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624.00/年
《生态农业研究》1993年创刊,2001年更名为《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本刊报道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及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办刊以来,始终坚持报道中国生态农业的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及时刊发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让读者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作者提供尽早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园地,推动生态农业及农业学科领域发展。
本刊主要报道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施肥与植物营养、水资源及其高效利用、作物水分生理生态、农业高效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抗性生理生态、抗性育种、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优化配置及其效益分析、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及综述,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典型模式与典型经验等。欢迎国内外从事农业生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科技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农业及环境管理工作者和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人员阅读与投稿。现用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牧、副、渔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邮编:050021。
1综述论文必须在作者科研、教学、生产实践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有关重要资料,对所论问题进行系统扼要的简明论述,带有启迪性;研究报告必须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文字简练。综述性论文10000字左右,研究报告限8000字以内(研究简报限4000字内),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撰写。要求附作者姓名(中文、汉语拼音)、单位(中英文)及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和中英文关键词(3~8个)。文内层次编号按ISO2145~1978(E)《文献工作——书写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划分,一般不宜超过3级标题(如1,1.1,1.1.1)。
2来稿文字一律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为准,标点正确。技术内容(包括图、表、数值、量与单位、公式、化学分子式或结构式等)正确无误,同一标准中术语、代号、符号应统一。
3文中的外文字母应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分明。公式及文中除对数、三角函数等用正体外,其他表示量的符号均用斜体。首次出现的生物名称要注明拉丁学名。国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册》为准,国际组织名称以《联合国及有关组织机构译名手册》为准。
4文中图表不可重复。图内文字应简明、清晰,坐标轴与函数曲线粗细均以0.20~0.25mm为宜;图表中文字用6号宋体,图题、表题用小5号黑体。注明插图位置、图序号、图题、图注等。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及表内各项目均加注英文(首字母大写)。
5文中量与单位一律采用1993年12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3100~3102—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并正确书写,如面积单位应用“m2”、“hm2”(杜绝使用“亩”);长度单位应用“m”、“km”;质量单位应用“kg”;浓度单位应用“mol·L-1”、“mg·kg-1”(杜绝使用“ppm”)。
6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引用,应能充分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近期研究成果。勿引用未经公开发表的资料,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并在正文引用文献处的右上角用数字加小方括号标明序号,在文末按文中出现的顺序编码列出。著录项目必须齐全,且采用顺序编码制书写:
[期刊]:[序号]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图书]:[序号]作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来稿请在首页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和编号。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和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等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来稿注明作者、通讯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学位/职称/主研方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信箱等)。
8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并入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维普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华艺数位学术文献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特别声明,以便适当处理。
施肥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不同氮源对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分解的影响
云南曲靖土壤因素对烤烟风格和品质的影响
添加秸秆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原生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对连作西洋参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耕作措施对温带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的影响
作物连作与自然恢复下黑土密度组分中碳、氮分布特征
单作与间作的棵间蒸发量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油菜不同地表覆盖栽培方式产量与效益的比较研究
短期连续光照下水培生菜品质指标变化及其关联性分析
不同滴灌水量对干旱荒漠区酿酒葡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水分处理对烟草叶片高光谱及红边特征的影响
垄沟集雨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微成水对冬小麦萌发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规律
滨海盐荒地不同高度台田地下水动态变化与脱盐效果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残体的恢复再生能力和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
紫茎泽兰和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旱稻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