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健康之于生命范文

健康之于生命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健康之于生命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健康之于生命

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研究

【摘要】在社会整体价值无限被放大的当下,人的自我价值往往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而得不到关注,社会竞争的加剧,也使人的精神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学生自杀轻生、网瘾暴力、吸毒等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也与日俱增。面对这种严峻问题,“三生教育”应运而生。学生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自我素质,完善自我能力,成为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生命、生存、生活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三个层次,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哲学的层面来说,生命、生存再到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呈逐渐递减,但其社会属性是逐渐递增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也就构成了人生的一个整体。因此,“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情感的培养;如何获得主体自由是生存教育的关键;而对于生活教育来说,目标则是对人生的洞察与通晓。三生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其包含的三个方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命教育是前提,要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前提。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变化规律,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广泛含义,尊重爱护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树立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同时,通过学习,学生也能够以个体生命作为着眼点,和谐的与自我、他人和自然建立关系,从而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生命教学的进行,不能机械化地进行书本教育,以我们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为例。在每一届新生入学时,每个班主任都要协助学校做好调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严密地分析,根据档案为新生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生命教育规划,再结合各学科特点,使用创新型教材进行“三生”教学任务,而不是万年不变的机械教学。同时为激发学生兴趣,学校结合网络、课堂和课外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播放生命教育视频,进行“生命教育情景剧”比赛等,使学生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存教育是关键,要强化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作为“三生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生存知识和生存技巧,强化学生的生存意志,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生存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应对生存危机,摆脱生存困境,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从而合法高效地解决生存问题。生存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存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5.12汶川大地震”中,经常进行地震演练的学校,其学生幸存率远远高于不进行地震演练的学校,这有力地说明了生存教育的重要性。生存教育的进行重点在于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我们学校每月定期开展地震演练和突发事件疏散演练,并且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灭火器使用比赛、生存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生存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也实现了教学目的。将生存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点击查看全文

医保政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在对我国现行医保政策进行研究、解读的基础上,评估和分析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心理,以访谈法展开深入交流,用集中答疑解除困惑。依据当前医保政策形式进行指导,实现科室健康发展,提高科室服务质量。在医院管理中体现出医保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科室合理收治、正确收费,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的社会价值,最大效率的用之于民,提升社保的基金管理科学性和医保基金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医保政策;医院管理;医保基金会;临床科室

一、医保政策在医保管理中的作用

在我国医保体系的建设中,政策是制度的先导。医保管理所重视的是医保基金的使用状况,强调的是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但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医保管理更多的为一线医疗人员传递政策信息,从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角度上进行利益考量、制定管理措施,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真诚的对待才能获得相关科室的理解和支持。细化来看,一方面是为强化医保管理内容,健全医保考核体系,从我院医保管理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关规定,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加强对医生开药、检查、收费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促进当地医保体系的健全,为其提供相关管理信息,营造理性医疗消费风气,配合地方政府、社保中心等单位推进“阳光医保”工程进展。

二、合理运用医保政策,完善医保管理制度

医保管理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医保办可经系统性的学习医保相关文件和管理理论,强化医保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从而树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一)加强管理

点击查看全文

传统建筑下道德教育功能浅析

一、建筑的伦理内涵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日益显现。建筑也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命之初的一种遮风避雨、防寒保暖的基本需要,加之建筑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与人、社会、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建筑不仅与单纯“盖房子”的技术工作有关,更是一种关乎“美”的艺术工作,一种关乎“善”的价值选择。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环境,狭义上通常指供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广义上,建筑则是指所有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人造环境,这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也是建筑最初产生的目的;建筑作为一种体形环境,它又是可以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体现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建筑也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某一特定时代的某种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产物,各种建筑制度规制、形体风格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伦理价值观念、规范和秩序,这体现了其心理意义、精神功能和意识形态特征,建筑内在地具有道德判断的倾向;建筑作为一种历史记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重读历史,以古鉴今,这体现出其历史文化性,使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样,在哲学意义上,建筑不单单是指房子,房子只是作为建筑的一种形式而存在,而质料是还没有实现的潜能,形式却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建筑作为一种由质料和形式所组成的复合整体,它的伦理内涵非常丰富。建筑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现实与潜能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说:“现实之于潜能,犹如正在从事建筑的东西之于尚未从事建筑的东西……已由质料构成的东西之于质料,已经制成的东西之于尚未制成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这些对立中的一方给现实下定义,用另一方给潜能下定义。”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也就是建筑脱离了现实形式的一种“潜能”,确切地讲,建筑内在地蕴含着价值尺度和伦理诉求。哲学家卡斯滕·哈里斯曾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一书中集中表达了建筑作为一种形式可以传递人们的价值观,并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感化教育作用的思想。所以,他指出建筑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应帮助表达出某种共同的精神风貌。建筑的伦理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环境,人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建筑环境之中,建筑会对人的道德心理发展和道德实践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一是陶冶功能。优美的建筑环境让人流连忘返,产生忘我、无我的境界,这与道德境界的大公无私形成天然的共通感,从而促进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如在很多被以传统经典命名的建筑群中就如同沐浴在传统文化的丛林中,对人们的道德教育意义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导向和调节功能。调节是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之一。环境心理学认为,环境、建筑与人的生理、心理体验、行为表现密切相关。美丽宜人的建筑空间和景观可以缓解人们内心的紧张与焦虑,调节其不良情绪,从而达到规范和约束人们不良行为的目的。三是警示和激励功能。如碑刻、训言石、功德林、纪念性建筑等对于坚定人们的道德意志,激励其奋斗精神具有重要影响。四是凝聚功能。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样式,不仅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还可以对当地和本民族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民族、地域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凝聚起人们的民族和地区共识。

2.建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种让建筑活动得以正常有效运转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这主要涉及建筑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建筑是百年大计,通过建筑从业人员践行诚实守信、安全第一、公平正义等建筑职业伦理规范,能够保证建筑质量的提升和建筑美学的弘扬,从而为提升建筑教育环境的德育功能奠定基础。一旦失去了对建筑设计之善的追求,那就失去了建筑本该带给人们的便利、美感、愉悦、健康、安全。总之,建筑在更深层次上关注人与社会的规范和谐发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可以说,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建筑的陶冶,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建筑的伦理内涵。

二、传统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

在中国古代,儒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整合手段,以中庸为基本处世原则,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以整体主义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基本原则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这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具备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论是风水之说在建筑选址和建造中的作用,还是人的衣、食、工具、牲畜,与山、水、土地、植物、建筑共同构成的乡土环境,都无不体现着建筑之“善”,传达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念,这实则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生态伦理观。其次,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具有多元的民族特征,呈现出很强的包容性。不论是对几十个少数民族多种建筑风格的包容,还是其他民族文化传入后中国文化对其的接纳吸收(如佛教传入后寺庙建筑的盛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都深刻体现着作为东方大国的包容与担当。当然,纵览中国历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合理吸纳了其他多元特征,传统建筑的基本内核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改变。再次,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政治伦理功能。受儒家礼制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贯穿着维护血亲伦理和等级制度的政治伦理,通过建宫殿、设宗庙、立祠堂等维护家国一体的伦理本位。因此,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道德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了礼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空间,强调了古代建筑伦理的职业规范。

1.强化了礼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礼的原始意涵中本来包含有礼俗之义,即风俗、习惯的意义,以后转变为一套规范体系、准则体系、仪节体系,进而在微观层面有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在建筑群的组合形制上,中国古代建筑普遍具有中轴对称、主从分明的秩序性空间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礼”的反映。通过对建筑物的设计安排,突出了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等等各类伦理关系,进而得以别贵贱、定尊卑,对不同道德主体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让社会各个阶层上下有别、等级分明,最终通过外儒内法的形式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点击查看全文

人文精神下医学教育论文

1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1新型医学模式构建的需要医学是一个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而人是有情感活动、心理需求的复杂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的弊端凸显,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人群,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强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医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怀与关注[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的生命置于首位,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权利、需求、尊严,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的疾病,而且要将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一个好医生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既关心爱护患者的躯体,也要关注患者的主观意识、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对其及其家庭、工作的影响等。

1.2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医学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医院有各自的文化特征、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终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员工是医院文化建设之本,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医院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处处树立生命至上的原则;医院的管理者在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的制定以及环境设计方面营造浓郁的人文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无缝隙的服务,将有利于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医院的文化建设。

1.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患者一旦在医院挂号或入住病房后,即与医院形成了一种信托关系,医院方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医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医德素养有所下降,逐渐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衷;加之先进的电子化的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患交流变得程式化、简单化。医学伦理专家宁丽红等[2]认为以上因素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从而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必要的情感支持和人文关爱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2.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在医学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墨家思想中都有许多关于慈爱护生、天人相应的思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些朴素的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乃仁术”、“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仁爱救人”、“济世活人”的思想处处闪现着充分尊重人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个体等人文精神的光辉。医学活动与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医学生应对生命充满敬畏,在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的那一刻,就应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医学院校要与时俱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契合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利用和升华,鼓励医学院校学生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学习我国历代优秀医者大爱为怀的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树立医学生仁爱的思想,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建立和提升。

2.2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肩发展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医学科学专业知识和社会伦理人文知识是医学教育体系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知识旨在探索预防和治疗疾病技能的规律;人文知识专注于满足个体尊严、价值、发展、完善。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的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出能服务于人、解除人类病痛、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疗专业工作者,基于此,医学教育较之于其他高等教育应更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教育需要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杜绝医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医学人文教育被忽视、削弱的倾向,使医学生不仅具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具有体验、领悟和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能力,促进积极向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巩固。

点击查看全文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生命教育”理念日渐成为高校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后,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形成“生命教育”与高职体育教育的更好融合,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忽略“生命教育”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理应将大学生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问体现于日常的教学中,尤其对于培养大学生身体素质、毅力品格的体育教育来说,帮助大学生追问个人社会生命价值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体育教学目标要在以“纲要”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而有所不同,抑或能够以个性化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确保能够符合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高心理预期值,将教学目标真正体现“纲要”的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泛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通过体育课程深刻理解生命的含义,决定了促进广大大学生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内省的程度,同时也能够检验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真正理解。但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却一直固守以往的教学内容模式,缺乏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考,缺乏对“纲要”的指导思想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机械化的开设了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基本项目,教学目标设计的也较为简单,未能真正体现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未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等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运用到的基本保健常识以及对社会生命价值的含义,如此单一、简单化了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生命教育”落到实处。3.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化。当前,绝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的体育教育评价设置的较为简单,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和测试分数加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其最后的体育成绩”[2]。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以出勤次数多少、基本技能掌握是否到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忽略了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是否身心素质改变、对待生命价值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观抑或深刻,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未考虑如何将“生命教育”理念如何融入教学评价的设置中去,即使有考虑但也仅限于表面的融合,这些都无法保证生命教育能够较好融入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中。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育的途径

1.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命体验,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的生命感悟有所提升,不再将“生命教育”口号化、形式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的现实情况,找到生命教育、生命感悟等与教学目标的契合点,设计适合本学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否则必将陷入“空、大”的地步,更不能将体育教师自身对生命教育的随意理解融入教学目标,而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入手,避免因过于夸大、难以实现而歪曲了“生命”的真正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当从以上三个层面开展,即首先通过特定的体育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对自然生命形成敬畏之心,这样方能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做到爱惜身体健康;其次,通过精神生命的层面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品格,提升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确保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再次,从社会生命层面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责任的承担为前提,加强学生对社会生命的理解进而付之于实践。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实践出真知,但凡理论的诞生必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体育教育若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完美融合,也必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体育教学的内容就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实现“生命教育”与高职体育教育融合的必经之路,唯有此,方能将生命的真谛、对生命的敬畏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方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内心反省。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系列体育活动、课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宝贵与价值,如,当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时有发生一些因不堪工作、生活重负而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自身抗击打能力弱、无法转移负面情绪等行为的恶果,为了使大学生更好适应未来职业、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体育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日常的体育的技能、知识、技巧等,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转移压力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培养坚毅品格。3.教学评价要“去简单化”。在体育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了教学环节,检验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作出评价,即,教学评价,“生命教育”本质上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教师时刻保持着对学生积极关注、适时引导。教学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体育项目技能是否做到位、体育竞技中获得名次等简单划一的要求作为评定标准,而是应该从“相对动态的、全方位的、不断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力争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结合的立体的、动态的、“去简单化”的教学评价。生命是需要人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对人的评价也应该收到同样的对待,任何人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做到客观、立体、“去简单化”的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层次性,把人性的关辉撒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之中去,使“生命教育”真正的融入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