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范文

国有资产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国有资产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国有资产管理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

摘要: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我国的国有资产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类国有资产三类,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资源类国有资产现状,在研究产权理论和委托理论的基础上,从明晰产权、改革产权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权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类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自然资源所能承受的压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下降与我国长期忽略资源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资源类国有资产就是指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拥有其所有权的资源性资产,是构成国有资产体系的一部分。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山、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由此可见,资源性资产绝大部分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人们有时将资源类国有资产简称为资源性资产。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是世界上资源大国之一,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资源总量大、品类多,但是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我国资源的劣势,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我国在资源性资产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产权的界定、流转、制度、法律法规和管理等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以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为研究重点,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相对落后。有关资源类国有资产的研究主要有:廖红伟(2011)在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时就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认为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但其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行政化管理与市场化激励需求的矛盾问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市场化激励与行政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钱丽苏(2004)对国内外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概括分析了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化与发展,对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王克强(2008)从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机构,实现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建议。许冬琳(2013)从资源类国有资产信托的基本类型入手,探索资源类国有资产信托的可能性,提出了以国家为委托人,资产权利为信托财产的新型运营管理体制等。国内关于国有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对于资源类固有资产管理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对于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宏观层面的改革,产权制度安排、市场机制引入手段等方面,对于资源类国有资产的资产化管理,资源价值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现如今,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显,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却被无偿使用,价格长期偏离其市场经济准价体系,资源类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法律法规建设落后于体制改革,依法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表明了我国对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决心。因此,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相契合的管理体制已提上日程。

二、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源的产权管理、勘探管理、开发利用管理以及保护管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资源的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在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被国资委统一监督管理的只有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源类国有资产仍处于分头管理状态,政出多头。权责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

1.资源类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所有权主体缺位

点击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实践经验表明,对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改革,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作为公立医院,要不断深化自身“公益性质”,并在寻求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不断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现阶段,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尚存在很多固有矛盾未能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公立医院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我国,医院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事业单位,因此要求其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要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重视行政管理,忽视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改革虽然能够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但是,很多公立医院比较重视行政管理,主观上忽视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作用。实际上,传统资产管理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市场发展需要,更会增加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同时,很多医院模糊发展战略目标,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方向不够明确。

(二)制度流于形式,资产管理机构尚未健全

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现阶段,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和模式还比较落后,且不能完全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规律,也未能将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原则应用其中,导致制度建设流于形式,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与实际相脱节。由于资产管理机构配置松散,常常出现资产流失现象。

点击查看全文

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一、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解决。其问题主要在于:首先,从管理层的角度上来看,监督权不够明确,管理主体三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实施的是多头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矛盾,而且管理者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不是很了解,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无人承担责任。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公路经营企业的内部体制并不够完整,缺乏企业凝聚力,而且在编制财务核算等内容的时候,并未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且公路经营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执行工作;最后,将这两个部分结合来看,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经营企业之间的矛盾较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交通主管部门是管理者,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管理的一方,却难以服从于管理者,也正是如此导致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利弊

(一)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的有效作用

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高质量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工作,能够清楚地认识政府和企业的之间的关系。利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供重要的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出资人,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出资人,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干预公路经营企业的现象。第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开展,备受人们的关注,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可有效的改善当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的不利之处

虽然发挥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能够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却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此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的保障,不具备科学的依据。在开展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时候,影响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工作,削弱了交通主管部门对其的管理,而且在此过程中主要以盈利为主,反而忽视了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

点击查看全文

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存问题和不足。本文阐述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剖析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以期给有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对策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和服务型政府的打造。国有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也就是通过财政性资金购买、建造的。用好、管好国有资产,各行政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履行职能,切实服务百姓,增强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从而打造服务型政府。(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健运营与平稳发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都要逐渐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以财政管理为例,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及时准确提供本单位、本系统国有资产的动态信息,能为单位编制部门预算、科学调配资产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做好资产的管理工作也为政府采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只有精准编制采购预算,才能有效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善的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减少腐败,打造廉洁型政府。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更高更细。比如公务用车制度的深化改革,相应解决了车辆使用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此外楼堂馆所建设标准的重新制定,都是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出发的。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消除各类腐败问题,打造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的廉洁型政府。(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国有资产因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对于资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的数据化管理,将资产管理数据化和信息化,全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这样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就能快速精准地获取各类数据,资产管理水平就能得到提升,进而推动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自身的资财状况。2016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发现了诸多国有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比如账实不符、虚报瞒报漏报、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以资产清查核实工作为契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方面的短板漏洞,让各行政事业单位摸清家底,掌握自身的资财状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尚存的问题与不足

(1)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督导致问责不到位。尽管我国各级管理机构已出台了一些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和法规条例,但部分管理条例不太切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实用性不足,无法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实际预算与资产脱节,资源协调不力并且严重浪费,制度流于形式缺乏落实等问题。在监督机制方面,监督责权不明确,审计监督管理不力,监管范围片面等问题,使得监督效力不能全面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够强,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无法问责具体的责任人。(2)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当前,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在管理上只是简单交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兼任。账实分离和账实相符是最基本的控制管理要求,如果由同一部门兼任,难以保证账实的准确和相符,并且缺乏统一的领导,资产管理的权力过度集中在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就是要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这样工作才能落到实处。(3)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里,国家的财政拨款、各类经营收入和社会捐赠收入都被视为国有资产。但是,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这种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尚存诸多的不足。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国有资产使用较为随意,资产的采购没有严格的规划,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也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毁损和流失,也容易滋生腐败。尽管国家加强了对资产的管理力度,各行政事业单位也渐渐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但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仍然有待提高,而且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也不全面、不到位,因此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资产管理的观念,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4)资产变动不能及时记录和反馈,导致信息的失真。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机制。虽然管理体系已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是资产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第一,基层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着资产变动信息传递不对称。在日常的工作中,基层单位在对资产使用中出现的变动不能及时反馈,造成资产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各单位资产变动的第一手信息,不能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第二,资产实际情况与会计核算的数据之间不对应。由于财会部门只是负责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各部门掌握的资产变动信息不能及时向财务部门传输,从而造成财务处理的滞后和信息的失真。(5)资产的内控管理缺乏创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内控体系不完善,制度滞后于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的变化。不能主动根据工作内容以及形式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监督工作也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内控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手段陈旧,从而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与资产管理有关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投入逐年增加,高校的资产管理规模和管理难度日趋增加。尽管高校国有资产为高校培养人才、促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高校的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改革创新与发展,因此完善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一、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机构不完善,职能分工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很多高校没有成立类似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机构。有些高校虽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是职责职能未厘清,各类国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没有明确,无法实现全面管理,导致管理缺位,从而影响了整个院校的管理效率。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的国有资产是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因此国家出台的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高校需要认真执行,同时高校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校的配套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如有些高校为国家部属的一流重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较早,享有各种政策红利,在绩效管理、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而有些高校是普通院校、专科院校资产基础薄弱,虽然制订了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内容不够具体、含糊不清,仍旧在资产管理的基础阶段。还有部分高校,只是简单地把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拿来套用,并没有量体裁衣,制订适合自己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的购买、使用和处置等方面和资产管理脱节,仍旧被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等问题困扰着,造成了资产购买后的浪费、闲置和流失,整体管理效能低下。

2.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落后国有资产的管理基本上经历了手工记账、电脑登记入账、数字化网络管理三个阶段。手工记账和电脑登记入账的落后管理已经阻碍了高校的国有资产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然而高校管理层长期以来的管理重点是教学和科研,对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工作重视度不够。随着互联网+与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有资产的管理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普遍应用到国有资产管理中,但是这些资产管理软件,多是购买的现成软件,沿用了传统的管理平台,无法及时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功能调整,缺少大数据、云平台的技术支撑。另外,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是完全独立的系统,账实、账账不同步成为常态,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缺乏联动互通机制,既不利于资产数据分析,也不利于资产管理水平的改善。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水平提升。

3.国有资产的整体处置周期较长,效率偏低资产使用部门提交处置申请材料(该申请材料应由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相关明细规定和要求),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汇总后并组织相关专家召开评估鉴定会议,高校的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专家评估鉴定结果,再共同参与处置。而国有资产的处置需要诸多部门,如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院校领导、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等各级部门的分级、分层审批。受诸多因素影响,审批的流程冗长且较为复杂。一般高校需审批的待处置资产需要上报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备案,而省级财政部门一般采取集中审批处置资产,因此出现资产处置周期长、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专业资产管理人才缺失,管理粗放技术和人才已逐步成为影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两大关键因素。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资产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还要是信息领域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多数高校一般没有专职的资产管理员或者有专业资产管理背景的人员较少,多是由综合科人员或办公室主任兼任部门资产管理员,这些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工作流动性也大,很多工作不能有效衔接。其次,缺乏有专业资产管理背景的人员,管理形式粗放,再加上缺乏数据处理的经验和能力,本身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多存在应付心理,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地去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只能被动地接受资产年年盘点,盘点结果年年盘不清的问题,更谈不上合理购置、优化配置了。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