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辅导教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民族器乐的艺术辅导”就是我们俗称的“民乐伴奏”,它的功能与作用不仅体现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日常教学和各类演出中,更贯穿于国内各大赛事和展演中。在民族音乐蓬勃发展和多元创作的趋势下,民族器乐的艺术辅导的重要性日趋显现,艺术辅导在民族器乐演奏的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艺术辅导作为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学科,在西方音乐体系中历史悠久,且具有很好的系统性与延展性。相比之下,我国民族器乐的艺术辅导在整个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中显得较为年轻、稚嫩。显然,当下的学科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体系仍需完善。作为一名任职于民乐系的艺术辅导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和自问:“我们的民族器乐是否需要和西方音乐体系一样的艺术辅导教学?如何将这一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系统、规范地推进与执行?如何将民族器乐的艺术辅导建设成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带着这些想法,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的概念重新审视、定位,从多重维度对民族器乐的艺术辅导教学进行整合、改进。多年的艺术辅导教学工作虽使我获益良多,但因这一学科常年处于一个被低估的环境中,所以它的教学建设和开展并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的重新崛起和民乐新作品的大量出现,民族器乐艺术辅导开始展露出新的面貌和强大的功能及作用。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也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和新时代的民乐共同进步。我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不仅是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是职责所在。
一、民乐艺术辅导教学开展的难点
1缺少系统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任何学科的教学体系建设和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教学大纲制定。制定好大纲,该学科才能得到推进和加强。尽管在专业独奏的教学中,民族器乐演奏的教学水准和教学体系有了长足的提升和完善,但遗憾的是,与其配套的民族器乐艺术辅导学科的开展和推进并不尽人意。整个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架构中一直缺乏对这一学科的系统教学设置和建设,这使得民族器乐艺术辅导多年来处于相对无序的教学状态中。零散、自由、随机,一度是我在艺术辅导教学中的感受和实际情况。只有制定出适合民族音乐的、适用于演奏专业学生使用的艺术辅导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这一学科才能顺利地发展,并成为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
2缺乏与艺术辅导合作的规律性、计划性
西方音乐体系中的艺术辅导学科之所以教学架构完整,是由于演奏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与艺术辅导课教师进行学习与磨合。艺术辅导的课程安排、教学规划都稳定地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反观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处教学状态的影响,他们对艺术辅导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并不深刻,随意性和随机性明显。长期以来,民族器乐艺术辅导的教学合作经常是在不固定的时间和频率中进行,教学秩序缺少良性循环。尽管民乐作品或乐器不是都有与之搭配的伴奏和标准的伴奏谱,但是近年来由于民族音乐的大力发展促使许多带有伴奏的新作品涌现,因此学生对民族器乐艺术辅导课程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意识到专业教学系统性、计划性地实施迫在眉睫,必须重新改革、设置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划,将民族器乐艺术辅导课程推入新的层次和新的轨道。
3缺乏完善的民族器乐艺术辅导教材
作文辅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小学生写作文时审题后不知道写什么,写下标题后又不知道怎么开头,开头后又不知道怎么展开,好不容易写满字数,又全都是流水账,以至于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辅导小学生写作文实在是“难”。笔者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就如何破解小学作文辅导中的“难题”抛砖引玉。
一、说写法
说话是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话是表达基础,写作是说话的发展。说话具有易逝性与不可逆性,而写出的文章具有保存性和可修改性。说话和写作都要边思考边表达,才言之有物,说之有序。小学低年级学生,言语表达过于简短而导致内容不完整。作为语文教师与家长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话说明白说完整,待到学生有一定识字量后,再逐步用文字写句写段,表达自己思想,把学生引入写作之门。例如:“我是学生。”逐步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我是二小的一名学生。”“我是二小四年级(10)班的学生。”……这个方法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扩句练习,通过长时间的扩句练习辅导,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孩子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看图写文
看图写文就有意识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片,写出图中内容再加以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游记作文中“移步换景”写法就是看图写文的升华。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里的《七月的天山》就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在移步换景中再融入时间、空间等观察顺序,边写景边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三、故事法
有些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不善于观察,课外书读的少,不关注生活,缺少想象,胸中无物可写;二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把写作看成是苦差事。近年来,各种故事类期刊畅销不衰,就其原因在于故事类作品贴近生活,给人以思想启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同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自孩子小时候起,教师和家长要就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多讲些故事,篇幅可由短可长,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并可以将中长篇故事分章节讲给孩子听。每次讲故事结束时,问一问孩子故事情节可能会怎么发展,并与原故事情节相比,谁优谁劣,训练学生对故事作品的欣赏力与想象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讲故事互动训练后,让孩子将故事再转述给老师和家长听,就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如何?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具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则可以把听到的故事用文字写下来,逐步训练孩子文字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写作能力自然就够得到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众教育,知识普及型的教学方式效果不够理想,诸多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强调互动的教学方式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普及心理知识。探索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不是为大多数学生服务的健康教育,也不是为少数学生服务的咨询和辅导,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构建课程教学,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应用型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是一种依托团体活动,根据学生当下产生的感受与体验进行引导或辅导,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活动的互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普及心理知识。
一、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一般形式
(一)主题辩论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门心理焦点问题,抛出适合辩论的主题,分组进行正方、反方的辩论。搜集辩论资料的过程即学习心理知识的过程,组织辩论语言的过程即自我学习和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与辩方辩论的过程即接受不同知识、学会多维度看待问题的过程。能让学生在准备过程、参与过程、总结过程中,收获很多心理知识,学会团队合作,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掌握共情等。
(二)案例分享讨论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和实操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团体辅导能力;评价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但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出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模式不足,缺乏师资和实践教学环境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本课程应以培养团体辅导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练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结合理论和实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能力。
一、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具有从事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脱节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当前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仍是主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学生团体辅导能力的训练,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能力,导致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脱节[1]。
针对高考美术生的美术辅导教学一定要针对性强,教师要能够抓住最后的这个冲刺阶段,尽可能地给学生知识体系和创作技法上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的能力有提升的空间。素描在高考美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素描对于技法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少美术生在素描能力上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可以在高考冲刺阶段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辅导与点拨,让学生从绘画技巧上和应试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一、用观察来拓宽学生的创作视野
素描看似简单,但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进行素描创作时首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视野,要能够从整体层面进行作画,这样呈现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感染力。素描作品创作能力的具备其实对学生的很多能力都有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绘画功底,还需要有良好的构图和画面的布局能力,这样才能够让整幅画作饱满充实。在高考美术辅导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核心能力和素养要加以强调,首先要让学生的创作视野得到拓宽,让学生具备更加敏锐与细致的观察能力,并且可以将这些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作品的创作来对于观察方法加以说明,以这种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的观察视角得到有效构建,并且更正学生在作画时的一些不良习惯。这对学生创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的帮助会非常明显。在进行素描绘画时,观察是作品创作的开端,这也是学生能够对整个画面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一眼看到整个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这些问题在学生创作时十分普遍,也是素描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改变的创作习惯。因为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的基本形态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体会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仔细观察画面,在头脑中设计构图,这是素描创作的一个基础,在进行教学指导时只有拓宽学生的创作视野,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作品质量更高。
二、加强学生构图能力的培养
由于色彩上的单一构成,整个素描画作能否带给人以吸引力和冲击力,构图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构图能力是对学生创作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学生如果能够有效构图,画作的质量会有本质上的提升。即使临近高考,但是很多美术生在素描作品中的构图能力还是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辅导时对学生的这方面能力一定要有所加强。构图能力的形成除了前期大量的绘画基本技能的培训外,让学生在这个最后关头掌握一些构图中的实用技巧也很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绘画指导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要最大程度利用最后的宝贵时间。一方面,对于基础能力培养中的一些核心素质,教师可以进行强调,这些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学生有较好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些灵活的构图技能上对学生加以辅导,让学生具备更好的临场发挥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素描创作中由于形体自身体面起伏而不同,各自转折的边缘线也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清晰虚实转折线,比如我们对简单的几何形体中的圆球和正方体的轮廓线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不同的变化。既然简单的形体都是这样,更何况形体变化复杂的结构呢?打轮廓的时候我们应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根据整体观察时得到的具体感受,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低括直线来轻轻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这是构图的一种基本方法与理念,如果能够在构图上比较出色,整幅作品的感染力才会更强。
三、注重素描创作技法的教学指导
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美术辅导课程,再来大篇幅地给学生讲基础知识或者创作手法显然不实际,教师要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这个最后的时机,找到合理的教学辅导切入点来提升学生的作品创作水平。给学生讲一些实用素描的创作技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会给学生临场作画以非常实用的指导,能够给学生画作水平的提升带来很明显的帮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来进行指导,将那些真正能够发挥效用的创作技法传授给学生,并且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一般来说,素描创作常用到的有两种激发,一种是作品实物对比法。将作品与实物对比,感觉一下所画的对象,但一定要记住是看到画面的整体,而不是画面中对象的某一细节。这种方法在很多素描中都会用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这一技法,尤其是要回顾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作品创作的一般模式。另一个则是作品感觉对比法。初学素描的学生在打轮廓时虽然应该主要依靠感觉来进行观察比较,着重加强对眼力的训练,使它能比尺子或两脚规更准确地判定距离,但有时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铅笔来进行形的确定和校正检查工作。这种技法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作为辅助,在临场作画时应用较为广泛。在高考辅导阶段加强对作画技法的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那些作画能力并不是太强的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在高考中有更好的表现与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