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孩子特殊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四化一结合”就是根据特殊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四化”即: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方法趣味化,“一结合”即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文章结合鹤岗市特教中心残疾孩子的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残疾类型、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和特点,从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出发,探索出一套适合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四化一结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寻找教学内容与医疗康复的最佳结合点,注重学生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做到“四化一结合”。
关键词:四化一结合;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教学
残疾孩子(尤其智障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存在缺陷,个性差异较大,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障碍。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困难大、效果差,教师对教学对象缺乏信心,期望值低,对残疾学生的低期望值成为教育低效率的直接原因。特殊教育学校以往课堂教学中追求教学形式的较多,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的较少;追求学习外显效果的较多,注重提高认知生活能力的较少。如何尝试研究出一套适应残疾学生(尤其智障学生)教育的教学模式,让特教教师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教学特点和才能,一直是困扰特殊教育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的难题。近年来,鹤岗市特教中心根据学生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残疾类型、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和特点,从满足残疾孩子的特殊需要出发,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上下功夫,扬长补短,开发潜能,补偿缺陷,注重认知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医教结合等多方面实际综合考量,摸索出了“四化一结合”的教学模式,“四化”,即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方法趣味化,“一结合”,即医教结合,综合康复。
一、因人施教,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设计个性化是正视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残疾学生个性化学习,关注残疾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特性的一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个性化既要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个性、教学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充分体现其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唤起残疾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自己个性潜能的挖掘[1]。鹤岗市特教中心作为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由于招生的多元化,导致学生残疾类型的多样化,聋、盲、智障和孤独症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在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即使同一残疾类型的学生,其差异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确定和训练内容上要有所差异,在问题设计上要分类提问,在练习题设计上也要分层次,注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提倡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案设计,实施主体参与,分层达标。同时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的课后纪实。强调跟踪纪实在残疾学生学习成长中的作用,教师每讲完一节课都要及时书写课后纪实,及时整理这一课的感悟、收获与反思,及时记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并作为下节课改变教学策略的依据。
二、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适用于生活。”[2]这深刻说明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教学的真正含义便是尽可能地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残疾学生由于自身具有生理缺陷,大都不合群,怕受到别人的歧视。家长们也会因此觉得抬不起头,不愿带孩子们出门,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害怕与人交往、不会乘车购物等都是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表现。因此如何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够走进生活、适应生活并学会生活便显得更为重要。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贴近残疾学生生活实际,遵循残疾学生生理和心理规律,从残疾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和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降低教学难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将来残疾学生回归主流社会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生活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摘要: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特殊教育美育教育,既是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的美育,应渗透在学校文化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
关键词:特殊教育,美育教育,学生发展
一、美育的内涵
什么是美育?有人说,美育是德育的部分;有人说,美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有人说,美育是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还有人说,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事实上,美育与德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区别。首先,美育和德育在性质上和社会功用上有区别,两者不能等同,不能相互代替。尽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以美育为手段,美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以德育为内容之一,但二者有明显区别,不能划等号。其次,美育不同于艺术教育。后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但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最后,美育不等同于情感教育。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人文素养的陶冶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仅是其中之一。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强调了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加强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美育则略显薄弱,这样的状况在特殊教育中也同样存在。主要问题是对美育育人功能,尤其是对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有观点认为,美育在特殊教育学校是“奢侈品”,残疾学生实现自食其力是特殊教育最高目标和基本教育理念。因此,美育课程往往被轻视和忽视,应付、甚至不开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资源配置不达标,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问题比较突出。事实上,美育对身体有缺陷的残疾学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自食其力,拥有健康生活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特殊教育的美育教育意义
(一)实施美育是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更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进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因为种种原因,部分残疾儿童心智发育不够健全,性格、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化解这些难题,离不开美育教育。因为,美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能让残疾孩子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与德育以理服人、以准则规范人形成有效互补。2.开发智力,拓宽视野。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美育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象思维是青少年智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中常常被不自觉地忽略。美育则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好途径。它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并在其他智力因素,如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方面,都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举例来说,对于听障学生而言,由于在听觉或表达上存在障碍,其形象思维能力比常人更加重要;对于视障学生而言,由于视觉的缺陷,感性知识比较贫乏,形象思维比较薄弱,尤其需要加强培养。3.全面发展,提升素养。美,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感官的,也是精神的。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更增添了高尚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之中,更增添了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更增添了健壮之美;美育融化在劳动技术教育之中,更增添了灵巧、创造之美。把美育同其他各种教育相结合,能使真善美得到更加完满的体现,能有力地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如今的培智学校活动并非学校的“单方面行为”,而是需要家庭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参与其中的一种活动,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都会得到发展。尤其是面对身心发展有明显障碍的一些特殊儿童,往往更需要学校、家庭两者联手,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家庭和学校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特殊儿童教育这一重任,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等方面的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有效开发特殊儿童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提升路径;培智学校
国家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一再强调:学校、家庭二者应开展尽可能密切的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各司其职”的关系,在紧密合作中共同开展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其彼此应定位为相互支持和配合、彼此联动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一方面接受学校方面教育,另一方面也能从父母处获得更加正面的引导和支持。众多的研究者都明确提出:和谐、友好的家校合作活动能促进学校、家庭的共同进步——学校能得到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家庭则可以显著提升教养后代的水平。
一、培智学校家校合作中的问题
(一)家长之间的思想差异大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家校合作的态度上,部分家长能够积极并且尽可能配合教师参与家校合作,也有一部分家长非常排斥,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例如,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时,有时候需要家长准备好材料,家长就会用各种借口拒绝参与,认为特殊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没有什么意义。此外,家长之间的活动参与及配合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部分家长会积极地为活动精心准备,根据教师要求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从而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对于参与学校活动表现得敷衍消极。
(二)家长参与不足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基础教育的教育机构,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促进特殊学生知识建构、品德培养、价值塑造,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特殊教育;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一、课程融德,五育并举培养全人
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课程。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学校既要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来开展德育工作,也要注意通过其他学科课程渗透德育,通过有效的课程整合,实现从分科育人到全科育人,做到“德育为先”,引领学生从单纯学科知识的学习走向道德素质与学科素养并重的综合素养养成,最终实现学科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统一,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融德的依据是课标,要以国家颁布的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除了单向度地将课标中的各门课程归类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五育体系之中,更要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单科融五育的系统思维,实现五育在所有课程中共融共进的发展格局,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高质量推进与特殊学生素质的高质量发展。从国家颁布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来看,聋校与盲校的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将听障学生、视障学生的德育工作在不同学段进行了专门的有机衔接与科学安排,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情感的升华等。为此,学校可将有明确德育目标导向的德育课程与重在智育的语文与数学等课程、重在美育的美术与律动等课程、重在体育的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重在劳动教育的劳动技能课程进行有机统整,形成五育并举并重的课程实施方案,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课程育人体系。培智学校也可以灵活运用课程标准来落实德育工作,通过在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就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中,以技促知浸德,引导他们全面发展。课程融德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在每日课堂教学中全程贯彻“育人先育德”的理念,将品德养成、思想引领、价值渗透等德育元素融会贯通到课时教案、师生互动、作业反馈中。一要以德育目标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于教学目标总体表述中,更要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二要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将课堂互动作为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一种特殊人际交往,将礼仪教育贯穿课堂全程,通过强化课堂沟通与交往技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交往的礼仪。三要以德育为纲指导作业设计,将融合知识应用与德育生成的“活题”呈现给学生,提升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课程融德的载体是教材。教材不仅承载着学科知识,更承载着文化、精神、思想等丰富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材德育内涵的把握,通过基于生涯发展理念的“育人”把特殊学生培养成“残而有为”的人。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要树立系统的大德育观,构建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相向而行的格局,在课标引领下,形成“德育为先”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整体育人体系,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立德树人质量。
二、文化崇德,润物无声塑造新人
学校文化是特殊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空气,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校的文化既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来培养具有德行的智慧人,又可以通过与课程的整体协同作用,塑造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文明人。一要制度育人。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应强调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特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团员与队员中的骨干来发挥带头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教研部门管理方面,应注意挑选有责任心的教研组负责人,通过教研带教学带教改的方式来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科团队建设等,进而顺利实现特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方面,应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人心,对班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积极影响。二要精神文化育人,塑造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进而通过良好的精神面貌来感染人。如,有的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优秀党员教师奉献特教的精神,引导全体教师学习践行;有的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注重通过校训、校歌、校规等激励特殊学生健康向上,奋发有为;有的培智学校通过加强形体训练来塑造唐氏综合征孩子的良好形象,让他们在交往中懂礼仪、会沟通,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品质。特殊教育学校要打造一流的校园文化,做到育人空间的全覆盖,形成全校育人的氛围,将立德树人的育人文化浸润校园的每个角落。
三、师生弘德,率先垂范争做好人
一、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
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白痴”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3.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