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

高校数字艺术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数字艺术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数字艺术

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为配合我国的教学改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开始走进地方高校的课堂。在这种新模式下,高校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有趣,课堂的时效性也提高了,但是目前这种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课堂枯燥无味等等。当下,要运用新模式教学,就必须改革旧模式。本文将针对地方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开展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改革的优秀成果。它结合了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简单。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改变老师的想法,更能带动学生参与其中,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回归到起点。虽然这种模式目前受到重重阻碍,但是仍然要迎难而上,不忘初心,打造地方高校特色课堂。

一、教学现状探究

(一)教学思想。一方面,学校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一棵有着百年根基的“大树”,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去撼动它的“根基”。所以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需要经过时间沉淀的过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老师的思想都是比较守旧的,他们的上课方式还是按照学校的安排,是传统模式教学;另外老师也害怕采用新模式,害怕受到质疑和反对,不愿做“出头鸟”,所以新模式很难得到认同。(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课堂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课堂的主框架。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体系学到不一样的内容[1]。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课堂体系都是比较单一的,老师一般都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和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思维,认为今天该学什么,明天该学什么,往复循环下去,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课堂也成了“机器工厂”。所以课程体系是很重要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同时老师安排的课程体系也决定了地方高校学生学习的内容。(三)教学方式。目前,地方高校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枯燥无味的。一是老师在课堂上只顾陈述自己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二是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不会把重心放在课堂上,心思早已经飘到了窗外。另外,学生与老师缺乏互动,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课枯燥无味。两者之间没有一个沟通的桥梁,课堂也就缺乏“生机”了。(四)师资来源。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开始走进各个地方高校的课堂,导致出现“大面积”招聘优秀老师的现象。第一,学校的老师都是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很难适应新模式,而且一时间也接受不了从传统模式到新模式的转变。所以在新模式下,学校的师资力量就很缺乏,需要从外面招聘专业老师。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高校都想引入专业人才,导致人才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高校也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理想型老师[2]。所以老师成为“稀缺品”,同时也成为新模式“运营”困难的原因之一。(五)考核方式。当下,中国是“应式教育”的工厂,地方高校大都采用的是书面考试。第一,学校并不重视考核方式,认为采用书面考试是“正确的”。第二,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没有时间去创新考试方法,他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然后参加考试,为学校提高升学率。第三,老师不懂得变通,只会遵从学校的安排,不会在课堂上采用别的方式进行考核。第四,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思想也变得麻木了。

二、教学变革途径

(一)明确跨界意识。第一,学校要对老师开展思想教育,明确新模式的内容,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鼓励老师改革创新。第二,老师要突破自己,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在网络上寻找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加入一些交流群,学习他人的心得和经验。第三,学生要跳出固定思维,学会运用新方法学习。第四,学校可以在官网上定期一些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基本信息。第五,学校可以开设讲堂和论坛,让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说出他们对新模式的想法,拉近他们的距离。(二)强化课程体系。新模式下,学校可以改革课程体系,不按照原来的教学体系教学。第一,学校可以做出“让步”,让老师和学生自己规划课程体系。第二,了解老师与学生的想法,制定一套适合课堂的教学课程体系。第三,在课堂上,老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学生多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第四,学生也要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老师,配合老师的教学改革工作,创造高效率课堂。例如在学习《界面设计》时,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明天的课堂不用课堂预习。第二天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情境,问学生知不知道今天要学什么,然后结合音乐和视频,带入学生走进今天的课堂。(三)实现翻转课堂。一方面,老师要自身努力,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教学,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读懂内心的“自己”;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另一方面,学生要努力配合老师的教学模式,与老师在课堂多多互动,有什么疑问与老师一起解答,和老师成为“朋友”。另外,老师与学生可以创建一个交流群,在线上加强交流,讨论第二天课堂要学习什么,打造“高效率”课堂,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玩”起来[4]。(四)打造多元团队。一是学校可以引进相关人才,通过严格的面试,招聘优秀老师。二是可以对原有的老师开展培训,告诉他们如何采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教学,如何活跃课堂,如何与学生成为朋友。另外,可以采取奖惩制度,对表现较为优良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的老师给予鼓励,让他们在课后多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做法。

点击查看全文

新时期美术教育数字化探析

摘要:世界瞬息万变,教育新技术日新月异。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对与网络技术与数字信息掌握与日据增。艺术院校中的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时期美术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期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开始引入新的数字化教育技术,使得美术教育实现现代化、数字化。基于此,在本文中分析新时期美术教育数字化演变。希望通过实际教学方式的研究来促进高校美术教学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教育;数字化;浅析

前言:

高校美术教育是艺术院校学生的主修课程。高校美术教育具有传承性,在我国高校的传统美术教育中,师徒亲手相授是其具备的主要特征。多年来,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对于高校美术专业师生产生的影响,导致高校美术教育方式创新缓慢。近年来,艺术院校中动画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等新专业的开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为高校美术教育数字化提供了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往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一)高校美术教学方式单一

在很多艺术类高校中,对于基础美术教学采取的仍然是老师手把手的当面教学,由于高校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导致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能以点带面的进行教学,而不能照顾到学生方方面面的问题。传统美术教育与新时期高校教学要求出现了不小的差距,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会产生迷茫,甚至厌烦感,最终对于学习失去信心[1]。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问题浅析

[摘要]数字影视具有感官性强、渗透性高、时效性快等特点,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因此,实现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价值,从管理机制、渠道建设、内容形式、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影视艺术;艺术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都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当中,两者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进入新时代以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影视艺术具有较强的直观可视性、极广的传播范围,贴近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高校思政教育吸收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众多优秀学科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均具有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因此具有先天的匹配优势,将二者有效融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影视艺术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实现。

一、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价值

1.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

把握好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方能在二者融合过程中把好方向,夯实融合基础。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教育主体,既包括生产数字影视作品的生产者,如《厉害了,我的国》的出品方,又包括数字影视作品的使用者,如政府、企业、校方和教师等。在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这些教育主体各司其职,为培养德艺双馨、人格高尚、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凝心聚力。其中,数字影视作品的生产者致力于创造能够符合主流价值观、塑造青年品格、浸润学生心灵的高质量作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作品把关,保证艺术作品的引领价值;校方和教师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筛选作品,通过优化作品传播的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教学环境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二是受众,也就是教育客体,如学生、职工、干部等,分析客体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顺利开展思政教育。教育客体的接受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为此务必充分尊重教育客体的发展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更佳的协同效应。三是传播媒介,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传播媒介是视频,即通过一定的影视作品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面对文化市场纷繁复杂的影视作品,学校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严格选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歌颂真善美的影视作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弘扬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凝聚报国之力。四是传播环境,当前网络环境无比开放和包容,为思政教育工作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引导和控制,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序开放的条件。高校是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主阵地,为有效塑造青年学生健全的人格,需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为二者的融合推动创造优质的环境,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2.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价值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发展及多元化发展

摘要:阐述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揭示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涉及两种:一是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基础,注重纹理和图案及技巧的美术教育;二是广泛普及的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等三大构成,这种体系着重于对美感的培养和学生发现、分析、创造美的能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虽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起步晚,整体教育体系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前后,我国引进了西方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但因种种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的艺术教学水平与课程设计与西方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艺术课程设计,创立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势必成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与其他行业也有了越来越紧密的关系,比如服装设计、影视艺术、舞台演出、美容美发等行业。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多元化。这使得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总体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行业对艺术的需要,艺术相关专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艺术相关专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下,高需求也就意味着大的市场,各个高校艺术相关专业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及市场有关行业对从业者的相关知识的需求。但是,在大规模盲目扩招的同时,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等等。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但艺术专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跟风盲从现象较严重,思考问题不是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和能力,而是盲目照搬。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艺术课程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设置完全一样,没有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所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应加强忧患意识,时刻关注国际艺术教育体系的最新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构建属于我国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多元化体系。

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一)高校艺术教育体系课程教学结构的多元化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摘要: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型专业,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也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原则,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教材体系的建设等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如今,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是支持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要得到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市场对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因此,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也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各高校承担起了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重担。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这阻碍着我国数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

一、数媒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原则

由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而数字媒体本身就是一门将工科与文科艺术相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因此,各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也会因为侧重点不同而产生变化。目前来讲,我国的高校在培养数字媒体人才上主要分为两大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和艺术设计方向。偏向计算机科学方向的称为数字媒体技术,其专业定位以技术为主导;偏向艺术设计方向的称为数字媒体艺术,其专业定位以设计为主导。通常情况下,工科类学校除了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外,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确保学生拥有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外,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而艺术类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会开设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及开发课程[1]。从这里就能够确定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在数字媒体领域拥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媒体技术的相关理论,并且能够熟知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高校在对学生的数字媒体制作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围绕软件为核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重的培养策略。

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数字媒体专业中对学生的教育通常是注重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专业课程并且精通相关的专业技巧,在学习中要有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在毕业时也要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作品。而该专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属于交叉性学科,因此在其课程的安排上也涉及了多门学科的交叉。高校在对数媒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尤其应该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构建。在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开设基础性、方向性课程,以加强学生对数字媒体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且数字媒体专业的相关应用往往也与网络有着相关的联系,因此在设置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时也需要开设一定的网络课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数字媒体发展的开设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由于数字媒体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学习的课程非常繁多,但如果学生仅仅按照课堂上老师布置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很难对某一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就能够让他们在顾及到所有课程的同时又能够深入地研究这一门课程,并且朝着这一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校可以在不同的院系之间设立与数字媒体有关联的交叉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拓宽学生的学识和眼界,也更加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关于数字媒体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可以按照数字媒体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为原则,设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性课程的部分,基本理论的部分以及技巧课和方向性专业课的部分。就理工类学院来讲,通常数字媒体专业都是设立在计算机学院当中,并且许多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也会考虑到相应的科研因素,所以在理工类院校当中,有关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在所有课程当中占比为60%左右,而剩下的课程主要是关于动画的制作,游戏的设计以及数字媒体的设计制作等课程。在技术性的课程学习当中,重点是学习数字媒体的相关处理技术、网络编程和数据库技术等。而在专业性的课程当中,主要是学习数字图像的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动画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虚拟现实等。而就艺术性学校而言,学习的侧重点与理工类学校恰恰相反,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大大增加,但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课程的开设也并没有太多的减少[2]。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