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职教育教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众所周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要想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做好中高职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确保中高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内容有着较强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本文将就中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衔接策略
在当今社会中,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不仅仅是促进中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代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中高职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顺利在中高职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实现平稳过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完善的专业知识系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关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建立和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明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便是要做好中高职教育教学的统筹与衔接工作,全面推进中高职教学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后盾。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开放性、规范性、适应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是对教育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着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其对于促进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朝着系统化、层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关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工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
2.1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改传授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教学关系更加和谐。互动式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不仅有语言互动、眼神互动,还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习小组中的重要一员。老师还要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平台,及时和学生沟通,分享有益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解难答疑,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生生互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课上课下多交流,不仅可以传播有益的知识,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充分、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作用,能及时地退下去,更能适时的站出来。
二、变认知性教学为探索式教学
认知性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老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形式,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装纳知识的器物,没有人性化的教学,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和能力锻炼,远远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改变认知性教学模式,朝探索式教学模式发展,是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探索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动态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是静态接受,而是动态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定问题,围绕问题开展教学,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课堂上学生可以不一定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自由地探讨解决方法,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老师也参与问题的探讨解决。
三、结合高职办学特色,开展实践性教学
高职教育模式为“2+1”,两年学习专业知识,一年进行顶岗实习。学习、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更顺利地就业。高职教育应该开展实践性教学,将课堂引入到实习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到的知识毕竟是理论化的东西,跟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大区别,为了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技能,应该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有些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很强,例如机械操作,对于这样的课程,可以将课堂开设在具体的单位中,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对于未来的就业有积极意义。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不畏艰难,乐业奉献,努力培养全面性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朱岚 单位: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式新型社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遍及各行各业。作为大数据,云时代,物联网深入应用的典型领域,教育行业中不断涌出各种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高等职业类院校来说,其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本文从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1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问题
1.1教育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脱节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普通高等院校侧重于培养理论型、学科型研究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则是侧重于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对应行业的现状以及社会的总体需求相匹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与当前社会实际情况脱节。此外,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企合作要么不普遍开展,要么开展校企合作却只是注重形式,并没有真正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高效的教学途径。上述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分歧。
1.2教育者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理念、能力无法适应更加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作为两大高等教育体系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上比普通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导致了高职院校中的教师的整体水平也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具有年纪较大、教学能力较差的特点。很多高职教师对互联网、信息化等新兴的技术领域一点都不了解,也不懂得如何使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甚至,一些年纪较大的高职教师,对于“互联网+”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没有一个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理念。这就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第一篇:企业需求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立足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如何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问题。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根据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服务观的要求,高职教育应在尊重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实践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观念及方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致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一、增强企业需求观念,提高企业主导教学意识
强有力的实践和行动源于观念和认识的转变和正确引导,高职教育是异于义务教育的专业化、针对性人才的培养,其教育目的的特殊性要求高职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新的定位。首先,从学校领导层的管理观念入手,强调学校教育目的、方式、组织以及评价与企业需求的充分结合,以企业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其次,从直接的教育者来看,强调教学过程全面落实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企业需求以及社会适应为指导方向进行教学培养。
二、改革陈旧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第一篇:高职教育教学传承民族文化的几点建议
【摘要】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的民族文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优势,对修复文化生态、维护文化起到积极而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传承;民族文化;建议
一、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和创新文化,需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学校师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学生的民族品格,使他们胸怀民族精神,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应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高职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塑造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二、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组织领导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共同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民族文化传承能力;可建立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民委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部署促进高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有关政策,研究印发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年度工作要点,开展年度工作总结;每年开展一次工作督导,落实责任,确保各地教育、文化、民族事务部门和有关高校把推进民族文化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