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地灾防治方法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经验归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对策
1引言
云南省境内地质灾害频发,中央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8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通过近几年中央财政补助和省、州(市)自筹建设资金,云南省境内特大型、大型、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项目数量较多,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建成并顺利验收,消除了地灾隐患,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部分地灾防治工程建成后因施工质量缺陷、竣工资料收集等原因导致工程验收滞后。本文就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地灾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利于工程验收和审计。
2地灾防治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部份地灾项目施工区地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防治工程投资小、工期长,设计、监理单位服务费低,投入到项目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后期验收埋下隐患,详细分析如下。
2.1地灾防治工程造价现状中存在的缺陷
参考国内矿井防治水先进经验并结合张村矿实际情况,总结出“查、探、疏、排、防、躲、管”综合防治小煤矿老空水总体方针。其主要内容为:“查”,就是在对小煤矿开采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在矿井有可能受小煤矿采空区积水威胁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地面物探,查明小煤矿采空积水区范围;“探”,就是根据地面物探结果,在井下生产中实施超前物探和钻探,探明小窑老空区积水的具体位置和水压、水量等确切资料;“疏”,就是对探出的小窑老空水进行疏放,避免生产中透水事故的发生;“排”,就是完善矿井排水系统,以利于发生透水时及时排水,不造成淹井,不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防”,就是对已揭露的小窑老空或老巷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发生次生灾害;“躲”,就是为防万一,针对无法预防的水害,要编制矿井突水应急救援预案,躲开水灾威胁,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管”,就是加强矿井防治水现场管理,促进矿井防治水群测群防工作。
“查、探、疏、排、防、躲、管”七字方针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地面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查明小窑老空积水范围(七字方针中的“查”)。瞬变电磁勘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探领域。该技术对其勘测范围内的水体等低阻地质异常体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当采空区充水时,在电性上出现低阻反映,因此,该方法对探测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效果明显。地面采用瞬变电磁仪器,圈定井下小窑老空积水范围,物探结果及时填绘到采掘平面图上,小窑老空积水范围在图纸上呈现出来,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各采掘头面的防治水设计。
2.掘进头面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分辨电法超前探测技术,查明掘进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对存在低阻异常区域,采用钻探技术(七字方针中的“探”)。(1)高分辨电法的特点。YD32(A)高分辨电法仪以煤层或岩体为介质,根据岩石电阻率成像探测识别巷道顶、底板隔水层厚度、断裂破碎带、含水和导水构造等地质构造。高分辨电法仪物探距离可达100m,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每次物探有效距离取60m,保证30m超前距前提下,可掘进30m,生产过程中如此循环,如物探结果存在低阻异常,经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后,可进行钻探。(2)井下超前钻探。钻探是井下探放水最直接、最可靠和最终必须实施的重要手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探放水工作量是煤矿生产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难题。而井下物探仪器的运用,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3.疏放老空积水(七字方针中的“疏”)。通过物探和钻探,对探测到存在老空积水的区域要进行疏放,解除老空水对生产造成的安全隐患。疏水时前期工作为。(1)完善老空积水区附近掘进工作面的排水系统。根据预测的积水量,单孔最大放水量,工程进度情况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配备相应排水能力设施及设备,排水系统完善后,再由地测部门牵头,对排水系统进行排查及联合验收,对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实地测定并达到设计要求。(2)设计放水钻孔。放水钻孔布置原则方案最优,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4.完善排水系统,避免淹井事故(七字方针中的“排”)。排水系统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排水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矿井的生产安全,依据规程的要求,矿井在正式生产前,首先必须完善其排水系统,保证其排水能力。
5.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七字方针中的“防”)。为最大限度地解放小煤矿采空区附近的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对于已放完水或已探明没有水体的小窑采空区或老巷道要揭露和通过,以尽可能多圈定储量。然而小煤矿的采掘活动是没有规律的,其采空区和巷道布置比较混乱,为保证能安全揭露小煤矿老空并能顺利通过小煤矿老空,防止揭露和通过老空时发生残余积水突然溃出、有害气体及大面积冒顶、片帮等次生灾害,要制定揭老空和过老空安全技术措施,揭、过小窑老空区后,还要制定小窑老空区综合管理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后来不确定变化因素导致小窑老空区产生二次灾害。张村矿小煤矿老空区综合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1)通过综合技术手段(物探、长探、短探)进一步查明水害及气体危害,可采取打密闭预留观测孔或加强巷道周围的支护后喷浆密闭等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设专人对小煤矿老空范围区域看管,巡查,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收集该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重点分析并及时发放水情、水害分析预报用于指导生产工作。(2)施工单位井下带班人员一定要加强该工作面的水文情况观测,发现水情异常及时上报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和业务科室,确定排除水情隐患后方可继续进行回采施工。(3)地测队人员要经常了解周边小煤矿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小煤矿停止生产,要加强各工作面特别是透老空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观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摘要]基于煤矿自救与互救的定义,系统阐述了煤矿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现场、井下火灾事故现场、井下水灾事故现场以及顶板事故现场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以期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自救互救与相关避灾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
[关键词]煤矿事故;自救互救;避灾方法
引言
煤炭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工作场所大多在地下,空间受限,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中,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相当恶劣,再加上很多煤矿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薄弱,经常受到瓦斯煤尘爆炸、水灾、火灾以及顶板事故的威胁。而在事故发生初期,专业救护人员很难到达现场,受灾人员及时、正确采取措施展开自救和互救,会极大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1自救互救概述
1.1自救互救的定义
在实际生产中自救主要指当矿井突发意外灾害事故时,灾区所有从业人员采用的避灾保护自己的措施与方法。互救则主要指在进行有效自救的情况下,人们为妥善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例,选取坡度、坡型、坡高、植被、距河谷距离、岩土体、灾点密度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获取研究区易发性。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降雨工况和易发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降雨在不同重现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低危险性分区逐渐减少,极高危险性分区逐渐增大。
关键词:GIS;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兴县
1研究区概况
兴县地处山西省吕梁市西北部,黄河东岸,属黄河流2域,总面积约3165.3km。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兴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8.0mm,降水分布由东向西递减。地形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三面环山。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地势总体上是自东向西倾斜,呈东北高西南低,并形成河谷、黄土丘陵、中山等地貌。兴县地质灾害以黄土崩塌隐患为主,数量较多,威胁财产巨大。通过划定不同降雨工况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目前,国内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常用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灰色[1]关联分析法、信息量法、专家打分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本文以兴县全区为评价区域,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基于ArcGIS平台完成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兴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2ArcGIS危险性评价
2.1基于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
通过计算致灾因子对斜坡变形失稳所提供的信息量值,作为评价指标,能正确反映影响地质灾害点破坏的基本规律。其计算原理与过程如下:1)计算单因子(指标)x提供斜坡失稳(A)的信息量iI(x/A):i式中:S——已知评价单元总数;N——已知样本中发生破坏的单元总数;S——有x的单元个数;N——有x的变形iiii破坏单元个数。2)在某一评价单元P种因子组合情况下,计算单元变形破坏的信息量I,即:i3)根据I的计算值,给评价单元确定等级,经统计分i析找出分界点,将区域分成不同等级。
摘要:本文在珠海市某挡潮闸规划用地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对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内港挡潮闸项目,工程组成包括泄水闸、通航孔、泵站以及根据航运需要设置的船闸,工程等别为I等,工程规模为大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属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评估等级为一级。
2.地质环境条件
2.1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构造中等发育,以东北向断裂为主,破碎带多见硅化现象,部分见石英脉、酸性岩脉充填,对评估区稳定性影响中等。区域地层与岩石复杂程度中等,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总体评价区域地质背景条件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