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产业规划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科学做好海南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献言献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规划;问题
1海南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政府方面
1.系统、科学的产业规划相对缺乏
长远、科学的战略规划是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而且,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而言,政府是该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文化旅游业发展实践中,政府发挥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完善行业标准的积极作用。尽管海南省的文化旅游业有一定的战略规划,但是,这一规划不够深入全面,很多重复建设的现象。比如说,最近几年,海南省的各种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增加,但是,这些活动的内容没有新鲜感,形式不够多样化,综合竞争力不高,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而言,前期的规划不够科学,致使各地出现了恶性竞争、定位不明确、目标不清晰、重复性建设等不良现象;二是,各部门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对规划的看法不一样,大大降低了规划落实的实效性。
2.监管十分混乱
【摘要】在阐述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国内典型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农业”、“生态+科技”、“产业+田园”3种新业态,深入探究了田园综合体下的循环农业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路径。本文以绵阳市安州区产业园为例,进行了田园综合体种养业综合性规划设计,通过实践解决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难点和问题。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
1田园综合体及循环农业
1.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提出的新概念,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1]。”
1.2循环农业的概念及模式对比
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可控化(Regulate)的4R原则,并利用生物、环境间的互相关联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及资源的有效转换,最终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统一”[2]。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在乡村的基础上,突破单线农业模式,将以农民受益,城乡资源要素融合,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空间为基础,创造舒适、宜居,满足旅游体验的景观空间。
一、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所存在的问题
1.1国家引导力度不够。对于农业产业化运营的益处一直受到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认可,但是在农业产业化中有系统有步骤的引进先进技术是许多区域的农业产业园没有做到的。这不仅是农业产业园运作方面的问题,还与国家的引导有关。从调查中发现,我国对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欠缺明确的指导原则,一般是哪里运用了某个新技术,收效很好,哪个技术就会被在短期内广泛采用,没有统一指导、协调扶持的政策,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造成了资源浪费。
1.2园区设计不合理。从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政绩而建设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但是由于与技术单位联系较少,没能建立起良好的技术体系,造成发展后劲儿不足,使技术失去了其本该发挥的效果。在山东寿光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中,大胆采用视频监控技术作为检测植物生长、培育植物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经其他地区借鉴之后却将园区内的信息化技术变成了好看的摆着,由于园区设计本身不适用而造成该技术及设备浪费。
1.3运用模式单一。目前进行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与开发是与政府支撑分不开的,但是产业园在建成之初一直强调的政企分开,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管理原则却没能落实。在单一的运营模式下,产业园呈现出运行效率低下,市场活力不足的现象。由此得知,政府对产业园单一的运营模式是造成产业园技术支撑力度小,经济效率下,设备更新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产业园融资渠道、技术引进方式上都存在着方式单一的问题,需要政府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政策作出进一步调整。
二、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策略
2.1技术更新与技术普及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化农业中的普及,在农业产业园中实施视频监控技术成为提升种植效率的新兴技术。使用视频监控技术不仅能够以数字信息传输的模式提升产业园内应急防范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达到随时监控植物生长信息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视频监控技术在农业产业园中能够得到推广需要长期的设备试验和磨合为基础,不是所有的农业产业园都能够适用该技术。另外,视频监控技术对农作物的监控效率以及信息传送时间、大小都需要以准确的数据为支撑,因此,推广视频监控技术的前提就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园自身的种植运转机制,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促进技术推广。
一、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的建构要素
(一)文化产业布局中轴的选择
1.轴的选择依据
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开发与布局轴线,是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充分认识,也是从战略角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与规划。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文化经济空间存在的根本所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而不流动性要素决定了流动性要素的流动趋向和集中程度[4]。产业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不同层级的产业轴线促使了点点、区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交换,而其空间意义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载体或者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带,在不同的轴带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产要素结构形态。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轴线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
2.轴的选择
文化生产要素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有着密切联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及现代区域经济有关研究,我国呈现出三大经济要素梯队,即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要素发展水平依次成递减规律。三大地区生产要素结构不同。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地带集中了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很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技术等要素较为欠缺,生产要素水平较低,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厚,是其发展和竞争的的优势所在。因此,从横向来看,三大经济梯队体现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横向划分的宏观纵轴。再从纵向来看,我国有南北两大河流横贯我国东西地区,横跨我国主要经济大省和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和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历史性地成为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生产要素聚集地带,并且自西至东文化资源丰厚度依次递减,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呈逆向分布。因此,以黄河流域、长江沿岸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轴。综上,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纵二横”发展轴线。
(二)文化产业布局中点的选择
[摘要]采用不同方法对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园区近、远期规划需水量进行预测,并从咸阳市中长期节水规划、园区规划、行业用水定额等方面分析需水计算的合理性,最终为园区科学发展提供针对性、专业性、合理化的节水建议。
[关键词]需水预测;合理性分析;定额法;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
1园区规划基本情况
1.1园区规划位置及范围
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咸阳市秦都区,规划面积18.93km3,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7.16km3。园区的发展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输配电产业聚集示范区、大西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咸阳市产业发展新引擎、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引领区,现已入驻10家企业。
1.2园区规划时段
基准年为2018年,近期2018年~2025年;远期2025年~2030年。因此本文在预测需水量时以2018年为基准年,2025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