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发展要素,有了更加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本文将从这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摘要: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OBE理念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改革方式,通过定义学习产出、实施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和应用学习产出四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形成具有科学的、良性循环特性的教改机制。
关键词:OBE;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职业核心能力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拉开序幕,各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纷纷出台了产业调整战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增长方式、增长动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占领世界产业链的至高点,唯一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的改革要面向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如何在新的发展趋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关键还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迎接新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培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教育投入的回报与实际产出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也开始反思教育的实用性及教育成果的重要性,成果导向教育(OBE)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但必须抓住改革的牛鼻子驶往正确的方向,因此研究OBE理念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OBE的概念和框架
1.1OBE的概念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构建基础是学习产出。OBE由美国学者Spady(1981)率先提出,作为教育强国的美国,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如何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科技成果,因此该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受到当前学术界的广泛认同。OBE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可以准确判断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可能实现的产出,也就是学生可能获得的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以确保目标实现。
1.2OBE教育模式的框架
尽管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没有达到经济学家所预期的理想水平,根据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模型计算的国际贸易量应该比实际贸易量更高。基于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寻求传统经济学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考察国际贸易。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关税等,而且包括产品搜寻成本、关于产品质量和贸易伙伴可信度的信息采集成本、法律成本、控制成本和汇兑成本等。贸易壁垒的存在以及交易成本过高,必然会阻碍国际贸易增长。然而,社会资本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中的社会资本,力求弄清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功能
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内涵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如果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那么它就可以取得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列的地位;而如果将社会资本视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那么它只能是改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润滑剂而已。而实际上,在各种社会资本的界定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自相矛盾,即既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同时又强调它的结构性特征。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定义中使用的术语广泛地包括合作规范、信任和使人们得以集体行动的网络。在国际贸易学领域中,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和信任尤其受到关注(杨宇、沈坤荣,2010)。社会资本之所以能够改善国际贸易增长源于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主要包括:①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信息分享,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②社会资本能够改变个人偏好,提高人交易的概率。交易的概率越高,双方未来合作的概率就越高,未来的合作可以补偿今天合作中的损失,合作均衡能持续存在;③社会资本能够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良性的模仿行为。共同的道德规范可以弥补缺失的正式制度,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模仿好的行为可以促进合作,提高经济活动效率。④社会资本能够解决外部性问题,降低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减少利益冲突,提供部分公共物品。社会资本的这些积极功能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二、社会网络与国际贸易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克服非正式贸易壁垒,产生净贸易创造效应。其解释如下:①在法律和正式制度不能发挥作用或效力较弱的环境中,社会网络可以通过道德、习俗和规范来维持彼此间的信任,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②社会网络所有参与人对违反道德、习俗和规范的人的合作惩罚机制发挥作用。在重复博弈均衡中,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的最优策略就是永远拒绝与曾经欺骗网络内任一成员的人打交道。③社会网络具有信息传递优势,能够让买方更容易找到卖方,能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价格信息,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社会网络对国际贸易除了具有净贸易创造效应外,也会有动态效应,包括动态无效性和动态经济有效性。社会网络的动态无效性的原因如下:①由于交易商必须向人支付高额工资,所以长此以往,交易商不愿再维持或遵循“集体主义策略”,从而就会阻碍社会网络带来的静态贸易增长。②现有的社会网络阻碍了相应的制度创新。在社会网络过于发达和强大的地区,社会网络可能会使得本来可以确保合同执行的法律等正式制度的作用减弱,甚至完全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社会网络具有动态有效性的原因如下:①对于遵循“集体主义策略”的交易商来说,如果厉行节约,减少对人的工资支付,那么将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融资,进而促进贸易的发展;②社会网络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吸纳更多的外部交易商,其成本比支付高额工资成本要低。显然,社会网络对国际贸易的动态经济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网络对于新成员的开放程度(刘庆林、綦建红,2004)。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提高以及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国际贸易对社会网络的未来需求就趋于减少,这有可能导致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有效性萎缩。例如,国际商业仲裁机构的出现,提供了争端解决的私人方式;而信用证交易方式的普遍运用,既能将部分商业信贷风险转嫁给银行,减少了买方违约的风险;又允许买方在货物质量检验之前延迟支付,减少了卖方违约的风险。可以说,社会网络被法律和制度取而代之,对社会网络自身的需求因此而降低。但是,另一方面,移民人数的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社会网络的供给却持续增加,有可能提高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移民人数的增长,以及接踵而来的社会网络扩大化,不仅可以促进移民国家与移民来源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发展,而且此类供给可以拉动需求,由此增加对社会网络的需求。只要社会网络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中,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就值得关注。
三、信任与国际贸易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维度,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交易成本实现的。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交易成本可以定义成为了获得贸易收益而出现的摩擦成本。尽管人们难以给出交易成本的可操作性定义,但是,研究表明,交易成本非常之大。VanDalen&VanVuuren(2003)研究显示1997年荷兰29%的工作人员聚集在贸易部门。国际贸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寻找潜在贸易机会、签订合约以及合约执行和控制,每个阶段都会带来交易成本。在第一个阶段,买方寻找关于偏好产品、潜在供应商的信息,如果产品没有生产出来,买方还必须要求生产商进行生产性投资。卖方通过市场活动寻找买方。由于信息不是免费的,也不是完善的,更不容易获得,所以这些活动都会产生交易成本。贸易商必须进行投资以寻找相关信息。显然,在国际环境下,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信息分布不同,交流更为困难,这就产生了较高的交易成本。降低这个阶段的交易成本涉及到两个必要的特征:第一,关于商业机会的信息必须能够传递到商业团体内所有感兴趣的成员;第二,必须保证这个信息是高质量的,也就是信息必须是真实可用的。传递可靠信息是网络的特有功能,网络成员间的共同信任增加了信息质量。Rauch(2001)和RauchandTrindade(2002)研究了共同的商业伦理网络在解决关于商业机会的信息失灵中的作用,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Combesetal.(2002)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商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滋生信任,有助于减少法国的信息贸易壁垒。在合约签订阶段,交易成本就是合约条款讨价还价成本。双方必须确定如何获得合理回报,如何确定合约内容。双方不可能在合约中确定所有细节问题,因为这样做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有些安排也难以被第三方证实。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有些问题也难以预见。在国际背景下,合约签订更为困难。贸易双方必须了解对方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商业规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例如,在英国,人们惯于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在其它文化环境中,如荷兰,人们却只记录合约的大致框架,细节留待以后合约履行时再补充。这些差异常常带来一些误解,因为记录所有细节问题常常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为了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问题,贸易双方常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以获取相关信息,这就使得交易成本过高。然而,高水平的信任可以使贸易双方求助于贸易中介及其他专业的咨询机构来签订合约,也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价值背景的贸易双方的相互理解和适应,建立长期的交易合作关系,节省交易成本。在合约执行及监控合约执行阶段,都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尤其涉及到远距离贸易。监控意味着贸易双方检查另一方是否按照合约承诺的内容行事,如果没有,则下一步就意味着强制执行合约。最普遍的强制执行方法就是启动法律程序,尤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极其麻烦。贸易双方在法律程序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外国人常常感觉在法庭上受到不公正待遇。因为存在取证问题,第三方诸如法官通常难以确定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值,所以,诉讼程序的结果相当不确定。但是,高水平的信任使得贸易双方都相信对方会按照合约承诺条款履行合约,不需要严格的监控程序,这样就降低了合约执行成本。另一方面,即使一方违约,合约需要强制执行,高水平信任也会使合约一方相信违约方在司法程序下能够强制执行合约。不少研究也证明了高水平信任在减轻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方面的作用。如,DenButter&Mosch(2003)运用贸易引力模型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信任水平较高的地方,贸易规模的确较大。Nupia(2009)提供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了信任如何影响贸易增长,他发现,为了实现贸易,社会需要最低水平的信任,但是,一旦这个最低条件达到,只有信任水平足够高,才能实现更大的贸易量。这一结论为上述实证分析中信任和贸易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供了解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信任水平低的地方,贸易量就一定低,因为Nupia(2009)的研究还发现,制度能够弥补信任水平低的缺憾。这意味着,在低信任社会,可以通过提高制度水平来增加贸易。这一研究结论为一国如何促进贸易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逐渐增高,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农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升,面对绿色壁垒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优势荡然无存。因此,有必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农产品国际贸易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绿色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受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需要转型升级。从绿色发展视野出发,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应在全产业链上贯彻绿色理念,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在全球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农产品获得了更广阔的贸易空间,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了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同时国家非常注重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按照“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安排,对农业资源进行了合理优化,提升了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与此同时,受全球绿色浪潮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还面临农产品出口比重不稳定、国际贸易逆差较大的现实问题。(一)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日趋恶化从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非常复杂,一方面,国外对于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国家都通过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等各种方式来约束进入本国市场的农产品,只有必须达到某一标准才能够在市场上流通[1]。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贸易政策,对进口的农产品设置绿色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这些贸易政策主要是从环保层面设定相应的环保标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的技术标准还存在明显出入,加之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出现各种贸易摩擦和纠纷,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不断恶化,不仅给我国产品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二)农产品出口比重不稳定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同时也与墨西哥、巴西等地区加强合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农产品出口增长要落后南非、埃及等国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位。同时我国对于日本、韩国等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增长相对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加之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国际贸易逆差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上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国内的农产品贸易没有完全按照消费者的实际购买需求进行生产,导致当前国内农产品供过于求现象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而国外对于农产品贸易除了更高要求,我国农产品近几年质量始终没有提上去,国外很多国家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外贸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协同发展中前所未有的机遇;其次介绍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倡议认同、创造合作环境、加强双边合作、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等有效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航运国际贸易
1“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中,我国国际贸易逐渐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局面。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支撑“一带一路”发展。“一带一路”的沿线城市和参与者可以积极借助本地区的国际物流资源和国际贸易传统优势,促进实现积极转型,增强对于全国辐射作用。“一带一路”落实离不开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支持,同时这种倡议计划也是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际航运主要是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同时联系密切。第一,国际贸易是国际航运生存、发展的土壤。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扩大,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活动也更加频繁,国际物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二,国际航运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逐渐进入了经济时代、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也逐渐朝着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国际贸易层面分析,根据贸易区域、贸易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其对于贸易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中,通过建设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体系,除了可以有效满足货物日常运输需求之外,同时还可以为贸易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保管、信息交流和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服务,从而辅助国际贸易单位提供良好服务。由此能够看出,国际运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动力支持,随着区域内国际物流发达程度的不断提升,当地的贸易效率也逐渐增强,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协同发展的问题
2.1境外投资风险大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沿线国家通常都是发展中国家,除了印度和东盟等国家之外,广大的东欧、中东、中亚等地区的政治环境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存在国际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政局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我国中的参与企业在这些地区和国际中进行经营投资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安全风险。对于部分想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物流的中国物流企业来说,潜藏着各种忧患,其在现实操作运行中存在较多的顾虑。此外“一带一路”的众多沿线国家中,还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国家之间容易出现贸易不同步的问题,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之间协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我国和中亚五国之间的铁路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国际物流发展到中亚五国区域当中时,需要转换标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运输成本,运输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个国家中的政治环境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便会对周边国家造成一定的影响,威胁“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比如叙利亚爆发战争后,进一步增加了我国中东推广“一带一路”的难度,无法促进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之间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