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高校感恩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感恩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感恩教育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探究

摘要:诚信感恩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准则,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当中可以发现很多的大学生缺乏诚信感恩意识,这就需要高校在资助工作的开展当中,要与诚信感恩教育相互结合,拓宽对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途径,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先分析当前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现状。接着提出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也促进学生的身心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体系;诚信;感恩;策略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一项重大的策略,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公正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但在对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由于家庭社会及学校所承担角色的某些错位,加之教育环境的复杂,最终导致资助体系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受资助的学生并没有预想当中的那样努力和自强不息,反而所存在的感恩之心非常的冷漠,根据相关的教育部门进行统计近一半的学生会存在失信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甚至会故意隐瞒自身家庭的真实收入,到村委或者是民政部门出具一些虚假的证明来换取助学贷款,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北5名受企业资助的特困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从而取消了其资助的资格。另外在受资助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对资助者的态度相对冷漠,缺乏参与到社会公益以及责任方面的热情,缺乏基本的感恩、回馈之情。这种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在对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资助,提升其诚信感恩之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诚信与感恩教育的因素

(一)教育方式单一

在资助体系当中对学生的教育手段大多是采用灌输以及机械说教的方式,但是相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正面突破的方式进行突破或者是一对一、家长式的方式进行机械的灌输,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对情感教育有所忽略,那么学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为此,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单项教育转变成为双向或者是多项之间的交流互动,从单纯的指示命令说教的方式转变成为平等生动活泼以及情感交流的形式。在诚信感恩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于学生关心理解和尊重,真正地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教师的影响,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此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贫困生资助实施中感恩教育探析

摘要:资助高校贫困生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在做好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出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路径,以帮助贫困生懂得感恩、回馈社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思想。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

当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日益加强,在进行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我们期望他们不仅能解决在校期间有关学习、生活的困难,而且能懂得感恩、回馈社会。但在线上与线下对贫困生群体所做的调查中却发现,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并未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部分贫困生甚至对资助的形式与力度存在着不恰当的非议。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研究高职贫困生精准资助实施的路径时,应当把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也纳入其中[1],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与张力,将“感恩教育”具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2,3]。

一、精准资助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以精准资助引导出贫困生的感恩之心随着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形态由普惠式向精准式过渡,资助工作更具结构性和层次性,也更能契合贫困生个体的物质需求特点,使稀缺的资助经费实现优化配置[4]。由于精准资助契合贫困生个体的需求结构,相较普惠制资助形态,精准资助与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在校生活的实际需求相联系,能够精准触及到贫困生个体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所在学校的“家文化”氛围[5]。因此,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贫困生所产生的感恩之心内化为促进他们职业素质养成的内驱动力,此时就需要为这种内驱动力的运行创设出具体的行动目标[6]。

(二)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高职院校实施精准资助时的经费来自社会,因此回报社会便应成为上述内驱动力运行的行动目标。将回报社会内化为贫困生的内心信念,需让其肩负起毕业后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社会作为一类系统,在哲学层面可理解为:人一切生产关系的集合,这里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个人。这就表明,若不能将回报社会的内涵给予细化和具化就极易使这种责任感悬置,无法现实起到导引内驱动力的目的。文章将这里的“社会”细化和具化为:贫困生的家庭和职业场所。这就表明,需将感恩之心转化为贫困生以物质回报家庭,以职业能力为组织做贡献的责任感。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分析得出,贫困生先应以组织责任感获得薪酬,才能以实际行动回报家庭。

(三)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形成学习自觉

点击查看全文

思政教育下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摘要:感恩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既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合力作用,也需要充分激发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更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感恩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感恩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知恩、报恩历来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传承弘扬的价值理念,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词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歌颂的恩情,往往都是把感恩落实为报恩的具体行为。如,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叫作慈。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爱子之恩的最直接体现。子女报父母之恩叫作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所谓尊亲之恩就是孝。总之,感恩承载着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生命中的大智慧。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力军,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既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延续我国传统美德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恩、感恩、报恩,用实际行动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感恩,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知恩图报的氛围,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困境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一个人品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塑造也非常关键。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很多事情基本都由家长包办代劳,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会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他们从小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对父母无止境的索取,缺少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既不懂识恩、知恩,更不懂感恩、报恩。

点击查看全文

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

摘要:在国家强有力的资助政策下,贫困家庭大学生在物质层面的难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却依旧任重而道远,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缺乏感恩意识、缺乏诚信的不良现象。文章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部分问题,从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资助工作;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国家的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帮扶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得到了帮助,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高校教育的层面上,国家对于各类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当今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由“奖、贷、勤、补、免”这五种方式构成,包括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免费师范生教育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诸多资助政策。大量的国家、地方和学校运作的资助项目全面覆盖了需要帮扶的困难学生群体,从经济上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让“寒门子弟”可以安心地在高校中接受教育而无后顾之忧,大庇天下寒士,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这些沐浴在政府和社会无私关怀中的受资助学生群体,却时有不和谐的现象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受资助毕业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用助学金进行大额消费,瞒报、虚报家庭情况骗取助学金……在这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新闻背后,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在扶助政策不断加强,家庭困难学生不用再为学费而忧愁的今天,很多高校学生在感恩教育上却依旧赤贫如洗。

一、高校资助政策下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及现象

在我国强有力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下,基本上在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都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丧失求学的机会,甚至在部分地区和高校中,国家、地方、学校的补助在满足校内全部特困难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资助名额给予其他困难学生以一定生活上的改善。但是就在国家物质层面的扶困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精神层面扶困的缺失,却在一些高校学生为了获得资助毫无诚信道德的行为中,被揭露在了众人的眼前。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伴随在资助的全过程中。首先是在贫困生的认定阶段,一部分的学生和家庭,将国家给予贫困生的补助视作了一顿“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一笔对其而言的不义之财,这些学生和家庭不惜踩在法律的边缘弄虚作假,谎报、夸大家庭困难情况,通过谎言蒙蔽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一味地追求私利,甚至挤占了真正需要帮助的特困生名额。在资助对象的评选阶段,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为评定标准的逐年降低,较低的受助门槛使得许多学生在开具贫困生证明后便认为自己获得国家补助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当学校对其家庭随访、评定以及同学的投票后,学校将这些补助名额分配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时,部分没有得到名额的学生就开始质疑学校评定的公正性,对教师和学校产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而心生怨恨,化身为了“农夫的蛇”在网络和一些公开的社交媒体上发表恶性言论攻击自己学校和老师同学,全然忘记了学校给予自己的教导和帮助。在完成评定后,很多学生对待助学金的态度也令人失望,在获得资助资格后有些学生就时不时地向学校“催缴”、在班级群中“哭穷”以期早日获得助学金以供其消费,全然没有感恩的态度。他们将国家为了保障学生完成学业的助学金看作了一笔理所当然的“意外之财”,在获得助学金后埋怨金额过少或者出于虚荣心,将这笔来之不易的“爱心钱”花在不合适的地方。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

点击查看全文

大学生感恩教育时代价值与实践

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的时代价值。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够、感恩思想的教育不足和感恩行为的引导不力,导致出现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的问题。为化解这些问题,高校有必要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重新建构并推进感恩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着重指出应加强孝悌忠信、孝老爱亲,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贯穿于各阶段教育之中。感恩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共同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发展,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时代价值

感恩在调节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高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员,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恩惠和支持,理应具备感恩思想并努力在行动中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感恩教育正是教育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感恩认识,生成感恩之情,并践履感恩行为的教育形式。在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等价值。

1.提高道德感召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的价值。一方面,感恩教育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主要是基于晚辈尊敬、赡养长辈的道德事实与伦理观念,并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延伸至人际纲常伦理之中,产生了特殊的社会属性。感恩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表征为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道德生活乃至礼仪、风俗习惯等。[1]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感恩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内化为人们共同的道德意识。大学生感恩教育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延续性熏染学生,让其置身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之中,从而能够自觉地认同。另一方面,感恩教育携带着明显的个体性。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感恩,并非出于统一的要求或硬性的规范,而是存在明显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感恩是人作为特定主体对给予自身恩惠的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激,这就决定了任何个体的感恩意识及行为都会与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经验感受等紧密相关。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必然落脚于学生的生活境遇、教育过程、同伴关系、师生交往等。这就意味着感恩教育必须尊重和依据个体性特征,因人而异拟定并实施感恩教育方案,从而唤醒个体的感恩情怀。正是因为对大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高校感恩教育才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

2.催发情感亲和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形式,具有催发情感亲和力的价值。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大学生的理性和情感发展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已经达到或接近本质定义的水平,尤其在对社会概念的掌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并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价值观念,其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的主导作用日趋明显。此时,这种信念是观念、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特征,在大学生做出感恩行为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实施感恩教育不能借由直接的理论灌输,否则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让学生滋生叛逆心理。大学生感恩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做到以动情为主、以说理为辅。当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若想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并让后者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借助于相应教育情境的搭建。所谓感恩情境指的是对于在某种时空条件下可以借由其内容和意义予以辨别的特定事件,人们觉得应该履行感恩的主观信念与情形。可以说,这种感恩情境既是客观存在的感恩事件,又是经由认知主体甄别和确认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点”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以感恩之情密切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情感纽带。[2]这种感恩教育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而激发其感恩情绪和情感的生成。以此为基础,高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主体构建感恩环境、感恩情景的过程,实现了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统一,因此可以催发情感亲和力,真正能够让学生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