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法治教育案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在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中,由于教材涉及到的大多数法律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儿童立场,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缩小儿童生活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差距,实现道德情感的认同、道德认知的巩固、道德品格的生成,以及法治思维、法治意识的自主成长。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专册; 案例教学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中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要求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就法律说法律,就要求说要求,课堂枯燥而低效。案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生活事件进行深入解析,构建还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地气[1]。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2],并内化于心,生成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结论,涵养生活智慧,形成法治意识,促进行为自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儿童立场,涵案例以法治意蕴
小学法治教育案例的选择要力求突出儿童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正面引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法治教育案例要立足儿童主体性、生活真实性、社会典型性、教学针对性,并力求语言简洁、叙述完整、条理清晰、指向明确。例如在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关于维权领域的认知情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事例1和事例2进行了补充,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的议题。案例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吕慧娴建议张彤爸爸依据《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对于这个案例,补充了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有效时间等关键要素。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很多人遇到类似纠纷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一拖再拖,一等再等,最后错过了劳动仲裁的有效期。这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劳动仲裁”这一维权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事例2: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拴狗链的狗咬伤,吕慧娴建议他和家长依据《侵权责任法》向狗的主人索赔。这一案例牵涉到维权当中的“私力救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但是这种维权的前提是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种理性的态度和理想的方式,因此在教材所提供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活呈现了新闻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被宠物狗咬伤后,协商不成,物业、派出所出面调解,达成协议。律师解说,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进行诉讼。这样的案例选择,将维权的协商及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生活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做到“一案多得”。教学中对课文中的两个案例进行补充和完善是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和现实困惑,只有选择恰当、针对性强、完整的案例,才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后面的教学展开奠定基础。
二、厘清脉络,定案例之使用时机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使用是要明确案例教学的宗旨,用生活事例来诠释法律条文,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理解,形成观点。案例教学是基于每一课的整体知识体系的结构,在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厘清教材板块与脉络、知识点与话题,精准定位案例教学的使用时机。例如在第四单元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教学中,“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关于法律规定的重要的年龄节点,学生知之甚少,特别对于“8岁是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这一法律规定更加难以理解。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自主讨论“知识窗”中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通过互相讨论,自主探究,释疑解难,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重点讨论哪个年龄,不理解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用视频形式出示新闻案例——一年级小学生给游戏充值数千元,家长是否能追回?通过观看案例前半部分的叙述,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进行分析,未满八周岁的儿童无民事行为能力,他的充值行为法律上不予以认可。最后做出判断,家长是可以跟游戏开发公司索回这笔费用的。通过开展这一生活案例的讨论,将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建构起来,理解不同的年龄节点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摘要: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参与性、思辨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契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倡导的教学方式要求,是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议题情境的创设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法治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法治案例,创设案例型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引入思辨性议题情境,把握情境的真实可辨性、深层可探性和适度开放性,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设计活动型议题情境,通过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关键词:法治教育;议题式教学;情境创设
思想政治课承担着高中学校法治教育的重任。与小学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发展相对不足,教师要积极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法治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议题式教学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符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倡导的注重活动、参与体验、思辨探究的要求,它可以弥补高中思想政治法治教育忽视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培养的缺陷,是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可行路径。议题式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就是围绕任务,对议题、情境和活动进行整体架构的过程[1]。其中,情境是载体,起引导和媒介的作用,承载着议学活动的开展。借助情感氛围,学生在关联经验的情感体验中更容易理解和迁移知识。在法治教育课堂上,议题情境是法治素养培育的切入口。议题式教学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创设触发学生法治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使学生在体验共鸣和思想碰撞中思考是与非、德与法、情与理,培养思辨能力。法治教育中较为典型的议题情境是案例型议题情境、思辨性议题情境和活动型议题情境。
一、案例型议题情境
法治案例以现实的法律事件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判断、分析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规范。教师要灵活应用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高中法治教育拓展了法治原则和法治理念的教学深度,强调结合现实案例和法治实践,加深学生对法治价值观、法治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在学习法律概念、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时,教师要引入真实的法治案例,将其设计为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抽象难懂的法律概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思考道德与法律、公平与正义等深层次问题,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在案例分析中,教师要阐述宪法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罪刑法定等法治原则,展示法律制度,提升学生的用法能力和制度自信。将法治案例作为议题情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确保案例来源的客观真实性和权威性。对于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法治案例,教师要查证其出处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避免使用虚假、编造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报案例和指导性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法律类期刊、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等都是收集司法案例的理想途径。第二,案例内容要有针对性。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法治案例情境既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发展阶段。第三,案例要经过教师的改编,语言要精练准确,篇幅要适中,适合课堂展示。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抓住学科知识与学生思维疑虑的结合点,逻辑严密,层层相扣。第四,案例要能引起争议和探讨。在创设法治案例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据此设计出若干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讨论起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公正司法”时,教师可以选取陈满案创设议题情境,设置探究任务。这是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第一件刑事申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利用。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文字或图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情境,介绍陈满案的诉讼过程和案件争议焦点,并提出探究任务:“时隔20多年,陈满再审被判无罪,说明正义不会缺席。正义对诉讼提出怎样的要求?”[2]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对公正司法的内涵和标准进行思考和分析,体验维护公平正义的情感,培育崇尚法治的精神。
二、思辨性议题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思辨能力是其着重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增加教学的思辨性。创设思辨性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和推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多维度地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经过分析、推理和评价,学生在争论和辨析的思维碰撞中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锻炼了法治思维能力。在法治教育课堂中,教师引入思辨性议题情境,需要把握以下要求。
[摘要]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更能够坚定法治社会的根基。但是目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法治理念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相关措施。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文化;法治教育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及自由,并为师生的发展构建理性、规范化的教育氛围。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实现高校法治文化也被提上日程。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对于学校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其法治素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法律意识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其未来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高校是大学生从校园生活走入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其校园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从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问卷结果来看,许多学生的法律概念比较模糊,对于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缺乏足够认识。针对此,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法治概念,则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法律学习途径,让大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法治社会的契约精神,并主动参与到学法、用法活动中来,为未来参与建设法治社会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有利于推动高校的规范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依法治校逐渐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传统高校教学管理中行政化命令占据着重要位置,而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这种缺乏民主性的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因此,如何实现“去行政化”,推动依法治校管理模式的构建则成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工作的重点。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能够为高校管理层实现行政化到法治化的合理过渡构建良好的环境,并利用民主化手段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此外,校园文化是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体现,而实现法治理念的渗透则能够推动校园文化逐渐融入到社会文化氛围中来,并把握时展脉搏,推动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有利于法治化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报告中则进一步阐述依法治国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依法治国不仅成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成为时展特征。而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能够让师生形成“法治自觉”,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并亲近法、依靠法、运用法,为高校的依法管理提供持久动力和根本保障,进而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中法治概念的渗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与法治相关的社团相继成立,普法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推广,线上法治咨询途径逐渐打通等。这些措施无疑为法治文化的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来看,其在法治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具体来讲:第一,法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性不足,更多的法治教育宣传工作局限在传统模式中,缺乏实际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调查与分析,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使得一些缺乏自我约束意识的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茫然、焦虑等心理误区;再如在法治教育考核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中,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持续教育效果。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渗透于德育教育之中,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讲解的单一方式依然占据主导,使得学生对于法治化内容的接受程度不足,失去了参与法治内容学习,以及建设校园法治文化的兴趣,例如德育教师的法治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专业而枯燥的法律条文,缺乏系统充实的案例支持,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得法治理论课程讲解长期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第三,教育考评机制缺乏效率,目前多数高校在法治教育考核中,依然习惯于采取单一的笔试模式,利用试卷考核检验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一方面由于考核内容与学生的期末总体评价相脱节,另一方面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更多的是在考试时候“临时抱佛脚”,而没有真正参与到法治教育中来,对于法治文化的理解也片面、肤浅,严重限制了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效果。
三、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的相关措施
摘要:新教育背景下政治课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现在的青少年,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更要有懂法、遵法、守法、维法和护法等意识与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拥有法治意识。基于此,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方向论述如何在高中政治课程中融合法治教育,希望可以还广大青少年一片自由、绿色和健康生活的蓝天。
关键词:政治课程;高中阶段;法治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生作为国家繁荣复兴和民族昌盛重要的后备力量,将直接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关联,因此,想要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想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就一定要从各个环节抓好法治建设。校园,则是法治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实施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当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相应的法治教育实施方法,以下就是笔者的一番个人经验分析。
1.高中政治课程中融合法治教育遇到的问题
虽然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提出来之后,有很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始集中反思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一些一线的教师也开始尝试更多教学内容的拓展。但我们在庆幸这些可喜的教育转变同时,也应该看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遇到的问题:
(1)教学引导方法僵化、单一和枯燥。教学启发和引导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一节课教学成果最终决定的关键,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比如设计悬念、生活情境导入或者是游戏模式导入等,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体现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如此。而相比之下,传统的单一、枯燥理论说教式教学方法,则显得势单力薄。这便是一个教学好方法起到的关键作用所在。而如今的高中政治课,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些法治意识、法律规则和治国政策等内容时,多采用“教条式”方法,且要求学生整段的背诵,这就极易引发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心理,之后随之而来的上课呼呼大睡,同学之间交头接耳的问题,也就更在教师的意料之中。
(2)高中政治课程中教材设计方面对法治教育的内容安排较少。通过对现有的六本思想政治教材进行研习和整理,我们发现,教材比较重视德育方面的内容,即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在几十个单元章节之中,只有几个单元涉及法治教育的知识,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法治教育内容是“隐藏”在教材中的,这些隐藏的法治教育内容,需要教师认真去寻找,挖掘,再对其进行整合,方能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以高中政治《征税和纳税》为例,这其中就隐含了我国一个方面的法律制度——税法,强调了公民需要依法纳税的责任和意识,并且该部分内容中,还对一些在缴税方面存在的违法现象进行了明确,也指出了这些违法现象发生后应该受到的法律处罚。所以说,法治教育内容少,以及存在于教材中的隐晦性,这一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理工特色高校应突破其在法律类课程设置上的局限,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模式,切实履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
关键词: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社会对学生的法律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的法治教育整体上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少数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甚至出现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杀害室友案等。这些案件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另外,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自身权益受损时不会有效维权。可见,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和文科特色高校相比,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理工特色高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法律教育相对有限。所以,如何全面提高理工特色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途径介绍
按照学科范围分,高校一般分为综合类高校和非综合类高校。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非综合类高校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理工特色高校是指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具体包括综合类大学中理工科比较突出的大学和非综合类大学中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理工特色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教师配备、学生知识结构均以理工科为主,再加上法律课程设置不足,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法律素养的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亟需加大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力度。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途径主要分为校内培养和校外培育两大途径。校内培育法律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该课程是全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又分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个部分,其中法律基础在该课程教材(以2018版“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中仅占一章比例,对社会主义法律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二是有条件的理工特色高校开设了一些法律课程。这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对法律课作了相应安排。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学概论等课程。另外,在师资、课时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理工类高校开设了法律选修课,旨在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类选修课包括中外法律思想史、IT法律、专利法、法律推理与辩论、学生维权等,这些课程比较灵活,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受理工科学生的欢迎。当然,为弥补课时的不足,高校还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法制讲座、推广法治教育APP、开展学生创新项目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校外培育法律素养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学生参与法治社会实践。具体方式有参加法庭庭审、参与法律援助、参观访问法治教育基地、收看法治电影、参加法治知识竞赛和学生辩论赛等。
二、理工特色高校在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方面的局限性
(一)法律课程设置不完善一是法律类课时普遍不足。目前,理工特色高校培养学生法律素养主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内完成。该课程的理论课时约为48课时,在2018版“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法律内容占的篇幅仅有一章。从历史来看,“法律基础”起初在不少高校都是一门独立课程,2005年后,随着“05新方案”的执行,“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两课合一。大多数教师认为法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法律课时被压缩至18课时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教师系统地介绍法律知识的确强人所难。除该必修课外,一些理工科高校开设了数量不多的法律类选修课,但有的高校因师资原因无法开设法律课,导致学生通过课堂获取法律知识的机会偏少。二是专业课缺乏法治功能。不少理工科高校课程目标单一,课程教学大纲中缺少育人尤其是提高法律素养目标,课程理工特色有余、法治及人文关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因理工类专业课学习任务重、课时安排紧,或因缺少法律专业知识等原因,很少在理工类专业课中体现法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