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国营贸易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营改增税制深化改革,开始主要针对税制内容的完善与重复征税内容的减少,促使企业开始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并有效改善出口贸易的整体环境。本文主要对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营改增;税制改革;企业;影响
1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进一步调整与健全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传统的税收方式过于单一化,即在实行营业税收方式的时候,一般会导致各行业税务负担加重,导致税务出现重复环节。在营改增后,在很大程度上扶持了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我国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传统征收营业税的基础上,出口退税的方式被摒除,导致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为了我国的软肋,这就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税收制度实现了国际接轨,从而推动了出口企业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优势地位,大大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实施的原因
2.1营改增税制改革历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既定环节时,我国经济开始不断上升发展,就2011年开始,国务院批准财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相联合,制定营改增试点方案,从2012年开始,国务院将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013年,开始全国实行营改增。到2014年,营改增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铁路运输与邮政服务,促使交通运输行业涵盖到营改增范围。另外,2014年开始,电信行业也开始进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一、文献概览
本研究的内容是以国际营销研究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国际营销(InternationalMarketing)指外贸企业根据国外顾客的要求,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供应给国外的客户并获得经济回报的经济贸易活动。美国国际市场营销学者菲利普R凯特奥拉(PhilipRCateora)认为:国际营销是跨越国界推行一些商业活动,使产品或劳务得以传送到消费者或用户,以获取利润。国际营销是市场营销在市场空间上的扩展,是企业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国际营销是在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出口营销阶段、跨国营销阶段、全球营销阶段。国际营销在本质上与国内营销并无区别,只是特指超越国境的市场营销活动。但并不能因此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跨越国界本身决定了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具有更多的差界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具体来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市场营销环境不同。第二,市场营销策略存在差别。第三,国际营销战略及营销管理过程更复杂。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是SL公司纺织品国际营销方案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1953年,尼尔•波顿(Neal•Borden)首次提出“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指出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营销要素”的影响,企业为达到既定的市场营销目标,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以达到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目标营销战略理论是SL公司纺织品国际营销细分市场评估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d•Smith)在1956年最早提出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的概念,此后,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温德尔•史密斯的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目标营销战略理论,即STP理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市场细分是指根据顾客需求上的差异把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划分为一系列细分市场的过程。目标市场是指企业从细分后的市场中选择出来的决定进入的细分市场,也是对企业最有利的市场组成部分。市场定位就是在营销过程中把其产品或服务确定在目标市场中的一定位置上,即确定自己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也叫“竞争性定位”。国内外有关纺织品国际营销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方面,因此研究视角相对较为宏观,中国国内研究成果对纺织品国际营销策略略有描述,但依然缺乏微观具体的解析。事实上,企业产品国际营销的情况及风险多有不同,往往不能和行业研究混为一谈,因此,本研究力图将视角指向在某一具体企业,分析其纺织品在国际营销中的发展现状,并为其制定营销方案,为有关学科发展及实践贡献一丝绵薄之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二手资料法、深入访谈法等方法实现对研究理论及研究内容的支撑,具体研究方法如下:一是二手资料法,二手资料是指特定的调查者按照原来的目的收集、整理的各种现成的资料,又称次级资料,如年鉴、报告、文件、期刊、文集、数据库、报表等。在一手资料难以获取的情况下,二手资料构成本研究信息、数据获取的重要来源。这些数据为本研究的后续开展,即SL公司纺织品国际营销方案的制定打下研究基础,同时也节省了调研时间和调研成本。二是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受访者一对一透过访谈以获得分析资料的研究方法,属于质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研究者直接面对面与受访者互动,透过提问以交换所需讯息。深度访谈法是本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研究方法,访谈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SL公司纺织品在国际细分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及SL公司纺织品国际营销现状分析。依据二手资料搜集整理及后续待研究问题拟定访谈大纲,为了获取信息的最大弹性,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请访谈对象在既定的访谈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没有严格限制,以充分调动访谈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透过访谈对象的实务经验与观点,了解当前SL公司纺织品各个国际细分市场的整体行业发展情况、SL公司纺织品在这些细分市场上的发展情况、SL公司纺织品国际营销的现状,为后续SL公司纺织品国际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奠定依据。
三、结果分析
从1988年到2014年,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总额增速基本稳定,呈现良好市场发展态势。从1987至2012历年国内纺织品出口总额的情况,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12年,除少数几年外,中国纺织品出口一直是增长的。另外,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14年1至10月,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484.2亿美元,增幅扩大至6.3%。此外,中国加大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也有效提高了纺织品货物的通关效率。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对欧盟、美国出口恢复较快,而对东盟地区出口增速回落较快。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额为46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37%,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0.31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额为35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0.89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额为260.3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91%,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38.83个百分点。中国现有的自主服装品牌很少,同时,中国的服装设计水平远远不及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中国也没有国际知名的优秀服装设计师,大多数企业都是仿造国外品牌设计,没有自己的风格,这就使得企业只能跟着国外服装企业,走不出自己的路。同时,国内也缺乏培养优秀服装设计师的环境,没有完善的培养机制,许多有才华的设计师都选择自己创业而不愿意留在服装企业打工,所以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设计水平一直偏低。缺乏专业人才是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通病,制约着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高端发展。亚洲市场是中国纺织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又分为东亚市场和西亚市场。东亚市场主要以香港、日本韩国为主,东南亚等国也是中国的主要市场。日本和韩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纺织品贸易的重要市场,贸易额在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国家中名列前茅,这两个国家经济比较发达,居民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市场的总体购买力较强,而且近几年来中国对这两个国家的纺织品贸易额不断攀升,但是这两个市场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绿色技术壁垒等限制措施很多。欧盟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一直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中国又是纺织品出口欧盟最多的国家,一方面欧盟内部市场对中国纺织品形成了依赖,另一方面欧盟又担心中国廉价而又优质的纺织品的涌入会对其自身纺织品产业造成冲击,首先带来的就是就业问题,所以中欧纺织品贸易一直在矛盾中曲折前行。欧盟已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欧洲地区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都很高,购买力强,尤其是对高质量的纺织品需求量较大,另外,欧洲地区执行的纺织品技术标准相对于中国来说更高一些,国内企业要想在欧洲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需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有所提高。北美主要是加拿大和美国,更以美国为主,这两个国家都很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所以北美市场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纺织品贸易公司必争之地,而美国更是重中之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美国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巨大,而且对纺织品的需求比较多样化和个性化。尽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有所限制,但是总体上在不断增长。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始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中美《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结束,中美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发展开始,中美纺织品进出口额迅速增长。由于美国的纺织品贸易逆差十分严重,出于对本国纺织品行业的保护,目前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壁垒一直很多,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对中国的对美纺织品贸易限制较大。结合SL公司的情况,公司缺乏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无法和国际知名大公司匹敌,所以应该避免与大公司在设计上竞争,产品应该以绿色纯天然的原料为主,面料市场营销采用天然纤维面料,以棉、丝绸、麻为主,舒适、自然、透气,以回归自然为主题,款式则以简单合理、个性较强。以自然的环保色作基本色系,配以流行亮点作为点缀,且不拘于流行,总体印象以自然界为基调,同时结合国内的手工艺产品,融入中国元素,走出一条自己的服装品牌道路。SL公司在国际细分上具有如下经营优势:一方面是管理理念新潮、服务意识超前。公司一直坚信顾客就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所以承诺以最优质的产品和最真诚的服务给客户。SL公司从上到下,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人人都有使命感,管理人员兢兢业业做好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业务人员更是不辞劳苦,积极努力地开拓市场,发展新客户,同时经常跟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顾客的购买意向,提供给顾客他们想要的产品。第二方面是人才优势。历经七年发展,SL公司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公司多次邀请国内外有名的企业家和销售大师讲课培训,并且公费派遣多名企业职工出国学习,参加国外的各种展会,学习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客户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批有着先进管理理念的中高层企业管理者和一批拥有丰富销售经验和沟通技巧的业务人员。第三方面是优质产品以及稳定的客户资源。产品质量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一刻也不放松,在国内有着稳定、优质的货源的同时,承诺以优质的产品回馈客户。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公司的营销团队,SL公司在国内外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这些老客户是公司业务和订单的主要来源。对供货商,公司承诺双方合作共赢,从不或者极少拖欠货款。因此在采购、销售环节均得到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无论是在客户还是供货商中,公司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客户心中建立起良好的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这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四方面是地理位置良好。SL公司地处宁波市,宁波是国家规划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浙江省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单位。而且宁波市是一个港口城市,航运业发达,2011年中国港口排行榜中,宁波-舟山港以6.91亿吨的吞吐量成为中国第一大港,目前宁波拥有航运企业124家,航运业发达。所以SL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宁波市的航运优势发展对外的纺织品贸易。除了政策支持和进口关税的降低,SL公司在产品国际细分市场上的机会还包括:一是经济环境好、技术水平提高。近几年尽管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但是中国的经济仍然取得了高速增长,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投资环境逐渐好转和投资领域的开放,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纺织工业技术,预期未来几年,中国的纺织业技术有望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国际市场对纺织品需求旺盛。随着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市场复苏,国际纺织品市场对中国的纺织品需求会逐渐增多,SL公司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保持老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客户。三是跨国文化交流及互联网的普及。国际贸易本身也是跨文化的交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深,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这也促进了服装贸易的发展,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网络成为了一个十分便利的促销渠道。
四、研究结论
本文作者:王富强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蒙绥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和乌兰夫的领导下,按照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生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地进行了牧区的民主改革,确立和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制定并实施了发展畜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增畜保畜措施,使蒙绥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并有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旧中国根本可能达到的重要成就。
一、从实际出发,实现了畜牧业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蒙绥地区胜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的艰巨任务,牧区从经济停滞萎缩和濒于破产的苦难之中,经过重大的变革和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牲畜头数大大增加,畜牧业产值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畜牧业的发展对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畜牧业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一个最突出的标志是畜牧头数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据1979年《蒙古荐》记载,当时的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有大牲畜和羊520万头,至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下降为440万头,1946年又降至360.5万头。而从1946年至1949年,仅用三年的时间,既已恢复到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达到471.2万头;1950年又恢复到1919年的水平,达到537.47万头。从1947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大牲畜和羊从360.5万头发展到791.32万头,6年增长了1.19倍,平均年增长14%。发展较快的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从1947年至1952年大牲畜和羊从69.90万头发展到167.99万头,增长了1.40倍。绥远省1949年有大牲畜和羊476.17万头,到1952年发展到753.83万头,三年增长了58.31%,平均每年增长16.5%,阿拉善盟和额济纳旗1949年有大牲畜和羊35.67万头,1952年发展到56.75万头,三年增长59.09%,平均年增长16.7%。到1952年牧业年度,蒙绥地区共有大牲畜和羊1601.9万头,生猪174.2万头万口,分别比1949年增长62.9%和28.8%。
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正处在伟大的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最为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的封锁和围攻的状况下,既要积极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又要保证解放战争的物质供应。特别是作为解放区唯一的畜牧业基地,责无旁贷地要以大量的牲畜和畜产品支援前线。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和1949年,自治区向东北解放区提供肉畜18.2万多头,鲜蛋180万公斤,羊毛129万公斤,皮张39万张。作为农区的哲里木盟,支援前线牛、羊肉1.6万公斤,草料4.2万斤。1950年至1952年间,蒙绥地区向国家提供各类牲畜69万头,鲜蛋1000多万公斤公斤,毛线1970多万公斤,皮张109万张,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畜牧业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1947年到1949年,蒙绥地区畜牧业产值从0.97亿元(按1957年不变的价格,下同),增长到1.22亿元,两年增长了25.97%,平均年增长12.1%。1950年至1952年,蒙绥地区畜牧业产值从1.22亿元增加到1.87亿元,三年增长了53.27%,平均年增长15.3%。1952年,蒙绥地区的肉类总产量为5.5万吨,其中牛肉1.05万吨、羊肉1.15万吨、猪肉3.35万吨,奶类产品35.75万吨,鲜蛋产量1.93万吨,绒毛产量0.66万吨,各类皮张产量170.36万张。
畜牧业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使各阶级人民生活状况发证了显著变化。据新巴尔虎右旗的调查,从1948年到1952年的四年间,无畜的赤贫户的比重,从0.22%下降为0.07%;占有210头畜牧一下的贫苦牧户的比重,从2.87%上升为8.97%。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贫苦牧户的比重大大减少,中等牧户的比重迅速增加,富裕牧户和牧主经济也有一定发展。据统计,牧区平均每个牧民占有的畜牧数,已从1946年的27.4头,上升为1952年的52头。牧区群众生活通过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进一步得到改善,以1948年群众的购买力为100,1950年上升为460,增长了3.6倍。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51年那达慕大会的交易总额达到43万元。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亮了草原,驱散了旧时代的凄凉。带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二、抓住牧区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完成了牧区的民主改革
摘要:新疆成品油销售企业主要指“两桶油”,即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销售公司。2015年之前,成品油市场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不应求状态,甚至一度出现供应偏紧、加油“限购”现象。但是2015年以来,新疆成品油市场呈现消费增量不足、资源严重过剩、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常态”。尤其是2018年市场出现了拐点,成品油销售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出现“旺季不旺,高油价低销量”的怪象。“如何把油卖出去”、“如何卖个好价钱”成为销售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成品油销售企业必须要调整营销策略,加快转型,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经得起考验。文章通过分析新疆成品油销售市场环境的变化,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提出新疆成品油销售企业营销策略如何调整。
关键词:成品油营销;波特“五力”模型;营销策略调整
1成品油销售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1.1“原油进口双权”放开
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7月商务部《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双权”放开[2]。地炼原料获得有效的保障,汽柴油产品质量得到全面升级,带来的直接利好是地炼开工以及盈利情况大幅度好转。
1.2成品油价格改革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3]。2017年5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价格异常波动时的调控权”[4]。成品油定价将由政府定价向企业定价、市场定价过渡,未来价格会进一步放开。
本文作者:侯德文、林维柏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株洲市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日用瓷及电磁器、未锻轧锌铅银铟钨等、无机碱硫酸盐碳化物等、涡轮喷气及螺桨发动机、铁道机车及配件、摩托车、烟花爆竹、刀头、机器切削刀片、滚动轴承、火花塞等。以上十种商品出口占2003年出口总量的79.24%,占2006年出口总量的89.02%,2009年出口总量的75.66%。这些产品所在产业多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使株洲市面临着较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不利于株洲市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株洲市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工业用品,日用消费品除日用瓷及电磁器、烟花爆竹外所占比重较小。2010年,株洲市棉浴巾出口额仅为31万美元,而进出口总额达69330万美元。2009年株洲市农产品出口额仅为53万美元,2010年降至13万美元。
株洲市相对周边城市而言加工贸易企业较少。2010年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仅为16家,郴州为30家,长沙达到70家。2012上半年,有业绩的加工贸易企业仅有11家。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区,所辖5县市中醴陵市有2家,其他县为空白。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株洲市外贸中所占比重一直不高,2008年占6.29%,2009年占4.45%。株洲市对外贸易对一般贸易依赖性较强。2008年株洲市加工贸易额为7217万美元,同期一般贸易额达107416万美元;2009年加工贸易额为5161万美元,一般贸易额达108374万美元。株洲市对外贸易方式严重不合理性。
株洲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对策
⒈优化商品结构
株洲市外贸商品结构存在着不平衡性,影响到株洲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株洲市要依托两型社会建设的良机,不断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要逐步淘汰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对农产品经营的投入力度。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壮大农产品产业,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控制好进口商品结构,鼓励企业进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技术型产品和设备。株洲是一座新型工业化城市,要大力引进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先进技术,降低资源和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