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创新教育案例范文

创新教育案例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创新教育案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创新教育案例

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中职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对中职舞蹈教学进行分析,合理的应用创新教育理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舞蹈技巧与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本文以中职舞蹈教学为出发点,分析了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策略,以期提升中职舞蹈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方式

舞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大程度上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融合创新教育,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而所谓的舞蹈教育的创新,不仅仅是全新的舞蹈作品,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手段以及理念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能力。

一、中职舞蹈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

在传统的舞蹈课程中被动性较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整个舞蹈环境氛围过于生硬,缺乏对学生舞蹈技能的重视,多数都是基于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没有开展系统的舞蹈训练。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综合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平衡二者关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开展教学,可以巩固舞蹈基础技能,充分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二)可以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

点击查看全文

创新教育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依托课程载体、活动载体及实践平台载体进行融入性创新教育,开发具有创新教育元素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到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引言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很多学者针对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形势下,升级提质增效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社会需求对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也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和载体。因此,探究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优化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与融合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更是集中和反映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载体。为推进在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中融入创新教育,就需要不断优化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课程建设与融合。

1.1积极改革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

点击查看全文

浅析程序设计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程序设计课程易让初学者产生挫败感,后继学习动力差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互动式教学的常见问题以及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O2O(Offline-to-Online)等创新教学模式中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兼顾传统和创新两种教学模式的互动教学改进思路,做到互动方式适度多样化,互动案例设计层次化,有阶段性、趣味性和新颖性,互动教学过程要有学生参评等,以提升互动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程序设计;翻转课堂;O2O;项目驱动教学

引言

互动教学作为现代欧美大学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已经被广泛运用[1],该模式通过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兴趣,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2]。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通讯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面向多数没有编程经历的大一新生开设的平台课程。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教授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不仅要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并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中[3-4]。以上特点容易让初学者产生挫败感,难以持续保持充沛的学习动力,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1传统互动式教学常见问题

1.1直接课堂互动时间受限

传统的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是: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气、眼神来理解掌握老师的提示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但师生直接互动教学模式会受到实际教学时长限制,程序设计课程需要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教授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调试方法、常见的程序设计思想,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运用C语言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师生间关于某些问题的探讨,需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学生无法解答,教师自问自答,即失去了互动的意义;如果时间过长,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是传统互动式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实践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近年来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广技术创新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探索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1]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与培训。[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规划了具体的技术创新教育实施计划,并决定以TRIZ理论作为实施大学生技术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建设技术创新教育与服务平台,将技术创新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教师培训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素质教育的框架中,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TRIZ理论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使其成为适应国家、社会与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围绕TRIZ理论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探索出一条技术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的实施理念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创新精神薄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4]针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偏重理念灌输、缺乏实施路径的现状,高职院校实施以TRIZ创新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创新方法的普及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形成具有实践推广意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开发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以及配套的分学制管理体系,并取得一批显性的物化成果,使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制高点;建设科学效应库,为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提供资源保障;建设创新教育指导工作室与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为师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学习与实践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咨询与培训服务,对外推广技术创新教育成果。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5]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TRIZ理论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传授创新方法与技能为途径,以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能力、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6]将TRIZ理论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为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及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咨询与服务能力,为推进自主创新、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高职院校运用TRIZ理论与方法拓展与丰富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建设技术创新教育与服务平台,从根本上改观以往创新教育只注重创新理念的灌输而忽视创新能力(方法与技能)培养的现状与瓶颈,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寻求突破,增加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使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真正地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将创新教育与TRIZ理论相结合,必将大大拓展创新教育的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7]

二、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的要素分析与实践成效

(一)技术创新教育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

在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TRIZ)试点工作,深入开展TRIZ理论的研究、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由院领导担任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学院科技处、教务处、图文信息中心、院团委、高职教育研究所等部门积极参与,TRIZ团队成员与系部专业骨干教师作为创新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与TRIZ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TRIZ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教师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能力培训;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成功申报常州市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中心,获得常州市科技局的立项资助;牵头成立了常州市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联合在常高校,共同推动TRIZ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学院出台《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制订《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组织领导、具体任务、保障机制等作了详细的阐释与规划;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的界定与分类、申请与认定、程序与记录、检查与评估等作了明确的说明与要求。

(二)技术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学院成立

点击查看全文

创新教育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创新教育理念是推动高校学术、教学与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体系,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推动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体制、策略和实践体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关洪海著的《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是互联网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该书以实践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理念,科学建构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发现、分析并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该书共包括6章的内容:第1章概述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包括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内容、意义和价值,构筑了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的基础理论体系;第2章论述了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现状,以及创新改革的重难点,在高度重视信息化、大数据创新的前提下,探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第3章解析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具体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问题及对应的解决策略;第4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改革创新,列举了辅导员立德树人理念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等实际案例;第5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改革创新,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第6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数据化发展策略,包括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队伍建设、技术引进升级等。可见,该书始终站在互联网背景下来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路径与策略,并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打破常规、勇于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研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推动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更能够积极地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客观需求。反映到实践中,要想真正推进创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渗透,高校教育管理须从制度改革的角度对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人才队伍建设、教材研发、实践创新平台等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让创新教育理念得到真正的尊重与落实,鼓励创新,推进创新,另一方面让创新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处于规范有序的体制环境中,有序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第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应当与时俱进地推进管理技术、手段与系统的引进、升级与创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品质。不仅如此,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帮助高校教育管理建设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等,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获取学生生活、学习、实践方面的实时数据,学生也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共享实时的高校教育管理服务资源。总而言之,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既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更便捷、更民主的路径与方案。

第三,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产学研的合作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校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将有效强化高校教育管理的开放意识、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多地向内、向外寻求新的管理方法与发展策略。也就是说,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将更进一步联结市场,通过高校、政府、企业的合力推进产学研的合作发展,优化高校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策略,进而在高校、政府、企业的管理互动中,建构现代化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教育管理能够真正造福于现代化创新型产业的建设和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

作者:张敏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