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

混合式教学案例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混合式教学案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混合式教学案例

企业财务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并重的特点。本文从分析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出发,设计了依托于“阔知智慧课堂”平台的《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实践探究。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混合式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变革,教育行业也因此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中,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就是现下很多高校都在开展的教学方法革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融入大量信息技术手段和线上教学资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中笔者依托“阔知智慧课堂”平台,以《企业财务分析》课程为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以求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应用提供经验与借鉴。

1课程介绍与现状分析

1.1《企业财务分析》课程介绍

《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介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财务报表的质量结构趋势分析、企业财务能力评价、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等内容,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及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通过《企业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企业财务数据,评价企业财务能力,并可以独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决策,避免因财务分析不当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改进意见,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思政教学探析

摘要:以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例,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教学全过程有机融合,从而达到专业课的隐性思政教育目标,为培养符合规格的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1概述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面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是促进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需求,是全面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1]。目前,深挖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要素,让“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大高校所要求的,也是各个专业、各门课程都应积极配合的。五年学制的城乡规划专业,接触更多的是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师,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充分提炼城乡规划专业各类课程中隐含的思政资源,通过专业课教师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生态意识等思政信息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全方位开展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对培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人文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涵盖了城市绿地的发展、绿地总体规划、园林构成要素、城市公园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相关的规范标准等内容,课程涉及的教学案例多,教学面广,可挖掘的课程思政资源多。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增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公共利益意识,培养人文情怀、责任意识,促进我国城乡社会协调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为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作用,城乡规划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课程有效推进,成立多门课程主讲教师的课程教研团队,广泛深入地进行调研、分析与交流,最终确定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三全育人[3]。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课程思政的融合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见图1),一是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二是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三是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职业责任和敬业奉献;四是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中,涉及各种园林绿地类型,在讲解各类绿地规划的相关知识点时,通过主题性城市雕塑、烈士陵园、纪念性城市公园、广场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同学们在了解绿地规划设计要点的同时,深深根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学习、学生家乡绿地调研,加深对自己家乡绿地情况的了解,更好地树立学生家国情怀。通过融入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与造园特色分析,树立学生强烈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做事坚定踏实、工序工艺作品要求精益求精。在城乡规划行业中我们又可以理解为具有亲切的人文关怀、严格的规范意识与完美的精益求精。通过优秀园林企业的设计作品,突出体现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通过讲授老一辈园林人“树人树木”的工匠精神,让学生领悟绿色先行者的初心与使命,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创新,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不断追求的良好品质。3)职业责任,敬业奉献。要完成一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任务,需要多个专业,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完成,因此在课程中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以及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协调合作能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课内实验部分占总学时的30%,课程中需要分组完成小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介绍相关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城市公园设计规范等内容时,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实际案例的剖析,如由于设计、植物配置或施工的过失,造成建筑倒塌、绿化植物不能生长,或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或其他重大财产损失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真正理解并内化职业责任与敬业奉献精神。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人们对良好环境生态追求变得更加显著,园林景观环境生态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署高度[4]。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庄子的“天人合一”儒家思想哲学体系,深刻阐述了“天、地、人、物”要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如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中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城乡一体化设计的生态意识、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环保意识。在介绍城市公园设计的知识点时,通过秦皇岛红飘带公园、哈尔滨国家湿地公园等典型案例,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自然为友的理念。

3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

摘要:计算机应用课程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自主学习力不足。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甘肃中医药大学通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借助MOOC+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依托智慧教学工具,实时动态反馈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进度,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参与课程互动和完成作业的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目前,计算机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已在全校范围推广,现就混合式教学的优点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应用;改革;实践;中医药院校

现代高等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明确提出要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育与学习方式。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第一资源[2]。甘肃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本校”)以培养“德业双修、医文融合、理术并重”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课程面向本校各专业学生开设,是本科阶段学习计算机文化、熟练掌握计算机实践操作、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的公共必修课。

1传统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应用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医药人才计算思维发展,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3]。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交互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只能利用投影等传统媒体呈现信息,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内容展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难以拥有获得感。课堂教学交互环境的缺失,让很多学生远离课堂、远离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处于“失控”状态。针对学生被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亟待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⑴学生学习资源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教材,单一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很难使学生有获得感,影响了学习效果。⑶学生学习评价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了教学策略的实施,很难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ndedTeaching)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4-6]。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浅到深过渡,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的结构如图1所示。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计算机课程二层三阶法教学设计

摘要:根据学习者特征,借鉴混合学习思想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教学环境,设计二层三阶法保证学生由简入深,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操作演练,更是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

关键词:混合学习;混合式教学;分层教学;教学设计

1学习者特质分析与分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多半来自普通高中,另一部分来自中职院校,还有少数偏远地区,其学生原有的计算机技能差距大。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初级和中级二个层次,普高学生属于初级,中职的学生属于中级。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情况,允许普高学生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申请升级。

2学习环境资源重构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重新组合,按照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同时,结合各专业对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频率和需求,增加至少一项综合应用能力:外语外贸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增加Word综合应用能力;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增加Excel综合应用能力;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增加PowerPoint综合应用能力。而笔者所带的国际贸易专业,强化了Word排版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的能力要求。通过重构学习资源,将资源的等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基本操作阶段、会应用阶段、会设计阶段。基本操作阶段和会应用阶段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能力要求对应,而会设计阶段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应。因此,阶段越高,计算机的能力越高。

3学习活动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文从学科本体出发,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承接美术课程改革等维度,积极探索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多种模式,打造符合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师院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金课”建设

近年来,“金课”建设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各高校要“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1]。当今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信息时代,思维模式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但是以往的课程教学存在课程设置方式、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忽视学生的时代特征,缺乏课程思政内容等问题,使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转式、任务式、案例式、合作式等),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真正的“金课”,使高校课堂异彩纷呈。这样,高校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从而将人才培养真正具体化和目标化[2]。

一、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金课”建设的背景

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法课程十分重要,旨在培养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使课程更契合课改精神、具备前瞻性,很多高师院校纷纷修改培养方案,扩展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外延,丰富其内涵。洛阳师范学院是地方性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研究意识的美术教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17年,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将美术教学法课程更改为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辅以开展扩展课程内容的选修课程有效教学和美术教学设计。这样的课程架构方式是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教学的能力。但是作为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课,该课程直面课标和教材,偏重知识性与理论性,起点较高,导致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往往感到迷茫,很难增强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教师需要解决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真正地打造“金课”。一是教学内容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融合程度不够。课程理论内容多且繁杂,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实践内容多在课后实施,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模式简单,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突破限制,提升教学效果,打造真正让学生喜爱的“金课”,该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甄选优质线上资源,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学习线上课程,同时组织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线下开展展示汇报小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效增进师生互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理论教学的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凝聚力,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二、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的结构设计

1.精研教学目标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