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教育思想理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教育思想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教育思想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反思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具有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道德约束能力、增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重要作用。它由于受思想、实践、技术、制度四个层面制约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本质界定不清、内容衔接不够、形式融合不深、效果反馈不快的问题。基于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重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转变审美观念、以实践为基础丰富审美内容、以技术为保障创造审美氛围、以效果为尺度构建长效机制,这既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特色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增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院校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在教学质量上理应有所改善和创新。从深层原因讲,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富含美学元素,其实质是塑造和强化受教育者内在心灵美人格美、外在形象美行为美的过程,是强化真善美在社会价值构成中基础性和主体性地位的过程[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加强审美教育就是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力量、道德力量、美的力量。真理力量来自于理论的科学性,道德力量来自于实践的科学性,美的力量来自于艺术的科学性。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就是在为自身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知识支撑。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强化大学生道德约束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需要自觉与自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也需要自觉与自信。自觉与自信是道德形成过程中必备的功能要素。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对自身所学习的理论自信,大学生带着自信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感受知识蕴含的真理、道德、美的力量,这为大学生道德约束能力的提升提供道德支撑。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角度来讲,它是按照真、善、美的内在规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取知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4]。也就是说,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是在为真善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制度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困境

反思就是从现有的、既定的思维出发,对原有概念结构进行否定和批判,把它们纳入更广更深的逻辑层次中加以考察,形成新的概念结构[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实效性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整体性分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本质界定不清。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外一种事物的根本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由于其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中,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这就是美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道:“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6]可以看出,美的本质就是劳动。这里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它具有社会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和艺术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因此,美和艺术具有阶级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很少向大学生阐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部分大学生把美和艺术看作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其实不然,劳动创造了美,美是需要艺术体现的。准确说,凡是美的事物,被人们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艺术,艺术的科学就形成了美学。所谓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某种形式的综合[7]。事物是美还是丑,它的根本依据就是它是否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它是否以事实为依据、是否以规律为对象、是否以实践为标准的。当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告诉大学生这种事物就是美的,而对事物为何美却不加以深究。大学生接受的知识多为结果式知识,对知识的内在逻辑缺少深层把握,对美的本质界定不清。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内容衔接不够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从横向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从纵向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应适当适时借鉴其它国家的审美知识,这其中要坚持批判性吸收的原则不动摇。然而,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审美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是比较明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教学,缺乏整体性教学,表现为教学的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差较远。大学生基本上是“96后”,他们善于创新,具有较强的求知欲。高中阶段的分科对于部分理科生而言,他们进入大学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还不是十分清楚。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主要的交往交流方式,部分大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娱乐新闻上,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贯彻程度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育者若不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学懂弄通理论,内容的衔接性不够现象会愈发严重。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逐渐丰富,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形式融合不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形式融合不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审美教育需要艺术。艺术是指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8]。就艺术的形式来看,包括造型艺术(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及摄影)、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戏剧、戏曲)和语言艺术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它无法代替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但部分高校以学生安全为由,限制甚至制止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运用,对于鉴赏美的方法更是从心理上产生怀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部分高校提出,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比对,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出分析。根据成绩分析学生的心理有优势,但它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直接用语言交流的作用。将间接与直接的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条件变化运用才能对学生有益。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逐渐凸显,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反馈不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效果反馈需要经历一个较大的历史阶段,但并不代表对于它的发展状况的反映也需要一个较大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具有实践性,在短时间可以看到一定的效果。比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可以看到对于虚心接受的学生其进度相对较快;反之,则进步相对较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收效甚微。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愈发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影响程度,网络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9]19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环境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重构

点击查看全文

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要点

[提要]习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始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的高度,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从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结合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创新观点,形成了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教育思想。当前,民族教育战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引,其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民族教育思想,全面推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教育思想;民族教育

一、民族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

民族教育思想源于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又指导着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习就非常重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民族地区怎样办好教育作了重要论述,强调要摆脱贫困,先要摆脱思维和观念的“贫困”。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他更是关心、牵挂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足迹遍布全国各民族地区,对民族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创新观点。在习的关怀、指导下,我国民族教育快速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在校生数2751.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3%;比2000年少数民族在校生数增加了899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提高了2.6个百分点,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近两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教职工161.9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4%;比2000年少数民族教职工增加了49.1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37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比2000年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增加了44.5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1]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力度,真正实现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部分民族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基础教育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怎么来看待这些成绩呢?习指出,“解放以前的穷乡僻壤,现在都办起了学校,农民娃娃上大学也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不是就可以沾沾自喜了呢?我看不能!”他在《摆脱贫困》中提出,要用新的教育观来衡量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用这种新的教育观来审视当前民族教育的实际,就会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民族地区发展特征:第一,主要表现在区域性贫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分布在民族地区;第二,到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54.2%,[2]农村人口仍占较大比重;第三,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仅40%左右,[3]缺文化、少技术的“文盲”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因愚昧落后甚至导致宗教极端、暴力恐怖、吸毒贩毒、艾滋病等社会问题发生。从教育领域看,民族地区教育财政自给率低,一些地区教育发展过分依赖中央财政支持、对口支援省市帮扶,“自身造血功能”还比较弱;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城乡、校际、学科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任务十分艰巨。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实践,是民族教育思想的立足点和重要源泉。

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高

度来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人民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重要措施,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了制度性安排。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语重心长地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在党的报告中,习对教育战略地位作了进一步论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之首,把教育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高度来谋划。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在习的高度重视和亲自主持下,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为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并于2016年印发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着力解决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进一步明确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第一,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持力度,教育投入重点向老、少、边、穷、岛等地区倾斜;第二,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第三,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和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第四,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老、少、边、穷、岛等贫困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政策;第五,完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统筹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之问”

点击查看全文

激励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激励理论的着眼点在于人的需要、目标、动机和行为,关切的是人的内心活动。通过激励理论研究,我们将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精神升华。目前流行的激励理论主要有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种: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激励原因的内容,它关注人所需要的具体内涵,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激励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两位人物及其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一方面,人的需求并不是五种需求并驾齐驱,而是有轻重层次的分别,当人的所有需求处于未满足的状态时,那么较低级的需要则处于主要方面,也是最亟需解决和满足的。在此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实现更高级别的需求。从激励的角度看,一种需要只要得到部分的满足,人就将转向高一级别的追求。因此,我们实施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展开,首先要了解个体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如当个体处于物质极度贫乏,生活无所依靠的状态下,更高的精神追求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十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使工作的人感到满足源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使人感到不满的,均来自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因此,赫茨伯格把前者称为激励因素,后者称为保健因素。部门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都属于保健因素范畴。当这些因素处于无法接受的水平时,人们对工作就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但是,当这些因素达到人们接受的水平时,它只能消除人们不满意的情绪,却无法产生积极的态度。而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的因素即激励因素,才是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只有努力实现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人的态势,实现激励效果。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点击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的教育学理论特色创新

摘要: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虽已达成共识,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通过逻辑反思,依然发现已有研究中的很多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引论》就是对该些问题的慎重思考,并努力做出理论回应。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和解读,又进行了逻辑的追问和解答,并阐述了实践指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引论》;逻辑反思;创新

在30多年的学术积淀和研究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各项原理均有创新和突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唯有理论基础这一内容很少引起关注。一则,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基,地位极其重要,研究难度大,不易把握和驾驭。二则,既已属于该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其基础性必然同时具有稳定性与恒远性,不可随意替代,对其研究的深化和创新必须慎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基础的相关内容及其研究是一成不变的自我重复。已有研究显然产生了凝聚共识、奠定学问根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今天,以往研究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核心概念错位、研究内容重复、逻辑不清的种种局限,研究水平逐步提高及相关原理整体发展良好的态势必然反作用于该项内容,内外因素逼进对相关命题的精准把握与深入研究。王爱莲撰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引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以下简称“引论”)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始基问题的探索。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著作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和解读

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基础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30多年的学术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内容,产生了一些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也随之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体系不断地扩充,种种迹象倒逼对其理论基础的反思和深入研究。“引论”正是在此背景下,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几乎穷尽了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各个方面。全书包括七章,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地位评估、发展历程、理论命题、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基础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内容及其发展、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和参考)和实践旨向与发展研究五大部分,遵循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众所周知,然而,其基础的本位究竟何以体现,该书第一章从思想政治教学原理体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根基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重要指导3个层面指出了其根基性地位,并指明通过研究可于学域内坐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根基,于学域外获得广泛的认可。

点击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浅析

摘要:随着高校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和视野思路的愈发开阔活跃,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如人文素养欠缺、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修养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在价值观形成发展初期的高校学生中表现得愈发显著,这说明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缺陷和漏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技能和载体来发挥实效,而艺术教育在挖掘思想政治理论内涵、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环境封闭、理论知识教条、思维模式固化的教学现状[1],也可弥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和娱乐化的倾向问题。

关键词:艺术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现如今社会多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和视野思路也随之愈发开阔活跃,与此同时产生的诸多负面效应在价值观形成发展初期的高校学生中表现得也愈发明显,高校有些学生出现了盲目崇拜、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等现象,追根究底与当前高校青年学子的审美和艺术素养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说明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了缺陷和漏洞,传统单向以“说教”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技能和载体来发挥实效,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对高校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开发、人格品质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景

教育部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2],且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3]。党和中央将美育和艺术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为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政策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和改进指明了新的教学思路。当代高校学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不单是要为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社会理想,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对于高校非艺术类学生来说,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其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从理论的单一“传播”转变为多方“引导”[4],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逐渐消除师生间的界限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目标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二、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传承宣扬民族文化、培养审美素养、提高创新精神、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形式上以“动”态灵活实践感受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涉及内容和层面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拓展,囊括了道德、政治、思想、心理、法制等社会意识形态各个方面,在教学形式上以“静”态的传统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虽各有侧重,但在立德树人目标方面殊途同归,且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能够“动”“静”结合,互相借鉴、相互互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任务要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学科内容更要紧跟国内外政策形势,符合高校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并积极运用更易于学生接纳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良性互动,保证教学质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美感的浸润、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撞击、激情的传递,是走心与暖心的教育[5]。”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环境封闭、理论知识教条、思维模式固化的教学现状,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导向渗透也可弥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和娱乐化的倾向问题,其丰富多样、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情景结合的艺术形式,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路径及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形象生动“以情育人”的艺术教育元素的融入,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定高校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高尚的情操,传递优良品质,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帮助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