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摘要:纵观我国的环境艺术发展历程,传统文化元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设计中运用文化元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该文作者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广泛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的问题

1.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保存不完整

如今,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损坏较多。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当地人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导致破环、擅自维修建筑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2.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过于强调

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加强了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设计中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3.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如,体现城市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这样便于游客通过具有特色的建筑感悟这座城市的文化。但是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其设计出的艺术作品难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价值。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要推行政策保护重要的传统文化作品与传统建筑物,使后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美感。其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积极顺应时代,转变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而使设计展现出一种新型的视觉形态。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这样设计出的作品不会显得突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再次,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责任。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传承并合理创新传统文化。从我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可见,设计人员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了人文精神。在整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材料的特征,使用了现代化的园林设计概念,使苏州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优美,与苏州古城的韵味合而为一。这样,建筑在保持古典风韵的同时,在内部构景中结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值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深入学习、研究。其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深入钻研,从中挖掘大量的设计素材。这对于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传统材质元素、配色元素和造型元素极具美感,值得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积极学习和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基于此,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人员需要注重设计质量,同时丰富艺术设计的种类,以此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材质选择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屏风的设计。传统屏风具有的古典美适合被应用于营造隔而不断的意境。在配色方面,设计人员应该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在造型方面,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借鉴自然景色居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造型元素,使设计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

结语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这样设计出的艺术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能够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从而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翩翩.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艺术教育,2018(1).

[2]韩建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艺术科技,2017(7).

[3]周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7(1).

[4]焦涛.探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装饰(理论),2016(7).

[5]杨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互融性探析.艺术科技,2015(1).

作者:任南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