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表演艺术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一类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随着要求的攀升,我国音乐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在音乐演唱、乐器等方面得到提升,在音乐表演艺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中,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方面做出简易的分析,期待可以更好的推动音乐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音乐表演艺术;启示
社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快速的发展,音乐领域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音乐表演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也越来越被重视。音乐艺术中的音乐美学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音乐的发展趋势和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音乐表演艺术在音乐美学中占比也很重,它们是相辅相成地存在的内容。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音乐美学的帮助和奠基,现代音乐美学也需要音乐表演艺术作为内研究的对象。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中,现代音乐美学给予了很多灵感与帮助。
一、现代音乐美学的价值
音乐美学是音乐本质和音乐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其中内容涵盖广泛,它与音乐史、音乐技巧理论、音乐作品评论分析、社会心理学、哲学都有着重要的联系。现代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音乐美学被定义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左右[1]。现代音乐美学同音乐美学一样包含了社会学、哲学、音乐技巧理论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现代音乐美学是按照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和丰富的精神为基础,对人们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进行细腻的分析,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表达人们心中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审美态度等。随着社会对音乐的重视,现代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理论技巧、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对音乐表演作品的分析等内容,对音乐表演艺术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二、现代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艺术的联系
现代音乐美学涉及内容广泛,包含哲学、审美、社会心理学、音乐表演艺术等内容。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现代音乐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表演艺术是现代音乐美学的表现之一,也是对现代音乐美学的实践。音乐表演艺术是对音乐进行创作和表演,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音乐表演的美感需要和生活、社会的审美一致才能称之为音乐表演艺术[2]。音乐表演是极富艺术性和实践性的,是音乐表演者和音乐欣赏者的重要沟通桥梁。一部富有和音乐欣赏者大致相同的审美态度的作品才能让欣赏者感受到音乐表演的美感。因此一部优秀的音乐表演作品可以展现音乐美学的价值和内涵,通过演奏者的表演可以传递音乐的魅力,使欣赏者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表演艺术是深刻体现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现代音乐美学的延伸[3]。音乐表演者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为音乐表演艺术需要的知识和内容很多,表演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升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心理表达能力,表演者在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和心理表达能力也需要现代音乐审美的帮助。
【摘要】如今,人们在不断探索现代音乐美学,音乐表演艺术也得到了充分关注。现代美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含音乐作品,还有各种音乐表演艺术。音乐表演艺术强调创新,给予音乐作品生命力,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富有内涵。本文在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表演艺术;启示
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音乐领域在我国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作为音乐艺术的核心,音乐表演艺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艺术中的音乐美学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音乐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表演艺术在音乐美学中也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现代音乐美学在本质上为音乐表演艺术提供了支持,音乐表演艺术促进了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凸显出现代音乐的真正魅力。
一、音乐美学的概念
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由于其内容广泛,所以与音乐史、音乐理论技巧、音乐作品评析等都有重要关联。21世纪末至21世纪初所定义的现代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美学一样,现代音乐美学包括社会学、音乐理论技巧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音乐美学是以社会上的物质和精神作为基础,分析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用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态度等。随着社会对音乐的逐渐重视,现代音乐美学中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理论技巧等内容,映射了音乐表演艺术,也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
二、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的联系
现代音乐美学就是从多个角度赏析音乐。音乐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作为听众,会在感受音乐旋律的同时,体会到音乐带来的艺术价值。从理论上来说,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表演只占小部分比重,但现代音乐的发展是迅速的,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音乐表演渐渐变得重要。[2]表演艺术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的音乐体验,并能营造生动的画面感,从而进一步感受音乐带来的艺术价值与音乐情感。依据现代音乐美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第一,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美学的一种呈现方式,表演者可以通过动作和舞台效果来展现音乐的艺术价值;第二,表演者通过对音乐表演艺术的不断摸索,可以更好地呈现出音乐的本质,实现音乐美学的价值,并能够通过观众来调整表演状态,实现音乐的再创造。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丰富群众精神世界以及提高群众艺术修养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广泛研究音乐美学,即对音乐本质进行探寻,有利于人们掌握音乐特征、音乐社会功能等,为音乐表演艺术赋予创造性和丰富性。现主要结合音乐美学及音乐表演艺术展开研究,分析二者的关系,探讨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发展的作用,为促进音乐表演艺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音乐表演者提供参考。音乐表演艺术是突出音乐魅力的关键载体,可以丰富音乐表现形式,增强音乐表演艺术内涵。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表演艺术与现代音乐美学密切相关,若能将现代音乐美学融入音乐表演艺术,可为音乐艺术的内涵注入强劲表现力,使得观众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因此,有必要针对现代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艺术展开深入研究,以便积累更多音乐表演艺术经验,吸引更多人关注音乐表演艺术。
一、现代音乐美学及音乐表演艺术概述
1现代音乐美学及音乐表演艺术内涵
音乐审美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就发现音乐审美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它能让听众的心灵变得美丽或者邪恶。但受时间的限制,他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的音乐审美才会如此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的音乐审美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它还可以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心理层面的现代音乐审美与希腊的音乐审美取向是相同的,前者的重点在于人们在聆听音乐之后的反应与心理认识的联系,进而发现一般的心理活动与音乐审美的关系。当代社会的音乐审美,是将音乐与社会议题联系起来,以探讨音乐创作时期的社会问题。音乐表演是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是通过声乐、器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其思想意蕴。对观众而言,观看音乐表演是欣赏和理解音乐内容和形式的一种途径。同时,不同的演奏风格、流派、表演手法会让观众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使观众产生共鸣。
2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关系
音乐审美与音乐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由音乐审美来确定和构建的。首先,音乐审美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意向。意向是指自觉地指向或牵涉到特定对象的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音乐审美与意向行为的客体——音乐作品,为音乐表演的主体——表演者指明了一个方向。音乐以声为基础,其声学构造需要参与的主体,即演奏者和欣赏者,以更多、更强烈的意向活动来充实其意义的构建,使之更具内涵。其次,它为音乐实践中音乐表演艺术的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音乐审美常常以音乐表演者为主体,在音乐表演的环境中产生并建构音乐意蕴。音乐表演者通过自身的意向行为,参与到音乐作品的意蕴中去,充实其内涵,这就是音乐审美对表演艺术的新定位。最后,音乐审美是对音乐表演进行定位与构建的一种主体。通常,在这种定位与构建的过程中,演员与创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作者将自己的意图固化在乐谱上,让演奏者对乐曲进行理解和感受,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弹奏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
二、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作用
民间表演艺术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在表演类总数中,集体表演占93.1%。加上其创作的长期性、表演艺术内涵的复杂性的特征等,各国立法对其保护存在激烈博弈,国际上概念分歧极大。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中国家,坚持表演者集体权主体群体性,文化财产的民族性,推动国际立法。针对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英美等发达国家认为他们有主体个性不明确性、集体性、表达形式变迁等,否认对其独立保护。而皮革可以幻化成各种形态,是一种会呼吸的材质,同时能融进各种场合,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皮革成为新的流行元素,加上其特殊的装饰和实用性,以及人类穿着皮革服饰的悠久性,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身体艺术表演者的表演技法,在皮革服装的展示中对彰显皮装时尚魅力,以及释放皮服的独特个性等取得的作用显著,社会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促进皮革服装的发展进步。《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论》一书的作者是郑智武,在2016年5月经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7816454。作者是经济学学士、法律硕士,1969年出生,湖南祁阳人,致力于进行文化艺术产业法学、管理学等的研究,在《现代法学》、《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四十余篇的论文。
《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论》一书共四个篇章,其中第一篇章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本体论,有六个章节,主要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的自然性、权概念及性质、权的沿革、权客体、权主体、权体系,还能够细分为民间表演艺术的概念、保护的多维性、表演者权现实性,以及合作表演的表演合作作品、法律意义上的“表演者”概念、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主体市场准入等;其中第二篇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权能论,有四个章节,主要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精神权、传统经济权、新型经济权、出租权,能够细分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表明身份权、保护表演完整权、信用权、录制权、复制权、机械表演权、发行权、报酬请求权、提供已录制表演权、公开传播权、网络信息传播权、出租权、集体权、合作权和追索权等;其中的第三篇为江省民问表演艺术表演者权综论,为本书的第十一章节,浙江省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细分为浙江省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概述、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婺剧表演者权、曲艺表演者权;本书的第四篇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构想,是第十二章节,包含两个小节,分别是完善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概述、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构想。
民间表演艺术是不可再生文化资源,是特性群体重要文化载体,也是民族的文化财产。通过通读《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论》一书,主要从身体艺术表演者皮革服装设计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指明身体艺术表演者皮革服装的技巧。其一,实用性展示:不管是在促销性表演中,或者是时装会、定货会等,所采用的生活中的民族、休闲、职业、运动装等,可归类于实用服装。在具体的表演中,应当带给人们以贴近自然、生活的亲切感,通过轻松自然的表情展现。男皮革的展示,选择沉稳的造型展现出阳刚之美,西装表演时神态要坦然而随和,目光要坚定、自信,把服装穿着后的感觉通过眼神和姿态等传达给观众;中性配饰的男装,应添加稍许温和;运动休闲装时的神态轻松、自在,目光要随意、灵活、热情,表现运动休闲装的活力;身体艺术表演者的表演重在“神”。女皮革的展示,华贵、矜持、或具不羁是对皮草的表演;旗袍时形象展示注重内秀、含蓄,坚持礼服潇洒大方特点;内衣的舞台表演中,塑造出性感、微妙的形象;休闲装时,嘴角自然向上翘起,轻松舒适、俏皮幽默,表情亲切、轻松。其二,艺术性展示:像前卫意识的奇装异服,那些现实某些灵感服装或设计师创作天才的展示会等等,均属于艺术性服装。大多选择雕塑性造型和超前步态,加上冷峻、超然神态等,促使观众能够随着服装的引导,在某种距离感的氛围下欣赏其中的美,展开各自的想象力。其三,展示技巧。通过人的形体、形象展示服装面料和结构等的特点,就是服装的展示技巧,同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设计师的意图。合理恰当地运用服装,是身体艺术表演者气质和个性的体现,也可培养他们对服装的理解。展示内部结构与面料时,课将胸腰敞开,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衣襟中部,促使服装的内外感觉更有层次感。皮革长裙的展示,可单手提裙也可双手,体现面料的舒适、悬垂和柔软性,轻轻堤起裙子下摆,或手拉裙子进行旋转。
《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论》一书作为一本极其优秀的著作,读完深觉受益匪浅,为民间表演艺术者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以及实践性的引领,是一本能够促使读者终身受益的指南。作为论著类的丛书,是极具收藏价值和生活实用性的著作,值得民间表演艺术者以及社会中人们的广泛阅读和学习,从中汲取能量。
作者:蔺丽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逐渐丰富,同时,这也促进了我国艺术文化的全面发展。在舞台表演艺术中,话剧表演艺术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传统戏曲对话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话剧表演艺术通过融入传统戏曲元素和艺术精神,全面提高表演水平,使之符合我国当代人民的艺术审美特点,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话剧表演艺术;影响分析
话剧作为一种非本土剧种,在20世纪初期经日本传至我国,并未在民间实现大规模推广。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河北地区曾经发起过一次争取话剧普及化的运动,但是由于范围较小,并没有在话剧领域产生多大的反响。因此,话剧在我国仍然是外来舞台艺术,虽然可以在我国的艺术领域扎根发芽,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话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无法得到全面推广。
一、我国话剧早期发展状况
抗日战争爆发时,知识阶层中的话剧舞台艺术被摧毁,由此也实现了话剧历史性的转变,话剧舞台艺术逐渐走向基层。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戏剧表演艺术家纷纷创造了多种戏剧表演形式,其中不乏茶楼戏剧、游行戏剧、广场戏剧等,每一种戏剧表演艺术都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但在这个时期,戏剧以即兴式表演风格为主,并没有形成自觉。到了20世纪40年代,话剧舞台艺术迎来了激烈的民族化讨论,许多人认为,话剧必须坚持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将传统的戏剧发展方向转化成人们易于接受的层面。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话剧民族化发展呢?这令当时的话剧行业从业者感到迷茫,大部分人都只是将话剧的形式民族化了。受传统戏剧形式民族化的影响,以往的话剧表演艺术都远离底层人民的生活,其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形式既模仿我国的戏剧文化,同时又受到抗战宣传工作的影响,话剧表演艺术也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话剧的内容上,却忽略了对演剧艺术的学习与探索。所以,在解放前夕,我国传统戏曲对话剧表演艺术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话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开始,话剧表演艺术形式得以广泛流传。我国话剧表演艺术也融入了传统戏曲文化色彩,这弥补了传统话剧中文化底蕴的不足。但当今的话剧表演艺术民族风格仍然不够鲜明,其主要原因是话剧艺术工作者对戏曲文化不够重视,没有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中国传统戏曲和话剧表演艺术的探索
就我国当前的话剧表演艺术来说,存在着“南黄北焦”的话剧神话。这对我国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者都融入了传统的戏曲文化,并且不断探索我国戏剧表演体系。20世纪30年代,焦菊隐在法国留学期间,写下了《今日之中国戏剧》,提出了中国戏曲和话剧表演艺术的相同之处,同时也提出了我国话剧借鉴传统戏曲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最早体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话剧《虎符》。我国话剧融合了民族表演艺术,同时也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通过《虎符》首次实现成功。但是《虎符》的表演仅仅生搬硬套地运用了传统戏曲的形式,并未提及民族审美和精神。焦菊隐曾经表示,以往的表演者学习并掌握了大量的戏曲表演方法,例如走台、亮相等,在表演时挪用许多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但并未完全消化。话剧表演艺术融入了丰富的传统艺术手段,但这并不代表要将传统戏剧的一招一式都学起来,必须要学对头,才能实现转化的目标。在焦菊隐创作的《智取威虎山》《茶馆》等戏剧中,就逐渐实现了传统戏曲元素的完美转化,比如,在话剧《茶馆》中,庞太监与秦二爷相遇那一幕,话剧表演的台词只有“哼哼!”“哈哈!”焦菊隐调度舞台,融入了传统戏曲,使原本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也更好地展现出秦二爷与庞太监的阶层和地位,展现出他们笑脸相迎却笑里藏刀的心境。《茶馆》中也融入了传统戏曲的角色扮演方式,使整体风格更加和谐。为此,焦菊隐总结,“我国的传统戏曲学习有的时候只做到了形似则神不似,必须要掌握戏曲的灵魂,才能更好地借鉴到话剧表演艺术中,达到化用的境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焦菊隐创作了《三块钱国币》和《蔡文姬》等多部话剧作品,其中都沿用了传统戏曲的程式,并且在实际创作中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据蔡文姬的扮演者介绍,在这部剧开始排练前,焦菊隐要求他们反复学习《虎符》中的传统表演程式,明确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蔡文姬》的排练工作。首先打好基础,然后将我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融入话剧表演中。由此可以看出,化用戏曲程式是焦菊隐的指导思想。比如,《蔡文姬》这部剧的舞美设计就借鉴了戏曲艺术,通过黑色帷幕与装饰图案呈现出大穹庐的风采,展现出塞外风情,进一步提升了话剧表演的艺术效果。在《蔡文姬》之后,焦菊隐也迈出了中国戏剧体系的第三步,实现了描绘戏曲的神韵。在话剧表演中要无限接近生活,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和民族戏曲的应用。为此,焦菊隐也逐步实现了话剧的神韵熔铸,在学习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和精神原则时,要将生活和自然的表现方式融入话剧表演艺术中,使表演不露痕迹。通过民族化的话剧尝试,焦菊隐也进一步实现了探索。比如,在《武则天》这部戏剧中,为了融入传统戏剧的传神特色,首先用话剧表演艺术形式来表现传统戏剧的神韵。《胆剑篇》的戏剧之神韵是通过细微的动作流露的,呈现了良好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