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本科金融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作为以理工见长的“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南大学优化了其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将学校理工特色融入通识型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同时利用所在学院经济管理结合的优势,开设大量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课程;并根据专业研究优势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设置特色化专业课程。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毕业学生升学与就业呈现均衡态势、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且基于对产业与公司运营的深度理解,在实践活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结果表明,该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深其对“产业+金融”的认识,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金融学;培养方案;通识教育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许多以理工科为主导的“双一流”综合性大学,均开设了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向。而作为理工科背景的大学,往往承载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重任,如何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优化培养方案,将理工精髓融入人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将产业与技术认知延伸到商业思维与资本运作,为推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培养专业型金融人才,引导金融领域与产业领域的有效融合,实现金融业的“脱虚向实”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优化,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主要聚焦于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式创新方面。根据宋晓平和梅红对国外大学教育的研究,国外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一般都包含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和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课程[1]。人文教育[2]是一种基于发展重要人文、公民行为、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为其专业教育打好基础。在美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3],普遍重视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术、人文等多个学科领域课程,学分占比达到25%-35%。KruegerandKumar[4]理论分析表明,基于专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成本低,有利于在技术变化缓慢的社会家庭收入增长,但是重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体,其均衡增长速度将慢于重视通识教育的经济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欧洲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上要慢于重视通识教育的美国。Hanushek,Woessmann,Zhang[5]通过对18个国家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技术的迅速变化,专业教育给青年就业带来的好处会被适应性差所抵消,青年人通识性教育带来的普适性学习能力更能适应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挑战,从而更容易找到工作。显然,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门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一定要有关于学生成长与社会适应的人文教育课程设计;也需要有关于专业适应性和跨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方面课程设计;当然,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也必不可少。如何保障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这就需要合适的教学方式改革进行推动。潘金林和龚放[6]研究表明,在有深厚科研功底的研究型大学,把研究型教学方法贯穿其本科教育过程,会有效挖掘高素质学生的研究兴趣,给学生学习带来更好的体验。刘宁,漆腊应和索凯峰[7]也强调,在注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学教育中,实践教学发挥着印证理论、融汇知识、训练技能的关键作用。因此,作为理工科见长的“双一流”大学,拥有浓厚的研究氛围和深厚的研究积淀,应更多地将研究方法教育应用于教学模式中,并通过合适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将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金融机构运作等实践知识蕴含在理论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基于通识型教育的中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
设计中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985和“双一流A类”高校,是一所典型的以理工医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冶金、选矿、材料、交通、医疗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其金融学专业遵循《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借鉴北京、上海等财经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开设的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校产业技术研究优势,设计具有自身特点的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为特色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1.1以价值塑造为纲的人文课程设置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政引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培养方案将马列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大学课程教育的始终,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三门必修课程,以及相关课外思政课程学习;注重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各环节中充分体现学校和学科特色,发挥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德育渗透的教学效果。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并辅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学习生活方式。当然,身体健康也是保障成功大学教育的关键,在大学1-5学期开设体育测试必修课,督促大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该模块共20学分,占比为10.37%。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现阶段课程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专业课与思政课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导致部分专业课在教授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为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期望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对于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的金融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该文通过对目前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为金融学授课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学;思政建设;探索分析
“育人以立德为先”,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金融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核心课程,并且由于金融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吸引了大量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因此,对于这门学习人数众多、影响面广的课程,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搭建其思政教育体系,这不仅是践行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举措,也是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针对金融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较少,这与金融学的教学规模很不相符。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金融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本科教育阶段是个人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思政教育需要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专业指导,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1]。2005年,课程思政教育模式首次被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各高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定时,不管是什么专业,考虑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要从根本上实现全方位育人。虽然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以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作为最终目标,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依然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超强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与专业素质,也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素养。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思政育人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而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结合社会实践来看,在金融行业中存在利益诱惑,从业人员一旦道德素养不高或法律意识淡薄,就容易导致金融从业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与外部人员串通实施的非法金融诈骗、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套取机构资金进行高利转贷、保险业务人员截留客户保险金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育阶段,高校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素养。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不断在专业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与爱岗敬业精神,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此外,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等,让课程思政育人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融合发展。
2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各个高校开始进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院校希望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创新、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提高,加速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合力度,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宏观和微观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高质量发展,金融行业、工商企业以及个人信用领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信用管理学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包括从培养目标上与传统学科金融学等相区别;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已有教材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更新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渐从货币经济转向了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管理失败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如:层出不穷的恶性大学生校园贷款、以及“P2P网贷平台”爆雷事件等。这些信用问题的发生不仅给投资者、借款人、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害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尽管现阶段市场对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度较高,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设立却起步较晚。目前,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少(仅25所),且多为近些年建立。然而,信用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由于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尽管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在学生中认可度很低。因此,在市场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如此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定位对信用管理专业的发展,增加专业的特色,提升专业吸引力,值得探究。
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管理专业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缺乏比较优势,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低。目前,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培养目标的区分度还有待提高。以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为例,2016年该校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信用中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相关工作,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然而,这一培养目标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分度不大。另外,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诸多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均面临着专业对学生吸引力较弱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50人,在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专业排名满足相关要求可申请转专业至更心仪的专业。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学生从信用管理专业转出至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等。本文统计了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历年的转专业数据,相关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信用管理专业每年转专业人数较多,2018年和2019年的转专业人数均超过了20人,2019年专业转出人数占比达50%。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突出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具体来说,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与信用管理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为各大高校引进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信用管理系现阶段共有专职教师10人,虽然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然而真正在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期间从事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方面研究的极少,大多数均是从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相关的研究方向中转入。从不同研究方向转入的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对该专业本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少,适应专业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教学上手速度慢,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
一、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思路
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人才培养要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作为一般柜员的基本能力,更要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金融机构的长远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现农林院校学生的专业人才优势
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1.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培养。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很快,国家很重视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些农村金融组织不像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对新进人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很高,人才需求具有本土化和适用性特征。需要既了解农村,有服务农村的热心,又具有金融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2.加强培养农业保险人才。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稀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保险教育,一些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一些技术型人才严重不足,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二)培养面向“三个部门”的“三种岗位”
摘要:地方财经院校应积极适应新文科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对科研育人的引领作用,构建完整的科研育人机制与模式框架,助推高素质金融综合人才培养和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科研育人模式
引言
近几年大多数财经类大学和其他综合类大学纷纷开设了金融专业,在广西,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就我校而言,目前金融专业已成为重点建设专业,是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成长空间非常值得重视。应该重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科研育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既有优势,大力凝练专业特色,培育专业发展优势,形成可复制的科研育人经验,带动相关财经类专业发展。
1金融学一流专业科研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的同时,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竞争压力,也为金融学领域提供了很多富有价值的科研选题。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产教融合发展,须加强重视科研育人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强劲起步,金融业也必将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大的支撑。随着中国签署RCEP,金融业的开放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对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迅速提高,现有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应用能力短板将日趋凸显。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科研育人中存在的多层面问题十分明显。一是管理层面问题。重视不够,政策缺失;科研育人环境不优,氛围不浓,机制落后。二是教师层面。部分教师科研动机功利性较强;教师科研育人意识总体不强,要求不严;教师科研育人目标偏低,站位不高;教师科研育人的主动性欠缺,投入不足;教师对指导本科生科研不够重视,范围偏狭。三是学生层面。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程度不深,受教育时间受限;学生在科研团队中角色层次偏低,受教育机会不多。从不同主体层面的调查,进一步反思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学科发展、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研育人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环节深层次问题瓶颈。
2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科研育人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