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对策建议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对策建议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对策建议探析

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打造“四个高地”中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位居其中,成为郑州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之一。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不仅符合郑州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符合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也成为郑州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提升产业链,形成产业升级主引擎

一是统筹推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立足郑州产业基础和自身优势,前瞻布局氢能及储能、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制品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郑州产业能级。积极培育产业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定向招商,推动产业链完善和延伸。二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中原城市群制造业腹地优势,积极发展大数据、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郑州建设大数据、科技创新、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功能中心,积极服务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三是带动区域产业链布局优化。发挥郑州龙头企业、高端产业等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园区、产业新城、产业走廊、产业带等载体建设,与周边地区共同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链,积极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本地化配套率。

二、强化创新链,成为创新发展策源地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基础研究和先进制造业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需求,搭建高层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本地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突破一批制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先进工艺。二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设中试基地,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向深度服务型、产业生态型转变,扩大技术交易规模,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打通“技术研发—小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应用”链条,努力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加快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三、优化供应链,打造产业链接关键环

一是进一步巩固郑州区位交通优势。依托郑州作为我国地理中心、新亚欧大陆桥战略支点城市等区位优势,积极增设国内外货运航线,完善“米”字形高铁网,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铁海联运合作,增强公路设施的连接性和贯通性。二是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完善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功能,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广“一单制”多式联运新模式,构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三是打造全球供应链枢纽城市。充分发挥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全国供应链郑合组织等行业组织作用,积极筹建全球供应链郑州合作组织。推动现有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服务商升级,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发展智慧供应链完善集成服务,推动域内制造企业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四、保障要素链,做好企业经营稳定器

一是多举措稳定煤电油气水供应。工信、发改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协调采购、精准调度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证煤电油气水等稳定供应。二是多层次保障劳动力投入。进一步挖掘河南人口红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基础性劳动力供给。完善现有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强本地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与郑州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三是多元化加强资金支持。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银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依托郑东新区中原基金岛、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等载体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等新兴金融业态,满足先进制造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四是多渠道确保土地供给。扩大土地增量,支持新增工业用地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倾斜,探索推行新型工业用地模式。盘活土地存量,推动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园等产业平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稳步推进产业“腾笼换鸟”。借助外部资源,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

五、完善制度链,争创项目投资优选地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鉴上海、杭州等城市先进经验,继续以“一件事”为牵引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二是推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作用,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争取将航空港实验区部分区域纳入河南自贸试验区范围,为本地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全球市场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活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在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使郑州成为项目投资的优选地。

作者:张雯 单位:郑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