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初级会计审计范文

初级会计审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初级会计审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初级会计审计

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会计学;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1加强双证融通课程建设

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是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的互通与融合,是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目前会计专业普遍适用并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国内适用的由财政部、税务局等牵头主导的职业证书,包括初级会计职称证、中级会计职称证、注册会计师证、税务师证、资产评估师;国际通行的会计职业证书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证(AC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CM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CIA)。这些证书涵盖了几乎所有会计专业的职业领域。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我们在培养计划中增设或调整了与上述职业资格相关的课程,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西方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政府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税务筹划、税务会计等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融合职业资格的要求并能通过四年的学习获得“双证”既取得学位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具有广阔视野、持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2调整和修订双证融通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

双证融通重在融通,而课程是实现融通的关键载体。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目前我们正在修订相关专业课程的大纲,在大纲修订过程中要考虑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职业与专业的融合。同时我们要改进教学模式、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目前会计系学生在大二时就已经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过半的同学通过考试取得证书,但这只是初级证书的取得,我们鼓励和支持学生高阶证书的获取,并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高阶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在已有的双证教育基础之上,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2.1在双证融通情境下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及培养目标

要实施“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教师队伍是关键,需要培养或储备一批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们会计系教师中有注册会计师二人,资产评估师一人,律师一人,高级会计师一人,全部具有多重实践和从业背景。突破学科壁垒,使教师团队具备多样化学科背景,强调不同专业间的合作教学,充分保证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多样化的学科背景能够使教师丰富并高效、科学地组织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对课程整体的把控能力。在双证融合情境下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职业的领路人,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要以专业教育和高阶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和实习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未来职业情景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如何在基于会计从业能力框架的基础上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持续为市场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从业能力框架构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基于会计从业能力框架的基础上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从业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会计从业能力框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从业能力框架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会计从业能力框架构建的深入性研究

我国会计从业能力框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源自于国外,使得会计从业能力框架研究在实际应用层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会计从业能力框架研究的缺陷,使得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案存在缺乏科学性,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众所周知,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将直接的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质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重会计理论知识轻会计实践教学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日常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的利用好会计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的会计理论知识框架。这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操作能力普遍较差,难以准确的把握好会计事物的本质,不仅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会计核心素养,还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方法分析

一、工作岗位教学方法的概述

“工作岗位教学法”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分析假设的既定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在相应岗位职责需求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工作岗位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岗位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岗位”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身处逼真或仿真的岗位环境中,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二、现行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弊端

在教学中要协调知与不知的矛盾,但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回顾以往,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多强调理论部分的灌输教育而忽视了行为的引导,岗位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财务会计》现行教学方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

现有的《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64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二)从教学方法上看

点击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

一、在缺失能力框架下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通过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可便于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才实施评价,并且对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产生一些有利影响。借助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能够更好的判断对会计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检验他们是否为合格的会计人员。若在企业内部未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那么将难以增强会计行业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可信度,与此同时,在对会计教育成果进行衡量时也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指的是借助一种或是多种途径得到的职业活动业绩的一系列的重要证据,再将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所获得的证据予以相互对照,最终判断出职业能力水平是否达到标准水平。现阶段,由于我国还未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所以,在评价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时的难度较大。通常来说,常应用的评价职业能力包含三种,即行为样本评价模式、现场观察评价模式以及绩效评价模式。所以,面对当前不完整的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体系的现状,在考察企业会计人员过程中,必须将上述三种评价模式予以紧密结合,以便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二、在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下的构建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一)有关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设计原则

因我国现代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在这种环境当中,因此,企业在建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时,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模式,而是要确保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分析要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分析保持一致。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国内,企业会计人员在总会计从业人员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企业会计人员成为会计从业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企业会计人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企业间的会计人员的连续性郊区,通常会计人员都是经历了由初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个全过程。然而,这对企业会计人员来说,经历着由会计人员发展到会计主管,最终成为企业内部的总会计师的一个全国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将升级和连续性完全表现出来。在设计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时候,要将升级和延续作为其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不同企业中,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在构建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时,要将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与综合能力等予以全面考虑,以便能够快速提升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二)有关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设计方法

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设计的方法主要如下:第一,重新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服务目标予以分析和定位;第二,判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第三,分析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第四,将会计人员的核心能力分解为相应的能力要素;第五,会计人员的不同能力对应着不同的岗位。对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按照初、中、高的层次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连续性。在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并且针对他们不同的能力构建得当的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会计专业的转型与提升

摘要:近年来,财务机器人、大数据、财务共享中心、物联网、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会计基本核算方式、财务处理流程、会计组织形式的同时基础会计人员正逐步被财务机器人取代,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质量和数量都发生了巨变。本文研究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从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角度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这场潮流的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核算方式;处理流程;组织形式

2017年5月开始,会计行业前沿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分别在各自的领域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并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实践工作中。2017年6月,国内高校首个财务智能机器人“财宝”在电子科技大学亮相,担负着“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两大功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会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跨越式的发展,会计教育行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也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手段,在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和信息网络的普及下,各种支付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现金、支票、汇票等结算支付方式逐渐被智能支付所取代,这一变革将导致会计岗位的调整,现金出纳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促进了财务云的发展,电子发票、电子数据、电子档案的出现将改变会计核算的工具和重塑会计行业的财务处理流程。人工智能技术、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加速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会计逐渐从企业中脱离,变革会计组织的形式。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影响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