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山缠花艺术的工艺制作技巧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山缠花艺术的工艺制作技巧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山缠花艺术的工艺制作技巧浅析

摘要:英山缠花艺术是湖北英山的一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常用于民俗庆典,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以时尚首饰设计作为分析载体,对英山缠花艺术的工艺制作技巧做出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缠花艺术;首饰;工艺;传承

英山缠花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清代,是由彩色丝线缠绕于人造胚架制作而成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立体刺绣、剪纸、线雕等形态特征[1]。主要用于人类的生诞、婚宴、寿辰、治丧等民俗场合。因为它造型逼真、构思巧妙、技艺精湛,通过制作花、鸟、鱼、虫、汉字等图案,来传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祝福的愿望,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与吉祥寓意。英山缠花在2011年被我国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英山缠花艺术的制作工艺为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再加上英山所处位置较偏,缠花艺术对外推广难度较大,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英山缠花文化的传承面临失传的危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需要多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1英山缠花特征分析

“英山缠花”具有“立体绣花”“线艺雕塑”“立体工笔画”的美称[2]。我国古代吴楚交界,南北文化由此交汇融合,英山缠花也融汇了刺绣、编织、剪纸、绘画、雕塑、景泰蓝等多种美术工艺精髓,它的整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小、巧、精、活,小代表体积小、巧代表构思巧、精代表技艺精、活代表形式活灵活现。英山缠花的色彩以我国传统的五色为主,分别为青、白、红、黑、黄,五色寓意福泰安康,所以英山缠花的色彩也较为简单,多数为饱和度较高的红、黄、绿、蓝等色相。随着现在生活节奏和人们审美方式的改变,为了让缠花艺术能够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英山缠花的色彩加以了创新运用,除了采用传统的五色以外,适当地采用低纯度、同类色调、单色等色调,使缠花整体色调和谐又变化丰富,再与精致、别具一格的造型设计相搭配,从而使缠花艺术品味更加独特。如图1所示,制作者采用单色蓝色制作出花卉造型头部装饰品发夹。图2采用同类色、低纯度色调制作出胸针单品,利用对比柔和、协调的色彩,来调节观赏者紧张的情绪、舒缓视觉疲劳和紧绷的神经。除了要在设计色彩的过程中调控好色相和色调外,也要在制作的过程中合理安排色彩使用的面积对比与位置。英山缠花的造型与闽南缠花一样多种多样,其中龙、凤造型元素是独有的特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凤呈祥,寓意吉祥如意。现今,英山缠花除了运用于祈福的民俗活动中,在陈列艺术品中也多见它的身影(如图3、图4所示)。

2英山缠花的美好寓意

英山缠花多被运用于祈福的民俗活动中,比如出生、结婚、治丧等都会有它的身影,不同类别的缠花样式都承载着不同的吉祥寓意。在小孩洗三、抓周时,人们会在小孩鞋子、帽子上缝制小老虎、小蝙蝠、小花、小鱼等类别的缠花造型,代表生龙活虎、远大前程、福禄双全的吉祥寓意;人们想要孩子将来读书有所长,则在笔和墨上缠上缠花,寓意一长二大,读书晋礼;在婚宴中,在礼盒上装上十枚铜钱、十朵小花的缠花样式,则寓意十全十美的美好愿望;在老人寿诞中,英山缠花多以文字造型展现,来表达对老人的祝福之意,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禄双全、安康如意等;龙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代表着吉祥如意,人们希望得到它们的赐福与庇佑,从而获得美好生活,所以,龙凤也是英山缠花的代表造型[3]。

3英山缠花的工艺制作

现存缠花艺术代表除了英山缠花外,还有闽南缠花和台湾缠花,制作缠花的工具与材料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所以也较易获得,缠花种类因地域的不同,对材料的运用存在些许差异,制作工艺各具特色,但基本技法相似。

3.1英山缠花的制作材料

制作缠花的工具主要有剪刀、镊子、钳子、胶水等,材料主要有纸板、丝线、细铁丝或细铜、胚架以及装饰性辅料。英山缠花的纸板一般选用250磅左右的卡纸,磅数越小,纸张越薄越软,在制作过程当中易凹造型,磅数越大,纸张越厚越硬,在需要承重的部位可选择磅数偏大一些的纸张,但忌纸张过厚过硬,纸张过厚过硬会使缠花造型失去原有的生动、灵巧。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知,以往英山缠花使用的纸板无统一模板,请柬、厚纸板、烟酒盒子、礼品包装盒都可成为它制作的材料。英山缠花对丝线的要求很高,所用丝线需粗细均匀、软硬适中,一般选用纯天然蚕丝线,因为纯天然蚕丝线具有质感丝滑、色泽艳丽的特点,使制作出来的缠花炫彩夺目、靓丽无比。闽南、台湾地区的缠花对丝线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严格,棉线、涤纶线、金丝、银丝等都可成为制作它们的丝线。英山缠花在制作过程中对应该使用细铁丝还是细铜丝没有强硬规定。以往制作缠花人们往往会选择选材容易,成本较低的细铁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铜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铜丝与铁丝相比较,韧性更强,且不易生锈与掉色,保存时长更久,所以现在制作缠花时一般选择使用铜丝。实物胚架是英山缠花的重要材料,其形式多种多样,一般为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比如:铜钱、文房四宝、树枝树干、果壳果核等,将色泽丰富的丝线按照设计样式缠绕在这些实物胚架的表面,形成美丽的纹样(如图5、图6所示)。

3.2英山缠花的制作方法

英山缠花的基本制作技法整体可以归纳为:折、绑、盘、绕、捻、带金六种。以制作桃花样式为例,需先准备好5瓣桃花花瓣形态的卡纸,卡纸磅数为250磅左右,花瓣大小与具体形态可根据制作人的喜好制定,另外准备彩色丝线、细铜丝、花蕊若干。首先用的工艺是绕,将细铜丝与卡纸、丝线重合,左手捏住花瓣造型卡纸末端,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丝线另一端,将丝线按顺序从卡纸表面一端至另一端进行缠绕,结束后可打结固定,缠绕线条需整齐、有序排列。第一瓣花瓣制作完成后,可根据此方法完成第二瓣花瓣的制作,直至所需花瓣造型数量足够就结束制作。其次使用的工艺是捻,利用捻的工艺将丝线缠绕在花瓣末端的铜丝上,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只手捏住丝线,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铜丝转动搓捻,使丝线快速缠绕在刚刚制作完成的花瓣末端细铜丝上,完成花蒂的制作。然后下一步使用的工艺为折,可理解为凹造型,将制作好的花瓣凹出设计图纸所需要的造型。利用手和相关辅助工具,比如圆木棍,将制作好的缠花花瓣、叶子等部件进行翻折、扭曲等操作,使缠花造型成为立体形态,更加灵动。例如在制作龙凤造型时,需将鳞片进行一定程度的翻折,才能使造型更加生动逼真。在制作桃花时,则需要利用圆木棍将花瓣卷曲成规格统一的水滴形。接下来的一步是盘,这一步骤是将制作好的缠花单片进行整合组装,形成完整缠花单品。如在制作桃花时,将制作好的缠花花瓣组合在一起时,还需在中间安装上花蕊,在下方安装上绿叶。第五步是绑,将制作好的缠花单品按照设计图纸利用丝线捆绑在一起,制作完成后,再捆绑或者安装在各种配件之上,如小孩洗三的帽子、鞋子,女生所用的发簪、梳子等,最后完成完整丰富的缠花作品。带金技艺是英山缠花常用的手法,可以让缠花造型在视觉感受上更加的绚丽、丰富多彩,操作方法是在制作缠花单片的过程中,将金色或者银色锡箔纸夹在纸板与丝线之间,丝线在进行缠绕时露出部分金银锡纸,露出的大小、形状、位置由制作者决定。

4结语

缠花源于宋代的簪花习俗,由民间艺术者发扬光大,多用在婚丧嫁娶和风俗节日庆典。北宋诗人宋祁选的《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记载“暖碧浮天面,迟红上日华。宝幡双帖燕,彩树对缠花”。宋有戴鲜花者一日戴一花,亦有戴“像生花”者,可一年四季重复簪戴。缠花造型灵动、小巧,夸张而形象,精美无比,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美的概括与总结,样式繁复与当地民俗习惯及具体用途息息相关。我国缠花艺术现主要分布在湖北英山、福建厦门、台湾地区,三地缠花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缠花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我们应该不断创新缠花艺术的内涵、形式与载体,丰富其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造型与装饰素材,增加缠花艺术的多样选择性,同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缠花文化,打破传统口耳相传的继承模式,提高传统文化的记载与保留、缠花文化的活态传承率[4]。

参考文献:

[1]郭丽.鄂闽台三地民间缠花中花卉造型的比较研究[J].装饰,2017(12):142-143.

[2]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山缠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3):93-94.

[3]吴艺丁.闽南春仔花的传承与开发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1):51-54.

[4]胡晓洁.英山缠花的艺术特色[J].装饰,2012(06):99-100.

作者:吕彩玲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