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非遗文化特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特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非遗文化特色

乡村振兴下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浅析

当今时代丰裕的物质资源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追求,但精神信仰和归属问题也开始浮现。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实践为各领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察视角和文化传承路径,并结合现代生产力、现代科技手段及文化消费理念成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源动力。其中就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发行的《文创理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展》一书,正是一本展现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意转化的著作。该书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非遗与文传创意产品的关系及转化等内容,让读者感受承载厚重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完整呈现了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内涵价值,为相关领域研究与服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学术著作。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不论是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角度还是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来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文化产业崛起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现代价值多元,是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财富。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的深化、拓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将是广大乡村地区守住乡村根基,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以手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延续,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系某一民族所特有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及由此形成的多维度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沉淀,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的更迭,渗透着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特有的思想倾向、思维习惯及文化需求,通过艺术创造和一代代人创新、演绎得以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更是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实现正向的积极的传承转化已刻不容缓。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文化创意发展本质上是呈现个性需求的共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示。而文创产品则是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从多元视角切入将文化带入了不同领域,并生动、有形地呈现大众的爱好、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发设计非遗文传产品,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为其精神内核赋予时代性、创新性及现代生命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经济基础,还能为不同地区找到可触可感的文化“新景观”,通过发展文创产业盘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原有产业升级。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足见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亟待大展手脚。

首先需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缺乏针对性的规划,非遗文传产品设计创新缺乏良好氛围,表现突出的就是非遗文传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时间、空间、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及积极意义,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仍经久不衰的稳定性及经过历史沉淀、继承创新后的活态流变性。不同地域应深入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语境和民风民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坚持把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真性,找到非遗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并穿越时间与空间让创意传达美好意愿,启发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应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不脱离人本思想,也不脱离审美与功能的统一,而是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实现创意与需求的契合,用设计元素和细节找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现形式和物质载体。以刺绣文创产品为例。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苏绣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源于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的苏州一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更迭,饱蘸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水乡生活气息,它图案秀丽、色彩清雅,可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湘绣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绣品颜色饱满持久、质感强烈,且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是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粤绣起源于唐代,既富有传统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布局饱满、大红大绿而著称,其绣品题材最具传统特色。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蜀绣有130余种针法,表现形式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各地在推动刺绣与文化创意结合时,不仅要贯穿刺绣的原生态,更要将刺绣产品置于现代语境中,分析、提取、重构刺绣的审美因素,促进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审美底蕴与现代产业接轨,借助成熟的设计框架体系将各自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其次是促成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创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深层探索非遗背后文化内涵和历史性的主体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化和完整延续奠定基础。同时,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应积极推动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开展多样化合作,整合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各自具备的生产性动力,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生成与现代元素融合,促使非遗文创产品打破时代束缚,不断完善和创新。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智慧,一部分人已将其对技艺、材料、工艺的特性与表达内化为文化自觉和信仰,设计师可借助手工艺人找到与文传产品相契合的材料和表达形式,在延伸非遗文创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设计“外核+内核”双核心的文创优品。凉山彝族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设计师与非遗艺人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时尚元素与非遗元素混搭手法重构产品视觉效果,并推出了独特的IP形象和衍生品,将彝族服饰中的经典配色和典型装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运用和功能延伸也实现了完美融合,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为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注入了动力。

再次是尝试多路径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优秀的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文化品牌中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借助旅游产业打造精准的文创产品营销模式,能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借助旅游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能充分利用其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天然优势为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展现平台。非遗文化的市场潜力一旦被催生和发现,非遗文化就有了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更大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边界。因此,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拥抱现代、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点击查看全文

短视频平台下非遗品牌策略探究

摘要: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建设及传播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互动传播效果不明显、文化内涵不深刻等。研究聚焦短视频平台下辽宁区域非遗品牌策略,旨在探讨短视频平台下构建区域非遗品牌的目标,从强化各界建立辽宁区域非遗品牌意识、创设优质的辽宁区域非遗品牌话题、加大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宣传投放力度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为辽宁区域非遗品牌策略的实施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短视频平台;区域非遗;品牌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丰厚的历史财富,是历经千百年才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通常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的,不同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原因有所不同,所以具备不同的区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品牌的振兴,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相关行业工作者的必要担当。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展现时代风采,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新期待”[1]具有实践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品牌相结合,有益于探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区域文化传播互赢共生的新路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日渐丰富。将非遗品牌化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是当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短视频强大的社交属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品牌。辽宁区域具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辽宁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品牌的形式用短视频传播出去,一方面有利于塑造辽宁区域的非遗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辽宁区域的非遗品牌,能使人们更了解辽宁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此前人们对辽宁区域的刻板印象,重塑区域文化形象。

一、区域非遗品牌概述与现状

(一)区域非遗品牌概述

区域非遗品牌是将一个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类产品或者一项产业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品牌[2]。各区域的非遗都因受到不同的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差异性、地域性、独特性。品牌则是指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而品牌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则是识别功能。建立区域非遗品牌就是运用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域性特点,使得大众更加快速地认识、了解、识别、传播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更多的人对该区域有新的认知。

(二)区域非遗品牌现状分析

点击查看全文

谈体育非遗创意旅游资源开发

[提要]广西特色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体育文化遗产,成为该地区人民精神意识和文化形态的具体展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于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较为广泛的意义。本文以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在创意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价值基础上,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而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意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

一、引言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个,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孕育着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广西在保护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广西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体育部门,科学地开发当地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发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群众关注体育文化遗产,了解创意旅游产品,在保护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带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将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现存体育非遗项目多达150余项,集体育休闲和运动为一体,不但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还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在我国非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借鉴国内外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在广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体育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融合发展,形成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文化价值开发出来,把资源转化成为产品。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角度,打造合适的体育旅游产品,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推向市场,是当前体育非遗保护的新思路。广西体育非遗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它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又侧面反映着广西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特点、民俗风情、价值取向等。这些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可使旅游产品更具有民俗色彩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有着丰富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非遗文化融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部分天然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针对这类问题,需要抓住二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利用广西地区已有的旅游资源,对体育非遗文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保护,并推出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地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能够关注地区体育文化,转化体育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形成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广西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及体育非遗保护知识,促进广西地区民众观念的转变。群众作为感受文化和文化传承的主体,要想实现体育非遗文化在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民众的思想观念,使更多民众明确体育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意义。受到当地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当地大多数民众对于体育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很难花费精力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再加上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特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使得部分体育文化遗产无法发挥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动能。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不但在思想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经济层面,使更多群众获得实惠,增强人民的经济收入,使其成为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利益拥有者,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要扩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积极转变地区民众传统的观念,认识到构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其意义不仅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和动力,而且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各民族在保护与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达成共识,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符合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进而提升对其的保护力度。在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双重作用下,提高体育非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潜力,并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点击查看全文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教学探析

摘要:产品设计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分析了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文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成功教学案例中的思政体系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之路。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化教育资源;文创产品

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和商业化设计的起源都来自于西方国家,产品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课堂本身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交汇的前沿阵地。因此,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被动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1]。设计本身是价值观的文化载体[2]。大学生在这种价值冲突中能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定立场,及时恰当地运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使之更高效地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自信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解决r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3]。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文化教育和思政元素,让教学模式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立足于“文化”二字,围绕产品开发设计的特征,从产品调研与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念入手,穿插优秀设计案例,并从产品创新方法、设计评估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讲述。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按模块进行设计,分为“红色文化”模块和“非遗文化”模块。

1.红色文化模块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建设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播与推广。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该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专彳k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本门课程的文化背景、思政点有效联系起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基础理论及设计探讨主要包括:红色文化概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创产品等模块内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基因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摘要:特殊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特殊教育美术课程的更新是否适应时代的需求,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对残疾学生的培养有什么样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待各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美术课程中融入地方美术元素,将非遗等传统手工艺传授给特殊教育的学生,让特教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可以为学生踏入社会的自立、谋生之路开辟一个新天地。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