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班级素质教育范文

班级素质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班级素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班级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下班级管理研究

【摘要】班级是高校最基础的组成单位,因此班级管理将影响到高校的平稳、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在于弱化带有统一性质的管理标准,在完成专业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身个性的舞台,促进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论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完善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班级管理

1引言

对高校而言,班主任或是辅导员扮演的是与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角色,同时班主任更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者。对学生家长来说,班主任是自己子女的直接负责人,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很多都是依靠班主任来完成的。所以就大学阶段而言,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级管理更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集中体现,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2现阶段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缺乏强烈的班级凝聚力

大学生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信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个性的过度膨胀却会放大学生的个人主义,这为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增添了诸多困难。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一味地追求竞争,缺少了应有的合作意识,导致了利己主义盛行的局面,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单打独斗”早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既需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其思想教育,而这方面的工作则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之中。[1]若个人主义色彩过于浓厚,必然会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眼下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类问题,21世纪是个性张扬的时代,信息流通速度的逐渐加快也为其个性的发展与张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级成员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已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非固化的班级、非固定的空间定位以及流动状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影响到了班级凝聚力的发挥。班级内的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相关人员也便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今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改变这类问题,以素质教育改革倡导的各项理念为原则,落实好这部分工作。

点击查看全文

人文素质教育高职班级管理论文

1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严峻现状的原因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逐渐增多,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大力营造校园人文文化,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其人文素质教育还未取得明显的成效。2007年,《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通过对不同省市、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26所高职院校的老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学术氛围不足,并且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只考虑使学生掌握从事某职业应该具有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却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健全的心理、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素养,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存在的众多矛盾也是导致其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重要原因。教育性和就业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矛盾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再加上高职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和“岗位技能”的片面、狭窄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就业及岗位技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导致高职院校重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使得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文组织教育对人文教育课程的过度依赖是导致其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根本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性作用,仅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并且没有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普遍存在过于注重传授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固化性培养与养成性教育,过于注重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忽略人文素质日常教育,过于注重人文素质显性课程教育、忽略构筑隐性课程等不良现象,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总体来说,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严峻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高职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存在着没有清晰的思路、未采取有力的措施、素质教育没有效果等严重的问题。

2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首先,班级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进校之后,学生就存在于被划定的班级,与其他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班级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家庭,因此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是班级工作。结果显示,优良的班级风气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健康的成长,还能帮助学生拥有愉悦的身心,从而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拥有轻松、积极的心态。由此可见,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班主任的工作不只是管理班级,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班级工作主要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要建设、管理好班级,要把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组织协调好,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建设优良的班级风气。但是,大多数班主任片面的认为其工作就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学生的安全,而没有意识到“育人”这个伟大的使命。“育人”是班主任的深层次工作,可以发挥班主任的班级灵魂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最后,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最具优势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环境培养人,而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这个环境,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因此,班级与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最大的影响。与授课老师相比,班主任工作稳定,与学生更加亲近,同时也更受学生的信任,通过班主任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效果会更加显著。

2.2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要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由于主题班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也会积极参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目的,有计划的策划、开展主题班会。第一,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努力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并且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班级活动,及时关注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反响,以便总体提高主题班会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第二,要开展有人文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职业规划、考风学风等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敬业、诚信、遵纪守法等人文素养的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其有担当、有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人文素质;第三,组织主题班会的时候要中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四,要对主题班会进行不断的创新,以访问、竞赛、参观、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深化德育功能加强素质教育

教师要结合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学生的生命教育。如网络中曾经有过一则报道“:一个中学生因为和妈妈闹意见而跳楼自杀”。针对这样的报道,教师可以组织本班同学开展“珍惜生命”的大讨论,让学生搜集平日里父母之爱的资料,同时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及珍惜生命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和父母之间交往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安全度过青春期。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存•生活”的教育目前很多学生家庭条件都很好,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更谈不上恶劣环境下的生存。因此,班主任可以安排适当的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存•生活”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珍惜目前的生活,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以及生活的能力。

抓好班级干部的培养以及管理工作

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工作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要想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常抓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德育教育功能。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形成全员、全程、全控的育人体系。因此,教师要注重班级德育工作的经常性,要在班级中选择思想品德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帮助班主任了解班内同学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通过小干部来抓好德育工作的渗透,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

教师要通过班干部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并有效抓好班干部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素质为前提,优化初中班干部队伍,并对班级小干部加强管理。班主任要结合学校的要求以及班级的现状培养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小干部队伍。教师要针对班干部群体进行引导,帮助班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辐射渗透,使班内同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对于还不善于做好班级工作的小干部,教师要循循善诱,加强引导,确保班干部群体充分发挥正能量。

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班内同学在各学科课堂上的现状。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强,同时也充分表现着个性的多样化。在不同的教学课堂,学生具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加强和科任教师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的问题。对于共性的德育问题,班主任要协同科任教师做好班内同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要通过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班会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因班而异,因时而异,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能够得到交融,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能够获得自我教育,从而引发内因,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对于个别道德问题,教师要加强私下沟通,让学生尽快走入良性循环。教师要强化德育教育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的训练中来。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相应的规范,并实行三级负责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进行月考评,奖勤罚懒,使班内形成浓厚的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学习氛围。

点击查看全文

学生目标管理素质教育论文

一、目标管理的形成及其应用过程

美国学者德鲁克在其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倡导以目标来贯穿各个管理层次,管理人员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达到企业总目标的实现。此后,美国学者沃迪恩扩展了前期目标管理主要放在管理人员身上的局限,把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他认为目标管理是上下级一起来制定目标,共同使目标具体化,并检验实施情况和评价实施效果。其观点的缺陷是忽视了目标管理的整体性和依靠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忽视人的倾向。针对这些弊端,哈佛大学的莱文生提出了补充意见:人与人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应建立“真诚的同伴关系”,不应把人当物看,每一项具体的目标都应包括其中。此后目标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实践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并衍生了一些新的管理理论,目标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的管理领域,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被引入到各级中小学乃至中学的管理实践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

二、中学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实施目标管理的可行性

中学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涉及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实践环境,教育者的指导方针、原则、操作程式,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及控制,素质教育目标的评价体系等内容。从目标管理的角度看,中学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培养过程、培养目标与目标管理所具备的特征具有一致性。首先,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确定性;其次,对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具有成果性;再次,教育者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行为指导和过程操作具有智能性;同时,教育的整个过程具有闭环性。因此,中学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符合目标管理理论实践要求,内容操作要求,控制特征和目标定位要求,从目标定位到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都具备其理论指导的可操作和实践性,并且也符合从整体上架构和把握中学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标准、评价体系和操作程式,对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较强的指导价值。由此可见,将目标管理应用到中学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如何准确有效、系统完整、科学有序地发挥目标管理在中学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题。

三、以班级目标管理提高中学生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一)制定班级目标措施要科学、适度,切合实际

目标的科学性,就是指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目标既要利于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又要利于学校改进和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消除不利于其发展的阻碍因素。目标的适度是指目标既要先进,又要留有余地,有利于“目标链”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过低的目标起不到激励作用,过高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形同虚设。一般来说,班级奋斗目标在其产生的起始阶段总是外在目标,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目标。这就是说,它往往是教师指出的,或者只是班级学生干部接受的。而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心理压力而采取表面服从的态度。这种不是班级成员内心要求的目标,就难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其实际意义也就不大。因此,班主任应当不断地讲解,动员,让班级成员充分讨论,使班级目标被班级成员同化,乃至达到内化,使目标成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手段,同时,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把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一部分,内化为自我实现的人生动力。

点击查看全文

新时期创新班级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教育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粗糙,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管理学理念,不符合教育特点和时代特征,且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和现象,已很难跟上素质教育的潮流。因此,新时期下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有助于建立起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助于实施民主管理,使学生形成主人翁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二、新时期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1.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理解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本原则,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中采取开放、引导、启发、自觉的方式,使学生天然的“向师性”得到正常发展,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与亲和力。这样,学生就容易“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班主任之友》杂志题词所说“: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伙伴,做学生的朋友。”

2.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必须具备应有的人格魅力,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应该学识丰富,因为知识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基础;班主任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因为道德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前提;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因为行动魅力是人格魅力的保证;班主任应该善于表达,因为语言魅力是人格魅力的艺术。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