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

高校师德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师德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师德教育

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论实践

摘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教师素质完善和提升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是当前教师师德问题的现实要求。然而,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地方高校在师德养成教育上应进行一定的实践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论;实践

师德是教师素质构成中的首要因素。良好的师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品德产生“身教”的作用,更能成为坚守社会道德的排头兵。2014年9月,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进行座谈时,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建设的指引,鼓励教师们从自我做起,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1]。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德育和全面德育[2]。关于师德的重要讲话,为在新时代进行师德建设提出了新方向。2018年3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今后五年教师教育振兴的目标、任务和计划[3]。其中,师德养成全面推进计划是教育振兴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教师培养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所应担负的光荣而又有挑战性的使命和责任。

一、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新意义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养成,即为培养。师德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从点滴做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经过道德认知、体验、情感等心理过程而内化,形成师德观念和品质。

(一)教师素质完善和提升的必然要求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生力军,应勇于担当起新时代拥有良好风貌和完善的教师素质的重任,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职业道德,亦即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对教师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爱教、乐教、爱岗敬业等,本身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教师完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使教师勇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实现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超越。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内在的推动,教师很容易自我满足,陶醉于过去,从而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形成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关注“教学是什么”等实然状态,更强调一种应然状态,如“应怎样教育会更好”“在教育中我应该追求什么”等,帮助教师对未来自我形象、理想、追求等进行设定,从而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4]。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师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背景下社会普遍的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当前,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共进,共筑梦想,将中国的社会和发展带进了新时期。从道德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凝聚着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追求,是社会道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部分[5]。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社会其他行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充分发挥其对于教师和教育事业的道德与价值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的师德建设和师德养成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本质反映[6]。

点击查看全文

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浅议

[摘要]针对新时期高校部分教师师德师低下等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师德师风现状,从师德师风教育载体的开发、师德师风建设专项项目、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师德约束机制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充分利用新时期出现的各种媒体形式,提出适用于新时期高校背景的师德师风建设对策,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对策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现实情况是部分高校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出现问题[1]。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未来,是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如果教师的师德出现问题,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其影响和感染,后果可想而知。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迅猛化,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2-6]。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探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广大高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现状

现阶段,虽然国内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但是仍然存在个别教师师德低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与声誉[7-8]。本文在分析国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教学缺乏责任感

现如今,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普遍扩招,毕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一个稳定的工作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导致一些教师不情愿地加入了教师队伍,对这部分教师而言,教师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会缺少热情,会认为无论付出多少,收入都是固定的,对待工作往往会表现得特别消极,能少干的少干,能不干的不干。此外,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除了职称晋升的压力,还要面对各种聘期、年度等考核,再加上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琐事繁多,使得部分教师感到压力大、身心俱疲,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导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学生和对待教学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这种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作用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是符合时展的举措,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同向发展的特点。面对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良现状,应当尽快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发展,从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获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作用发挥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家主席同志也指出,育人者需要自己先受教育,只有自己明道、信道,才能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引下,我国的师德师风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中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要性分析

新时代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融入的师德师风建设当中来。这是时展的需求,也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举措。

(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高校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念,将长效发展作为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正是对高校核心发展理念的践行。因为只有教师员工们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积极教学等良好的师风师德,才能助推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并且将良好的师德师风注入高校的治理、科研、保障等方面,从而实现高校的长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目标。高校基层党组织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后,将会有效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进展,同时也会拉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从而让高校能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思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教师;新形势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还指出了“各地各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1]。同时,考虑到高校教师的职责,即教师是专业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承者,要为学生传播知识、传播真理、传播新思想,为学生塑造生命。因此,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努力。鉴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而建设一支党和人民都满意的高校师资队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而教师作为高校实施教育最为关键的要素,必须有责任、有担当,即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德治国的教育战略,积极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主力军。简言之,高校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工作,陆续提出了培养“四有好老师”及“四个统一”的要求。党中央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及教师本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得高校意识到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性,即有必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索。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其外部环境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如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及网络环境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高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低、人格品质欠佳、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影响了其作为全社会高尚道德文化的实践者、开拓者和引领者这一角色的扮演,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改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总体状况,使教师有能力应对教育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交流日益增多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作用由强调基础支撑作用变成了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面对这一形势,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长远发展。高校是否能够实现长远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开展了高质量的教学工作。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映射在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等方面,这会间接地影响其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发挥的作用。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坚定教师政治观念、增强教师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使教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有利于教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有效落实各项教学方针,认清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而有效地发挥自身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会影响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能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使其严肃认真地按照相应要求对待教学工作,这样就能为高校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提供保证。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第二,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正处在三观的发展变化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的教育。而高校教师的本职任务就是教书和育人,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觉悟、价值取向及道德素质的发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让高校教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一旦高校教师的素养达到了这一高度,就能通过人才培养工作将这些素养示范给学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初探

【内容摘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系统工程,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我国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师德师风建设理论与实践脱节和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不完善等是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可通过强化理想信念、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规范管理等路径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能为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

一、引言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特殊影响的道德风范和行为准则[1]。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教师队伍中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屡见不鲜[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面临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双重考验。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3~4]。目前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内容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陈媛[2]结合时代特点对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以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师德师风建设的质量和作用,使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常态化、持续化和日常化的积极形势。陈璐璐[5]从社会层面、教师、学校层面和学生角度分析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不足之处的原因,认为可以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维权意识、健全师德考评机制、树立师德模范典型、加大师德教育宣传力度等路径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苏佳等[6]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度不够、融合互补作用不强、融合体系不完善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了教科式、双向式、引领式、协同推进式融合等多方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推动了党的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机融合发展。刘志礼等[7]基于新时代背景结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总结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的困境,提出了破解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的方法。江海林[8]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师德环境不够优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内化意识不足等问题,适应新时代特点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优化师德环境、加强制度保障等对策。以上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二、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师风建设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表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但主要是在理论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缺乏具体的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工作方案,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最终造成大部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职业的认知不全,没有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放在心上,对教书育人工作疲于应付,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好。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对工作缺乏动机或没有兴趣,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产生厌倦情绪,以自我为中心,除了课堂教学不得不为之外,其他事情都与自己不相关,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缺乏特色、创新和实效,从不主动钻研业务,忽视专业提升,所传授的知识陈旧,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放松业务学习,缺乏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二)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涉及到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3]。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党中央和教育部出台了很多,但由于师德师风建设涉及范围广,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落实细则缺乏可实施性,还缺少实施措施、执行措施和监管措施等配套措施,特别缺乏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业绩、轻育人,导致师德师风考核流于形式,建设成绩和效果不显著。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是高职院校,落脚点是学校的教师,各项规章制度中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内容较少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当,特别是具有强制性内容多实行一票否决制,较少考虑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需求,缺乏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高职院校关于师德师风培训的内容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实际需要不匹配,导致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是培训内容单一空洞,缺少与专业相匹配的伦理道德标准和职业理想信念培训,例如对于工程类专业课教师需要结合工匠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