是什么都好;说差,就是一差到底。说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难道里面就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说到资本主义发展,他们就没有借鉴社会主义发展的长处?说中国的历史,同时也说外国的历史,同期的比较,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学生才能理解而后接受。有时想想,我们的部分高中生情绪或高或低,易走向极端,何尝不是教师教学走极端的影子。
二、接地气,分析教材的主旨,辩证地看待文本背景关联
翻看现在高中学生的政治教材,我们明显能感受到,现有的文本,更多地重视政治素养的提高,外显为观察、思考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外显是为了内化,内化知识,内化为学习技能、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材的主旨,更多地让我们感到政治素养为“有用”。它以丰富的政治知识为基,为我们提升判断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联系到《资本论》之“商品和货币”的内容,认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从而认识社会主义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也不是无能的。在高中政治中,教材强调通过辩证思维的训练,让我们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心理意识。如:教授《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课时,许多教师大讲特讲各派和中国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却不去领会教材中有关外国多党合作的模式,外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评价和解读,不去解读中外的不同之处及其历史和现在的原因。这样的教学,就是忽视了政治素养的教学。“一分为二看问题”需要我们去挖掘整合教材,整合现实的一些客观资源。在比利时演讲时以“茶酒”阐发文明多彩共生,他说,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对“茶酒”文明的解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一分为二的议题,我们要深入地贴近教材、贴近历史、贴近现实做多方位的辩证阐述。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学生政治教学中,接地气,更多地是指接近我们这个时代,接近我们的学生和文本,让学生从课本中跳出来,让教育正视过去,面向现实和未来。
作者:张营
第二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参与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们也开始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逐渐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融入了生活的例子,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老师在引用生活的例子时过于生硬,教学环境的创设不够自然。举个例子,老师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我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会看重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对于品牌这些就比较少关注,那你们平时购物的时候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商品的呢?”学生听到这个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便饶有兴趣地讨论了起来,有的学生说“:我买吃的时候会看哪家是老店,就去哪家。”有的学生说“:我是跟着朋友买的,他们买什么我就买什么。”整个课堂就热闹了起来,这时老师就要适当地阻止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学生便会陷入深思,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融入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二、巧用激励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烈,做事比较有冲劲。针对高中生的这种特性,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激励评价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中更加充满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举个例子,政治老师在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跟学生说“:大家看到外面的树叶在动了吗?其实是因为想让树叶动,所以树叶就动了,那么这属于哪个主义呢?”这时学生便会思考,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唯心主义”,这时老师便通过点头或者是手势等方式来肯定学生,然后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对,那你可以和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你觉得是唯心主义呢?”这时学生便会站起来跟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切不可“吝啬”,而是要及时地给予反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进行表扬和赞赏。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会受到鼓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不过,老师在使用激励评价的教学手段时,要注意把握好度,切不可过分的赞扬,这样可能会使学生变得骄傲自大,反而产生了不好的效果。
三、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如果高中学生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那么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地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过去,课堂更多的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老师自己提问题,自己来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种依赖感,变得不愿意思考和自主探究,一遇到问题就直接询问老师,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自主地学习。举个例子,在教《我们的民族精神》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总结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又是什么,然后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的来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务必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找出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作者:梁峻坤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
第三篇
一、紧扣内容完善要点,增强政治教学形象性
高中政治教师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将枯燥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的信息提供给学生,提高学习的生动程度。例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我国几个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对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针对政治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补充学生有一定感知体会的乡土素材。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有教师选取了本地区近几年来蒜农种植的大蒜价格发生较大波动这一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补充或拓展性完善,可以让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
二、紧扣模式改革要点,增强政治教学生动性
生动的课堂必定是师生热烈互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高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显著提升。笔者在政治教学中,要求学生全面投入学习互动和自主探究中,并结合教学内容对一些教学环节流程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面对经济全球化》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挑战?如何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等等。有了这样的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这样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为自主的空间,让高中学生在相互讨论研究中,达到发现真知、纠正偏颇观点、深刻理解教材的综合目标。另外,采取模拟演示等方式,可以让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中加深直观的感受,这也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例如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时,教师可以结合选举的规则、场景要求,在班级开展选举再现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同时结合现场模拟选举的细节进行讨论。笔者还鼓励学生对这样的选举制度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程度,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紧扣联系生活要点,增强政治教学针对性
政治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而枯燥地进行知识点讲授,要立足于学生的感知印象,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理性消费现象,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回忆,列举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哪些消费行为属于不理性消费。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所遇到的这些不正确消费观逐一分析,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正确的消费理念。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分析,学生对不合理的消费观具有清晰的认识,增强了理性消费、正确消费的意识,对学生纠正思想中的一些片面观点以及错误认识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综上所述,在高中学生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上述四个方面的要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作者:晏文学 单位:江苏滨海县五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