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等教育知识范文

高等教育知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等教育知识

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学自1983年建制以来已有30多年。为加深对该门学科的认识,推动其今后的建设发展,现就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进行探讨。之所以探讨这两方面,是因为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是构成一门学科的两大要素。系统阐述这两方面的内容,就能窥透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内里风貌”。

一、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剖析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即高等教育现象。然而此种描述过于宽泛,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高等教育现象包括哪些?分为几类?高等教育现象仅仅指人才培养现象吗?如此等等。以下展开论述。

(一)高等教育学研究现象的“外貌”

1.高等教育现象的主体部分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现象高等教育按层次可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按类型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按办学形式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按办学性质可分为公办、民办、公私混合联办。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是否一网打尽,都去研究?显然不是。作为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应把相对稳定、占主体部分、起较大影响作用的高等教育作为研究重点和“聚焦点”,而不是无所不包,把所有形式、性质的高等教育都囊括其中,这既不现实,又无必要。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稳定性,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活动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教育现象的主体部分应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现象。需要指出,此现象可从两个方面理解:既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活动现象,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高等教育事业现象。前者聚焦于如何培养高级本科专门人才,后者聚焦于如何举办好该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事实上,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体。人才培养活动举办得好,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该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好,反之也成立。所以,研究时应兼顾两方面,切莫顾此失彼或者畸重畸轻。

2.高等教育现象既包括人才培养现象,还包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象高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大学,或者说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就此而言,大学的活动就属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势力范围”。大学的活动有哪些?首先是传播知识或称为人才培养活动。从历史上看,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那时的大学活动主要是知识传播。这种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因此,理应列入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其次,在19世纪,科研究活动出现于大学校园内。因此,科研活动也应成为高等教育现象的组成部分,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大学的科研活动如何组织、如何运作、如何与人才培养相促进等内容应进入高等教育学的视野。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无疑有利于更好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在20世纪,社会服务活动部分也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也应属于高等教育学关注的研究对象。综上所述,完整的高等教育现象应包括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现象。缺失对科研和社会服务现象的关照,高等教育现象就是不全整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就是“一部分”的高等教育学。

3.高等教育现象是高等教育学“学科之眼”影射到的现象高等教育学曾追求其研究对象为它独家垄断,以此证明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研究对象的独家垄断并非学科成立的前提,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提出他者无法得出的结论和成果才是学科成立的关键所在。“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对人类知识的进步与增长作出贡献,并因此拥有独立和尊严,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拥有自己的视角和这一视角的丰富程度。”[1]对于所谓的“自己的视角”,学者吴康宁认为它就是“学科之眼”。在他看来,学科之眼是学科存在的根基;不同学科之眼看到的空间范围具有不可比性;每门学科都有学科之眼,经济学的学科之眼是“效率”、社会学的学科之眼是“公平”。[2]也就是说,学科存在的依据是“学科之眼”,“学科之眼”影射到的现象就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显然,高等教育学也有“学科之眼”。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之眼”就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招问题,经济学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与经济配套的问题;政治学关注的是人才的政治化问题;社会学关注的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问题;高等教育学则是从“如何有利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视角进行研究,关注的是人才质量问题,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存在不同,所以研究结论是独特的。由上可见,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学“学科之眼”影射到的现象,这一现象本身是客观的、公共的,其他学科也可对其进行研究,但是高等教育学则通过本学科的独特视角进行解读,使之成为不同于其他学科研究的“独特”现象。

点击查看全文

新形势下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摘要】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医学成人教育快速发展,许多医务工作者通过成人教育提高了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提高医学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是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医学成人教育现状,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成人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成人教育改革、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探究

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成人教育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知识扩展和技能强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为医院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有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以其独有的办学方式和办学体系,提高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的学历教育层次和医疗技术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存在诸如成人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不匹配、成人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持续走低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如何提高医学成人教育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许多高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大

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大民生问题,承载着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使命,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疾病发生特点也在不断变化,医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职后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将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聘用和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的重要条件[2]。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大众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带动了教育需求总量的提高,从而导致医学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

1.2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相对滞后

点击查看全文

国外高教科技资源状况

本文作者:严全治、赵利娟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之所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主要得益于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产生可观的效益。那么何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顾名思义,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将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等有限的不同类型的科技资源,在高等教育界根据一定的结构要求,在量、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配比,使这些资源在作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比例,从而使高等教育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有着独特的大学管理体制模式,完善的政府、高校、企业间的三螺旋互动关系,并且具有较高的科技投入产出比。在加拿大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一直是占据着中心地位,成为国家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7年加拿大毛入学率高达46%。其中25至64岁人口中的40%完成了高等教育,美国为36%,高出美国4%。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高于美国的5.2%[1]。据1998年统计,加拿大大学完成了全国23.8%的科研活动,是企业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来源[2]。

高等教育是加拿大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心功能。在2020年加拿大学习宣言中教育部长强调,在21世纪,高等教育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充满活力的知识型经济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进步社会、提高个人发展机会有着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1]。高等教育在科研和发展的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出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发展知识经济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在加拿大,根据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估计》解释,高等教育由所有大学、技术学院、高等教育院校组成。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包括由高等教育建立起来并控制或者管理的研究机构、试验站以及诊所。加拿大共有190多家大学和可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其中较为传统的大学包括:提供本科学位的45所大学、15所综合性大学以及15所医科类大学。此外还有3家可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另外,加拿大共有300多所学院和专科学院,其中,30多所技术学院,120多所学院提供高等教育文凭,145所学院提供专业教育,另有10所学院从事原著居民的特殊教育使命[3]。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状况

高等教育对人们进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获得优秀的职位和丰厚的薪水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是创造人才优势的基地,也是形成创新战略的智囊。进步的科学技术同研究与发展之间具有强力的链接作用,高科技能够提高知识型人才的个人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科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愈来愈成为推动各国和区域发展的最宝贵、最主要动力。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科技人力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拿大是一个注重人力资源的国度,在加拿大人力资源就是高素质人才,包括研究人员、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作者、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及从事科学与研究工作的人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本国的科研人员,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保证国家的竞争实力和领先地位。正如加拿大前任总理让•克雷蒂安所讲,“为了加拿大21世纪的发展,使其继续在新的全球经济中保持繁荣,政府现在必须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加拿大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变化的世界中参与竞争”,“一支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大军是加拿大在21世纪繁荣的唯一可靠保证”,“由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新的、工薪较高的工作岗位需要就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没有一支合格的劳动大军,就很难使用最新技术,因此较高层次的教育和技术水平对加拿大人是否有能力保证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4]。1998至2007年,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活动人员增加了54.7%。2007年,加拿大共有约22.7万人从事科学研究与发展活动。其中,高等教育界、商业企业、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分别占26%、65%、8%、1%。1998年加拿大高校雇佣4.4万人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2007年增至6万人,10年间高校的科研人员增加了15820人,增幅高达35.7%[5]。可见,加拿大政府非常注重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加拿大高等教育界科研人员逐年增加。1998年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32840人,占总人数的74.1%,技术人员6010人,占总人数的13.6%,支持人员5470人,占总人数的12.3%。2007年研究人员25700人,占总人数的78.7%,技术人员6680人,占总人数的11.1%,支持人员6150人,占总人数的10.2%。10年间,研究人员逐年递增,增幅4.6%,而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技术人员比10年前减少110人,支持人员减少820人。无论是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或是支持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人员都占较大份额。在研究人员当中,雇佣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10年间从16250人增至25700,增幅58.2%,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10年间增幅30.3%;技术人员当中,10年间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从4370人增至4670人,增幅6.9%;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研人员由1640人增至2010人,增幅22.6%;支持人员当中,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由3320人增至3420人,增幅3.0%;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人员由2150人增至2730人,增幅27.0%。可见,随着全球各国对国家研究与发展的重视,加拿大高等教育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与配置略有变动,但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乃至高等教育界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雇佣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合理的财政投入力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财力的相对不足则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有很多渠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联邦政府、省级政府、商业企业、高等教育界、私人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外资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其中,高等教育部门是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据1989年资料显示,加拿大的研究与发展费用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6]。1992—2001年,研发的投资总体上增加27%,全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64%上升到1.94%。2003—2004年,加拿大全国的研究与发展投入(不含外资)为198.2亿加元,较2002—2003年的172.76亿加元增加14.7%,研究与发展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74%,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为85.53亿加元,比2002—2003年增加6.8%。其中政府对研究与发展的投入为54.81亿加元,比2001—2002年的50.71亿加元增加8.1%[7]223。2006年,加拿大高校支出占全国研究发展支出的36%,这个比例几乎是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2倍,而整体研究发展支出占当年GDP的0.69%,这个比例也是OECD国家当中最高的[8]。近10年的高等教育科技资源财力状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加拿大各级部门在高等教育界研究与发展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界是研究与发展经费最主要的来源,1998—1999年度高等教育界投入23.4亿加元,占总投入的53.5%,1999年高等教育界投入占GDP的0.52%,2007—2008年度高等教育部门在研究与发展方面投入约45.7亿加元,比1998—1999年度23.4亿加元增加3.1%,高等教育部门占总投入的45%。2007年高等教育界占GDP上升到0.63%。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第二大来源是联邦政府,1998—1999年度投入8.6亿加元,占总开支的19.4%,2007—2008年度投入27.2亿加元,占总开支的27%。研究与发展的第三大来源是省级政府,2007—2008年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投入10.3亿加元,占总开支的10%,较1998—1999年度增加约6.6亿加元。第四来源是商业企业,1998—1999年度商业企业投入4.1亿加元,占总投入的9.4%,2007—2008年度投入8.7亿加元占总投入的8.5%,比10年前减少0.9%。第五来源是私人非营利性机构,前投入3.35亿加元,占总投入的7.67%,2007—2008年度投入8.89亿加元,占总投入的8.73%。第六来源是外资部分,1998—1999年度外资部分占总投入的1.1%,10年之后外资部分约占1%。

点击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为了改善教育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下提出了现代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但该模式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对此本文将进行相关分析,了解挑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处理对策,确保大数据高等教育可完善落实。另外,本文将结合理论,对大数据高等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以了解两者之间的优劣与差别。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

引言

教育是“立人之本”,然而传统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绩,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所以需要得到改善。在相关理论中得知,现代化教育提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改善教育质量,但实际上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大数据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受到困难,所以为了完善落实大数据教育,需要先了解这些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一、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对比分析

(一)传统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是现代较为普及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模式当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依靠教师的主观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知识讲解、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测验、测验结果总结,通过这些方法教师能够明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完成了教育的本质工作,所以在某种角度上,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但结合相关研究来看,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然而在细节上,因为其在教学当中主要以教师的主观方法作为管理实施渠道,那么主观化的管理势必会受到人必带的误差属性而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教学质量的浮动,所以有一定不利影响,同时在普遍案例上可见,许多学生在教学当中都表现出了兴趣低下的现象,原因在于传统教育中,学生出于被动条件下,其一切学习行为、思维均随着教师主观信息发展,同时在教育内容上,教师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只会围绕课本知识点来进行讲解,而课本知识点多数比较枯燥,在上述条件下加之作业、测验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最终就会引起学生兴趣低下,使其在学习当中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或者“开小差”,这些现象均不利于学习水平的增长。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外语教学国际化问题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也面临着国际化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实际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诸多与外语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不相适应情况。当前的外语教学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与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及策略,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语教学;国际化;高校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校外语教学的国际化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教育的全球化与之相适应。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今高等教育正越来越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有定义为“高等教育在国际间开放、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包括高等教育机构、人员(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与研究活动、课程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1],也有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教育的视角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目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外在动力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内在要求则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2]。综合学界观点,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各国大学间的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与技术互通和国际环境对学生与教师的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种不离属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属性也涵盖了高校外语教育的国际化,本文简要讨论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国际化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向深入与广博方向发展的趋势,通用语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表现在英美等英语国家正在大力向全球推广英语,德法等欧洲非英语国家为吸引和接纳外国留学生纷纷增加许多英语授课课程,而像中国这样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国每年更是有数以亿计的学生和各界人士学习、运用英语,国家为此还设计了检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各类等级考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将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作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摆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外语教学可以先行并起带头作用。因此,外语教学的国际化实际担负着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和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任。2003年中国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指定了180所高校进行教学改革,2007年又正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步伐,这无疑对我国高校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适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趋势。除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有“高等教育国内国际化”。后者具有相对成本低、受益面广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国内既有资源,其主要方式包括接收留学生和外国访问学者、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制定国际化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课程和参与国际交流等。不过,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以便较为顺利地与外国学者或留学生互动。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是“高等教育国内国际化”,都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与外语教学紧密关联。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过大学国际化的三项指标———“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3]254。在这“三性”中大学外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性课程建设需要外语为媒介,国际交流需要外语为基础,国际合作要以外语为工具,国际合作办学更以外语为支撑。由此可见,高校外语教学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赖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只有实现国际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国际化人才。

二、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也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的大学而言,它们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外语教育中加强语言能力,加大课程中的国际性知识和国际理解的比重,加强学生、教师的国际性交流。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1)单纯追求外语专业考试的通过率,忽视了外语专业应达到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教学要求,造成了外语教师和学生只注重教学和习得语言知识,却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与养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多数外语教师仍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授课模式,缺乏教学中的互动,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