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形势政策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我国开始面临严重的经济金融问题,只有根据金融行业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整措施,才能缓解严重的金融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水平,该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严峻的金融环境和货币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农村信贷制度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问题使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所以,要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整措施,帮助企业发展和进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探讨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全新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行业要根据发展经济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各种金融产品。因此,要以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为基础,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此,本文首先说明宏观经济金融的形势,然后详细阐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
(一)制造业投资出现回落现象根据近几年制造行业的投资情况可以看出,制造行业投资增速在渐渐下降,例如在2018年,如果以企业注册类型为划分标准,私人控股所占的比例为整体制造行业的69%,国有控股占整体制造行业的16.3%,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市场的变化直接决定制造行业的增长速度。如果以目前国内外的市场情况来看,预计我国制造行业投资增长速度会出现回落现象[1]。
(二)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目前,我国货币的供应数量在不断上涨,和过去相比上涨了十个百分点,将现有货币供应数量和上期比较,得出上涨的比例大概是25%,增加货币印刷数量的措施主要是因为中央银行为了解决快速增长的外币储备以及不断扩大的银行信贷规模等问题,从2019年银行人民币贷款的数额来看,与之前相比也增加了大概20亿元左右,如果和同期的增长数量相比也大概有8%的增长率。贷款总金额已经远远超过过去整年的增长量。若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估计贷款数额也会不断增加,甚至在某一年会达到最高贷款额。有关部门曾做过相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贷款金额都是向商业银行申请的,少部分的贷款是采用其他形式发放的;并且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贷款的使用类型,其中建设基础设施大约为20%左右,农业贷款在15%左右,个人户和私营企业在20%左右,票据大约在25%左右,消费贷款大约在25%左右,这些贷款类型总计实现15000亿的贷款资金。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出很多新增的贷款项目没有任何秩序,申请贷款的人员无法充分利用贷款投资,随意投资各种项目,把贷款资金投资到钢铁或者金属等比较成熟的行业中,导致出现贷款资金浪费的问题,那些需要资金支持的行业反而得不到支持,使其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更好的生存,甚至面临破产等问题。另外,消费需求和投资增长之间无法匹配,导致消费和积累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现象都代表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不断增加,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可能阻碍未来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波动。因此,要认真调整货币政策,减少银行贷款数量,让资金回笼。
(三)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压力较大宏观调控经济金融需要面对较大的社会压力,宏观调控经济金融不仅需要面对内部压力,例如政治扩张需要经济支持、拉动内需需要经济支持等,而且还需要面对国际压力,比如,各个大国一直蠢蠢欲动想占据我国经济市场、我国人民币现阶段面对通货膨胀问题,使人民币被迫升值。所以,我国宏观调控经济金融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调控成为现阶段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水平的关键问题,综合如今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第一步要解决人民币被迫升值的问题,使人民币汇率趋于平稳,但是接下来应该解决哪个压力问题并不明朗,比如,如果想更好的管理中央银行房贷业务工作,就要面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对,国务院下发保护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有关通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支持,而中央银行和政府部门的一些有关宏观调控经济金融的政策反响却不是很好,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一些强势的经济集团在起着主导作用。国内和国际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要平衡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国内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大,降低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使经济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和要求[2]。
摘要: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宏观调控的重点内容发生变化,经济运行仍然面临挑战。结构性减税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稳定经济社会秩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税制改革。为了使经济社会稳态发展,我国需要采用结构性减税政策,构建新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税收制度;改革策略
一、新形势下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首先,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加强,结构性减税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顺应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经济受到影响,国家颁布了新的财政货币政策,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计划,并确定了投资规模,将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在国家调控作用下,经济发展状态逐渐趋于稳定。在之后几年间,我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将着眼点放在经济结构上,变革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稳固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带动了各个行业的经济增长[1]。从工业经济来看,我国工业企业逐渐增多,工业经济附加值不断增加,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从农业经济来看,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变,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从社会消费上来看,国民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拉动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我国的经济形势。其次,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如何加速经济发展,改进经济模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结构性减税有助于缓解矛盾问题,降低经济风险。我国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经济结构战略,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政府担任着重要的工作责任,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构建长效发展机制,逐步扩大投资规模,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2]。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看到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货膨胀危机仍然潜伏,对政府宏观调控提出了挑战;产业发展模式仍然滞后,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悬殊,消费能力有待提升;国际贸易矛盾犹存,扩大外需十分必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以上问题,为了保证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使经济社会稳态发展,我国提出了结构性纳税政策,构建新的政策体系。(二)新形势下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意义如下:首先,结构性减税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对当下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制定了减税增税方案。对于购置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可以适当减少汽车购置税。对于烟草企业,适当增加烟草消费税。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社会发展,且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其次,结构性减税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了让人们有房可住,政府采用了系列减税举措,包括租房减免税收、购房减免税收等等。如果个人购买九十平米或以下的住房,可以降低税率征税。在经济逐步稳定后,我国又出台了新的政策,调整了征税方式,丰富了增税政策的内容[3]。政府在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免收个人所得税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再次,结构性减税可以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为了增加贸易额,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我国适当降低了关税,使“引进来”与“走出去”充分结合。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我国对税率进行了灵活调整,提高和降低了不同产品的退税率。最后,结构性减税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值税优惠政策等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下,我国探索了节能减排之路,相关企业可以得到税收优惠,实现稳态发展。上述结构性减税政策都对社会发展产生裨益作用,稳定了经济秩序。为了助推国家发展,我国应该继续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作用,实现宏观调控的大目标。
二、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策略
结构性纳税是一种调控政策,具有灵活性特征。结构性纳税对经济发展有裨益作用。在2009年我国实施了新增值税等条例,结构性减税被落实到制度上。增值税抵扣范围加大,对部分人群的税务征收率降低。结构性减税并不是一味地“减税”,而是有增有减,能够顺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开展了税收体制改革,结构性减税助推了税收改革的发展,加快了税收改革的步伐,优化了我国的税收政策体系。(一)收入调节。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构建了完整的税收机制。当前我国搭建了税收信息网络平台,整合了个人的缴税信息,掌控了纳税人的个人情况。但是各职能部门、各管理部门的信息互通仍然不足,网络对接条件仍然欠缺[4]。当前我国并未完全获取纳税人的信息,需要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个人所得税征收机制的完善势在必行,我国应该改进计征方法,对个人薪资计征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在完善征收机制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增加个人工资收入,满足个人的现实需求,保证个体能够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当前我国形成了科学的税率结构,各个级别的差距扩大,这样能够缓解部分人的缴税压力,扩大个体的可支配收入空间。科学税率结构对高收入者产生影响,其可以刺激高收入者消费,调动高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在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各类劳动的税负情况。我国应该进一步减轻税负,严格按照税率征税,保证社会公平,实现个体发展。(二)刺激消费。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个体工商户越来越多,为了增加其收入,需要降低货物劳务税收,增强个体工商户的生存能力。在必要情况下应该提高税起征点,国家需要准确评估国民消费水平,科学分析利润率水平。为了缓解工商户的生存压力,保障其经济利益,可以将增值税起征点改为免征额,这一税收政策能够扩大工商户的经营性收入,带动工商户的消费。我国可以适当降低消费品增值税税率,刺激居民消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应用各类产品,税率过高会影响产品购买,因此应该对日用品采取低税率手段。我国目前构建了完整的税收政策体系,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可以推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服务行业的大力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变革。从长期来看,应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不断完善税收结构。从短期上来看,应该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加大管理力度,凸显管理实效[5]。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需要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脉搏,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引导新兴产业更新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对于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应该适当加大消费税,以此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风气,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三)结构调整。税收政策会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裨益作用,我国应该改进经济发展方式,将税收政策作为结构调整的钥匙。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应该鼓励企业大力创新,为企业预留科技开发风险准备金等,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对于高科技成果给予政策优惠。近几年来,新兴产业出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6]。我国应该将着眼点放在新兴产业上,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使新兴产业享受政策优惠。为了培育高科技人才,政府应该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企业内高素质劳动者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减免个人所得税。经济社会需要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政府应该构建生态税收体系,强调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以资源税为例,政府应该调整计税依据,按照资源储量来确定起征点等。
参考文献
一、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一)主要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困境、失业困境、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力递减困境等挑战
从债务形势看,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目前已经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地区向东中欧地区蔓延的趋势。由于欧元区内利益博弈激烈,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疲弱,借债成本增加,欧债危机形势可能还会继续恶化。2012年一季度,欧元区部分国家陆续到期的国债总额近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奥巴马推动的减赤计划进展也不顺利。考虑到州和地方政府情况,美国债务形势更加严峻,处于危机边缘。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00%,中央财政支出每年用于国债利息支付的比重约为23.3%,每年中央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又要靠债务融资。尽管日本债务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但债务的恶性循环与日本国内政局动荡叠加,很可能使得日本债务形势恶化。2012年若出现欧债危机的“重灾国”无序违约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主要发达国家集中进行债务重组,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冲击。从就业形势看,失业率高企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头号难题,预计主要发达国家严峻的失业形势将延续至2012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以上,而且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出现了四五十岁白领大量失业的问题。欧元区2011年11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10.3%,创1998年6月以来的新高。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失业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高达22.8%、18.3%和12.9%;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失业率分别为9.8%、8.5%和8.3%,都创下了2011年以来新高;德国和荷兰失业率分别为5.5%和4.8%,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经济增长形势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均比较疲弱。美国经济复苏放缓,2011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0.4%、1.3%和2.0%(均为环比折年率),低于2010年3%的水平。但总体上看,2012年美国经济形势有可能维持低速复苏的态势。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累加,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受欧债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二季度经济增长由一季度的0.8%大幅下滑至0.2%(环比),曾经表现强势的德、法两国经济几近停滞,三季度欧元区经济仅同比增长0.2%。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日本经济在地震灾后重建带动下实现了缓慢复苏。但从中长期看,日本经济仍面临债务负担沉重、劳动力缺乏、内需不足、产业空心化等很多深层次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在世界经济中难以发挥重大作用。从政策空间看,受制于主权债务高企,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受到严重制约。前期保持低利率政策,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也很有限。美联储在金融市场上“卖短买长”,实施“扭转操作”,但能否启动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前景仍不明朗。同时,工资和福利水平上升,加剧了美国的核心通胀压力,美联储有可能被迫提前结束低利率政策。欧洲央行连续小幅降息,将欧元区内利率降至1%,近期又启动了期限长达3年的长期再融资计划,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对解决欧债危机和促进欧元区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不够。加之欧元区内通胀抬头,将对欧洲央行的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二)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经济增长较快,但还难以承担起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经济增长预期下降
尽管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实现了全面复苏,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国内的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金砖五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胀率也分别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兴经济体,使其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摩根斯坦利预计拉美各经济体2011年经济增速将由4.6%下降至4.4%。巴西政府下调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7%,而此前为4%。高盛下调巴西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自4.5%至3.8%。俄罗斯经济一季度增长2%,是2010年同期的一半。二季度增长3.4%,低于此前公布的3.7%,三季度提速至增长4.8%,但总体上看增长速度仍然缓慢,摩根大通将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3.7%。印度政府将2011—2012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8.2%,之前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为9%。近期随着经济的减速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明显贬值。2011年4月底以来,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货币对美元汇率均贬值10%以上,有的贬值幅度达到20%;在4—10月份的半年时间内,这些国家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出现了幅度在6%以上的贬值,上述国家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多数发生在7月份以后的3个月内。货币贬值反过来加快了资本流出的步伐,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有的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部门,工业生产减速甚至出现下降。新兴经济大国巴西、土耳其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述情况,这些现象的同时发生,在历史上往往是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征兆,值得警惕。
二、中国的对策
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取向,将对我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带来挑战。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将抑制我国外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将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使我国可能再次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输入型通胀压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压力和“热钱”流入压力,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持“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一、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一)主要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困境、失业困境、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力递减困境等挑战
从债务形势看,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目前已经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地区向东中欧地区蔓延的趋势。由于欧元区内利益博弈激烈,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疲弱,借债成本增加,欧债危机形势可能还会继续恶化。2012年一季度,欧元区部分国家陆续到期的国债总额近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奥巴马推动的减赤计划进展也不顺利。考虑到州和地方政府情况,美国债务形势更加严峻,处于危机边缘。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00%,中央财政支出每年用于国债利息支付的比重约为23.3%,每年中央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又要靠债务融资。尽管日本债务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但债务的恶性循环与日本国内政局动荡叠加,很可能使得日本债务形势恶化。2012年若出现欧债危机的“重灾国”无序违约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主要发达国家集中进行债务重组,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冲击。从就业形势看,失业率高企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头号难题,预计主要发达国家严峻的失业形势将延续至2012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以上,而且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出现了四五十岁白领大量失业的问题。欧元区2011年11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10.3%,创1998年6月以来的新高。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失业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高达22.8%、18.3%和12.9%;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失业率分别为9.8%、8.5%和8.3%,都创下了2011年以来新高;德国和荷兰失业率分别为5.5%和4.8%,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经济增长形势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均比较疲弱。美国经济复苏放缓,2011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0.4%、1.3%和2.0%(均为环比折年率),低于2010年3%的水平。但总体上看,2012年美国经济形势有可能维持低速复苏的态势。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累加,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受欧债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二季度经济增长由一季度的0.8%大幅下滑至0.2%(环比),曾经表现强势的德、法两国经济几近停滞,三季度欧元区经济仅同比增长0.2%。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日本经济在地震灾后重建带动下实现了缓慢复苏。但从中长期看,日本经济仍面临债务负担沉重、劳动力缺乏、内需不足、产业空心化等很多深层次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在世界经济中难以发挥重大作用。从政策空间看,受制于主权债务高企,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受到严重制约。前期保持低利率政策,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也很有限。美联储在金融市场上“卖短买长”,实施“扭转操作”,但能否启动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前景仍不明朗。同时,工资和福利水平上升,加剧了美国的核心通胀压力,美联储有可能被迫提前结束低利率政策。欧洲央行连续小幅降息,将欧元区内利率降至1%,近期又启动了期限长达3年的长期再融资计划,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对解决欧债危机和促进欧元区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不够。加之欧元区内通胀抬头,将对欧洲央行的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二)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经济增长较快,但还难以承担起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经济增长预期下降
尽管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实现了全面复苏,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国内的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金砖五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胀率也分别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兴经济体,使其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摩根斯坦利预计拉美各经济体2011年经济增速将由4.6%下降至4.4%。巴西政府下调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7%,而此前为4%。高盛下调巴西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自4.5%至3.8%。俄罗斯经济一季度增长2%,是2010年同期的一半。二季度增长3.4%,低于此前公布的3.7%,三季度提速至增长4.8%,但总体上看增长速度仍然缓慢,摩根大通将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3.7%。印度政府将2011—2012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8.2%,之前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为9%。近期随着经济的减速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明显贬值。2011年4月底以来,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货币对美元汇率均贬值10%以上,有的贬值幅度达到20%;在4—10月份的半年时间内,这些国家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出现了幅度在6%以上的贬值,上述国家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多数发生在7月份以后的3个月内。货币贬值反过来加快了资本流出的步伐,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有的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部门,工业生产减速甚至出现下降。新兴经济大国巴西、土耳其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述情况,这些现象的同时发生,在历史上往往是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征兆,值得警惕。
二、中国的对策
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取向,将对我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带来挑战。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将抑制我国外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将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使我国可能再次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输入型通胀压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压力和“热钱”流入压力,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持“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摘要:从我国的国家体制上来看,我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治理能力比较强,在关键性的领域有着很强的把控力。而财政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进行整体经济部署以及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调整改革,能够实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收入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形势下,中国以及世界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促进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潜力与活力,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与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税收都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客观来说,我国属于税收比较高的国家,这是由社会主义体制制度决定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真正的将财政税收收入,造福于人民,因此税收收入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财政税收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灵活的进行调整,才能维持市场的稳定以及国家的繁荣。在新形势下,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内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冲击,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发展形势下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并对体制进行适当的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体制结构的完善性不足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整,以及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资金保障,也是保证执政有效性的重要基础,而税收体制改革就是进一步发挥税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稳定国家的资金来源。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新形势下,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这是税收体制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财政收入的构成上来看,财政税收收入的资金占比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税务管理出现了组成结构上问题。过去几十年,我国在很大层度上以杠杆撬动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想要解决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杠杠性调节,针对经济结构中一些不平衡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对财政税收的比例进行调整。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上来看,以往的财政税收体制体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反映在税收体制上就是财政管理环节与实际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差距。从当前的财政税收体制实施的效果上来看,财政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的功能变差,另外由于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协调,因此相关的法规也出现了相应的情况,在特定情况下,出现了重复收税的问题。
2.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在新形势下存在局限性健全财政税收机制,是保证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发挥作用前提,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当前的财政税收体制暴露出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出现了很多的新经济模式,因此导致税收机制的全面性不足,财政税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这也导致了在财政税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结构性的问题。目前来看,财政税收在发挥收入分配功能时,集中性比较强,同时也存在集中向上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财政税收制度落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最终导致财政税收体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下降,也引发了财政力量向不平衡的方式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税务的种类也在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划分税种十分的重要,但是从现实的情况上来看,很多税种得不到合理的划分,而这些税种往往与环境资源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其中有很多税种都没有纳入到财政税收的范围内,导致财政税收政策的整体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有资产收入以及资源性的收入,在财政税收的收入之外,因此这些收入往往不被纳入到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内,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税收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也导致了政策的稳定性,一贯性遭到了破坏。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策略