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电影表演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的差异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由于银幕的纪实性和逼真的特点,使电影对物质现实的描述有着相对的纪实意义。对空间、时间以及其它物质元素的使用,也比其它艺术相对自由的多。而戏剧艺术对空间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所以,无论导演如何想改变空间或表现空间,观众只能得到一个假定意义的舞台。对戏剧演员来讲对空间选择只能服从这个条件。电影则不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决定了影视表演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生活化,以及类型多样化,它构成表演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但是,任何表演艺术均带有假定和虚构的成分,这一点同样适合于电影表演艺术,因此影视表演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戏剧表演艺术生存在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从观赏角度讲观众走进剧场就在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观众在过程中是慢慢融入剧情,跟随剧情以及演员表演的引导,进入假定情景并且产生联想。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和观众是面对面的,演员从观众那里得到反馈产生互动关系,并可作用于自己的表演。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赏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然而,电影把演员同观众截然分开,观众观赏到的是经过剪辑后的影像表演。戏剧舞台表演的结果直接产生于演员的现场表演。而电影表演的特殊性则告诉我们电影演员无法把握表演的完成状态,演员只能依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中的镜头处理去想象人物形象的最后形态。电影表演落实在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它和观众建立一种间接交流关系,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观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这种特殊性也给演员在创作上带来许多问题。戏剧表演更多是在固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顺序展开的,戏剧表演时演员按照完整的故事体现人物的变化,具有完整性。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是建立在镜头组接的基础上的,所以电影不受时空的制约,使得演员在表演上必须掌握总体感和分寸感,并且需要演员对剧作以及人物有深刻的体会,要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把握好角色的整体感觉。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实践,由此我体验到了镜头前表演的感觉。一开始,由于不适应,一直掌握不好镜头前的分寸感。随后,与导演交流之后,才在每场戏拍摄前,熟悉当场戏所要拍摄的内容,研究分镜头剧本,并调整好自己该有的人物状态,之后的拍摄才顺利地进行。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外化程度上的差异
早起的电影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性及自己的表演门类。我认为,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在观看毕业大戏《无名碑》中,扮演角色的“卡诺里”,在最后一幕中,为了配合暴雨将至的剧情,不得不在舞台上进行大范围纵向调度;而这一点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范围的调度在节奏的把握上是一个难点,其一,在语言上直接出现了影响,在向台后调度的过程中,因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加大,使得台词声音发生了变化,事后观众反应,对这几句重点台词都表示听得不太清楚。所以在之后的两场演出中演员注意加大了音量,以确保台词的完整性。其二,形体上出现“穿帮”;当时演员应该全身带伤的,为了抓紧节奏,快步进行调度,结果让人感觉一个瘸子怎么突然就好了,所以也是在后两场的演出中,只能放大自己的步幅和一瘸一拐的形体状态来弥补节奏的问题。
摘要:目前在影视相关的文化产业中,后期制作人才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影视后期制作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当以微电影为导向,在教学上有所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探索与教学实践方法。
关键词:微电影;后期制作;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大众对于相关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我国影视后期制作相关的人才就处于急缺的状态。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单位应当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1微电影概念及特点
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它和电影一样都是情节类的影片,其内容都包含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独特之处。传统的电影市场多在2小时左右,而微电影的时长更短,常常利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情节故事,因此微电影的制作周期更短,所要投资的资源更少,也更加适合于在各大媒体平台传播;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更愿意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去浏览较为简短的影片。可以说,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十分契合当下大众观影需求[1]。
2影视后期制作概述以及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概述
摘要:近年来,小镇青年作为新兴消费群体,在电子游戏、新能源汽车、网红经济等新兴领域都展现出强劲的消费能力,并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文化消费新生态的动力源泉。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凸显,以传播艺术、丰富精神生活为导向的剧院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而充分挖掘小镇青年在剧院产业的消费潜能,无疑是当下剧院产业走出困境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小镇青年;剧院产业;三四线城市;走出困境
1小镇青年定义与消费特征
1.1小镇青年定义
文章中“小镇青年”的定义采用拍拍贷和南方周末联合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中对于“小镇青年”的定义——小镇青年指出生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县城、乡镇,在老家生活工作,或前往大城市及省会周边城市打拼的青年。年龄段主要为18~35岁。
1.2小镇青年消费特征
1.2.1消费热情旺盛,娱乐活动参与度高因为工作相对稳定、压力较小、生活成本相对低,特别是住房的支出相对少,且理财投资观念不强或渠道手段有限,小镇青年拥有旺盛的消费热情与冲动型消费的特征,敢于花钱且决策过程短。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小镇青年将有更多的娱乐消费机会,娱乐活动参与度高。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的娱乐支出占比高达13.5%,超过一二线青年的12.4%,在各种大众娱乐活动中,小镇青年在手机游戏、网上购物和KTV等消费领域展现出更为强劲的消费潜力。
引言:当今,戏曲艺术为适应时展,勇闯网络传媒,大批戏曲遗产纷纷入网,得以长久留存和传播,免却消亡失传之忧,令人欣慰。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运用好戏曲的网络传播,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革新与繁荣。
一、戏曲传播历程回眸
回顾戏曲传播历程,可见其在漫长的传承演变发展中,能够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适时而变,创新发展的进取势态。从中也揭示着中华戏曲跨越千载而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之奥秘所在。舞台演出广大戏曲艺人们在戏曲艺术形成的近千年间,代代相传,百花斗芳。剧目愈演愈多,演员愈传愈多,技艺日增,受众极广。唱戏离不开戏台。中华大地广袤城乡的戏台,星罗棋布。“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声至晚犹敲。”舞台演出分为露天演出、厅堂演出、剧场演出等。从宋金之勾栏、瓦舍到元明之路台、戏楼、剧场、广场等,直到明清时期颐和园、故宫的多层戏台,以及当今之国家大剧院等等,戏曲演出人员长期在各类演出场所的表演,正是戏曲传播最普遍、最广泛、最基本的形式。他们直接播撒着戏曲艺术种子,凝聚起阵营巨大的戏曲观众群体。剧本、戏画、剧照全国共有剧种300多个,唱本、戏考、曲选、剧选等戏曲文本及戏画、剧照,历代相传,遗存丰厚。从敦煌遗存的戏曲古本,到最新编刊的“五十年百种曲”汇典;从金元戏曲壁画,到新建大剧院中的戏曲装饰画;从清代木版戏曲年画,到名伶剧照挂历。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戏曲剧本、戏画(含戏曲连环画)、剧照之类刊本,传入千家万户,难以数计。报刊、杂志即平面媒体。报纸如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等,就刊登有许多有关戏园、剧院演出的剧目广告与文章。刊物如早期的《剧学月刊》等。这些报刊杂志,对于戏曲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戏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当今之《中国戏剧》《上海戏剧》等期刊,更是图文并茂、装帧考究,深受读者欢迎。唱片及音像制品随着留声机、收录机、录像机的发明而催生的戏曲唱片及相应涌现的盒带、光盘等,在传播戏曲中贡献颇大。唱片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早期的胜利、百代洋行出品的戏曲唱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唱片社的诸多产品,直到今已衰退的形形色色的戏曲盒带、光盘,一片在手,反复聆听,传播戏曲,方便快捷。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就曾进行了连续几十年的抢救性戏曲音像录制,所获资料已大都转化为戏曲音像制品。广播、电影以电台播音为媒介,不受时空所限,适宜各阶层受众。广播听戏方式,至今依然深受听众欢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须生泰斗谭鑫培的《定军山》无声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在中国电影史、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戏曲电影蓬勃发展。如晋剧《打金枝》、秦腔《三滴血》、评剧《花为媒》、豫剧《花木兰》、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010年,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目前已拍摄了晋剧《傅山进京》、川剧《金子》、昆曲《长生殿》等30余部。2011年,继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又适时启动了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京剧电影业已与观众见面。在电影领域,戏曲电影更具特色。电视在以电视为平台的戏曲传播中,戏曲舞台剧、电视戏曲栏目、戏曲电视剧、戏曲专题片、戏曲综艺节目等等,花样翻新,赏心悦目。央视11频道为专门的戏曲频道。各省市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比如山西的《走进大戏台》、河南的《梨园春》、陕西的《秦之声》、安徽的《相约花戏楼》等等,宛如百花盛开,芳香四溢。网络媒体网络可称当今第一媒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覆盖,戏曲传播如虎添翼。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寻自己喜爱的戏曲节目,或者搜寻相关图片文章阅读欣赏,亦可通过微博、论坛及手机平台等,迅速直观走进戏曲。这种新媒体相对以往传统媒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观众有了观赏选择的主动权,使戏曲传播真正进入了由观众主导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戏曲节目,利用手机平台探讨戏曲话题,凭借电视资源构造网络虚拟戏曲社区。微信则以用户基数大、信息覆盖广的特点,业已成为戏曲文化传播的主要领域。通过上述对戏曲艺术传播历程之粗略回顾,可见其在漫长的演变发展中,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适时而变、创新发展之状。她从勾栏、路台一路走来,直到走向颐和园、故宫的多层戏台,以及当今之各大剧院;从20世纪之初的留声机戏曲胶片,到随着收录机、录像机的发明而涌现的难以计数的盒带、光盘;从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的京剧《定军山》,到形形色色的戏曲电影、电视制品;从收音机听戏到电视电脑看戏、网络搜戏……而今,迈入网络时代的古老戏曲,不甘落伍,与时俱进,戏曲入网,已见成效。
二、老戏曲直面新科技
日月如梭,新老更迭。与半个世纪之前相比,新时代新科技催生的多元化娱乐的迅猛崛起,曾使独领风骚的戏曲艺术风光不再。传承人相继辞世,后继者青黄不继,致使剧目渐渐失传,剧种逐日消失。支撑戏曲表演的剧场、戏院,因很少有剧团演戏,大都纷纷转业。大批农民进城,农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随着观众的大量流失,剧团生存艰难,有的要靠国家扶持维生。戏曲衰势已现,业已划入亟待保护抢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传统戏曲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振兴,已成当务之急。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覆盖,又使戏曲传播之道,柳暗花明,光明在望。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戏曲传播中,戏曲舞台剧、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栏目、戏曲专题片、戏曲综艺节目等等,花样翻新,赏心悦目。尤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贡献非凡。仅以山西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就曾适时组建录音录像工作室,深入四大梆子各家院团与民间演艺团体、教学单位等,对全省各剧种名家名剧、戏剧文物等珍贵资料,进行了连续几十年的抢救性音像录制,及时抢救了许多年事已高、身怀绝艺的名家的代表之作。所获资料转化戏曲音像制品,盒带、光盘、视频、音频,五光十色,传入网端,使戏曲遗产得到更好的存储和传播。既无绝唱之虞,也方便了广大视听受众的精神需求。山西电视台的戏曲栏目《走进大戏台》,办得红红火火,历久不衰。临汾电视台的《梨园堂》、运城电视台的《蒲乡红》等栏目,业已成为蒲剧流布区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运城蒲剧《西厢记》拍摄成戏曲电视剧,使普救寺莺莺塔下的“西厢”故事更加生动绚丽,再加上温婉俏丽的“俊英腔”渲染,沁人心脾,百看不厌。当今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迅速直观走进戏曲。新媒体相对以往传统媒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观众有了观赏选择的主动权,使戏曲传播真正进入了由观众主导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想看的戏曲节目,或利用手机平台探讨戏曲话题,或凭借电视资源构造网络虚拟戏曲社区。微信则以用户基数大、信息覆盖广的特点,已然形成戏曲传播的主领域。
三、借助网络弘扬戏曲的几点思考
为支持戏曲传承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互联网赋予戏曲更多新的机遇,已为人们共识。戏曲借助网络而保存、传播、继承、发展,前景喜人。互联网+戏曲,正是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要阵地。网络搜索,上传下载,渠道纵横,门类翻新。借助网络优势,弘扬国粹之美,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我们要善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促使新科技与戏曲的联姻。靠新的科技手段更有效地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戏曲艺术,乃是当今振兴发展戏曲艺术的有效途径。戏曲要在继续运用好老媒体的同时,迈入网络、数字化电视与智能手机之类的新媒体,及早利用,抢占先机,使之成为传播、普及、推广戏曲艺术的载体平台,以谋求其在高新科技数码时代的新生与繁荣。新科技滋生的新媒体,即数码时代的数字化媒体,其传播手段是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难以匹比的。借助新媒体传播戏曲,业已闯出新路,成效可观。中国戏曲网、中国京剧网、戏曲大全网、戏曲进校园网等等,大网小网、官网民网,难以尽数。省、市、县办的戏曲网,各地的剧种网,各戏曲院团网及戏曲教学、科研网、数据库等等,星罗棋布。数百剧种各放异彩,戏曲名家层出不穷,戏曲剧目推陈出新,网传戏曲红红火火。搜之不尽,观之不绝。戏曲汇入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人才与资源优势。戏曲界专业或半专业的从业者,阵容庞大,人多势众。戏迷大军,与日俱增,基础稳固。戏曲历经千百年积淀,资源丰厚,取之不尽。广大戏曲演员多是经过长期刻苦磨炼而成的演艺能手,功夫独到,流派纷呈,新秀迭出。在公平竞争的戏曲网海之中,梨园奇才频频涌现。人外有人,潜力无限,不可低估。归根结底,网络是靠人来设置运作的。当今网上戏曲,良莠不齐,尚待管理和规范。办好戏曲网络首先要靠一批戏曲史学专家、艺术表演大师、戏曲教育专家等戏学渊博的行家们,结合互联网专家,协同研究制定一个科学系统的“互联网+戏曲”运作框架,以剧种为纲,像组织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那样,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工作,以期源源不断生产高质量的戏曲产品,保证“互联网+戏曲”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无有传承的创新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开展的同时,各地区、各剧种也都相继开展了此类工作。比如山西就较早完成了蒲剧老艺术家阎逢春、王秀兰、宋友梅(尧庙红)、筱兰香等代表剧目的音配像制作。我们应学习京剧的成功经验,继续抓好本地区、本剧种的音配像与像音像及戏曲影视制作,为本剧种借助网络传承打好根基。要通过新科技实现戏曲资源的科学组合与配置,大力拓展戏曲的传播途径,争取更加广泛的戏曲观众,开拓并不断巩固在网络百花园中的戏曲阵地。我们要继续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加有吸引力的政策,引导更多人才参与到戏曲的传承中来。用现代音像手段,及时录制经典剧目和新编好戏。视频、音频,源源不断,以保戏曲网络长河日新月异,奔流不息。要针对“互联网+戏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抓紧相应的戏曲网络人才培养,组建适应新局面的戏曲网络队伍。因为只有高深戏曲学养者,才能驾驭好戏曲网络。对参与此类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演职人员,应当适时组织专业培训,掌握过硬本领,满腔热情,全心投入,使此项流芳百世的戏曲保护传承工程,在全国各地各剧种中普遍开花,广结硕果。我们还要做好戏曲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戏曲声腔剧种、古今名家、著名剧目、表演特色特技,乃至相关专词术语等等,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由浅入深,宣传讲解,唤起人们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崇敬,为扩大戏曲受众、拓展戏曲网络打好知识基础。戏曲艺术能否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青少年一代。随着老年观众的自然消失,不断涌现的喜爱戏曲的年轻一代,将是未来戏曲艺术的传承主力与消费主力。青少年是网络的生力军,也是中国戏曲的未来,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加大对青少年的戏曲宣传力度。近年来戏曲表演进校园、戏曲教材进课堂及少儿戏曲比赛、戏曲动漫生产等等,都搞得颇有成效。今后仍应在这方面不懈努力,以求保持戏曲发展的后劲。当今,凝聚着一代代先辈心血的古老戏曲,依然葆有蓬勃生机与活力。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继续运用好传统媒体,更要勇闯新媒体,办好用好戏曲网络,为戏曲艺术插上乘风翱翔的金色翅膀。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定位,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学科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人才教育与学科相关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石。独立高校的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一流大学的精英式、学术性培养模式区分开来,量体裁衣,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走出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本文以笔者所在独立高校为例,明确此类高校人才培养方向,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试着构建科学的、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市场;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1]。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定位,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学科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人才教育与学科相关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石。一流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一向是“精英式”的艺术教育,尤其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顶尖的艺术教育学府,长期向国家输送了高质量的表演人才。1998年随着电视剧《还珠格格》的爆红、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获得国际大奖,以赵薇为代表的北电96级表演班、章子怡为代表的中戏96级表演班进入大众的视野,被称为“明星班”。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怀揣梦想走上艺考的道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成为大热门专业。1999年,国家高考开始扩招,普通高等院校增幅达到42℅,这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艺术专业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办表演类专业的高校有一百所左右。表演人才的培养高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艺术院校,一类是非专业艺术院校,即综合类大学,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公立院校和独立院校。生源质量、师资条件、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独立院校的表演人才培养更具特殊性。与一流大学的精英式、学术性培养不同,独立院校应该结合学校情况,找准办学方向,强调办学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使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独立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每个独立院校突破招生、就业瓶颈的切入口。
一、独立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首先,独立高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专业性兼具灵活性的特点,以便从容应对与专业艺术院校之间的差距。对于学生之间的差距采取因才施教、各取所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其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趋势下,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甚至出现了高校毕业生无法与技校生、艺校生相抗衡的局面。问题出在哪里?恐怕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上入手,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适应本行业的实际需要。同时要重视学生实践模块的建设,与行业一线密切接轨,学术性与实操性兼备,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第三,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确实是我们绕不开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独立高校不应该照搬公立高校培养模式的原因之一。独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该是在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紧抓专业的内在共通性,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地培养高适应性人才。笔者所在的独立高校,是重庆三所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之一,一直以来沿袭的是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的培养模式,可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不容忽视的差距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那么如何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与本校资源与特点,大胆改革,量体裁衣,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二、目前独立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难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几个。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课程设置绝大部分是沿用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的课程体系。客观地讲生源质量还是与公办院校有差距,这导致培养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脱节。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且大部分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这对于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三是硬件设施滞后。表演类专业是实践为主的专业,配套的实验室是保障教学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