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汉字启蒙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蒙学中用于作为识字课本的,当时除了流传下来的《史籀篇》之外,又出现新的儿童蒙学课本《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之后这三篇经过整合,合成一篇《仓颉篇》。然而,这一时期的儿童识字课本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只有《急就篇》,其集中识字、整齐押韵、读写结合、注重实用、知识面宽、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等特点影响到之后几千年蒙学教材的编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国家动乱、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民族之间大融合的复杂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尤其是官学———总体来说呈现的是衰落的趋势。但是,私学中的家庭教育却很盛行,成为这一阶段教育的显著特点,并留下了如《颜氏家训》这样重要的家庭教育著作。蒙学在这一时期,往往在教授儿童识字的同时,向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和学习态度、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开蒙要训》和《千字文》是这一时期最流行的蒙学教材。尤其是《千字文》流传到今天,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成为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本蒙学教材。另外,这一时期清谈、玄学的学术风气十分盛行,也影响到了蒙学的教学,儿童除了要阅读“五经”等经典书籍外,《老子》、《庄子》也进入了必读书目,形成了儒家思想中渗透老庄思想的教学理念。
隋唐时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局面,国家得到了大一统。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和平、开放的文化教育政策,大力发展国家的文化、教育,加强同各民族、各国的文化交流,促使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呈现出辉煌灿烂的气象,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教育遗产。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它改变了自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的办法,破除了家庭背景起主要作用的评价人才的体系,使得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得到任用,提高了广大普通人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国家文化、教育的发展,“学而优则仕”成了之后各个朝代读书人的普遍价值观。这一时期的官学体制比较完备,但私学也同样非常发达。大儒王通弟子遍及全国,曹宪以文字学的教授名扬海内,颜师古和孔颖达是著名的经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在教授文章方面颇有建树。另外,唐朝的文学的繁荣景象,古文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唐传奇的创作等方面,无不影响到了教育的倾向。这一时期的蒙学,除了继承前代的优秀成果之外,还有新的特点,出现了一大批诗歌选本,供儿童学诗、读诗,出现了供儿童随身携带的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以便儿童随时查阅,出现了专供儿童习字用而没有任何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作用的蒙学教材。总之,隋唐五代时期,蒙学教学内容自成体系,种类齐全,并且一直延续到清代都没有大的改变。
宋元时期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关系错综复杂,各民族之间文化、思想交流频繁的时代。宋朝就是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元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占统治地位,建立统治大江南北的政权,国家版图空前扩大,横跨欧亚大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这一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它开拓了一个将近四百年的文化相当繁荣的历史时期。宋元时期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中华文明得到了空前发展,四大文明中的三个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理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对整个社会和封建时代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总的来看,对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事一共有三个:两宋时期理学的创立;两宋时期三次兴学活动;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思想融合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延续了五百多年,其间有进步,有倒退,有内忧,有外患,有阶级斗争,有民族矛盾。然而,这段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大放异彩的时期:科学技术进步巨大,明代出现了三大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文学艺术方面,大批反映平民阶级的生活、抨击社会腐败现象的文学作品纷纷出现,并且其中不少已经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曙光;教育领域内,保守派和革新派相互争鸣,科举制度愈加僵化,带来私学领域内思想活动的愈加活跃,社会上藏书、编书以及书院讲学的风气愈来愈盛行。如此,思想领域内的启蒙思想必然会影响到蒙学,李贽的《童心说》中,在对儿童启蒙教育提出的意见里就渗透了鄙视封建伦常,反对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解放的思想。中国传统蒙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方面非常多。在长期的蒙学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很多不同于当今教育活动的特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常珍贵的教育遗产,我们必须认真、谨慎地对待。
传统蒙学的教育经验
(一)识字教学方面
蒙学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写字。识字教学也是伴随蒙学的诞生出现的教学活动。儿童进入学塾进行启蒙教育,首先就是要识字。汉字不同于其他语言,汉字的笔画、部首、间架结构等都有很多的讲究;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有形声、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六书”之分。面对如此复杂众多的汉字,要让刚刚接触蒙学的儿童完全掌握、领会是不现实的,而蒙学几千年发展下来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儿童了解汉字的规律,制定适合儿童识字的教学计划。传统蒙学中,儿童在进行识字教育时,分成集中识字和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识字两个阶段,也称“纸上识字”和“书上识字”。纸上识字类似于我们今天给儿童用的识字卡片,有用一般纸张做成的,有用硬纸板做成的,还有用较薄的木板做成的。做法也不一样,有在正面写要识的字,反面写上同音字的;还有在正面写要识的字的楷书写法,反面则写篆书的写法的。书上识字一般用“三、百、千”作为教材,这三本书每本字数都在1000字上下,其中有重复的字,总数大约2000多字。这三本蒙学教材都是三、四字一句的短句,并且押韵对偶,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如果说纸上识字注重的是一个个汉字的话,那么书上识字则开始从篇章结构上着眼,开始有意识地教儿童学习阅读,并为以后作文学习训练打下基础。唐代大儒唐彪描述儿童识字说:“生子至三四岁,口角清楚,知识稍开,即用大小木板方寸许,四方者千块,漆好,朱书《千字文》,每块一字,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识十字,或三五字……”可以看出古代儿童识字教育是纸上识字和书上识字的结合。一般是学塾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与写字教育同步进行,在描红、临摹、仿写的过程中加强儿童对汉字形体的体会、认识。
(二)阅读教学方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广为人知的是唐诗宋词,鲜有人问津的却是不计其数。例如字源,以点带面,常常可达四两拨千斤的妙处。本文对《国学初阶》这本著作展开分析,解读启蒙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导入经验,供诸多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启蒙;传统文化;语境
汉字讲究“形、音、义”,形在前,义与音相关,义变化时,音也常常会随之改变。义与音的关联变化,在英语中有时也会遇到,但形这个关键要素,却是汉字作为象形字所独有的。很多儿童在学会拼音之前,往往已经认得不少汉字了,靠的就是对形的把握与记忆。在中国古代汉魏时期,基础教育大体按《小学》《孝经》《论语》进行。其中《小学》即“文字学”,此中内容分为体制、训诂、音韵,用现在我们通识的说法就是形、音、义。换句话说,识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也是我们两千年来基础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分析
如王守仁在《训蒙教约》所说:教学方法必须要生动活泼,使儿童在课堂上逐步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教师万不可操之过急。在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以“形、音、义”和“字源、语境、传统文化”在知网(cnki.net)作为关键字出现的频率来查看具体变化。字形和字源。我们以“小学、语文、字形”为关键字在知网(cnki.net)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在1977年之前并没有相关论文出现,但之后也不过在1997有2篇,2013、2015年各有1篇而已(图1,字形组)。作为对比组2(图1,字源组),我们采用“小学、语文、字源”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仅在2010年、2011年、2016年各有1例出现。读音和语境、语义。作为对比组3(图1,读音组),我们采用“小学、语文、读音”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看到1988年出现2篇后,1989、2003、2009、2014、2016年都只有1篇出现。作为对比组4(图1,语境组),我们采用“小学、语文、语境”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在2002年到2016年都仅有个位数论文出现,在2017年才达到两位数。作为对比组5(图1,语义组),我们采用“小学、语文、语义”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注意到也不过是在2005、2012、2013、2014、2015年各出现1篇罢了。作为对比组6(图1),我们采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仅在2009年起才有论文出现,到2013年起数量增长较快,在2015年达到50篇。作为对比组7,我们仅用“小学、语文”为关键字在知网进行搜索,可以发现早在1952年就有,而2010年起至今的发表数量做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与对比组6(传统文化)的差距量级在千倍,与字形组、字源组、读音组、语境组、语义组的差距量级在万倍。作为补充,我们又以“小学、语文”分别+“唐诗”“宋词”“诗词”为关键字,作为传统文化的补充检索数据。从结果发现,以“小学、语文、唐诗”为论文对象的和以“小学、语文、宋词”为论文对象的依然是极少数的个例,但以“小学、语文、诗词”为论文对象的还是有一定数量,2016、2017年的论文量均达到了百位数。同样,以“情境”替代“语境”作为关键字,也会发现2015、2016、2017年的论文量突破了百位数,但与小学语文相关论文总数去比,还是属于少数的。通过在知网的关键字搜索对比,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小学语文的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但是涉及字形、字源、读音、语境、语义、传统文化的论文就数量稀少了,尤其是字源、传统文化方面论文是近十年才出现的,涉及字形、读音、语义的虽然出现时间早,却长期以来近乎茕茕孑立。
二、实践
我们通过《国学初阶》这个材料,尝试融合“形、音、义”与“字源、语境、传统文化”来实践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作为入眼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图示(图2),以孩子们都有所认知的门把手的样子开讲释义。图示拉近了老师与孩子们的距离,因为图示用的是儿童画,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成人画。在扩展释义讲解中,则对围绕生活“情景”的认知,做充分衍生,调动教学气氛,在“网球式”的提问与回答里,把释义刻画进孩子们的脑海。这时候,作为加大联想空间或者理解深度,引入“字源”解析,从甲骨文、篆文、金文、楷书中挖掘沉淀的“传统文化”信息。以“把”字为例,这个“提手旁”也好,这个“巴”字也好,换到英语语境下,可都是算词根词缀的档次,哪能不展开来说道说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并不是就“博大精深”这四个字翻来覆去说着玩的,而是随便拿出哪个汉字都有一番典故可深挖的。用网络俗语说就是:出场就把人镇住了,这家底这么厚实。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孩子们的记忆与成人记忆是有很大差异的。按林洵怡在《4—6岁儿童记忆易受暗示性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关系研究》、侯洁琼在《不同任务类型下4—7岁儿童记忆群体参照效应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庞虹在《小学儿童记忆中组织策略发展的实验研究》、洪德厚在《3—14岁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何建平与罗爱在《广告播出频次对儿童的广告好感度、记忆度影响研究——以卡通广告为例》中传递这样一个意思,对于儿童,掌握一个知识点是需要反复、多次、不同形式和渠道的刺激,才能达成。所以例词训练也是不可少,同样可通过举手发言或点名发言等互动形式来把课堂串起来,形成动—静—动—静反复交替的良好氛围。范文是我们认为很重要的环节,这是实践“语境”体验的核心。不然就会像在囫囵吞枣背英语单词,字是记住了,就是不会用,或者不知道在哪儿用。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古代名家诗词作为范文,历经千百年的洗练和去芜存菁,流传至今的大多是经典中的经典。他们对字、对词的把握可以用如切、如琢、如磨来形容,把这当作孩子的起点是最好不过的。
现在的小学生在启蒙的水平高低不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同等地对待识字教学,没有因材施教,实行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结合。对于一些启蒙较早、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该加强对于他们的引导,加快教学步伐;而对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耐心、循序渐进。而且在对于课标上有明确规定的学习程度的汉字一视同仁,同等教学,把一些只需要认识的生僻字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记忆,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对常用字进行熟记、运用。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的读写、记忆,不断的重复,这样记忆的效果非常的不好,很容易遗忘。现在是科技时代,老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科技更高效地进行学习,比如有用电脑汉字小游戏帮助记忆、通过字词智力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寓教于玩,让孩子更快更牢的实际单词。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学好汉字、打好基础,我们一定要从根本出发,从源头上和方法上下手,使得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对于识字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好奇的阶段,要吸引他们的兴趣必须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渲染情境和一些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乐趣。比如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特点,加入玩游戏记生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过程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也可以制作生字卡片、编制儿歌等方式来培养小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学习主动性,主动学习。
(二)拓宽识字教学的渠道和方法
眼、手、口作为人体器官,有研究说明当人在进行学习时,如果充分发挥眼、手、口它们对大脑的记忆重要的作用,那么学习的效率将大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更加要注意生动形象的利用情境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注意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知识,利用现实生活的一些实物,如一些有关动物的生字学习,可以让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的观察;同时借助多媒体和现代科技,现在有的小学配置了平板电脑,安装了一些识字小游戏、歌谣等程序,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习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摘要:写得一手好字既是成长的必备素养,又是做人的基本表象。写好字,启蒙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书写教学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写字;启蒙教育;书写
“写方块字,做方正人。”书写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更要注重书写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不仅会写字、写好字,更爱写字。
一、端正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的姿势和执笔方法。每次写字前,先让学生根据儿歌“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臂、一拳、一节远,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纠正坐姿。坐姿端正了,再检查拿笔姿势和执笔的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面抵住笔杆,用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要握得不紧不松。笔杆上端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与纸面约成45度倾斜角。这样的小环节不仅让学生养成正确写字的姿势,而且也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平心静气的写字环境,为写好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示范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使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尽量按要求来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也非常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示范可以借助视频示范,也可以是教师在黑板上或者投影仪上示范,或者在学生的本子上示范,三种示范方式要结合运用。示范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在实物投影上示范。每学一个新字,先让学生观看教师在投影上的示范,边示范边讲解每个笔画的写法和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控制字的大小,告诉学生要“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两边留空隙”,让学生观察好起笔、落笔以及笔画的位置。这样,学生在提笔写的时候就会控制字的大小。第二种,在学生的本子上示范。在学生书写的时候,教师要不定时地查看学生的书写情况,要在部分书写不够好的学生的练习本上示范,让他们近距离地观察教师的书写,并把自己写的字与教师写的字进行对比,进而写出更好的字。教师的书写示范对学生学习写字至关重要。好的示范能让学生及时掌握写字要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写好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一次好的书写示范,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地区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更是成为重点观察对象。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较为落后,在教育中如何改革改变现状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西部贫困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写字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分析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贫困地区;小学教学;语文教育;写字;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中,写字教育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写字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内容,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现如今,写字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书写背后的文化内涵逐渐被教师重视。而现有的写字教育状况不够良好,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写字教育的重要性。在西部贫困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西部贫困地区小学写字教学现状
(一)写字教学认识不够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从目前教学状况来看,西部贫困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将写字教学作为其基础教学,对写字教学并不重视。学生只是简单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并完成一些简单的课后作业。学生对写字的学习不足,教师未能将写字教学充分落实。新课改明确指出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将规范写字及笔画顺序等落到实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将汉字书写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来开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汉字书写得更加规范化,更有利于学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而目前在西部贫困地区小学语文教育这一方面较为缺失,教学资源的缺失同时也使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同时受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故在西部贫困地区,写字教学并未提上章程。
(二)关注识字忽略写字在西部贫困地区,教学资源较为有限,教师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识字及阅读的能力,而对学生书写汉字具否规范并未做太大的要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写字和识字是分开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写字的时间,教师布置写字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写字并未做标准化的规定,在课下写字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反复书写来达到写字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重复枯燥的写字过程,并没有实质进步,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在书写过程中为了应付老师而进行书写,对写字并不重视,在书写过程中并不是自主地探索,而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在书写时也并不注意汉字书写的整洁度,对写字学习的真正意义并没有得到掌握,盲目地按照既定的书写格式进行书写,从而达不到写字的真正教学目的,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西部贫困地区小学写字教学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