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插管病人护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科2012年8月~2013年2月共56例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机抽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男9例,女19例。平均年龄在(46.45±19.45)岁。呼吸系统疾病15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循环系统疾病3例。平均插管时间(122.00±12.97)h。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51±14.11)岁。呼吸系统疾病14例,神经系统疾病12例,循环系统疾病2例。平均插管时间(124.00±12.53)h。入选标准:(1)经口气管插管24h内的首次口腔涂片为阴性并无口臭及口腔黏膜完整者。(2)插管时间5~10d的病人。(3)排除已有口腔疾病。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插管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口腔护理
两组病例均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试验组在检查气囊压力正常,避免导管移位的基础上吸尽气道分泌物,解除固定胶布,抬高床头,由1名护士固定导管,并用注射器从口角缓慢注入银离子抗菌液,冲洗口腔各个部位,另1位护士在旁边用吸引器吸引,边注入边吸引然后再用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口腔,即先冲洗再擦洗。对照组采用2.5%碳酸氢钠生理盐水溶液同法先冲洗再擦洗。两组均每日3次口腔护理,连续5d后观察结果。
1.2.2资料收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3年6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其中气管插管病人10例。观察组43例,其中气管插管病人1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清醒拔管后才进行口腔护理,不算入气管插管病人。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病种和气管插管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即用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溶液的棉球擦洗病人的口腔各个面。观察组采用牙膏并根据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先评估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有无人工气道等,再采取相应的口腔护理方法。①牙刷牙膏刷牙法,适用于清醒并病情稳定病人:把病人置半坐卧位或端坐位,用牙刷牙膏给病人刷牙,如病人有部分自理能力,也可让病人自己刷牙,刷牙后用温水漱口即可,不能抬高床头或坐起的病人把头偏向一侧,牙刷牙膏刷牙后用温水漱口,在口角放置一弯盆或治疗碗,从一侧口角慢慢流出污水,干净即可。②牙膏棉球+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适用于虚弱或症状明显的病人:按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准备好生理盐水棉球,然后从生理盐水棉球中拿出3个~5个棉球,挤入少许牙膏,牙膏在棉球中搅匀,直到看不见牙膏团,先用牙膏棉球擦拭一遍口腔,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干净即可,能漱口的病人给予漱口。③牙膏牙刷刷牙(牙膏棉球擦拭)+冲洗法,适用于留置人工气道的病人: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具体措施:抬高床头30°~45°,安置其头部偏向操作者一侧;检查气管插管气囊压力是否合适,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清除口腔、鼻腔及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经口气管插管者解除固定插管的系带和胶布,取出牙垫,由配合护士固定头部和插管,将插管移至一侧口角,用手电筒照射评估口腔情况,由操作护士用软毛儿童牙刷沾适量牙膏对各牙齿内外侧面及牙缝进行刷洗,之后用吸痰管吸净残留泡沫,配合者在对侧用30mL注射器(除去针头)吸取生理盐水液或温开水反复冲洗口腔,操作者用吸痰管吸引,从不同侧面对病人牙面、颊部、硬腭进行缓慢冲洗,边冲洗边从低位口角吸引,直至吸出冲洗液澄清为止。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呛咳、呕吐、缺氧等症状。也可用牙膏棉球先擦拭一遍口腔,再进行冲洗。
1.2.2观察指标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全身麻醉术中气管插管护理的文献,对集束化护理以及集束化护理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临床实施要点、效果等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提高麻醉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麻醉护理;气管插管;综述
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全身麻醉已成为外科手术中最主要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术中气管插管作为保持气道通畅、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发挥着保护气道和促进辅助通气的作用[1]。但由于气管导管机械刺激导致的机体生理指标不稳定、不耐受、术中脱管、拔管时机不当等各种因素,易发生死亡及呼吸道并发症。据美国ASA⁃CCP数据显示,死亡和呼吸道并发症在麻醉不良事件中分别占26%、17%,而麻醉诱导前的护理计划对预防不良事件至关重要[2]。集束化护理是2001年在美国健康研究所(IHI)和志愿医院协会(VHA)的倡议下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改善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效果显著[3]。但由于我国麻醉护理起步较晚且麻醉护士角色分工不明确等原因,影响集束化护理在麻醉护理方面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分析国内外有关全身麻醉术中气管插管护理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提高麻醉护理质量,提升病人对麻醉护理的满意度。
1集束化护理概述
集束化护理是病人接受治疗时医护人员提供的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集合[4]。目的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结局,它是传统护理模式向循证护理模式的转变[5]。集束化护理方案一般包括3~5项经证明可行、有效、简便快捷的护理措施,其中每个护理元素都是具体、可操作、可控的,且经证实对病人健康有益[6],如果将这些措施组合实施,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7]。有研究表明,ICU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1.48例/千导管日,而常规护理组为3.32例/千导管日,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了感染发生率[8]。另一项研究表明,集束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意外拔管率(P<0.05)[9]。作为一种循证的护理理念,集束化护理的内容并不固定,支持为特定病种病人制定护理方案,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中。
2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主要不良影响
2.1机体生理指标不稳定
本文作者:罗宇华、谌昆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患者气管内的急救技术。重症监护室是各种急危重症病人聚集的场所,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及呼吸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行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气管插管一般是患者于意识朦胧、昏迷或镇静的状态下进行的,随着病情的改变,患者活动受限,不能说话,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吞咽咳嗽时有异物感等都导致患者难以忍受而烦躁不安,患者躁动易引起插管移位,导致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气管插管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1]。因此,对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清醒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7月在本院ICU接受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52例清醒患者。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24~85岁,平均58岁;内科疾病12例,外科术后40例;采用的是广州市韦士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7.5~8.5型气管插管,上机时间4~72h。经调查分析,总结患者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不适。表现为焦虑、孤独与抑郁等。②生理不适。表现为插管难受、吸痰时憋气和疼痛等。③信息沟通障碍。④对ICU环境不适。表现为不适应病房环境,呼吸机的噪音,仪器的报警声等。
2护理要点
2.1心理不适的舒适护理:我们ICU有探视制度和固定的探视时间,每天下午的16:30~17:30时间里2名家属可以在床边探视,其余家属在病房外等候,在这1h内其他家属可以轮流来床边探视病人。探视时期,让家人多支持和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在平时和探视时,医护人员向家属和患者耐心解释清楚插管的原因和必要性,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我们医院还设有护患沟通园地,医护人员可以把鼓励患者的话语通过文字的方式留在护患沟通园地里,家属也可以在那里表达他们的心声以及对我们的建议等。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沟通,平时的护理操作时给以充足的解释,从而使其安心[2]。
2.2生理不适的舒适护理
本文作者:羊木英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为适应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把急救护理学作为主干课程之一。但以口头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很快适应临床急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很快掌握临床急救知识及急救处理技能,给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及问题。几年来,在临床急救护理技能带教中尝试运用新的带教方法,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护理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方法
1.1实习初期:护生初进急诊科,对周围环境和工作有陌生感,对新型仪器的使用比较生疏,护生入科后,我们首先向其介绍科室环境、抢救室和缝合包扎室的布局及常用抢救仪器、药品的用法、用量,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在抢救患者时,护生情绪比较紧张,工作较被动,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保持沉着冷静,并严格要求护生苦练基本功,以增强抢救时的信心,利于稳定情绪。如编制各项急救技能操作常规,包括人工呼吸(口对口、面罩加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心电图仪、电击除颤等操作程序。制订考核标准,包括自身准备、物品与环境准备、急救病人的准备标准;操作前中后的查对,操作中行为与沟通有机结合;病情观察与操作相结合;操作过程准确连贯、节时;抢救后病人的复位,物品处理归位等方法。
1.2实习中期:此期护生对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基本知识和技能已基本掌握,对各种简单的仪器也能随时使用,能够配合医生和护士抢救病情轻的急诊患者,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培养护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眼疾手快、忙而不乱、判断处理准确的工作能力,鼓励护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工作,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如急救技能的分项训练等。带教老师讲解与演示各项技能,包括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选择药品、剂量、给药途径,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观察,心电图识别等→带教老师指示训练→护生演示回示→老师再示教训练→学生分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项训练演讲→逐个达标。
1.3实习后期:实习后期随着对护理操作的熟练掌握,护生出现自满情绪,且大多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不能安心工作,思想变得松懈,工作缺乏主动性,容易出现差错。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对于护生的各项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2]。如安排群体配合急救训练:在分项训练达标的基础上由带教老师指导进行。如设计1例心脏骤停病例,由4位学生共同抢救,限时5分钟内复苏成功。要求他们先根据模拟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意识状态、呼吸、脉搏情况,做出快速评估,然后立即进行群体配合抢救:学生l行胸外心脏按压,学生2行人工通气,学生3给药,学生4心电监护、电除颤复律。整体配合抢救过程中,要求每项操作每人必须轮做1次。结果要求:5分钟内心电监护示正常心电图,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可闻及呼吸音。最后由老师评讲,护生再演示回示,直至掌握。次阶段还应关心体贴护生,尽力帮助解决护生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