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标准化课程建设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院内涵建设
学校的任务毋庸置疑就是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建设人才的平台,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学校的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明确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还能够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能够统一教学标准,统一考核标准,为学校的同类课程标准化教学和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
2.树立专业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人才培养措施的设计。专业的内容和区分实际上就是专业所包含的各类课程,如果把构成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而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对专业的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建设成联合精品课程后每门课程的开设都不是孤立的,课程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呼应,知识结构和体系会更加紧凑和完整。专业的发展目标会更清晰和明确,专业的岗位定位及职业能力都会融入到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建立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行动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工程,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素材和资源支撑,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名教师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学团队合作进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基本为零,教师之间也很少有机会能在同一个平台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缺乏合作和沟通。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各负其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搜集大量资料,对该课程所涉及的所有东西都要接触和熟悉,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让教师对该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该门课程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精品课程网站也成为课程教学有力的资源平台。
摘要: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高职院校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以期为相关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高职院校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医骨伤和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医外、儿、妇科学等中医临床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点课程。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1]。我校中医内科学是省级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开放课程,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则是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经过多年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现将团队建设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医教协同”,开展课程改革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以“院校合一,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1.1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团队建设需要专家的指导与把关,我院组建了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及长期在医院一线工作的医生和医院领导组成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建设指导小组。根据中医学与其他相关专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经过充分调研,制订了符合各专业发展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建设规划。
本文作者:王广海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模式的规划整合,以专业核心课程《发动机检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新型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随着实验条件、授课地点、授课教师和课程安排等内容的不同,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教学资源没有实现优化整合的体现。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整合所有教学资源,进一步研究课程授课的实施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
国内外部分学者提出了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课程的行动导向任务、情境模拟类型及其实施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标准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课程教学导师团队、评价考核指标等内容,构建行动导向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简称SOP),并根据该作业流程统一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建立示范性课程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基于行动导向的《发动机检修》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方式
[摘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各个行业的自动化技术都得到了不断提升。机电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涉及的领域广泛,就业人口占比较大,大幅度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其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如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大量应用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从而推动了机电技术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建设
现今的制造业主要以机电行业作为主体,产值高,就业人数比重高。中职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是培养在生产一线有实际技术操作的人员,中职院校大多以机电专业为主要教学科目,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把行业作为依托,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了解当前市场需求,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品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适应性强,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机电专业通用技能,在就业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变化。本文从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落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
(一)中职教育大环境的贪功求名
近年来中职院校成为很多学生追求技术傍身的不二选择,中职院校纷纷实行专业扩招,扩大教学目标,机电技术专业更是如此。人所共知,机电技术是工业生产一线技术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知识基础和院校教师的技术授课是机电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现在专业扩招严重,招收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中职教师供不应求,师生比例失衡,教学资源和基础设备也严重不足,尤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大量的实操为主,又需要教师的详细实践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和教师指导学习时间减少,设备和师资的分配不均。在这样急功近利的招生背景下,教学环境的专业性得不到体现,直接影响机电技术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课程得不到有效推进
关键词:高职;多媒体;改革
为了更好地实现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质量,密切关注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活动、专业社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前景,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构建了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案、课件、项目案例等教学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精品课程带动全院课程体系建设
以精品课程为切入点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精品课程建设奖励办法等。学院齐抓共管,确保了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学院实行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形成学院主导、系部重视、负责人主建、团队共建的运行模式,使精品课程在制度的约束和质量标准的框架中有序进行。学院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带动全院课程建设,采用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精品课程建设。
二、加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很据我院20多年的办学经验,融合旅管、工美等人文,艺术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还有工艺美术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工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规模的集中实训和相关企业的定岗实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项目设计,熟悉项目设计流程,按照项目要求,学会处理问题,团队合作,协调沟通。
三、专业定位以及专业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