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儿童保健培训范文

儿童保健培训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儿童保健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儿童保健培训

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服务中的应用,以及其研究进展,为针对性改善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①研究对象:流动儿童,其具体定义为:户口不在某市,在某市定居满半年及以上的儿童。②研究内容:a.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服务中的实践。b.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服务中的研究进展。③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评阅法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和再次分析。结果①流动儿童主动获取保健服务的意识淡漠。②医务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待加强。③医疗服务中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保健及健康水平。结论①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注重采用多种途径,充分借助互联网等公共媒体资源方式,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及家属主动接受保健服务的意识。②人文关怀服务教育应该将医学院校理论教育与医疗系统实践培训相融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人文关怀理念,在医疗系统培训中注重人文关怀服务能力的培养,使人文关怀贯穿整个保健服务过程。

【关键词】人文关怀;流动儿童;儿童保健

1研究对象的特点

2013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显示,全国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城乡流动儿童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流动儿童总的男女性别比为116.39。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父母能够给予被带进城里的流动儿童关爱和指导的时间也并不多。他们在医疗、教育、心理关怀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研究

大量研究[3]显示,除母乳喂养情况较好外,流动儿童生理健康、卫生保健状况等方面表现都较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上海户籍儿童完成“4、2、1”体检(即1岁以内每3个月进行1次,1~2岁儿童每6个月1次,3岁及以上儿童每年1次)比例为84.3%,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的35.5%[4]。此外,流动儿童的多种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户籍儿童。闫淑娟等[5]报道,流动儿童两周腹泻罹患率为13.4%,高于户籍儿童1.3%的水平。杨栗坤等[6]报道显示,流动儿童6个月龄贫血检出率为16.3%,而户籍地儿童检出率为9.5%。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的研究显示,坪山新区从2010成立到2012年的3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4.2‰,其中流动人口占93.9%[7]。在就医的过程中,由于受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认知水平等,使得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的应用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2.1流动儿童看护人主动获取人文关怀服务的意识淡漠:根据健康教育的KAP模型理论,健康行为的转变是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儿童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和经济水平较低,保健意识薄弱,流动儿童作为脆弱人群,其保健问题更显突出[8]。北京市丰台区[9]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建立儿童保健档案的知晓率为49.5%。海口市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尤其是感冒原因的知晓率(6.7%)以及腹泻原因的知晓率(7.8%)均低于10%[10]。泰安市的研究[11]显示,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并在生活中产生了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不良的养育行为,这些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能够促进流动儿童主动获取保健服务并接受人文关怀服务,进而对流动儿童保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点击查看全文

儿童保健中社区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常规组应用一般护理,研究组应用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儿童保健知识覆盖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儿童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及保健知识覆盖率,对于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儿童健康。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儿童保健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儿童保健,可给予儿童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的综合服务,同时,也是提高儿童免疫及抵抗力,降低疾病传播率的关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家属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对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4~30个月,平均年龄(22.17±3.19)个月。常规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5~29个月,平均年龄(22.14±3.52)岁。两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县级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需要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文从专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特点,从档案管理模式、服务内容及工作地位,以及档案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做好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档案管理;机遇;挑战;妇幼保健院

概述

妇女和儿童保健管理,简称妇幼保健。其中,妇女保健包括婚检、产检、叶酸发放、生殖健康宣传、产后访视等;儿童保健则包括产后幼儿访视、体检、疫苗接种、新筛、体弱儿监控等。妇女儿童是国家卫生保健的重点,其健康水平直接反映了人口的总体健康状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县级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同样需要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提出具体应对之策,对提升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县级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特点

1.1专业性

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是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可见,妇幼保健档案的建立、管理,有利于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和专业实践的总结、传承和保护。从大的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儿童保健类档案和妇女保健类档案,以及妇幼保健院自身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档案资料。从小的方面看,包括婚检档案、产检档案、生殖健康宣传档案,以及疫苗接种档案、新筛档案、体检档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

点击查看全文

区域化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实践

【摘要】以妇女、儿童和儿童家长为目标人群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是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在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领导,部门合作,投入到位,健全工作网络,强化工作人员队伍培训,并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联手,多渠道多范围开展行动,还积极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大规模特色宣教活动,依托项目开展宣教与干预,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健康教育方式,使各项工作指标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管理

1妇幼保健管理面临现状

2009年4月,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与原南汇区两区合并,形成现在的浦东新区。现浦东新区区域面积为1429、67km2,占上海市总面积的22、55%。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50、1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234、19万人;2016年全区活产数为56058人,其中非户籍为31881人。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是集预防保健、示范医疗、培训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妇幼保健管理专业机构,承担着全区19家助产医疗机构、36家计划生育手术点、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多家托幼机构的妇幼保健管理职能。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大批高龄孕妇的涌现可能造成分娩风险的增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升;胎儿先天性异常发生率相应增加;公众对母婴健康素养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以应对整个孕产期安全,在这样的生育高峰大背景下,作为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的专职管理机构,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寻求对策,保障母婴安全。

2对策与实践

2、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2009年两区合并后,原两区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也于2010年合并成立新的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设立了健康教育科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所内出台健康教育联络员制度,由其他相关职能科室(如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质量管理科等)兼职人员组建一支联络员队伍,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在全区各级助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托幼机构设置相应的业务条线,并要求配备专兼职妇幼健康教育人员,通过孕妇学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托幼管理等渠道,将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加以落实。依托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加强与系统内其他专业站所如疾控中心、眼牙防所、精神卫生中心等的横向合作,并拓宽与系统外委办局如妇联、工会、教育局等部门的交流协作,不断强化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点击查看全文

儿科全科医生培训模式研究

在儿科轮转期间实行“导师制”,由临床经验丰富,带教能力强,责任心高的的副主任医师来负责每一名全科医生。这种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使带教老师能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学员在轮转期间的工作、学习,保证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保证学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一定的儿科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使培训流于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被选派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班的骨干医生在全科范围举办专题讲座或召开经验交流会,让更多医师了解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带教水平[2]。带教老师在掌握一定的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全科医生的临床培养目标和带教要求,应用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模式在诊断和治疗中指导全科医生。

规范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

针对全科医生的儿科教学,应包括不同年龄小儿主要卫生问题及社区保健,社区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等。学员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处理社区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医疗技术,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中,一般急诊急救技术、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初级治疗与预防技术是重点培训内容。

1强化基本技能培训:全面、系统、正确的采集病史,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是医生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得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来源。学员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规范和强化此项技能。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是以患者为的中心,患者的感受受到重视,要求临床医生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扩展思维,善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是全科医生教学培训的重点,当发现一种临床症状时,能够从多系统多视角去考虑、分析、鉴别,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逐渐建立起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例如:某一患儿出现呕吐、腹痛或皮疹等症状,不能单一考虑小儿内科疾患,扩展临床思维,考虑与儿科相关的其他疾病,如急腹症、传染性疾病等,予以鉴别并及时处理,以免误诊或耽误病情。

3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是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培训要学会正确选择相关检验项目和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信息更是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儿科相关科室轮转,如影像科、电诊科等,学会或提高在心电图、X线、CT、MRI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技能,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合理用药:带教老师应按照严格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患者。指导学员用药前正确阅读和使用药品说明书,不仅掌握药物的适应证,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必要时应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备受关注以来,输中药制剂的患儿逐渐增多。因有些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故输液时勿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儿更应该慎用[3]。还有,喘息患儿输氨茶碱时会出现烦躁、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严重可出现惊厥等,需严格掌握指证,输液时速度应缓慢,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时,应向家属明确交代可能的风险,经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