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二级安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式化,在教育上往往通过安保部门的专题讲座、模块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不定期主题班会来实现,由于途径和形式单一,这种课堂讲座式的说教和灌输,吸引力和关注度有限,即使有反面案例,因现实体验感不强警示效果不佳。
(二)安全管理的被动排查作用有限
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往往基于高教系统爆发集体或个人的安全案例后旋即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多为被动式检查。往往只起一时之效,随着时间推移,排查逐步沦为形式,学生对其不以为然,见怪不怪,甚至有了反感或排斥的情绪。
(三)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队伍、宿舍管理人员、学校安保队伍等力量执行。面对学生庞大的人数总量,这些队伍在安全教育管理上人力匮乏,捉襟见肘。学生工作队伍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安全教育管理往往淹没于无限浩繁的事务工作中;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和人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的安全保卫队伍往往仅能负责一些面上安全保卫工作或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爆发的苗头很难及时预判、遏制和发现。
1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中,把受教育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深入性与牢固性称为恒常性。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的恒常性上,还显不够,因此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现状的出现,导致大批学生在其上岗后,需要企业进行时间较长的基于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强化教育与培养,随后才开始接触铁路方面的实际工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安全工作态度或安全工作意识未能牢固树立的学生来讲,企业方面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时性的补救或促进作用,很难达到“入骨入髓”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在校期间未能养成较好的安全习性,在安全习性上出现了严重缺失的学生来讲,企业所做的那种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对他们拥有或建立起恒常性的安全意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总有少数顶岗实习学生或刚上岗的学生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方面。以上论述表明:为了使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顺利地、较快地成为一名安全生产的合格者,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开展铁路安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建设,并且通过建设的校园铁路安全教育机制,对铁路专业类学生持续而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阶段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建立与培养,达到铁路安全教育恒常性的目的。
2改进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如何改进和完善铁路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摆在相关院校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铁路企业的安全相关工作,发现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以学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平台的铁路安全教育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可行的途径。要对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铁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生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是,院校如何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教育平台。铁路安全文化的建设形式可以参照铁路行业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可以从铁路安全理念文化、铁路安全制度文化、铁路安全行为文化和铁路安全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整合院校已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对照建设需要,进行添置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铁路类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铁路相关专业各自特点,通过教学过程设置和相关活动的安排,构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的模式和机制,促使学生的铁路安全教育系统化、效果恒常化。建立效果良好且可行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和机制,并在这一模式和机制下建立起其执行组织,是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为基本的中心工作。便是本文所构建的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不难看出,该铁路安全建设组织模式从上至下呈三级管理机制。第一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第二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第三级为铁路专业学生。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通常情况下,所示的一般型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的各级执行组织可按如下办法组成或建成:第一级的高职院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由来自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团委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或建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由来自铁路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教育人员,以及来自高职院校教学部门的涉及铁路安全方面或铁路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或人员组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由来自院校学生会、分团委人员组成;第三级的铁路专业学生由来自铁路专业的学生、就业于铁路行业的学生组成。各铁路类高职院校在应用的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时,其执行组织的构建工作和实际的人员来源可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
3校企衔接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参照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关于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有效衔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并搞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有效衔接工作,能显著地提高或巩固铁路专业毕业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性及其恒常性。第二,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较好地进行衔接,无疑将有利于显著提高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和铁路企业各自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第三,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很好衔接,将有利于促成校企一条龙式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而这样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将直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所以,在开展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充分考虑与我国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一体化衔接。
作者:张哲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我们通过借鉴联合国减灾署UNISDR、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救助儿童会组织STC等机构联合制定的“全面学校安全CSS”国际框架,并参考其他国际儿童安全教育标准,结合中国中小学生和校园安全的实际情况,遵照中国10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研制完成了国内首创的“基于安全教育情景剧的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工具。通过该工具的实践应用,能够对校园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全面评估,从而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在校园风险评估方面提供理论工具,在应急能力提升方面提供一种“寓教于乐”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教育情景剧 风险评估 应急能力
一、国内外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的现状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成熟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国在推行学校教育社会风险的过程中,由学区来制定学校教育社会风险评估的指标,美国学区安全标准包括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三级指标,每个指标下面均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实施细则。目前,中国风险研究更多集中在自然灾害和工业生产的风险源识别与评估方面,对于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且重点大多集中在地震、火灾、人员密集场所、暴恐防范和公共卫生等单因素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不足以从宏观上系统的分析校园突发事件的风险,更没有一套比较全面的风险源识别与评估体系。在校园应急能力提升方面也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单一、对学生单纯灌输防灾知识、忽略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和体验等问题。综上所述,借鉴国际先进的全面学校安全(CSS)风险评估体系,结合我国校园实际情况,研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校园安全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工具,不仅有利于提高师生对校园安全的意识和应急能力水平,更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平安校园的建设。
二、基于安全教育情景剧的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
升工具设计思路及应用流程介绍我们借助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国家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及各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新兴风险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救助儿童会组织STC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积极研制“基于安全教育情景剧的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工具”,用“应急文化+安全教育+亲身参与”的模式提供以儿童为中心的校园综合防灾减灾教育服务,实现校园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该工具的设计借鉴联合国全面学校安全CSS国际框架,结合我国校园的安全特点,针对校园安全事件的4大类,41个小类,400多个灾种,将校园风险评估指标分为“安全的校舍”“学校灾害管理”和“减灾及抗灾韧性教育”3项一级指标、39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600多项三级指标,通过“校舍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工具”“学校减灾管理风险评估模型”和“学校减灾韧性教育评估与应对力模型”组成的“校园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力模型”进行全面学校安全评估与能力提升。从风险管理、学校管理体系和师生安全行为的三个角度,为预防灾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全面学校安全评估首先按照三级评估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经由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Bowtie模型的“校园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力模型”进行计算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相对权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效的结合起来,量化的计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大小,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学校可能发生的灾害的优先级,为后续风险管控奠定基础。在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的优先级后,基于Bowtie模型对隐患、可能的事故原因以及后果进行评判,分析重点放在风险控制和组织控制的薄弱环节上,按照灾害的优先级分别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得出威胁分类和差错分类,并最终得出各项灾害对应的关键信息。从风险管理、学校管理和师生安全行为的三个角度,为预防灾害的发生及降低受灾后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工具通过“校园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力模型”自动评估得到灾害优先级和各项灾害的关键信息后,自动匹配选择安全教育舞台情景剧及其课程,并将灾害对应的关键信息融入舞台剧和安全教育课程中。基于舞台情景剧的安全教育课程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按照不同学段的教程对学生进行减灾及抗灾韧性教育,以创新模式进行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基于安全教育情景剧的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工具的使用流程包括以下几方面。1.按照被评估学校基本情况,通过以情景构建的形式基于校园风险评估的三级评估指标出具的《风险评估问卷》,对在校师生、学生家长等进行CSS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相关数据采集。2.针对采集到的数据,工具中的“校园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力模型”自动评估得到被评估学校的灾害优先级和各项灾害的关键信息。3.根据灾害优先级选择现有安全情景剧剧目(含专业评估知识点),并将灾害对应的关键信息融入基于舞台情景剧的安全教育课程(结合专业教材和教程)4.挑选师生进行安全情景剧剧目表演,并以安全情景剧为基础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教学。5.教学结束后,依据教学内容再次构建新情景,对师生进行评估测试,形成《校园应急能力提升点数据分布报告》《校园风险评估报告》等系列报告。“基于安全教育情景剧的校园风险评估与能力提升工具”中多项关键技术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随着工具的不断升级完善和实践应用,未来必将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在平安校园建设和学生安全教育的应用利器。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张保江、陈继南、张毅 单位: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2006年5月29日,某石油化工公司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爆燃事故,导致在厂房内作业的承包商施工人员4人死亡、11人受伤;2010年2月17日,某公司承包商包装操作工违章进入包装机内处理落袋,被挤压致残;2010年5月20日,承包商人员在某石化公司装置现场查看设备,私自触碰开关致装置连锁停车。类似的由承包商人员直接或间接酿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炼化企业安全生产。深入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素质不高密切相关。炼化企业承包商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严重缺乏。承包商为了减少用工成本,经常使用“低素质”廉价劳动力,致使这部分“无知无畏”人群反复上演“低老坏”(指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和“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为各类事故埋下隐患,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强化承包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异常重要。
炼化企业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一方面炼化企业在繁重的生产任务压力下,视承包商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额外负担”,从心理上不愿意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即使组织,也是以应付和走形式为主,培训方法简单、时间短、效果差,存在“短视”现象。另一方面,承包商以利益为中心,不愿意将资金和时间投入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内部未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对甲方要求的培训也是被动接受。
一方面,企业对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虽然有的企业建立了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但主要限于基本的入厂(场)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没有明确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环节,没有将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承包商活动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承包商本身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不健全。承包商未建立或者建立了粗放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全面、不系统,没有形成闭环管理,执行不严,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从炼化企业承包商方引发的各类事故原因分析中不难发现,承包商方施工作业人员既缺乏炼化专业基本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对现场危害认识不足,也缺乏危害识别和自我防护与救护能力,一些作业人员的“低老坏”与“三违”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致成为习惯。
师资方面,一是专职教师缺少生产实际知识,知识结构与生产现场实际脱节。二是兼职教师缺乏培训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与课堂掌控能力不足。硬件设施方面,各炼化企业均设有主要工种的培训基地,却没有专门的安全培训基地;安全培训教室无法满足培训需求;针对现场的实物教具、多媒体教学器材以及仿真教学器材相对缺乏;有限的资源也不愿向承包商方的施工作业人员开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2014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和2013年底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63.2973万和2647.4679万;毕业人数分别为:643.8576万和747.8009万[1]。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位于城市,决定了大学生在读期间主要的生活空间处于各类城市中;而每年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也选择了城市,不同之处主要集中于是选择大城市就业还是小城市就业。而2015年1月1日,在上海外滩发生大规模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遇难者中包含多名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学生。这一事件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针对高校学生在读期间以及就业后的生活空间特点,在高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具有针对性;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更好、更快的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力争广大学生在面对安全事故的时候尽量减少或避免生命伤害。本研究在高校改革大背景下,针对高校学生主要生活空间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各类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积极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实践性探索。
1.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
《新课标》已经非常明确的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并划分了水平一到六个层次。我们在探索生命安全教育如何更好的融入体育课程过程中应该在现有的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融合,力争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由于,在高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目前和将来生活空间特点而进行的特定性教育,和之前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阶段的生命安全教育不具有连贯性,所以,在具体的水平层次划分过程中没有必要去刻意套用《新课标》中的水平一到六。根据以上原因,在现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下针对性的内容:
1.1课程目标
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学生将:
1.1.1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力争防患于未然;
1.1.2正确认识各类城市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掌握几种常见的避险技能,力争面对突发事故时处乱不惊、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