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专项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可供高校支配的财政专项资金逐渐增多,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利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因此,要加强对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质量与管理的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其次,对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与完善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等院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
引言
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拨付给高校的用于指定项目或具有指定用途的财政资金,包括专用于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专用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资金,专用于教学实验平台及科研平台建设的资金等。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一直备受政府与高校的重点关注。笔者通过对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出谋献策,希望可以促进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资金的需求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财政对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多,高校获得的财政资金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资金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专项资金在预算总额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这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教育设备的更新,基础设置的建设,科研项目的开展等方面,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但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随着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校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高校对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怎样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提高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是现在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的难点。
二、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摘要:高校财政专项经费作为基本经费的有效补充,在服务学校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不够深入等原因,专项经费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浅析了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政专项经费;预算;绩效;监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增加,高校教育专项经费无论种类还是总量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以江苏省高校专项经费为例,目前包含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专项经费、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高校中外合资办学高水平示范校建设专项经费、研究生创新培养奖补经费、高校捐赠政府配比专项资金、高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省以奖代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专项经费。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职业院校专项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以江苏省省级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为例,2018年共下达11.76亿元,该专项资金在支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专业(群)和信息化建设、实验实训环境改善、学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创新训练、课程教材资源开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管理成效、办学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资金保障作用。高校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后,能否对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使其最大化发挥效能进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高校专项资金直接参与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专项资金配套制度欠缺,亟需完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为完成特定目标而下拨使用的,要求专款专用,在资金申报、使用、审计、考核评价等流程都有特殊而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校在专项资金管理时应根据专项资金特点制定科学合规的配套制度,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建立专项资金配套制度,或虽建立配套制度但存在不完善不规范情况。在进行专项经费管理时,仅按照财政、教育等上级拨款部门的资金要求进行了收付,或将专项资金与基本支出资金依据同一制度混同管理,造成专项资金很多特殊要求没有制度化、责任化。在实施过程中易造成申报不科学、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执行进度较低等情况。
(二)资金申报缺乏预算绩效管理财政将专项资金下拨高校后,高校在分配专项资金至二级院系等职能部门时存在分配不够科学,预算绩效管理不够深入的现象,具体有以下情况:(1)立项不够严谨,存在未经过科学论证现象,各院系申请资金比较积极,但对立项项目产生的效益缺乏应有的评估,没有经过调研、专家评价等科学论证。(2)立项过程中,对立项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绩效目标没有作明确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深入到专项资金分配中,易造成盲目分配现象。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执行率不到位学校下属各部门目前普遍存在着“重申请、轻使用”的现象。在申请专项资金时各院系积极主动,资金申请立项后,却迟迟未启动项目采购招标流程,专项资金执行率过低,出现年底突击支付的情况。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院下属单位存在“重申请、轻使用”现象,很多院系存在年初下拨资金,暑期仍未启动招标流程情况,这与院系的主观性存在很大关系。(2)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畅,造成资金使用进度较慢。因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也未开展具体协调会议,造成管理上职责不清,影响了采购的进度。(3)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监督考核,未形成有效的绩效监控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较慢等情况缺乏督促改进的措施,成为管理上的漏洞。
摘要:本文从高校中央财政资金的定义及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高校中央财政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组织管理、资金使用分配管理、绩效目标设定及绩效评价等情况,发现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应提升绩效管理工作认识、完善绩效管理组织工作、优化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契合教学科研规律的绩效评价周期及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关键词: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全面绩效;预算绩效管理
一、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9月1日,《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这一背景下,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根据教育部直属76所高校的2017年部门决算,中央财政补助收入1,221亿元,占总收入的45.63%;财政补助收入中专项项目支出470亿元,占总收入的17.56%,占中央财政拨款的38.49%。可以看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和支撑。随着财政部、教育部陆续出台《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88号)、《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的通知》(财教〔2015〕467号)、《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等文件,高校积极探索全面绩效管理工作,已初步构建了预算绩效管理基本框架。在上述新的政策背景下,对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促进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财政专项资金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概述
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是指高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项目支出补助,其主要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高校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及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而获得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按照现行高校财务报表体系,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包括教育补助收入、科研补助收入及其他补助收入。其中,教育补助收入为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2015〕467号),高校教育类项目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1)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及其附属中小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主要统筹支持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师和学生、课内和课外等教育教学活动,用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活动进行支持,用于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4)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引导专项)。用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5)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主要引导和激励中央高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多元化筹资机制。(6)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等项目拨款。引导中央高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三、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特征
摘要:高校财政专项经费作为基本经费的有效补充,在服务学校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不够深入等原因,专项经费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浅析了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政专项经费;预算;绩效;监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增加,高校教育专项经费无论种类还是总量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以江苏省高校专项经费为例,目前包含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专项经费、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高校中外合资办学高水平示范校建设专项经费、研究生创新培养奖补经费、高校捐赠政府配比专项资金、高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省以奖代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专项经费。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职业院校专项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以江苏省省级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为例,2018年共下达11.76亿元,该专项资金在支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专业(群)和信息化建设、实验实训环境改善、学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创新训练、课程教材资源开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管理成效、办学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资金保障作用。高校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后,能否对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使其最大化发挥效能进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高校专项资金直接参与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专项资金配套制度欠缺,亟需完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为完成特定目标而下拨使用的,要求专款专用,在资金申报、使用、审计、考核评价等流程都有特殊而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校在专项资金管理时应根据专项资金特点制定科学合规的配套制度,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建立专项资金配套制度,或虽建立配套制度但存在不完善不规范情况。在进行专项经费管理时,仅按照财政、教育等上级拨款部门的资金要求进行了收付,或将专项资金与基本支出资金依据同一制度混同管理,造成专项资金很多特殊要求没有制度化、责任化。在实施过程中易造成申报不科学、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执行进度较低等情况。
(二)资金申报缺乏预算绩效管理财政将专项资金下拨高校后,高校在分配专项资金至二级院系等职能部门时存在分配不够科学,预算绩效管理不够深入的现象,具体有以下情况:(1)立项不够严谨,存在未经过科学论证现象,各院系申请资金比较积极,但对立项项目产生的效益缺乏应有的评估,没有经过调研、专家评价等科学论证。(2)立项过程中,对立项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绩效目标没有作明确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深入到专项资金分配中,易造成盲目分配现象。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执行率不到位学校下属各部门目前普遍存在着“重申请、轻使用”的现象。在申请专项资金时各院系积极主动,资金申请立项后,却迟迟未启动项目采购招标流程,专项资金执行率过低,出现年底突击支付的情况。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院下属单位存在“重申请、轻使用”现象,很多院系存在年初下拨资金,暑期仍未启动招标流程情况,这与院系的主观性存在很大关系。(2)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畅,造成资金使用进度较慢。因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也未开展具体协调会议,造成管理上职责不清,影响了采购的进度。(3)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监督考核,未形成有效的绩效监控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较慢等情况缺乏督促改进的措施,成为管理上的漏洞。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工作加快了发展步伐,国家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增加。为了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需要重视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全面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文章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概述入手,分析了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绩效审计评价
财政资金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加大了投入量,而且逐渐下放了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权,这也使专项资金在高校预算总额中占比增加,同时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的高效运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水平,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1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概述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指定了具体的项目和用途,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主要是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实施有效的评估,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此来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的效益。在当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制定具体的绩效审计目标,可以引导绩效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当前高校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具体以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为主。这其中基本目标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即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与实际收支情况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同时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还需要与国家专项资金政策要求和国家相关法律要求相符。终极目标主要为经济性和效果性,即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要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针对使用过程中贪污和浪费等现象进行审查。效果性则主要是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预期目标的相符性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达到效益最大化。通过制定具体的目标,可以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2.1绩效审计意识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