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风险辨识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为了提高监察部门对煤矿风险的管控水平,研究建立了风险管控机制、风险辨识规范和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指数评估方法,明确了风险点分级标准。基于ASP.NETMVC框架和分层架构设计方法,研发了煤矿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实现了对煤矿风险的在线管理和多维分析,为精准监察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利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管控;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矩阵法;分层架构
引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安监总煤监[2016]58号《标本兼治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煤安监监察[2018]34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
[1-2],着力提升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预测预警能力,立足突出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监察执法精准性、有效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研究开发了面向煤矿监察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的煤矿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该系统制定了统一的风险管控机制和风险辨识评估标准,实现了对煤矿风险点在线监察与闭环管理,提高了煤矿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控效率,有效地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1风险管控机制与风险辨识评估
1.1风险管控机制
1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运行模式为基础,具体由以下七个环节构成:(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前提,通过辨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从而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增强风险预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危险源辨识环节,应确保辨识范围拓展到煤矿整个生命周期和各个生产环节,覆盖到人、机、环、管各个方面,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辨识。(2)危险源风险评估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一般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评估正常生产中的危害因素,对各危险源的风险概率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处理。在风险评估之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将系统风险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3)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是指实施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的具体依据。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程,结合煤矿生产自身的特点和风险管理水平,制定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风险管理标准,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化运行,有效避免危险源转化为安全事故。(4)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管理标准确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和手段,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资源有限,不能对所有风险实施全面控制,所以可遵循危险源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5)日常监测监控在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应充分利用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进行日常监测监控,及时掌握危险源的变化,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对危险源实施日常监测监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已经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监测,若该类危险源超出了可控状态,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二是实时监测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管控效果;三是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危险源,促使危险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6)风险预警当危险源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临界状态时,即危险源失控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危害程度,减小事故发生概率。在风险预警系统中,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以便在危险源失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降低人、财、物损失。(7)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是一个反馈的过程,通过评审考核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促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煤矿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管理文化氛围,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规范员工在生产现场中的工作行为。如,可在井下各巷道、工作面等处设置危险源辨识牌;在专项培训宣传栏上普及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利用井下广播宣传风险预控文化等。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将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到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中,提高企业全员对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视程度。(2)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煤矿企业要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内部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要将井下管理作为重点,实行岗位危险源管理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从人、机、环、管四个层面出发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杜绝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作业行为,从而确保井下安全生产。(3)健全风险预控管理责任与考核机制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应将目标责任逐级细化到各矿井、各区队、各班组和各岗位之间,要求作业人员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作业过程中。同时,健全各级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对各岗位、各班组、各区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安全工资挂钩,实现薪酬与风险责任相匹配。(4)建设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风险管理需要,建设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时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共享危险源信息,为煤矿管理者及时掌握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还应具备登记、查询、审核、考核等功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结论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使该体系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特点,更要使该体系满足煤矿日常管理需要,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煤矿安全生产要充分发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风险隐患的排查和预防力度,从而有效消除风险隐患,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促进煤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姜伟 单位:长治市驻矿安检员管理中心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将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地深化,通过对风险的辨识以及风险种类的梳理,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管控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受环境、施工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我们应有效的分析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在风险防控上达到预期目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环境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环境风险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摘要]解析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意义,论述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搭建,提出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应用,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促使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保障地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促使地铁工程建设项目正常投入使用。
[关键词]地铁工程;双重预防机制;应用
1.引言
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需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排查安全隐患的双重预防机制,进而保障地铁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完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要,无论是管理工作人员还是一线施工工作人员,都应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地铁工程项目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意义在于可以妥善解决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认识不清楚、考虑不全面的问题,重点强调安全生产,从隐患排查工作转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树立良好的安全风险意识,分析安全施工发生的原因,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有效防止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问题的发生,进而保障地铁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1]。
2.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搭建
通常情况下,地铁工程建设施工都会在城市繁华地带,具有施工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同时又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水体等(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铁工程建设施工风险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促使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俨然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具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安全风险辨识
摘要:水电站大坝安全涉及社会公共安全,一旦大坝发生事故其后果非常严重,对于风险评估和管控体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杂谷脑流域水电站群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提出的风险评估和管控体系研究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可为其他中小流域水电站群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坝;水电站群;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杂谷脑流域
对流域水电站群大坝运行安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可使流域水电站群大坝安全风险管控具有针对性,因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相关规范对此有明确的规定。笔者以杂谷脑流域水电站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坝运行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1大坝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相关法规的要求
大坝安全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大坝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往往相当严重。水电站大坝运行企业应制定巡视检查、年度详查、水工观测、维护检修、水库调度、水工金属结构运行维护及检修等相关的制度、规程并切实执行。随着国家和公众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大坝发生溃坝、漫坝和重大损坏的风险不可忽视,传统的大坝安全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向基于风险的数字化、智慧化与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但目前大坝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是大坝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尤其对于流域水电站群的大坝运行安全风险评估,鲜有相关报道。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对大坝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有明确的规定,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在修编应急预案前,应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1];《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电力企业应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评估和监控工作[2];《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电力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梳理和完善与风险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好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为大坝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3];《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电站应加强对突发性应急预案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4]。
2研究方法
风险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事故类型、发生概率、事故后果。风险表达式为R=LS式中:R为风险值;L为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为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极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级并分别赋值1~5,把危害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一般、较大、重大、特大5级并分别赋值1~5,则根据式(1)计算结果,可构造风险矩阵,见表1[5]。根据计算的R值进行风险分级:低风险,1~4;一般风险,5~9;较大风险,10~16;重大风险,17~25。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①风险识别,目的是发现、识别和描述可能有助于或妨碍实现目标的风险。②风险分析,目的是解析包括风险水平在内的风险性质和特征,其涉及对不确定性、风险源、后果、可能性、事件、情景、控制及其有效性的详细考虑。事件可能有多种原因和后果,可能影响多个目标;分析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也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③风险评价,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评估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以确定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