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中德育课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问题的提出
如火如荼的高职课程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最为热门的话题,从教学分管院长到一线的普通教师,广大高职教育战线教师纷纷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然而,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是,在这场日益推进和深化的课程革命中,分管学生工作的思政方面的院领导却普遍感到了自己的落寞,仿佛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高职课程改革仅仅是教学范畴内的事情,和学生思政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恰恰反映出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但是笔者认为,正是高职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机遇。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含知识、态度)和高技能。高素质也包括态度方面的要求,态度要求就是有关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内容,有时候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生将来人生发展的成功与否。这种态度的培养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课程把德育工作一般都是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把这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部分内容贯彻进来,那么必然要求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
二、高职课程设置中德育课程的开设
德育课程我们将它分为二类,通常,我们将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德育方式称之为显性德育,而将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德育方式称之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的,凡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形式直接的德育方式,都属于显性德育的范畴;而其他能产生德育效果的教育方式,即统属于隐性德育范畴。
1.显性德育课程
显性德育课程包括认识性德育课程和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所谓认识性德育课程是指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知、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1]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势是明显的,从其教学内容看,它具有系统性、教育性的特点。它传递的道德知识是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能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从效果看,它不仅仅解决个体在道德上知与不知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在个体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通过逻辑论证和个体领悟,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矛盾和道德冲突中,发展个体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从而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提供认识基础。[2]什么是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我们认为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是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感性活动组成的旨在增进学生道德理智和实践能力,改进学生道德生活的课程。[3]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是体现一个主体性,开放性及自主性。因此,我们认为仅有道德认知开启的学校德育课程是不完备的。从国外的教育现状看,他们普遍重视实践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他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例如,日本的一些中小学流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的活动,让学生到生活艰苦的岛屿、农村、边远山寨去,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情民俗教育与环境教育,使学生经受苦难生活的磨炼;又如,在美国的大学中,50%以上的研究生到有关机构或社区从事过社会公益服务,如到孤儿院义务教书,为老年之家做家务等。[4]以上种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德育的实践环节、活动环节是比较薄弱的,这是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一直无法让人满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具有强烈实践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当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范畴。显性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显然不能等同起来,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仅在于使个体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杜威语)换句话说,不仅仅要使个体知道善恶、美丑、是非,更重要的在于使个体行为表现真、善、美,即使个体思想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高职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范畴,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上贯彻这部分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开设一些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的活动性实践德育课程,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实训课中进行,这在课程评价中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2.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学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列毛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力理论的相关教育。因此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思想开始渗透进我们的校园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状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在价值观方面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努力通过政治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针对德育在思政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德育;高中政治;教学渗透
现代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而高中的政治课堂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找准方法,将德育工作渗透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1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升学为主,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在高中生中普及德育教育。对学生缺少正确的思想引导,也缺少相关的法治教育,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生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才进行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高分低德”的学生不在少数。
1.2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始,学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不断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联系实际,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德育的内涵,也能在课堂上巩固德育思想的精髓。如今,中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成为了学生学习、老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并总结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完善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以便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1.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1)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再加上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德育与自己无关,德育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的事情。这导致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减弱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其次是学生认知有误,根据统计结果表明:8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与德育没有关系。87.6%的学生觉得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与就业没有太大关系,26.3%的学生觉得所学专业课程中应该包含着德育,但是具体是如何体现说不清楚。原因分析:首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在德育课程和班主任工作,因此学生觉得德育课程、班会活动、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才是德育。其次学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德育课程,如中职生礼仪、公共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但是这些课程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其开设的意义。最后社会大环境各种诱因,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被逼让座等社会现象,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中职学生家庭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了解到,87%的学生处于监管缺失状态,或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或是单亲子女,这些学生一般都交由爷爷奶奶照管,他们普遍缺少完整的亲情爱抚、缺少温馨和睦的家庭感觉、疏于教育监管,导致学生感情冷漠。(2)《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掌握教育的原则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分析、独立思考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这些都是构成幼儿园教师德育的核心要素。因此依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载体,将德育内容融入在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观,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训练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和职业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思想行为,实现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因此,课堂德育渗透不仅解决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而且配合了学校德育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2.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调查结果
2.1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发挥导向功能。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充分认识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指导了教学内容要兼顾德育知识内化、品德行为外化,要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自然融合,规范了课型结构,明确了渗透式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发展学生普遍的德育素质和职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指导了评价的方向,要将学生近期在校的发展和远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创新评价的方法和标准。2.2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将德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纳入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除了有教学大纲外,还需有配套的德育渗透大纲,并将德育目标注明在教案中。其次,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并深度挖掘德育因素,设计合理可行的德育目标。2.3教学内容是渗透德育操作步骤和程序的载体,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更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等的总体考虑,实现德育渗透式教学的最优化。学生个人习惯、职业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养成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反复培养和训练。《学前教育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由于内容丰富、材料新颖,素材形象,容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参与。课程的训练是行与知相结合的过程,从训练中教师能观察到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行为问题进行纠正,在日积月累中将德育内容自然的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实现德育的外化。《学前教育学》学科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此课程所讲述的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主要是其中展现着高贵的人格品质,挖掘艺术作品的“正能量”,利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自然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道德内容,能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得到升华,提高德育的内化作用。教学内容构成实施载体。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容,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道德发展水平,展望达成的目标,同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密切联系职业要求,形成整合的知识系统。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德育渗透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是调整课型结构的必备依据,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具体工具,是教师实验、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托,也便于学校长期坚持实践德育渗透教学模式。德育渗透教学中,是建立在学科互相联系间,把德育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中,使学科教学也具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德育意识的领悟变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自主体验,道德行为养成变成了学生在技能学习中的一种能动活动,学生乐于接受思想道德,易于领会行为要求,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德育不再是说教和道德训诫。
3.结束语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灌输,还要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换言之,在学校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将德育局限在政治课、德育课等理论课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感知德育。体育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为教师实现德育渗透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立足于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渗透;优势;方法
引言
综观传统高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大部分学校仍将德育放在理论说教的层面,多数借助德育课这一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师的照本宣科下,学生对德育教育毫无兴趣,甚至一些叛逆的学生会对教师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得不偿失。为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功能,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的时候,需要打破理论说教的限制,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体验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感知道德内容,为其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体育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那么,高中体育到底有何德育优势呢?我们要如何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实现德育渗透呢?下面,笔者立足于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体育的德育优势
(一)学科优势
体育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发展而出现的。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运动是人必然的选择,也是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生存,需要运动做支撑[1]。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与自然界做斗争;为了寻找食物,躲避猛兽的伤害,他们探索出了投石掷棍等方式;在人类的发展下,这些动作逐渐地演变成了走、跑、跳等运动能力。在哲学学习中我们知道,万事万物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既然生命的存在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那么其本身就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只是我们是通过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来驱使身体做运动的。因此,在运动的驱使下,我们的体质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身体素质的发展,还可以获得思想意识的发展。体育作为一门极具娱乐性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放松身心,使自身处于一种轻松、自由的发展状态。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些体育技能,如跑、跳、走等可以展现健美体魄,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摘要]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一直向学生灌输着思想教育、行为教育、道德教育……然而,当今社会尚未全面形成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家庭中尤其是教育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因素影响,道德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现状
一、德育教育目标存在误区
德育教育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决定德育的效果如何。当前在对青少年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的目标往往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水平相脱离,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和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一些德育教育环节仅限于形式,使得德育目标“高、大、空、远”。
(一)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许多教育工作者希望把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一下子提高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致使他们难以区分道德要求和理想化的道德要求,忽视了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
(二)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简单化。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精心的组织安排,没有明确的目标,对道德事件的判断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辨别,没有明确的目标,过多服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仅仅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二、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