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混龄教育范文

混龄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混龄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分析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混龄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对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龄教育;学前教育;改革;意义

混龄教育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重要的教育模式,其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并且对幼儿的社会品质、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更加符合幼儿的发育和成长规律,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1混龄教育概述

学前混龄教育主要是将不同年龄的幼儿混编在一起,实现幼儿之间相互模仿和合作的教育形式。在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2016年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独生子女依然是当前家庭的主旋律。因此,很多幼儿园逐渐推行混龄教育的方式,希望采用以大带小的教育形式,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当前,我国幼儿园在混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对学前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2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2.1促进幼儿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探究

摘要: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小团体,在这里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合作,需要脱离家长的帮助与其他人接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班级管理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幼儿接受规则、接受德育教育、实现身心成长的主要途径。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的情况更加复杂,存在教师数量缺口大、幼儿混龄成班等情况,班级管理的难度更大,管理的重要性也更高。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展开分析,探讨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改善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新课程标准改革不仅影响到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高中、高校,还影响到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中,想要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园领导和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班级管理有效策略,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农村幼儿园面临的情况比城市幼儿园更加复杂,教师数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学前教育硬件基础。在混龄班级中,教师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应用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农村幼儿园班级现状分析

相比较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存在硬件、软件上的不足和缺失,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和幼儿培养。首先硬件方面:农村幼儿园存在较为严重的空间问题,大多数幼儿园缺少独立的教学区,教学空间比较拥挤,内部采光、通风效果有限;农村幼儿园比较缺乏教具设施,存在桌椅板凳高度不合适、床铺数量不足、家具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农村幼儿园在玩具上也有较大的缺口,可操作的玩具材料数量少、安全程度不过关、卫生程度难以得到保证;农村幼儿园中幼儿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参与度不高,班级环境与幼儿的适应性有限。其次软件方面:幼儿教师数量存在缺口,一名幼儿教师需要面对数量很多的幼儿,存在对幼儿照顾不到位的情况;一个班级内存在多个年龄的幼儿,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幼儿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

二、新课程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1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

点击查看全文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学籍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1.报名注册不及时

各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并被录取,但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对制度认识不清楚、经济不宽裕、不想读了等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时报到,有的是放弃了入学、有的是逾期后又申请入学等,使得学籍注册难以管理。

2.学籍异动不规范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转学转专业、退学等学籍异动情况发生更为频繁,且学生由于远在异地、不了解制度要求等原因甚至不履行办理学籍异动手续,这给教学工作和学籍管理造成很大不便。

3.无故缺课、缺考

成人学生边工作边学习,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发生学生不来上课、不参加考试、电话联系不上等情况,以后又要求补考,不想留级,这就使得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化运行。

点击查看全文

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实践与创新

摘要: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由课程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系组成,其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化课程、融合化课程、混龄专项训练课程;实施体系包括环境创设、足球普及、区域互动;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

关键词: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幼儿

我们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实践始于1982年,第十个五年计划起,我园依托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9年的研究实践,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该课程荣获2018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连市一等奖。

一、探索与研究历程

1.摸索阶段(1982年-2000年)。初步摸索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内容及教育规律。"十五"之前,幼儿园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8年的实践探索,如编写了大量足球游戏、儿歌、歌曲,故事、教案,举办足球联赛,请球星来园交流等,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实践经验基础。2.初探阶段(2001年-2005年)。验证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可行性并构建课程雏形。"十五"期间,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足球队为实验组,邀请运动生理专家及足球教育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了幼儿足球训练及普及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方法。在验证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可行性的同时,探索出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完成了省级规划课题,出版了全国首个幼儿足球专著《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的雏形。3.充实阶段(2006年-2010年)。丰富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发设计出系统化的混龄幼儿足球队全年训练方案,首创了五大领域足球启蒙教育普及课程,使其从原本单一的体育健康活动发展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将“环境”资源引人到课程体系中,通过创设丰富的足球物质环境,吸引幼儿去关注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同时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推进阶段(2011年-2015年)。推进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建构并尝试推广。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融合,研发了幼儿足球游戏课程;发掘足球启蒙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探索出以足球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指导策略;探索出园所交流、送教活动、足球幼小衔接等多种有效的区域互动途径。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区域互动研究》及两项市级规划课题。5.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梳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并推广课程。在完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理论,并对前期研究和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出版了《幼儿足球启蒙课程》一书。借助国家、省两级规划课题和两项学会课题完成幼儿足球启蒙教育模式的建构。

二、课程内容

以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动作技能理论[1][2]、课程理论[3]为依据,构建起始于足球又不止于足球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1.课程体系游戏化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通过“五步式”足球游戏研发模式,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设计出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并设立每天固定玩游戏的时间。教师通过学习足球动作、研究初步的游戏方案、试玩、反馈调整、再次体验等,形成最终的游戏案例。融合化课程。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重视幼儿在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形成足球健康、足球科学、足球语言、足球艺术、足球社会在内的足球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如将足球的形状、颜色、触感、弹性等作为科学领城的内容,将唱儿歌、讲述足球故事、尝试解说足球比赛等作为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等。混龄专项训练课程。建立1学年32周的幼儿园足球队训练方案。利用每天早上7-8点的时间,采用小、中、大班幼儿集中或分组的方式,进行足球技能技巧及简单的战术配合的训练,足球队成员经幼儿自愿报名、教师推荐、教练选拔产生。2.实施体系环境创设。我们通过足球环境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足球的兴趣。如设置标准的软垫足球场,以球形及其衍生图形装饰墙面、地面,用足球元素打造走廊、班级区角等,让幼儿一进到幼儿园就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视觉冲击。此外,我们还开展以足球为载体的同伴活动、师幼活动和亲子活动,通过人文环境,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足球普及。我们通过足球半小时活动、专业普及活动、五大领域园本足球课程实施以及足球队训练来推动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普及,让足球教育惠及每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区域互动。区域互动是为了让足球运动惠及到更多幼儿园的更多幼儿,使他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我们探索出的足球启蒙教育的整合推广模式。具体包括:走出去传递理念送教研讨,请进来特色引领观摩互动,虑长远幼小协同专业衔接。3.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依托行政支持和政策法规来保障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科学性。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在遵循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依据幼教相关政策法规来进行,主要体现在课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启蒙性、重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队伍保障。通过教师队伍、专家团队和教练团队的建设为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如自培教师,保证全园教师都能对足球有基本的了解,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获得足球教练员资格。物质保障。争取各方力量对幼儿园足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大力支持,多方面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如配备专业足球场地、服装,购买课程教具等。

点击查看全文

哮喘雾化治疗在儿科门急诊中的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哮喘雾化治疗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儿科门急诊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6例(2018年2月1日—8月1日)哮喘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组),各23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8月1日我院收治的46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57±2.38)岁;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9±2.3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6],且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平喘治疗,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7],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一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雾化吸入过程中由护士全程陪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病情和哮喘相关知识,帮助患儿家属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及护理要点[8];(2)发放宣教手册:在走廊、雾化室张贴宣教图,发放宣教手册,强化患儿家长哮喘相关知识[9]。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