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级农业经济范文

高级农业经济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级农业经济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级农业经济

当代农业经济构造分析

1、鸦片战争后广西的农业经济结构变化

1.1鸦片战争前夕农业经济结构情况。自从康熙皇帝推行“盛世兹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以及雍正皇帝在广西推行“摊丁入亩”的制度以来,广西的人口迅速增长,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效的促进了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过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又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广西农业经济主要有以下的特点:第一,人地矛盾很尖锐,在1840年,广西省全省人口已经达到了763.3万人,其人口增长速度高出了全国平均数的1.6倍,可是人口迅猛增加,耕地却不但没有增加,还被毁弃了许多,因此人口增长与耕地提供严重失调,在顺治年间人均耕地可达到14亩左右,而到了乾隆后期则锐减到人均1.5亩左右;第二,土地高度集中,当时广西省绝大部分耕地都掌握在官僚、地主和富户手中,而80%以上的农民完全没有土地,或者仅有少量耕地;第三,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这获益于当时土壤改良与技术的推广,当地人积极对土壤进行改良,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还推广了双季稻和种植杂粮;第四,自然经济依旧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由我国当时所处的封建王朝的实施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决定的。

1.2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情况。在这个时期,广西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主要呈现出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多;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也不均衡;拥有丰富的资源贮藏,但是没有获得充分开发和利用。在人口方面,从1840年到1911年间,广西的人口由763.3万人增加到了897.4万人,净增了134.1万人。而自1911年到1949年,广西人口出现一个增长高峰期,人口净增长553.1万人。在人口分布方面,由于广西东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较少,而东北地区则开发较早,人口较多,所以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大于北的特点,人口密度总体上不断提高,东南高于西北。在耕地的数量和分布方面,耕地的数量处在一个递增过程,清末耕地的面积变化不是很大,一直在1000万亩左右浮动,民国时期,根据1943年播种面积折算,当时的耕地面积约为3000万亩。对于耕地的分布则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减西增的特点,人均耕地也是西北向东南递减。

2、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农业经济结构变化

2.1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自从解放了广西之后,在1950年,广西开始进行,彻底的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之后,广西农村各阶级、阶层占有耕地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真正的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不过后形成的土地所有制还是一种农民私有制,这与清除这个地区的匪患,确保革命成果的需要和解放生产力的形式决定的,反应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在这个时期,广西同全国各地一样,以家和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广泛出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过却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反而影响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足,很难实现扩大再生产,因此自1951年开始农村合作社,特别是从1955年开始的高级合作社,通过这种高级社的建立,在1956年土地的所有制则转变为了集体所有制。在封建时代,农民遭受了沉重的剥削,但是自从后,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遭受沉重的剥削,有了一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使得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个时期对农业的经营走的是一条集体经营的道路。不过在这个时候,由于对高级社过分强调,而且经营管理形式比较单一,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2.2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农村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集中精力把我国还比较落后的农业发展起来,开始恢复和试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特别是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实施的“包干到户”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广西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过广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自十一届三种全会到1980年8月,包产到户的也仅限于少数的山区生产队,而1980年9月到1981年上半年,包产到户也主要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实行。局面完全打开则是在1982年中央1号文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包产到户才在广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广西农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其发展也几乎是围绕着这个制度而推进的。

3、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

点击查看全文

服务三农下的农业经济论文

1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需求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近年来有很大的萎缩,学生就业很不乐观,但这不表明社会对此专业没有需求。据我们调研,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农业经营模式、农村治理方式、农民发展形式日新月异,各种农村协会、农村企业在逐渐成长,农村经济人、农产品网络营销师等新兴职位诞生,需要大量面向三农的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1.1面向城镇化建设的人才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才的支撑,人才素质的提升要靠教育。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具有战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熟知县域经济理论,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够进行高层次的规划、统筹、运作工作。其次,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村官”。村官是城镇化建设的基层管理人才,要求熟悉当前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精通农业实用技术,同时要求较高的政治素质、执政能力、个人品德。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新型城镇化建设,果木、花卉、观光、旅游、蔬菜、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城郊现代农业是重要的产业支撑,需要针对城郊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化、科技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1.2面向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由面向宏观经济管理向面向产业发展的中观经济管理转化,许多高校订单培养服务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如针对棉花、葡萄、烤烟、茶、番茄、薰衣草等全产业链发展的管理营销人才培养,不仅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较好的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

1.3面向农业企业发展的人才

点击查看全文

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问题

摘要:近年来,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逐渐加速,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沿海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因此,必须从当前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入手,全面分析乡镇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问题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镇农业经济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农业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均生活所需的重要基础。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乡镇农业经济又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重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第一,环境的改善。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农业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使农业生产的抗旱、抗汛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使农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其次,从软件方面来看,近几年,农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新技术与新设备逐渐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广泛推广与应用,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乡镇农业经济结构逐渐向着科学化方向调整,以往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也逐渐转变为非农产业,农业经济核心因素也逐渐向非农产业靠拢。其次,农民的收入结构得到完善,农民收入不仅只是停留在农业生产层面,乡镇企业、运输、服务及餐饮等行业均成为农民的增收来源。最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进入小城镇或乡镇企业从事工作,使劳动力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

二、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性

1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3].总体来说:①西部农业自然资源较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但水资源较缺乏,土地生产力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②西部农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西部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③西部农业生产结构内部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④西部各省区的农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⑤西部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及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良.⑥西部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程度不高,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不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西部农业科技人员数较少,特别是高中级技术人员匮乏.⑦西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企业化水平低.⑧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很低,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对教育需求的自我支付能力.因而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教育的需求空间较大,科技及人才不足是影响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农业的主要领域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要求,西部农业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林业、畜牧类、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使西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更快的发展,必须使西部农民的收入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西部农业要向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高科技化和生态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流失严重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因此,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大力度做到:①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②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农业加快发展打好基础.③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④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4].

3西部农业教育现状

国务院在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开发的重点中将科技教育的发展列为五大重点之一.提出振兴西部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只有人才加科技,才能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5].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科教先行,西部经济的发展要赶上来并形成后发优势,必须坚持走依靠教育和科技的路子,必须坚持科教先行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从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农业教育比较分析及西部各省区农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①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农业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②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所占比重较大,为发展农业中、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③西部地区的农业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结构相对老化,专业点数量相对偏少.④西部地区的农业教育专业结构以种植类和畜牧类为主.⑤西部各省区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⑥西部地区现有的农业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已有一定规模,但水平和实力相对较差.

4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有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总结我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后以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为例,总结德国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方案的特点,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改革提供参考。我们的研究发现,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未来农经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也应该转向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