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特殊教育范文

大学特殊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大学特殊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大学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师远程培训研究

摘要: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在剖析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远程培训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远程培训;职后培训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社会环境支持都给特殊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必然,2012年12月《教育部等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类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各种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媒手段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既是特教师资培训方式的变革,也是特殊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发展的新方向。

一、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问题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近十年得到较大的发展,借鉴普教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国培”“市培”校本培训三个层级下多种培训形式的培训体系。目前以高等院校培训、校本培训模式为主,在培训过程中多采用专家讲座和课堂授课的形式。传统的职后培训模式随着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深入开展逐渐暴露出不足。丁勇、王辉等人通过总结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特殊教育职后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机会少而不平衡;供求不平衡,培训缺乏连贯性、针对性、适用性等问题。综观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我国特教教师数量庞大,仅特殊教育学校在编教师达31937人(赵斌,2005);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特教教师的培训资源配置不均;我国根据特殊儿童程度设置不同安置方式,也出现不同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在培训需求上有所不同;特殊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科学历背景差异显著。并且特殊教育教师兼有教学、养护责任,平时工作量大,工作与培训冲突。传统的培训模式从人力物力上都难以组织难以满足一线特教教师的教学要求。

二、远程培训在特教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优势

远程培训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体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培训课程传输给受训教师的教育形式。早在1886年,东京特殊培训学校(后为早稻田大学)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就开始以函授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目前,形成了广播、电视、函授、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面向社会的远距离教育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远程培训模式,对身处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软件授课培训。1990年起,西弗吉尼亚大学通过QuickTime和RealMedia软件向无法接收到卫星讯号的地区传授重症障碍、多重障碍、早期干预等课程,来进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远程培训打破了基于固定地点和时间进行教学的传统形式,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快速、系统地丰富其教学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培训需求;通过多种媒介手段,课件,授课视频,实时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可以真正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调配方面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真正体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成为教师培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在职教师们的青睐。虽然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并没有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远程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在国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成功应用,对于我国开展特殊教育教师的正式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点击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摘要】慕课微专业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事物,以职业为导向,有助于特殊教育专业贴合社会需求发展。文章基于特殊教育慕课发展现状,分析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

【关键词】慕课;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

1问题提出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结合和发展。依靠于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微专业应运而生,微专业是指提取某一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五门至十门左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使学习者实现就业,补救高校专业设置与单位用人需求间的匹配问题,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1]。目前对于微专业的探索和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以计算机等工科为主的探索偏多,集中在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高校,对教育类专业的探讨几乎为零,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部分,教育对象包括感官障碍、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多重差异显著的群体,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现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社会分工细化加速与髙校专业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且传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考核方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平衡,信息化环境下,慕课等在线教育的发展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契机。

2特殊教育专业慕课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大学慕课上线,2015年初,网易云课堂为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推出“微专业”。目前慕课平台上线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共有17门,其中特殊教育类11门,包括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走进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国大学MOOC1门,爱课程2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学校语文教材教法、特殊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基础语法教程(融合教育)、大学英语(聋生)(上)、大学英语(聋生)(下);手语翻译类3门,包括手语基础—跟着聋人学手语、基础手语、民航服务手语;康复类3门,包括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康复学、特殊儿童心理康复。2门来自高职高专院校,15门来自本科高校,由经验丰富和学术功能深厚的教师负责课程完成。特殊教育包括诊断评估、康复、教育等多领域,需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家、听力学学家、诊断评估人员、康复治疗师等群体的参与和团队合作,慕课关于医学、心理、社会学、教育学等的课程丰富,为特殊教育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可根据兴趣和专业需要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慕课平台向完成课程的学习者提供认证证书;高等院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课程变厚、课堂延伸,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3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点击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理解与融合教育的建议

摘要: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特殊教育的内涵在人们的印象里不断更新,作者在自己的感受中,对特殊人群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教育多元发展的今天,融合教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的融合,法律的完善、教学资源的改善,并针对特殊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殊教育这一分支也不断向前迈进。在这个融合教育日渐兴起的时代,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一次次地刷新,特殊教育的内在含义也成为人们不断重新思考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的理解

(一)对特殊的理解特殊是相对于大多数而言的少数,说窄一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划分。但究竟谁才是特殊的部分,我认为我们不该轻易定夺。生物多样性告诉我们,物种的存在千变万化,我们人类中的大多数为了生存不断演进,达到当今的一个稳定阶段,而是否有一小部分人类因为进化缓慢,或者过度进化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出现了一些相对特殊的情况呢?又或者,这是少数基因,为了在所进化的环境中生存的结果呢?你可能会疑惑,这样的进化怎么能说是明智之举?甚至可能是退化的表现。但换个思路想,或许可以说是这部分人类祖先的高明之处,以被大多数视为弱者的姿态出现,从而让自己的后代更多地受到其他同类的关注,这未必不是一种有利条件。另外,“特殊”一词的出现,本身就给两部分划开了界限。仔细想想,我们平常用到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原本的统一整体进行了无意识的划分。但我们应该知道,“特殊”一词的存在,对一个整体来说是矛盾的。但存在即有其存在的价值,即应该有其在整体中的一席之地。

(二)对特殊教育的理解特殊教育专业是为我们正常有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开设的课程,是我们习得教学特殊儿童的方法、形成特殊教育意识的过程,这是普通人意识里的特殊教育。然而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授知识经验技能的过程,早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就应运而生。那人类出现时,是否就存在特殊人群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不论是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战争中导致的肢体残缺,都肯定了特殊人群的存在,由此也开始了特殊教育的历史。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特殊教育也从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众多教育分支中的一个。特殊教育存在的意义不只是细化了教育的种类,更体现了人类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迈进,更加尊重生命。人类作为一大种族想要更长久地生存繁衍下去,光是物质的丰富是远远不够的。特殊教育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标志,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二、关于融合教育的建议

点击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因为它主要是对残障学生进行教育的学校。体育也是对特殊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成为广大从事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提供发展方向。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当前特殊学校的教师很多是普通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后也没有机会进行相关的培训,这就使得很多体育教师无法了解残障学生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定出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极大可能脱离残障学生的实际。甚至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没有体育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任课教师代替。

(二)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的教材水平差异大

由于各特殊教育学校在选择体育教材时不尽相同,有的学校选择的是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有的学校选用的是发展较为完善的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材,有的学校是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学校特色的教材,由于各类教材的水平参差不齐,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也有很大差异。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更需要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训练,这就对教材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教材设置不科学不完善的话,则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三)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内容单一

点击查看全文

现代教育下特殊教育理念转型探析

摘要:为提高特殊教育效果,优化特殊教育理念,该文对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特殊教育理念转型进行研究。首先应明确现代教育理论对特殊教育的指导作用,并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托,通过确定特殊教育未来的正确方向、协调现代教育理念与特殊教育理念的关系,转变特殊教育理念,达到与时俱进。最后明确特殊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求将特殊教育落到实处,为每一位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带来帮助。

关键词:现代教育;特殊教育;教育理念转型

在教育市场执行教学指导工作中,有一群特殊需求的儿童,当正常儿童在享受快乐童年时光时,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身心受到伤害,难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接受常规教育。为了满足对这些儿童的教育需求,协助特殊儿童突破生活障碍,教育部门提出了特殊教育理念。特殊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并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对特殊教育理念进行优化、调整,以求真正实现特殊教育的普及与全面发展[1]。正确的教育指导行为不仅可以为身心存在缺陷的儿童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也能够对我国素质教育的长久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为了满足特殊教育市场的需求,提高特殊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特殊教育的先进性,提出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特殊教育理念转型。

1现代教育理论对特殊教育的指导作用

1.1提供特殊群

体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每一个社会特殊群体的共同梦想,在特殊群体的社会调查中,90%的人表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希望经过专业的教育指导,使自身可以具备一项生存技能。因此,综合上述分析的特殊教育理念转型,应呼吁社会各界群体,给予特殊群体一个参与学习的机会,并提供他们与社会其他群体相同的社会待遇。要做到为特殊儿童提供同等受教育机会,应增多市场中面向此类群体的教育机构。但综合当下市场教育现状发现,目前可提供给特殊儿童的教育机会十分有限,大部分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认知缺陷的儿童,均需要由家长花费大量资金为其聘请专业的教育指导人才进行教育,而大部分家庭由于无法承受高昂的教育费用,只能中途放弃或选择由父母对子女在家进行教育指导,而这种非专业的教育指导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十分微小。因此,社会应关注此方面有需要的家庭或社会群体,努力给予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帮助。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地方特殊教育机构可向国家申请专项教育资金,用于帮助更多特殊群体享有专业教育。

1.2构建全科学的特殊教育体系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