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古筝音乐教育专业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这个话题近些年来备受社会关注,并且成为了大多数国人的共识。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和艺术形式,其自身价值和实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古筝教育发展迅速,古筝教育的迅速发展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古筝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古筝的传承过程和特点,探讨通过古筝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过程出现的问题、策略以及古筝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古筝教育;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一、古筝的教育与传承
中国古筝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古筝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它记载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点,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
(一)古筝的教育现状自上个世纪开始,全国各个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古筝专业,这是我国开始重视古筝教育的体现。古筝在高校的普及为古筝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性的研究平台,并且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艺术修养的高质量古筝艺术家和作曲家。随着各个艺术院校建立古筝专业,使得古筝延续了几千年的传承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转向了在专业艺术院校传承的新阶段,作为民间音乐的古筝艺术也逐渐进入专业音乐教育的行列。并且随着许多现代古筝新曲的出现,古筝技法的大胆创新,古筝曲目的创作也逐渐多元化,并且也由民间的自发性、自娱性和集体创作进入了专业的自觉性、娱他性和个人创作的新阶段。专业化让古筝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与提高,让古筝成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古筝在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比起往年逐渐提高,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渐渐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古筝这门艺术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成为了热门艺术,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上出现了古筝学习热的现象,古筝的爱好者、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古筝教育机构等相关建设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古筝从一个冷门乐器变成了一个热门乐器。
(二)古筝的传承过程与特点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在中国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时期的音乐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个时期的秦筝、编钟、编磬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时期的筝是广泛用于祭祀、礼仪以及民间娱乐等多种功用的乐器。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主要吸收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同时孔子也强调乐教中的审美情感培养以及美育作用。汉魏时期的筝乐思想相比先秦来说更为系统化,“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个时期的筝乐教育强调技巧训练与人文修养同时进行。这一时期的筝艺传承并不是流于空泛,而是在自我修养与行为的自律中,在音乐审美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内在熔炼中,达到其乐教的目的。唐代时期的筝乐十分受欢迎,这与唐朝的繁荣现象密不可分。这个时期的筝乐演奏者众多,并且根据社会地位进行分类,其中家伎和商业乐伎占的比重最大。唐代时期的筝乐传承是一种民间自发的筝乐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在今后的筝乐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主要集中在民间,筝乐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宋代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流派的筝乐教育,筝乐传承不仅出现在家乐中,也存在于人口密集的酒楼茶肆中。不同的是,酒楼茶肆中的筝艺传承往往是乐曲的口口相传,而以师徒传承为特点的家乐主要是技巧曲谱方面的传承。所以,家乐中的筝伎对筝乐在民间的发展起到了传播、创作、提高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的筝乐主要用于说唱音乐中,传承方式既有师徒相传,也有家学相传、筝友相传,筝乐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十分多样。到了清末,筝乐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俗乐,艺人地位也逐渐下降,战乱纷扰使得前代的筝乐传统日渐消亡,大量的筝谱和技巧方法都相继失传,筝艺的传承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到了二十世纪,民族音乐的发展主要存在于民间音乐中,筝乐也是如此。各大筝派聚集在各地的民间活动中,比如山东筝派、陕西筝派、河南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等等,无论是与其他乐器合奏还是独奏,传统筝乐都体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民族魅力。在民间活动以及城市社团活动中,不同民族乐派的民族音乐家们奔走于全国各地进行筝艺交流,为各流派筝艺的交流融合做出了贡献,对筝艺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通过古筝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要求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人们对美的体验并未发生变化。不论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是在艺术发展史上,审美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我国音乐教育角度来看,古筝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乐器,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要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本文对古筝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审美教育对古筝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并对教育方法展开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古筝;审美;教育
在音乐艺术体系中,古筝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筝艺术受到音乐美学的深远影响,所以,古筝教学要与审美教育密切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古筝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将审美教育和专业技巧进行巧妙融合,为古筝教学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带给学生全新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古筝艺术的魅力。此外,学生可以通过演奏古筝提升审美能力,激发自己追求美的强烈渴望。
一、古筝教育的现状
古筝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古筝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特点,具有时代性,是人们精神面貌的良好体现。从20世纪开始,古筝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多个艺术学校陆续设置了古筝课程,古筝教育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各大院校普遍设置古筝专业,为古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古筝的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出现了一批古筝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和作曲家,他们为古筝艺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各大艺术院校陆续设立古筝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古筝的传播途径,使越来越多的古筝艺术家融入音乐教育体系,推动了古筝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越来越多的现代古筝新曲开始出现,这些作品采用了新的创作技法,使古筝曲目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过去,古筝作品是民间自发的集体性的创作成果,而当今的古筝创作具有专业性特点,古筝创作进入个人化时期。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传播,古筝在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素质教育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对精神文化产品有更高的追求。从20世纪末期开始,古筝艺术开始广为传播,成为十分热门的艺术形式之一,社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古筝专业培训学校,相关的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古筝培训成为热门教育培训项目,古筝培训机构获得了良好发展。
二、古筝的传承过程与特点
在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步入了第一个高潮,此时的秦筝、编钟和编磬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深受人们的欢迎。在该时期,筝是融祭祀、礼仪和民间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乐器,应用十分广泛。先秦时期的音乐深受孔子礼乐思想的影响,孔子十分注重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汉魏时期的筝乐思想开始朝系统化方向发展,“德”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该时期的古筝教育主要进行技巧练习和人文熏陶。在该历史阶段,技艺的传承主要通过自我修养和行为自律完成。到了唐代,筝乐深受人们欢迎,这与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有密切关联。在该时期,社会上有数量繁多的筝乐演奏者,在整个筝乐演奏者群体中,家伎和商业乐伎占据较大比重。同时,该时期筝乐传承主要依靠民间的自发活动进行,这一阶段的筝乐传承对筝乐在之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文化发展走向繁荣,筝乐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筝乐的传承方式相对较多,不但通过家庭进行传承,也在人口密集的酒楼中传承。但是,在酒楼中筝乐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家庭中则是师徒相传这一形式进行传承,传承内容以技艺、曲谱等为主。到了明清时期,筝乐被运用于说唱音乐中,主要通过师徒相传的途径进行传承,也有家庭传承、筝友传承等方式,传承的途径十分广泛。清末时期,筝乐发展没落,被视为俗乐,相关艺人地位下降,筝乐发展步入低谷,许多筝谱和技巧方法丢失,古筝文化发展停滞。步入20世纪后,民间音乐蓬勃发展,包含筝乐在内的民族音乐也开始复苏。此时,许多音乐流派在民间出现,并举行相关活动,使古筝文化获得进一步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则对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特围绕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为主题展开分析,详细了解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促进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传统文化;激趣;欣赏教学;课外延伸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合理引进民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能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传承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使命感。
一、落实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合理引进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传承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使命感。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诸多特点,不仅博大精深,并且历史悠久,所以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民族文化素养,提升鉴赏能力,而且还会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平台。作为社会公民,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怎样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是教师有待处理的主要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保障。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理念,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地融入学习环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构建高效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而教师则应善于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将自身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中,提升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被各种动听的音乐以及情景吸引,将自身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渐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学习信心。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茉莉花》这一内容时,为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让学生全面掌握《茉莉花》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以及音乐内涵,具有民族音乐情感,就要求教师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优势,在课前环节为学生收集2004年雅典奥运会所演唱的中国民歌《茉莉花》这一视频片段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共同欣赏,在观看视频中,教师要为学生系统介绍当时民歌《茉莉花》的演唱情景,在观看完视频片段后,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同学们知道这是唱的什么歌吗?”“你们会不会唱?”让学生了解到《茉莉花》是极具有中国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较高的流传度的民歌,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欣赏多首具有不同风格以及题材的《茉莉花》,掌握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茉莉花”精神品质[1]。
二、注重欣赏教学,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价值和优势展现出来,实现自我创造以及鉴赏学习。所以,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避免针对某一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如果采用这种“横断面式”的教学手段,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要让学生加强欣赏,才能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感受和欣赏是学生所学习音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注重将欣赏教学融入音乐教学工作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因此,在后续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借助各种音乐教材,来挖掘民歌教学中值得欣赏的教育内容,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共同欣赏,促使学生对民歌产生热爱之情。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一民族歌曲时,教师应让学生对黎族风情有所了解,体会黎族音乐风格。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对比示范手段进行授课,实现对该首歌曲的鉴赏,确保学生对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有着一定掌握,从而准确把握该首歌曲。在演唱时,教师还应利用串铃、三角铁以及双向筒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借助乐器来让学生唱出歌词“啊哩哩”的各种形式,从而对黎族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文化加强体验,拓宽学生视野。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引入民族文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音乐教材歌曲的合理补充,所以教师应合理把握“度”,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真正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各种教学手段的利用优势,以改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一、“因学而教”与“教以知理”
要求古筝教师要把乐曲所含有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谓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是教师“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因此,作为古筝教师要在教授乐曲时,要“德”与“技”并施,统筹兼顾。既要注重对乐曲指法和谱面音准等问题的指导,同时也要将乐曲内在的思想感情,作为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达、体会和理解,以陶冶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如筝曲《战台风》,这首乐曲以其丰富多样的技法,热烈奔放的旋律,成为学生学筝考级的必弹曲目,全曲五个段落,而每一个段落都有其深刻地思想内涵,在乐曲开始时,所表现出的是繁忙的码头景象,以及台风阵阵袭来时的情境,全曲的中心段落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与台风搏斗的情景,到最后雨过天晴,码头又恢复了一片欢腾场面。所以,当代学院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因而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诸如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与台风搏斗的情景)或行为,进行对与错、爱与憎的判断能力的熏陶和感知,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本文作者在讲授这首筝曲时,除讲解示范乐曲基本技巧外,重点向学生讲述码头工人与台风搏斗的奋斗精神;讲述码头工人不畏艰难、勇敢豪迈的气魄;讲述码头工人对未来必胜的信念,使学生在学习本曲之前,对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有所了解,也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本曲目的思想内涵,寓“道德教育”与学习曲目之中,从而激发起更高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为圆满完成古筝技能课堂教学计划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总之在大学古筝技能课堂教学上,应该技术性与思想性并重,应该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举两得,实现“双益”,不仅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提高演奏水平,而且还要结合曲目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也为学生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古筝教学必须教之有型,言之成理,论之有情,由浅人深,由简到繁,有效渗透,才能取得丰硕的教学效果。
二、“学之有思”与“学以致用”
在当今古筝教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定式,即:模仿,更具体来说,就是教者要求学生仿声、仿动作,每位弹筝者弹琴的一招一式,古筝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谁的学生。本人在古筝教学中,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而是要求学生在古筝专业学习中做到“三思”,即:一要“学有所思”;二要“学后再思”;三要“课后多思”,尤其是对古筝专业术语的理解,要求学生多加记忆和学习,定会使学生学有所成,圆满地完成学业。孔子曾言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有所思”,这是本人对学生课堂学习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心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难解的演奏指法问题时,能够自主处理。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古筝教师王莹认为,“学有所思”,“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后要思,要能够从教师教学语言中思考相应的关系,以及能够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进,进以学之,把学到的教学语言艺术精华,凝练出具有自己特色并能够为之所用的新语言形态”。从本人学习古筝曲目的实践规律得知,学习任何一首古筝曲目,哪怕是一首练习曲,都要注重对思维的启动,在弹奏和练习时,多动脑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记得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画如此,他道出了技能教学的真谛。他告诉人们:任何一种器乐演奏学习,都是一种技艺才能的学习和掌握,只有多思、多想,才会少走许多弯路,才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不断提高创新与创造能力。笔者也曾学习过大量传统筝曲,也曾得到古筝老艺人传授技艺,如在大学期间,作为我国客家筝派传承人饶宁新教授的学生,对于古筝技艺学习也曾有过亲身体验和教诲,从而得知,早期的老艺人在教受乐曲时,往往教授的是乐曲的骨干音,要求学生在骨干音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加花或变奏。资深的老艺人强调演奏者在原始谱基础上创造旋律的重要性,强调旋律的优美与否,取决于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与自身气质,而且,还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发挥自主创作能力和技巧,以充分体现和地方风韵。
本人在古筝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学之有思”,而且,还要做到“学以致用”,以检验学生的而接受能力.”学有所思”这一环节,检验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的是兴趣问题,“学以致用”则是解决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学习内容化为演奏实践.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演奏实践能力水平,本人在教授各流派筝曲时,通常以乐曲的“骨干音”为基础,将“颤”、“按”、“滑”、“揉”等技巧、各筝派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加花”、“变奏”特点,以及“古筝摇指的点、面、角、速、力、气等所构成的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各筝派的演奏特点和技巧,在基本的乐曲框架内,让学生能动的自由发挥,使演奏的乐曲不仅具有地方性的风韵,同时也具有演奏者自身独具的特色,特别是古筝的“摇指”,技法和种类很多,不仅有“摇指”,还有“轮指”,仅就摇指古筝“摇指”而言,就有“大指摇”、“食指摇”、“中指摇”等技法[6],由此看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从教师教学语言中思考相应的关系,以及能够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进,进以学之,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理解透彻。“学以致用”,是师者的期望,也是学者的追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后,以至能够登台演奏,这是学习古筝曲目的最终结果。学习最终目的是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谈到学以致用,则必然要提及教学实践的过程,古筝也是一门专业艺术,学生学筝是为了有“用武之地”,以便日后言传身授,为己所用,为社会服务,这是每位高等院校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
三、“音乐之美”与“欣赏之美”
一般来说,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以审美体验为尺度,衡量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古筝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古筝艺术教学中,作为民族器乐专业学习,本人通常也将美感教育,放在技能教学的突出位置,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古筝的学习和演奏中,尽情滴享受旋律之美、音色之美。为了让学生对古筝演奏的姿态之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感受古筝这一古老乐器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习筝的兴趣,本人通常是将美育教育注入古筝曲目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美,欣赏美。比如在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教学中,就是如此。《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是一首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筝独奏曲。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全曲分为三段,而每一段都表现出了独特魅力的音乐之美。如:第一段的慢板,深刻滴表现了柔情似水音乐之美,悠扬如歌,平稳流畅,极富有抒情性。在右手弹奏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整段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展现了迷人的景象: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它带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乐曲第二段的音乐,虽然速度有所加快,但仍描绘出幽美美的意境。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以及进入第三段快板以后,音乐旋律虽有变化,但在演奏过程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美好景象。在乐曲进入高潮突然切住之后,乐曲尾声缓缓流出,所展现的出人意外的音乐之美,使人沉浸在美丽的景象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讲授古筝演奏基本技能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传授乐曲中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将会使得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古筝演奏美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这是古筝艺术教育要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
摘要:创新古筝演奏可以使古筝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人们不断学习古筝演奏,促进古筝艺术的发展。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从演奏艺术上来说,古筝不再只是一件独奏乐器,而是有多种演奏形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古筝;演奏艺术;重奏曲;协奏曲
20世纪是古筝演奏艺术迈向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古筝被引入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学中,极大地促进了古筝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并且以一种更具规模的效应和方式不断推进。
一、古筝的发展情况
目前,如何处理古典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过渡与融合,如何将古筝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连接在一起,让人们主动接受和喜爱古筝艺术,成为古筝音乐家们亟待解决的难题。古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筝”这种乐器。古筝的起源至今没有固定的说法,既有京房造筝说,又有蒙恬造筝说、争瑟为筝说等。大部分古籍都将“筝”写作“秦筝”,由此可见,古筝有可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秦朝成立后得以流传。后汉之前,古筝基本只在民间流传,后汉以后,很多文人雅士开始接触和弹奏古筝,阮瑀在《筝赋》中将筝描述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唐朝进入兴盛时期之后,古筝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先秦以来,包括筝在内的很多乐器都在不断发展,最初比较流行的乐器有瑟和筑等,与之相比,筝的流传范围相对较小,但是在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古筝,加快了古筝的发展。唐代时,瑟和筑等乐器很少被使用,大部分演奏都会使用古筝,古筝不仅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宫廷音乐的演奏中也经常被使用,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弹拨乐器。到了元代和明代,在传统的独奏形式和筝曲演奏形式的基础上,古筝出现了新的演奏形式,即双筝对弹,这种表演方式使古筝演奏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近代以来,古筝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古筝艺术家也越来越少,很多筝曲逐渐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为古筝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很多学校成立了古筝演奏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古筝演奏人才。改革开放后,古筝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古筝,古筝教育的兴起使古筝的传播更加广泛,出现了很多具有现代风格的古筝作品。古筝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孙文研曾说:“现在就是两条腿走路,既培养专业人才,也进行基础普及。初期,就是‘跑量’,能多教一个就多教一个。只有真正传开了,才有可能谈发展和继承。”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论是形制上的演变还是演奏艺术上的创新,抑或乐曲的创作,都给古筝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重奏艺术
重奏是指各声部由不同的人进行演奏,并且不同声部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单独形式的乐器,从而使乐曲声部的设计能够与演奏者的人数情况相符合。从声乐创作的已有经验来看,二重奏和三重奏都可能会影响到音乐作品的创作,因此在重奏艺术创新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乐器可以通过音色的调节来展现乐曲的主题。在乐器得到优化配置的情况下,乐曲就可以具备更强的表现力,乐曲的感染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在实施重奏的过程中,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使用不同类型乐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乐器的音准控制过于复杂。如果重奏乐器的选择与使用不合理,那么乐曲的风格就无法得到合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