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经济理论范文

城市经济理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城市经济理论

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浅析

[提要]区域经济学是日益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已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目前区域经济学在学科建设、理论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背景,规范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创新研究方法和完善研究内容体系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建设现状;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及方法,分析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及其空间效应,以此促进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其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区域经济学课程也在很多高校开始开设,一些著名高校都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研究方向或内容也应契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对区域经济学的开设情况,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根据社会实践背景分析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溯源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1826)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区域经济学发展迅速,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研究的热潮。此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代表性著述如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和E·M胡弗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相继问世。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其在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研究焦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间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等。目前,国外区域经济学关注趋势是非都市区发展、人口迁移和产业再布局等问题,体现了区域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国内区域经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问题突出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重点围绕生产力布局进行相关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引入到国内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分析中,并对区域经济理论开展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此时区域经济学依附于经济地理学和国民经济学等,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1989年,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研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也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伴随着社会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开展,诸多经济学者、地理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等,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区域经济学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二、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设置情况

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其中区域经济学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是全国最早的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单位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形成了跨学科、高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教学和科研体系,是国内高层次区域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由原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两个博士点学科合并而成。在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2002年建立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解决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参考。2014年以来,该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发挥国家智库功能,撰写的成果直接进入中央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报告,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持。兰州大学首先是在政治经济学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随后在国内首批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区域经济学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想,凝练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以及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北京大学于1991年发起和创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1993年成立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以发挥其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1998年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精神,设立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科融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于一体,在全国率先开展空间复杂系统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等。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具有一支跨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集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和学术梯队。以吴殿廷教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是该校区域经济研究的主体,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担任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和城市经济、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于9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学科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开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土地)经济等方面研究;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于2006年获批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李小建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学科团队在公司与区域发展、区域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形成了较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点击查看全文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在取得显著发展成绩背后,单位能耗过高、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相对较大、经济发展可持续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却长时间困扰着我们,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主要因素。资源型城市往往经济总量较大、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普遍来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持续力相对较弱,对自然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自身发展受到多方面束缚。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失去城市发展原动力的报道屡见报端,一旦失去资源这一城市的发展根本动力,一些城市就陷入了发展困局,区域经济不升反降的情况并不罕见。过分重视经济短期增长、忽视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对于城市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高能耗、重污染,往往成为一些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主要形象,资源过度开采,资源危机日益加剧,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我国在城镇化发展历程中所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资源型城市和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1.资源型城市理论概述。

1.1资源型城市概念。资源型城市是一个人们广为热议的名词,资源型城市也被人们称之为资源城市或者资源性城市。在学术界来讲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具体衡量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在各种不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则中,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是我们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评定原则。发生学原则要求考察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不仅仅要看这个城市的现在,同样要考虑这个城市的过去,从发生学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城市一定是因为自然资源被广泛开采而获得发展的城市。而功能学原则关注于城市所承担的资源输出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最为根本的驱动力。简单来讲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具备资源性,根本性原因在于资源开采或者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在该城市产业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产业。除了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以外,一些学术研究中根据资源型城市最初形成时有无城市将其划分为无依托资源型城市和有依托资源型城市,如大庆、东营等城市就属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是先期开展了资源开发利用后期才逐步建立了城市。而淄博、阜新等则属于有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属于先期已经有了城市,后期因为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使城市具备了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具有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因此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和具体分布。

1.2.1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其一是根据资源种类进行分类,城市中不同的资源种类,使城市被称为石油城市、煤炭城市、森林城市、有色矿产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属于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当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最高,占到了资源型城市总量的一半,为63座。其二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进行分类,目前主要划分为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和县级市资源型城市。其三是根据城市规模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1.2.2我国资源型城市具体分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众多、其分布也较为广泛,在我国的所有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能够占到城市总量的近两成,资源型城市数量已经达到了118个,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随着资源型城市衡量标准的放宽,未来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将有可能达到200余个。

点击查看全文

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因此以此为基础的城市发展存在着环境、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不稳定性,需要面对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析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应用导向作用,并以淮南市为例,对淮南市产业转型中的障碍进行剖析,给出了淮南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淮南市

一、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枯竭现象越来越突出,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成为了资源环境领域国际研究的热点,早在1986年德国政府在《废物管理法》中就提出了资源循环利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紧接着欧盟各国就将资源闭路循环的思想嵌入了新制定的废物管理法规中。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家基本确立了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此减轻环境负荷,促进物质循环,争相早日实现建成生态学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型国家。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循环经济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作为发展阶段的我国,正面临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污染末端治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将无法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的负荷将达到极限,因此,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废物的回收利用,以此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一些地区也开始践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淮南市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以煤炭开采利用作为其主导产业,单一的经济结构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因为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导向

1.循环经济理论。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考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冲击,以“资源-产品-污染物”作为运行模式,且具有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点,从大自然不断索取资源,不断的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且不加处理,结果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与线性经济不同,循环经济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来组织经济活动,能源及其他物质能够在经济循环中持续的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其本质是使经济活动的过程符合生态规律而非机械规律。2.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导向。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工业模式改善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修复和重构上,工业化演变过程一般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和后工业化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演进过程见表1,由于技术升级、结构性矛盾等原因,在产业演进提升过程中,会导致产业断层。由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较大,所以资源型城市在不同产业的升级替代过程中,特别是从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持续断层,因此需要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加强技术创新、修复产业断层。而在产业链重构方面,主要是借助发展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打造五次产业结构,进而重构原产业链。

三、淮南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点击查看全文

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解析

【摘要】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其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是劳动者在寻找工作中的正常现象,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力的配置。现如今,不同地区都出台了各种人才战略,本文通过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和推力拉力理论进行分析,进而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人才战略

一、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分析视角下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00年起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收入比逐年扩大,到了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城镇居民除了工资收入,还享受如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福利,由于户籍政策的原因,农村居民并不能享受类似优惠政策,各种隐性福利的存在使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就大量涌入城市,期望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种经济体系,即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二元经济理论有几个假设,首先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这就意味着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零,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的需求,即使在工资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情况下,仍然有超额的劳动力供给;二是国民经济中同时存在性质不同的两个部门,即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第三,人口或劳动力已知;四,生产技术保持不变;五,农业部门只使用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工业部门只使用劳动和资本。在刘易斯的假设之下,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具有两种不同的阶段,其一,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其如何扩大生产,总会具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可以在保证需求的同时在不变的工资水平下提供劳动供给,随着生产进一步扩大,利润迅速增加,转化成投资,出现了资本积累现象,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逐步被吸收,当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时,二元经济逐步变为一元经济。尽管刘易斯模型有其假设上的缺陷,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不太相符,城市也并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状态,但我国的城乡收入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大,生产管理和技术条件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农村的技术条件落后,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巨大动力,正是这些农村的流动人口,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在刘易斯模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数量逐年增长等,实现农村和城市同步发展、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一直处于分割的状态,因此需要打破制度壁垒,将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提供对称的信息,同时使其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二、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和拉力这一对力,源自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EverettS.Lee)的人口迁移推力—拉力理论。李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和迁移者的特征。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如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工资收入水平、迁徙的成本、福利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孩子的教育问题等都会成为迁移者考虑的因素;同时,同一个迁移因素有的迁移者来说,可能是拉力,对其他迁移者可能是推力;迁移者对迁徙因素的评价还受个人生命周期、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个性等的影响,不同迁移者对迁徙因素的主观评价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迁移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区域间发展的差异加剧了迁徙的速度。人口迁移具有特定的方向,集中在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居住的地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人口迁移具有地缘性,迁移者往往会遵循以往迁移者的道路,以往的迁移者会给打算迁徙的人群带来外部的经验信息,降低了迁徙的成本。迁徙是双向的,有的迁移者在迁入地积累一定财富后,会带着先进的思想、技术和资金,回到迁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迁出地的经济发展。

三、人才战略——以天津市为例

点击查看全文

有机农业生产与宏观经济运行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有机农业迅速发展。目前,学术界大都从微观角度分析有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机农业生产和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结合宏观经济理论,从短期经济波动、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宏观经济效应展开分析。

关键词:有机农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中国的农产品主要分为3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其中,有机农产品的健康安全标准最高,在生产中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等物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有机产品的相关要求。中国的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机产品包括植物、动物、水产品及加工类产品等4大类产品。截至2013年底,综合有机种植农地和野生采集的土地,中国获得认证的全部有机农地面积为272.2万公顷,有机产品生产企业为7894家、有机生产基地为6628个,有机加工厂为3910个。①中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中国有机农业耕地面积为210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有机蔬菜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亚洲国家中,中国的有机农业用地面积居第一位,比居第二位的印度的有机农地面积高出3倍。②有机农业生产本身属于微观的范畴,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基本都是从微观角度展开,诸如消费者选择有机食品的动机和有机农业产量的影响因素等等。本文认为,有机农业生产和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本文将结合宏观经济理论,从短期经济波动、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有机农业生产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有机农业与短期经济波动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某些行业产品滞销,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某些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供给相对不足。本文认为,有机农业恰恰是具有强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业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机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消费者选择有机食品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和个人的生活习惯等等[1]。但是,收入水平是决定有机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无污染和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需求必然会增加。这可以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历程中得到验证。1999—2013年,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有机食品销售总额由152亿美元增加到720亿美元,年均增长26.69%;有机食品的人均消费金额由2009年的8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0.02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是有机食品消费的主体。2013年,在全球有机食品消费总额最高的前10位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其余全是发达国家。从人均消费来看,2012年和2013年,世界有机食品人均消费额最高的10个国家依次是瑞士、丹麦、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奥地利、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挪威,全部是高收入国家,其中,瑞士人均消费额最高,为210欧元。相比之下,2013年中国的有机食品人均消费仅为2欧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高收入水平对有机食品需求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中国的有机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事实上,自2000年以后,有机食品的国内销售就持续增加。目前,我国有机产品每年销售额约为300亿元。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