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营改增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营改增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营改增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

摘要:“营改增”政策提出之后,国家增值税征收范围明显扩大,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对于施工管理而言,以“营改增”政策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是一个需要消耗一定时间资源的过程,必须予以重视,合理完成风险管控。通过分析“营改增”为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与风险问题,着重探究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

“营改增”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劳动流转、购买商品等经营环节时实施增值税政策,能有效改善之前企业并行营业税、增值税的情况,能有效降低企业纳税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大部分施工企业来讲,新政策的提出并没有使企业得到明显的降税,反倒是出现了增加税负的情况。因此,施工企业要利用合适正确科学的方式面对新政策,并理解税收政策的相关内容,而企业的财务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使用合法、合理、科学的方式完成企业避税。

一、“营改增”为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

1.避免重复纳税。在实行“营改增”这项全新的税务政策之后,企业能够以新政策为基础缴纳税款,避免出现重复纳税情况,为企业投标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以前出现重复纳税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单位的项目会由多个建筑团队联合分包,但是建设单位只会与其中一部分签订合同,这导致未能签订合同的施工企业需要重复缴纳部分税款。但在新政策的影响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销项税能够与进项税之间互相抵扣,这样能有效避免重复纳税。除此之外,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前,施工企业安排工作人员购买原材料时需要缴纳进项税、增值税等方面的税务,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只要存在营业收入就必须向国家缴纳相关税款,在整个施工项目建设结束之后,还需要缴纳一定的增值税。但是在“营改增”这项税务政策颁布之后,企业便不需要再重复完成税款的缴纳。

2.促进企业发展。施工企业若想要持续进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之地,必须重视大型施工设备的购买与应用。购买维护大型施工设备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因此,该设备也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并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政策改革之前,企业采购大型设备所消耗的成本根本不能与进项税互相抵扣,使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压力,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但是在实施了“营改增”新政策之后,国家政策规定作为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型设备能够享受增值税的抵扣,能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压力,使其积攒更多的资金购买先进设备,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到项目研发工程建设之中,为施工企业技术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使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

二、“营改增”为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

1.增加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难度。根据“营改增”政策的相关内容具体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部分企业的税负有了明显的降低,这也使企业缴纳税款的压力不断降低。但这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也就是企业必须严格以票据管理规范为基础,遵守相关要求,并提供合格的发票。但在实际营业经营过程中,施工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施工单位所在地较为偏僻,能够获得项目原材料的方式多元化。因此,部分供应商可能会存在不规范的票开具行为,一些供应商根本无法为施工企业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导致企业在利用增值税进行抵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及财力等,增加了抵扣难度。除此之外,施工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份额是工人的劳务费,但当下很多施工单位为能够提高项目建设速度,会选择农民工作为工作人员,这些农民工没有增值税发票,会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税负提升8%。因此,部分施工企业可能会面临税负压力的提升。

2.加大企业会计核算难度。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营业税的窗口只存在借与贷两个,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开设9个专栏来应对增值税的科口,这就代表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增加较大的工作量,导致整个企业上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变得更加繁复,也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处理工作的效率不断降低,工作量不断加大。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财务工作效率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工作实际需求。因此,会计核算方面的压力会导致工作人员面临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财务报表也会面对一定的影响。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前,企业营业税也应当列入企业损益表之中,是企业主营业收入的一部分,但是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会一定程度上调整企业的主营业收入,其主要表现为剔除了增值税后收入,企业固定资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3.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在全新税收政策的影响下,企业资金流出量不断加大,会使企业面对较为严重的资金压力。施工企业本身会在施工过程中为甲方垫钱,这也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都是非自愿的,但为了保持整个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行,施工企业还是会完成垫钱行为。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发严重。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应对金额更为巨大的资金垫付。资金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大量的资金垫付会为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使企业整个经营状况较为紧张[2]。

三、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1.把握正确的政策导向。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施工企业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坚持以持久战的方式来应对“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各项问题。大部分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合作的供应商可能会是私人小老板或小型工业商,再加上原材料本身具有的多样化特点,因此,采购原材料很难控制所有发票都符合政策相关规定。这些私人小老板、小型供应商根本不具备为企业开具专门票据的能力,这种情况在整个行业中极为普遍。在“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财务系统需要面对较大的挑战,企业的资金流出量也不断加大,导致企业的运营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是“营改增”政策落实初期经常会见到的现象。但是企业不能随波逐流,而是应积极把握正确的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建设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并且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营改增”政策绝对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好处,利大于弊。

2.积极转变经营方式。首先,在该政策的影响下,施工企业需要积极改革并完善原有的经营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改变粗放式经营带来的不良影响,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下的机遇与挑战,使新政策的提出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有效的过渡环节。其次,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要及时完成预算管理,尽量选择那些有资质或能够开具发票的供应商,严格按照票务管理制度进行相关工作,以此为基础降低企业赋税压力。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税法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要引导工作人员了解更多“营改增”政策,使企业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为清晰地知道如何合理运作财务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工作人员应灵活发挥税收抵扣政策的作用,更为深刻地掌握新政策对于票务制度提出的全新要求,使企业能够真正享受新政策带来的益处[3]。

3.完善企业发票管理制度。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发票管理制度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纳税情况,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纳税压力。因此,只有积极健全该制度,才能为企业的税务抵扣打下坚实基础。施工企业每年都存在大量增值税发票,且对于这些发票需要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促进票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完成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才能保证利用这些发票为企业抵扣一定的税款。由此可知,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只有促进发票管理制度的完善,才能使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该发票对于企业经营日收益的重要作用。在选择供应商时,施工企业也需要考虑供应商的规模及资质,了解其是否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也成为施工企业选择供应商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4.组建专业的财务工作团队。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施工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谈判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与甲方之间的合同签订。施工企业能够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完成增值税的抵扣,因此在谈判过程中,需要尽量争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机会,使自身能够更好地享受抵扣政策,减少企业面对的资金压力。除此之外,在选择供应商时,也需要选择那些能够开具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保证能够利用增值税政策减轻自身的赋税压力,若开具普通发票是无法抵扣相应税款的。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以施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探索,从多元化的角度为企业探索更多获得收益的方式[4]。综上所述,实施“营改增”政策,能有效避免企业重复纳税,为企业积累更多的运营资金。但是实际落实过程中,也存在如增加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困难度、加大企业会计核算难度、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等问题。因此,企业应把握正确的政策导向,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完善企业发票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财务工作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旧税务政策的过渡时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玉莲.“营改增”后工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J].财会学习,2018,(35):143.

[2]肖其韵.浅议“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J].经贸实践,2018,(20):153.

[3]杨艳.“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探讨[J].当代会计,2018,(4):38-39.

[4]张廷鹏.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税务风险管控浅析[J].商业会计,2017,(9):127-129.

作者:薛佩 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