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医药文化范文

传统医药文化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传统医药文化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传统医药文化

新媒体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中医药文化;传播;影响;对策

一、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中医药是以汉族医药为基础,兼收藏医、苗医、蒙医、傣医等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医药学原理,结合中医预防治疗经验的基础形成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中医药有着3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理论体系全面,内涵丰富,应用广泛。中医药的“阴阳互动平衡观”“脏腑经络整体观”和“三因治宜辩证观”为中华民族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核心推动力。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提升中医药学价值、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民众生命健康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创新并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机制5项重点任务。这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行动支撑。

二、新媒体在高校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一)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速度

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设备几乎不离人,这就给新媒体信息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实现即时传递,时效性极大增强。新媒体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没有地域上的制约,任何时间都是黄金时间,任何地点都是黄金地段,可以实现中医药文化随时随地的传播与沟通。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将中医药知识有效地进行传播。包括学生在内的受众开启网络,打开手机,登录微信等新媒体,相关信息就引入眼球,促使更多的用户便捷知晓中医药文化信息。

(二)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信息量

点击查看全文

中医药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策略

摘要:通过分析中医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认知现状及国家、广东省对中医药的定位,明确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提出岭南中医药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岭南中医药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区域文化;策略

1新时代中医药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任务

笔者在中医药高职院校工作20年,主要授课的专业是中药专业、药剂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由于受到一些不负责任媒体及歧视中医药言论的影响,有一部分中药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中药专业的不如学西药专业的,认为临床上中医药不如西医药有疗效,就业时认为找工作也不如西药专业,这直接导致学中药专业的学生不信中医药甚至诋毁中医药文化。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是在校园内重建中医药文化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多渠道地让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通过校园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在学生心中种下中医药的种子。有效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找准着力点,拓宽中医药文化路径,建设特色中医药校园文化[1]。

2当代中医药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现状

2.1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意识薄弱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许多的传统书籍及中医药经典书籍和百年老字号的药业都在阐述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医药学注重“德”的概念,并将其当作行业的行为准则以确保医师药师能履行职责。如《后汉书》提及的“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明代的王绍隆《医灯续焰》提到的“医乃仁术”;《论语》提及的“仁者爱人”;创建于明朝的制药厂陈李济,有着400多年历史,其座右铭是“诚信为上,存心救世”;北京同仁堂300年前的座右铭就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些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主张,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学生受到了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习惯碎片化的阅读,喜欢追随所谓的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导致对中医药文化的不自信,不愿意体验中医药文化,不读中医经典书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医药类的高职生对中医药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对高职院校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扬、创新有不利影响。

点击查看全文

谈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中医人才培养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祖国医学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优秀群体。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出发,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加强中医药文化培养进行探讨,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具有技能型与较高中医药文化素养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人才;高职高专院校

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祖国医学发展中的瑰宝,是人们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系[1]。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而中医人才则是直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群体,而优秀的中医人才则是同时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中医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2]。只有培育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医药文化才能代代传承。纵观国内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多重技能型的培养,而轻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的培育[3]。这种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进而影响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很少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研究,缺乏借鉴经验[4]。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条技术技能与中医药文化素养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培养模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及中医学更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医药文化概念、传承及发展现状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中将中医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广义(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和狭义(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的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医文化的概念[5]。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有着辉煌发展阶段,也经历过挫败甚至面临濒危的发展境遇,直到2003年广东省中医院运用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SARS病毒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重新赢得了世人的信任,中医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年屠呦呦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疗效和发展的无限潜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建设。2009年国家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意见》中确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2010年我国中医学中的针灸率先成功申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研究部署了“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2016年国务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将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中共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为我国中医学、中医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

2.1培养中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

点击查看全文

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自信培育策略

摘要: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通过举办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成立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团、中医药人文精神熏陶、营造校园中医药文化氛围、开设中医药特色课程、开展相关培训、开发中医药特色课程、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载体、将新媒体技术融入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措施,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曾说,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习也曾说,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将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国家战略,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丰富思政教学内容,践行教育对社会实践的自觉性,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1-6]。高等医药院校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主战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育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任务,把“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种子”播撒出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湖南医药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调查者。

1.2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建立

摘要: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医药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对研究技术的创新性,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理念的自信心,此类挑战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意识形态显性灌输的方式已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部分高校对文化作用的重视不足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建立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和中医药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药研究实践经验和深邃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大门的钥匙。在党的报告中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可知,文化自信是实现其他自信的关键。对于心怀中国梦的当代中医专业学生来说,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这把钥匙,正确认识和传承中医传统文化,增强自身对中医的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本文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建立所做的工作为例,为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新思路。

1加深核心价值观认识,打下中医文化自信的基础

认知是认同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决定中华民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气质特征的根本基因。随着中医全球化传播,中医已然成为我国一张体面的外交名片。屠呦呦等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工作者,为中医文化自信的建立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深刻认识中医“仁、和、精、诚”价值观与“象数”思维方式、领悟中西医文化差异,是中医文化自信建构的基础,对推动中医文化认同和加强中医全球化传播具有深远意义[1,2]。我校通过加强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和拓展课下的传统文化讲座,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理学方法培训班和针灸推拿训练营,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传统中医文化的机会。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多的学生加深了对中医药的理解,懂得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智慧。我校以优秀毕业生刘嘉胜等同学为代表,青矝之岁,高尚兹典,他们熟背《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以传承中医为己任,用实践检验传统文化的真理。

2抓住政策助力的机会,打开中医文化自信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领域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时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大任务之一就是“着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这一政策的推行为中医药文化繁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和时代机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也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多次强调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支持。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有利条件下,随着中医药法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国家和广西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等为中医中药的研究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我校积极推进传统中医中药的科研工作,建立国内一流、国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以邓家刚教授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家,组建了科学实验中心和壮瑶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了一流的实验平台,申请到多项国家及地方基金,申报数十项专利,并在医药领域优秀的专业期刊发表了科研论文。这一系列的成果,不但给本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实验平台,更重要的是为更多的学生建立起对传统中医药研究的信心。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读博深造,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