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筝乐艺术中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的存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筝乐艺术中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的存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筝乐艺术中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的存续

【摘要】筝乐作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弦乐中以伴奏为主。筝乐艺术与传统地方戏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大部分筝乐都集中在民间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之中,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筝乐在历史上受到技艺传承变化的影响,已经由过去的口传心授转变为规范化教学。有许多筝乐演奏家积极探究筝乐中的戏曲元素,丰富筝乐的音乐语言,从而完善了演奏技法,为传统戏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所以在新时期,要想推动传统戏曲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筝乐艺术。

【关键词】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筝乐艺术;存续策略

20世纪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创作理念、演出技巧还是演出形式,都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筝作为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乐元素与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相辅相成。对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深入的吸收与理解,确保筝乐艺术更好地与传统戏曲有机融合,为传统戏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筝与戏曲共生的古代艺术

根据《史记•谏逐客书》一文记载,可知在秦国时期,筝乐就已经出现。到了汉魏时期,留下了大量与筝有关的作品,《秦筝史话》中便记载了上百首当时的筝曲,这说明筝作为最常见的伴奏乐器之一,已经形成了边弹边唱的即兴表演形式。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筝乐艺术在我国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与推广,西汉时期,随着“相和歌”的兴起,筝作为主奏乐器快速发展。元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筝是元杂剧中最常见的伴奏乐器之一。随后在明朝和清朝,筝作为最常用的演奏乐器之一,能够与各地的说唱、戏曲、音乐艺术融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演奏风格。在戏曲伴奏之中,筝的旋律非常独特,同时不同乐器相互衬托、相互协调,形成了多样化的戏曲音乐风格,推动了筝乐艺术的全面发展。

二、借鉴戏曲音乐元素的近代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古筝演奏传承人不断消失,民间对古筝乐器的记忆仅剩重奏、合奏等形式,其广泛存在于地方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之中。古筝乐器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量曲目没有得到有效的记录,少部分曲目凭借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留存下来。古筝在演奏时,以弦索乐合奏或者是民间曲牌音乐为主。古筝独奏曲目按照结构划分,包括八板体类、曲牌类、翻唱类等不同类型。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可知,大部分曲牌类、翻唱类筝曲与戏曲音乐元素有着非常明显的融合。20世纪,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了独具特色的戏曲曲艺文化,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从而使得古筝独奏曲获得快速发展,包括曲牌、唱腔等,都能够形成独奏曲。不同地区的筝曲也与当地的其他民间音乐元素相融合,产生不同的音乐形式。例如:山东的筝曲以小板曲为主,与山东琴书、柳琴戏等民间艺术相互融合,衍生出极具特色的曲调,包括《凤翔歌》《大八板》等。在河南地区,河南鼓子曲牌形成的《剪剪花》《山坡羊》等,这些曲目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专业院校教学、赛事演出的重要曲目。古筝艺术与戏曲音乐具有明显的交融特点,共同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不断汲取养分。

三、戏曲音乐在筝乐艺术中存续的现当代实践

(一)传统筝曲对戏曲音乐元素的吸收在古筝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戏曲音乐元素进行吸收,从而更加富有民族特色。传统音乐在学习和传承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筝乐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创作方面,通过从戏曲等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经过提炼加工,从而形成全新的筝曲,使得古筝演奏技法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这一时期,古筝艺术家们在创作筝曲时也会对自身所熟悉的地方音乐元素或者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有机借鉴,使得古筝曲目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在古筝曲目创作质量方面,并不直接取决于对古筝音乐语言进行汇总的能力,更多的是取决于对民间音乐元素进行把握的能力,熟练掌握曲目、曲牌、体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戏曲音乐元素对传统古筝曲进行改造。例如:曹东扶先生作为河南知名的古筝演奏家,创作了大量与河南地方戏曲相结合的筝曲,运用多种元素,使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相互糅合,共同奠定了古筝演奏的主要基调。任清芝先生创作的《汉江韵》,融入了“二夹弦”的音乐元素,使得整个乐曲非常具有表现力。还有很多优秀的曲目以民间戏曲音乐元素为素材创作而成,例如山东著名筝曲《庆丰年》,以传统的老八板音调作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保留了传统古筝曲的演奏特点,还吸收了西方作曲技术和现代演奏技法,使整个古筝曲目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传统表演方法在古筝曲目中仍然具有实际意义,以《山坡羊》为例,又名《状元游街》,以“扬调”和过场音乐为基础,融入右手挥杆和三分之一的左撇子小调,体现出粗犷乐观的精神,具有明显的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音乐一开始就体现了当地语言和口音的特点,第二句第一个音,没有固定的位置要求,但倾向于口音。在第四句中,第一个节拍用la音,实际上要按左手。音乐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坚韧、乐观、上升的态势。从第5节到第6节,右手的演奏方法称为“游摇”,“游摇”的位置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音色是从刚到柔或从柔到刚,伴随着左手的颤音,最后停留在第三个位置,如soldomi或midosol。从音色的角度来看,演奏技法的有效使用一方面反映了音色的变化,另一方面生动地展现了河南民间音乐的魅力。摇晃、颤抖、快速摔倒是河南音乐的重要动作表现,这也与河南人豪爽、快言快语的气质相符。

(二)现当代筝曲对戏曲音乐元素的吸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艺术与民间乐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许多音乐院校纷纷开设古筝专业,形成现代化教育体系,使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变得更加规范化、现代化。戏曲音乐元素的发展对古筝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古筝艺术摆脱了“左手按弦,右手弹筝”的传统演奏方式,推动了右手演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优秀古筝作品也打破了传统戏曲表演的局限,增加了重奏和协奏的形式。例如:《云裳诉》采用陕西地区独特的“秦腔”,《望秦川》则采用同州梆子等音乐素材。戏曲元素对古筝演奏技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筝演奏代表人物,在传统古筝演奏的基础之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戏曲元素完美融入古筝曲目。例如:在演奏河南古筝时,通过摇指、游摇、大小颤音与揉颤相结合的演奏手法,体现了戏曲唱腔的特点;山东筝曲演奏的主要特点是右手大指快速先劈后托,左手揉吟颤滑,凸显出山东琴书等传统戏曲曲艺艺术的特点。左手行腔作韵的声腔化发展,是戏曲元素融入古筝曲最重要的体现,如大颤、小颤、颤揉结合等多种形式,都能够进行拟声化的腔韵处理,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无论是《林冲夜奔》还是《山坡羊》,都是通过融入戏曲元素来丰富自身的艺术表现的。古筝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吸收当地民间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的有益成分,从而展现出新的风貌,由此可见,多种风格和多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并以此创作出新的音乐样式,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器乐往往能够更好地展现当地音乐、语言、口音等的特点。《秦桑曲》是20世纪70年代以陕西地方戏曲“碗碗腔”的音乐为基础创作的,由周延甲先生编曲。作品的主要音乐风格要通过腔调的“欢苦”意味来把握,通过微升fa、微降si两种口音来实现。在演奏技术方面,左手要用拇指发音,用其他几根手指轮流按琴弦,这反映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特有的魅力。“秦筝奏秦声,舒若自然。而迷胡属秦声,韵味十足。秦声西调,都表现得惟妙惟肖……筝弹迷胡非常顺手,五声音阶弦序自然排列,很适合下行级进、上行跳进的秦声旋法,二变之音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微升fa和微降si的音高,加上轻重不同的颤音润饰和尾声下滑,把‘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秦声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中国传统乐器及其演奏技术的发展总是借鉴着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古筝具有用右手和左手共同发声的特点。筝乐模仿地方语言、口音,融合地方戏曲艺术,再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是地方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钟升.对当代筝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认知与思考[J].艺术评鉴,2018,(11).

[2]程茵.从戏曲音乐的角度看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卷宗,2019,(4).

[3]张梦娴.浅谈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在筝乐艺术中的存续[J].黄河之声,2018,(01).

[4]毛婕.论筝乐艺术与戏曲音乐的关系[J].戏曲艺术,2012,(04).

作者:李一盈 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