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动物实验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实验设计
在开展生物医学研究时,研究者通过正确地运用统计学知识,可直接影响研究的质量。统计学设计的任务在于对研究的部署、实施,直到研究结果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安排,力争做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获得可靠的结论和信息。其目的在于确定某种处理是否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效应。在实验设计时应遵循惟一差异原则,即在进行两组比较时,两者之间仅有因处理因素不同而引起的差异,而其他实验条件相关的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等同。然而,处理组与对照组在反应上表现出的差别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处理的结果。另有两种引起差别的可能性,即偏倚和偶然性。偏倚是指系统性差别,它不是因组间在处理上的不同所引起。生物医学实验中统计学设计和分析的目标就是消除潜在的偏倚,减少偶然性[2]。
1.1实验的偏倚和控制
偏倚是在研究中从设计到实验实施和结果分析的各环节存在一些人为的、有系统倾向的非随机误差,它不是由于抽样造成的,而是某种偏性使得实验结果偏离它的真值。从所选择的生物医学问题到研究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验的完成过程、实验的分析与解释,乃至实验结果的发表,均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偏倚[2]。这种偏倚常常表现为系统误差。偏倚的大小取决于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实验条件。常见的偏倚主要有选择性偏倚、观察性偏倚和混杂性偏倚。必须认识实验过程的偏倚,从实验设计起直到整个研究过程结束均要加以控制。正确的实验设计可控制选择性的偏倚,事前人为控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避免和减少观察性的偏倚。对于混杂性偏倚,可将重要的混杂因素在设计阶段进行分层随机设计,使混杂因素在组间分布均衡;在统计分析阶段将混杂因素作为分层因素或采用有协变量分析方法,以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只有有效地控制或消除偏倚,方可减少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1.2减少偶然性的潜在影响
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排除。因为即使是在精心实施的研究中,接受同样处理的动物,其反应也不可能完全一样。适当的统计分析可使实验人员评估出现假阳性的概率,即根本不存在处理效应的情况下观察到差异的概率。这种概率越小,实验者发现真实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更有把握地检测出真实效应,有必要减少偶然性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设计确保能在“噪声”之上识别真正的“信号”。
1.3实验设计的要素
摘要:防疫工作一直是实验动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特点以及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具体情况,采取6项有效措施,探索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安全、健康的实验环境,加强了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了实验动物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科研支撑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实验动物;防疫工作;生物安全;安全管理
实验动物作为实验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1],在欧美、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都有着50年以上长足的发展,实验动物硬件条件和行业管理规范也已经非常完善,具备先进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水平,实验动物质量也越来越高,比如啮齿类动物都已普及到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SPF)级[2]。我国从1988年国家科委《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来,也逐渐建立了法制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管理体制[3]。尤其是近10年来,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出来,与国外发达国家逐渐饱和并略有降低的实验动物使用量趋势不同的是,我国实验动物使用量成倍增长,高校与科研院所、医药企业都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实验动物设施,设施规模、硬件配备都已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肩。随着设施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也迅速增加,而实验动物的饲养方式,尤其是啮齿类实验动物,大多是以高度密集化的方式进行饲养和动物实验,如采用独立通气式笼具(individualventilatedcages,IVC)使得单位空间饲养量比常规饲养方式提高了近两倍。在我国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种类、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实验动物标准和质量也在逐渐提高[4]。实验动物生产供应专业化、规模化也迅速发展。但与之相应的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手段、检测水平以及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在啮齿类实验动物使用质量还一直停留在清洁级水平,SPF级供应量和使用量比例还很低,另外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病原种类和检测方法还存在一定差距[5]。可以说,我国大规模的繁育和使用实验动物给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1近年来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问题的事故案例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是指对实验中使用的动物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危害进行相应的防范和控制,其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包括繁育、运输、抓取、麻醉、采血等[6]。此外使用实验动物时,在风险评估中要充分考虑动物源性感染性微生物的伤害特征。有证据显示,实验动物还能通过唾液、尿液和粪便散布动物源性、感染性微生物和其他的感染性因子[7]。总之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伴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最近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对我国两家科研机构近百名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同时被发现感染了实验室源性布鲁氏细菌事件发表评述并提醒业界关注。2019年12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确认96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布鲁氏菌感染呈阳性。随后12月10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官方网站也确认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13名学生也感染了该布鲁氏菌,他们是曾经去兰州兽医研究所实习过的49名学生中的13名。《自然》还披露早在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和员工被教学用山羊布鲁氏菌感染的事件[8-9]。有关实验动物获得性病原感染事件在国内外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在媒体和杂志上屡见报道。如何明忠等[10]2004年对实验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显示,20世纪末全国各地实验大鼠和工作人员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检测的阳性率都非常高;2003年北京某实验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感染SARS病毒并引起一定范围内传染事件;2004年天津某医院收治9位来自同一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1];2006年长春某高校中药系实验室76名实验学生中发生10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事件[12];2009年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动物病体进行实验研究时,意外感染致命性炭疽病菌,受感染的5名人员被紧急隔离至医院监控以及治疗[13];2011年,芝加哥大学实验室一研究员因实验动物而引发皮肤感染蜡状芽孢杆菌[14]。以上这些案例的发生表明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清华大学为例,对高校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
2清华大学在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随着高校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的建设,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5-16],从而对实验动物相关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动物中心”)作为学校15个校级平台之一,始建于2007年,是我校“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校级平台。我们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各单位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实验动物相关的探索和尝试。动物中心现有一期动物设施建筑面积2900m2,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小鼠IVC笼位2万个、大鼠IVC笼位300个、家兔100笼位;二期动物设施建筑面积4700m2,2019年11月份投入使用,小鼠IVC笼位3.5万个。目前为校内18个院系、近300个独立实验室的实验动物研究项目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由于每天进出动物设施的工作人员和师生近600人次,因此做好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动物中心运行10年来,在学校实验室管理处、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InstitutionalAnimalCareandUseCommittee,IACUC)和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防疫工作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落实,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止动物疫情发生和对动物进行医护的管理制度。动物中心在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实施了以下6项有效措施。
摘要: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溃疡性结肠炎多以本虚标实为根本,外邪、血瘀、情志等为诱因。中医的治疗多从分期与分型出发。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起到治疗UC的作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治法;实验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疑难病,现代医学对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在我国此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医对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其发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此病大体上相当于中医的“下利”“久泻”“久痢”“肠癖”“痢疾”等范畴。现通过收集近5年中医药治疗UC的文献,总结UC的病因病机、治法及实验研究,希望能初步构建治疗UC框架,对提高UC的诊治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1病因病机
目前,西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学尚不明确。一般与免疫异常有关,寄生虫、肠道细菌、病毒感染、精神创伤、遗传等可能为诱发因素。戴宝林[1]认为UC多属本虚标实之象,以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湿热是致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病理损害。危北海等[2]认为本病多因初起外邪留滞于大肠,郁热破血致病。其病变可涉及气分与血分。初期多属气分,久病则在血分。焦君良等[3]认为本病是因局部毒邪壅滞,产生包括各种致病因素的毒邪以及病理产物的毒邪,阻碍气机,导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病延日久,必将毒瘀壅滞,进而化瘀成痈,损及脏腑,耗伤正气,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并提出了“从痈论治”治疗观。俞宜年等[4]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久泻、腹痛”范畴,临床多见气血同病,多以肾阳亏虚为本,以肝郁、湿热、血瘀等为标。
2治法
2.1分期论治王新月
摘要根据脓毒症30的定义,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由脓毒症导致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神志异常,激动易激惹,谵妄,昏迷等,幸存者恢复期亦有长期记忆损害等并发症。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尚不明确,亦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治疗中具有辨证施治的优势,可针对本病不同的症状和阶段处方用药,然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对中医药的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机制;中医;研究思路
1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1大脑信号传递障碍
脓毒症时机体释放出大量的炎性反应因子,从而激发应激反应[34]。引发炎性以及抗炎性反应因子,如NO、趋化因子、促炎因子等。这些因子将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星型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使得神经传递以及调节和神经分泌的紊乱[5]。一些炎性反应因子还可以作用于其他的大脑结构产生病态行为如活动减少,厌食,沮丧和认知缺失等[6]。
1.2微循环障碍
脓毒症时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使内皮细胞选择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在炎性递质的作用下内皮细胞激活,使血管张力改变,并导致微循环和凝血功能障碍,这将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损伤[79]。
[摘要]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所有临床疾病,主要讨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理论知识源于实验研究,病理生理学实验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对于联系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院校的病生实验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推动教学改革就需要深入探讨注意事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整体动物实验;教学方法;考核机制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内科学等基础、临床课程紧密联系。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与理论课相辅相成,病理生理学实验是病生课程的有机组成,通过动物实验结合病例讨论共12学时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的发生机制、机体的代谢变化等知识掌握。
一、设计实验模型,注重实验形式
病理生理学与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病生实验主要从复制疾病的角度设计。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一般疾病模型包括三种: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模型、离体细胞模型。中医药院校的病生实验以家兔和小鼠作为整体动物模型设计了实验。整体动物模型可以全面体现临床疾病的特点,最能体现人类疾病特征。但是动物与人体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有个体差异性,随机性,实验条件难以完全一致,所以动物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具体的方法要在临床实践之后再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旨在提高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由带教老师讲解实验内容,教辅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巡视各组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细化实验内容,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时,指导老师先讲授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回顾课堂知识,与理论结合,明白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